CN204552145U - 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 Google Patents
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52145U CN204552145U CN201520030034.5U CN201520030034U CN204552145U CN 204552145 U CN204552145 U CN 204552145U CN 201520030034 U CN201520030034 U CN 201520030034U CN 204552145 U CN204552145 U CN 2045521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body
- body structure
- agent structure
- agent
-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包括有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墙柱与墙体结构的侧端之间、所述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的上端之间均设有一组“L”型缓冲连接件,每组“L”型缓冲连接件共有两个,并左右对称设置,且与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浇筑一体化。施工流程简化、工期短,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工程段面量一次性完成建筑垃圾的排放少,现场文明施工程度高,也免除了后期楼层多道工序的跟进施工和工序交接缺陷;且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的墙体结构,质轻、环保节能、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成型好,表面垂直度、平整度易于控制,免除了抹灰工序,避免了抹灰产生的空鼓,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背景技术
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及全面落实建设部颁布推广的新型建筑工程“工业化”发展的各项要则,依据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改变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粗放式、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
目前,先进国家的住宅建设工业化程度高达70%以上,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不足10%,特别是建筑主体建设方面,产业化程度不足5%,至今仍然停留在多道施工工序以手工形式依序施工的方式上(即现有传统房屋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均分阶段施工,尤其墙体结构需要通过人工依次进行砌筑、抹灰、批刮。),不仅质量差,工期长、效率低,而且原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如何使建筑工序简单化、快速化,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住宅建筑产业化已是大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成型好,施工简化、工期短,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程度,避免了抹灰产生的空鼓、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墙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好的房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包括有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墙柱与墙体结构的侧端之间、所述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的上端之间均设有一组“L”型缓冲连接件,所述每组“L”型缓冲连接件共有两个,并左右对称设置,且与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浇筑一体化。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分别采用普通常规混凝土和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中所述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由以下成分和重量百分比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与主体结构、墙柱之间设有软性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是“L”型钢板,所述软性缓冲层是涂覆的软性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缓冲层是涂覆的软性胶层的厚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的整个表面设有浇筑通孔,所述墙体结构的混凝土穿过所述浇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流程简化、工期短,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工程段面量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提高了现场文明施工程度,也免除了后期楼层多道工序的跟进施工和工序交接缺陷;而且墙体结构采用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成型好,表面垂直度、平整度易于控制,并且质轻、环保节能、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符合清水混凝土标准从而免除了内、外墙抹灰等工序,避免了抹灰产生的空鼓,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
另外,通过在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之间设置“L”型缓冲连接件,并浇筑一体化,有效约束了墙体结构的移位变形和抗震破坏,保证了墙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的施工方法的原理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实施例中“L”型缓冲连接件与主体结构、墙体结构一体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实施例中“L”型缓冲连接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的施工方法,首先浇筑主体结构,然后待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释放相应应力后,安装墙体结构模板和水电管路,最后泵送混凝土浇筑墙体结构。具体可以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A.浇筑主体结构,其浇筑施工与现有主体结构浇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B. 待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释放相应应力后,在主体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向间隔设置与墙体结构连接的拉结构钢筋,同时在过梁洞口顶部设置若干钢筋。
步骤C.在主体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向间隔设置与墙体结构连接“L”型缓冲连接件;
步骤D.安装墙体结构的单侧(铝合金)模板。
步骤E.预埋墙体结构内的水电管路和绑扎构造筋。
步骤F.安装墙体结构的另一侧(铝合金)模板。
步骤G.浇筑墙体结构,同时绑扎梁板钢筋和安装模板板面线管。
步骤H.待墙体结构的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模板。
其中,所述墙体结构采用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进行浇筑,所述主体结构采用普通常规混凝土进行浇筑;所述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由以下成分和重量百分比制备而成:水泥22.51%、陶砂42.997%、粉煤灰16.43%、杜拉纤维0.097%、发泡剂0.083%、减水剂0.26%、引气剂0.056%和水17.567%;所述水泥为P.032.5级水泥,所述陶砂的规格为2~5mm,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磨细粉煤灰,所述杜拉纤维的长度为19mm,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所述“浇筑墙体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浇筑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或配合为1:2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浇筑泵送开始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浇筑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以及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而且浇筑前应在墙体结构的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所述水泥砂浆的厚度为30mm厚,其配合比与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相同。
安装墙体结构的另一侧模板时,在至少某一模板的上端设置一个纵向截面为三角形的浇筑口,同时在浇筑口的正上方楼层板开设浇筑孔,用于将泵管插入浇筑孔内把混凝土输入浇筑口完成浇筑;浇筑完毕后,用定制模板封盖。在安装“L”型缓冲连接件之前,先在主体结构安装“L”型缓冲连接件的位置设置软性缓冲层。
另外,在浇筑墙体结构时混凝土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同时混凝土泵送应连续作业,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每层浇筑高度为墙体净高的1/2,当后台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队,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分钟,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分钟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分钟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分钟)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不改变原设计墙体厚度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整体施工浇筑,代替了单独砌筑,弥补了预制砌块工序复杂,二次搬运多等弊端,为房屋建筑整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幅度的节约了人工、物料、机械消耗;全面、充分利用了施工整体段面,在一时间段同时完成两个分部工程,简化了施工流程,大大缩短了工期(可缩短施工工期1/3,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工程段面量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提高了现场文明施工程度,也免除了后期楼层多道工序的跟进施工和工序交接缺陷。
(2)由于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整体浇筑一体化,成型好,表面垂直度、平整度易于控制,施工完成后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偏差均≤5mm,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同时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从而免除了内、外墙抹灰等工序,直接刮腻子进行装修,避免了抹灰产生的空鼓、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缩短了工期,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对于工程的绿色施工和房屋的正常使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形成“工业化”初步思维,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采用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墙体结构,质轻、环保节能、抗压强度高,抗压强度高(≥8MPa)和整体稳定性均优于块体结构墙体,其保温性能良好,导热系数≤0.27W/M*K符合标准要求,内掺加了专用抗裂材料和多种外加剂,配比合理,有效减少了混凝土的自身收缩龟裂。
(4)在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之间设置“L”型缓冲连接件,免除了结构应力变化破坏和裂缝等,有效保证了浇筑时结构收缩应力变化的符合要求;同时有效约束了墙体结构的移位变形和抗震破坏,保证了墙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5)结合铝合金模板平整度高、刚度强、表观光洁好的特点,通过对铝合金模板的精细化、模数化设计,让墙体结构的模板与主体结构一体性支撑安装,二者合为一体,从空间上科学合理的全部利用了工作段面,使房屋建筑一体化整体施工变为了可能。
为了提高浇筑效果和质量,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在主体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向间隔设置与墙体结构连接的拉结构钢筋,同时在过梁洞口顶部设置若干钢筋”之前应进行“测量放线”,同时在所述“安装墙体结构的另一侧模板”和“浇筑墙体结构,同时绑扎梁板钢筋和安装模板板面线管”之后均进行“验收”。
如图2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包括有主体结构1和墙体结构2,所述主体结构1的墙柱11与墙体结构2的侧端之间、所述主体结构1与墙体结构2的上端之间均设有一组“L”型缓冲连接件3,所述每组“L”型缓冲连接件3共有两个,并左右对称设置,且与主体结构1和墙体结构2浇筑一体化。
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主体结构1和墙体结构2分别采用普通常规混凝土和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中所述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由以下成分和重量百分比制备而成:水泥22.51%、陶砂42.997%、粉煤灰16.43%、杜拉纤维0.097%、发泡剂0.083%、减水剂0.26%、引气剂0.056%和水17.567%;所述陶砂的规格为2~5mm,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磨细粉煤灰,所述杜拉纤维的长度为19mm,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3是“L”型钢板,其通过螺钉32安装固定在主体结构1(墙柱11)上,和主体结构1一并与墙体结构2浇筑一体化;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3与主体结构1、墙柱11之间设有软性缓冲层4;所述软性缓冲层4是涂覆的软性胶层(如健立得软性胶),其厚度为5mm。
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房屋通过在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之间设置“L”型缓冲连接件,并浇筑一体化,有效约束了墙体结构的移位变形和抗震破坏,保证了墙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施工流程简化、工期短;而且墙体结构采用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成型好,表面垂直度、平整度易于控制,并且质轻、环保节能、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符合清水混凝土标准从而免除了内、外墙抹灰等工序,避免了抹灰产生的空鼓,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
当然,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3的整个表面设有浇筑通孔31,所述墙体结构2的混凝土穿过所述浇筑通孔31。这样即可增加墙体结构浇筑的混凝土与“L”型缓冲连接件3之间的结合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创造绿色施工;代替传统粗放式砌筑,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墙体结构浇筑施工使工期大大提前,大幅度节约了劳动力、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的消耗,免除后期工序交接缺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包括有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墙柱与墙体结构的侧端之间、所述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的上端之间均设有一组“L”型缓冲连接件,所述每组“L”型缓冲连接件共有两个,并左右对称设置,且与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浇筑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和墙体结构分别采用普通常规混凝土和新型轻质抗裂混凝土浇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与主体结构、墙柱之间设有软性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是“L”型钢板,所述软性缓冲层是涂覆的软性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缓冲层是涂覆的软性胶层的厚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缓冲连接件的整个表面设有浇筑通孔,所述墙体结构的混凝土穿过所述浇筑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0034.5U CN204552145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0034.5U CN204552145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52145U true CN204552145U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382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00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2145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5214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45833A (zh) * | 2016-08-24 | 2016-12-21 | 河南省华亿绿色建材有限公司 | 混凝土保温幕墙叠层过渡施工方法 |
CN109057101A (zh) * | 2018-08-17 | 2018-12-21 | 罗守训 | 支撑结构与外墙的建造方法及外墙 |
CN110563414A (zh) * | 2019-10-28 | 2019-12-13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ccw保温幕墙分离式混凝土的制备及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01-16 CN CN201520030034.5U patent/CN2045521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45833A (zh) * | 2016-08-24 | 2016-12-21 | 河南省华亿绿色建材有限公司 | 混凝土保温幕墙叠层过渡施工方法 |
CN109057101A (zh) * | 2018-08-17 | 2018-12-21 | 罗守训 | 支撑结构与外墙的建造方法及外墙 |
CN110563414A (zh) * | 2019-10-28 | 2019-12-13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ccw保温幕墙分离式混凝土的制备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56707B (zh) | 一种纤维增强细骨料凝石混凝土轻质隔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563282B (zh) | 房屋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整体施工方法及房屋 | |
CN104529335B (zh) | 废弃烧结砖再生c35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36869A (zh) | 钢筋套筒连接专用高强灌浆料 | |
CN107060340A (zh) | 一种机制砂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 |
CN107313531A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连接节点及其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 |
CN204552145U (zh) | 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的房屋 | |
CN104594630B (zh) | 房屋墙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后浇筑一体化施工方法及房屋 | |
CN104230237A (zh) | 瓷砖预拌砂浆及其生产方法 | |
CN110078453A (zh) |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211342B (zh) | 彩色预拌砂浆及其生产方法 | |
WO2007143885A1 (fr) | Parpaing isolé et insonorisé et procédé de maçonnerie s'y rapportant | |
CN101698587A (zh) | 一种外墙抹灰砂浆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908157A (zh) |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管道制备方法 | |
CN204551727U (zh) | 一种主体结构与墙体结构一体化浇筑的房屋 | |
CN104557124B (zh) | 轻质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55780B (zh) | 薄壁冷弯钢管再生骨料混凝土异形柱 | |
CN207194226U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连接节点 | |
CN102535847B (zh) | 石膏自保温外墙砌块砌体的施工方法 | |
CN204551765U (zh) | 房屋结构间缓冲隔离器 | |
CN203373872U (zh) | 免拆外模现浇混凝土自保温墙体 | |
CN209812704U (zh) | 利用砌块加工墙片的设备 | |
CN107246106A (zh) | 一种表面切磨成型陶粒混凝土预制墙板 | |
CN113700156A (zh) | 一种剪力墙螺杆洞水泥锥封堵施工工艺 | |
CN112851281A (zh) | 一种聚合物快干早强抗腐蚀砂浆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