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5848U - U型铝模板 - Google Patents
U型铝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35848U CN204435848U CN201520031438.6U CN201520031438U CN204435848U CN 204435848 U CN204435848 U CN 204435848U CN 201520031438 U CN201520031438 U CN 201520031438U CN 204435848 U CN204435848 U CN 2044358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uminum formwork
- shaped
- bottom plate
- shaped aluminum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abstract 6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铝模板,属于建筑模板领域,包括铝模板本体,铝模板本体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底板与两个侧板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面板,铝模板本体的厚度为68~72mm,底板的宽度为400~50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铝模板提高了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变形,能够多次反复地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型铝模板。
背景技术
现在铝模板广泛地运用于建筑施工中,但是现有的用作墙板或者楼板的铝模板的结构强度并不高,长期多次使用之后,这种铝模板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施工效果差或者铝模板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铝模板,旨在改善现有的用作墙板或者楼板的铝模板的结构强度并不高,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施工效果差或者铝模板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U型铝模板,包括铝模板本体,所述铝模板本体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面板,所述铝模板本体的厚度为68~72mm,所述底板的宽度为400~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方形,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侧板和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连接。
使两个所述侧板与两个所述端面板围成方形的结构,并与方形的所述底板连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减小了施工时产生的变形,并且便于进行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工字型加劲肋,所述工字型加劲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
通过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所述工字型加劲肋,并将所述工字型加劲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工字型加劲肋减小了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跨度,能够有效地减小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在施工时产生的变形,很好地起到了支撑加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T型加劲肋,所述T型加劲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面板连接。
通过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所述T型加劲肋,并将所述T型加劲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面板连接,使所述T型加劲肋减小了两个所述端面板之间的跨度,能够有效地减小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端面板在施工时产生的变形,很好地起到了支撑加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孔。
通过在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所述安装孔,使多个U型铝模板之间能够安装配合,或者使这种U型铝模板能够与其他墙板或者楼板进行安装配合,以保证进行墙体或者楼体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孔套。通过设置所述孔套,加固了所述安装孔的开孔位置,增加了所述安装孔的开孔位置的刚度和强度,减少了局部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有长条形的中心线凹槽,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线凹槽均匀分布。
通过在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所述中心线凹槽,并且将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线凹槽均匀分布,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所述中心线凹槽进行定位打孔,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定位打孔位置,使所述安装孔位置整齐排列,保持一致,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U型铝模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各角上的斜三角板,所述斜三角板的三边分别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端面板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斜三角板,加强了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之间的连接,减小使用过程中所述端面板的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有凹位。通过设置所述凹位,并且所述凹位的深度一般为1mm,保证了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在安装时,相互配合的两块板可以紧密拼接,不留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翻边结构,有利于加强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的板边缘强度和刚度,进一步保证这种U型铝模板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减小了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铝模板,在U型铝模板上设置铝模板本体,铝模板本体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底板与两个侧板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面板,铝模板本体的厚度为68~72mm,底板的宽度为400~500mm。
使用这种U型铝模板作为墙板或者楼板进行施工时,由于底板与两个侧板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U型的结构使得这种U型铝模板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结构强度。并且底板的宽度较宽,为400~500mm,铝模板本体的厚度为68~72mm,增大了铝模板本体的截面面积,增大了截面惯性矩和截面抵抗矩这两个重要力学特性参数,进一步提高了结构强度,有效地减小施工时产生的变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变形,能够多次反复地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中心线凹槽和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汇总:
铝模板本体101;底板102;侧板103;端面板104;工字型加劲肋105;安装孔106;孔套107;中心线凹槽108;斜三角板109;凹位110;翻边结构111;T型加劲肋1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建筑施工中发现,现有的用作墙板或者楼板的铝模板的结构强度并不高,长期多次使用之后,这种铝模板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施工效果差或者铝模板无法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分析问题得出问题原因是,现有的用作墙板或者楼板的铝模板的形状结构不够稳固,截面尺寸较小,力学特性较差,因而容易产生变形。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设计了一种U型铝模板,将底板102与两个侧板103连接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底板102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面板104,将铝模板本体101的厚度设为68~72mm,底板102的宽度设为400~500mm,使得用作墙板或者楼板的铝模板提高了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变形,能够多次反复地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U型铝模板,该U型铝模板包括铝模板本体101,铝模板本体101包括底板102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102两侧的侧板103,底板102与两个侧板103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底板102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面板104,铝模板本体101的厚度为68~72mm,底板102的宽度为400~500mm。
端面板104对铝模板本体101的两端起到了封口的作用,通常也叫做端部封口板。
底板102一般为方形,本实施例中,底板102为长方形,底板102的两侧即底板102的两个长边所在的两侧,底板102的两端即底板102的两个短边所在的两端。
使用这种U型铝模板作为墙板或者楼板进行施工时,由于底板102与两个侧板103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U型的结构使得这种U型铝模板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结构强度。并且底板102的宽度较宽,为400~500mm,铝模板本体101的厚度为68~72mm,增大了铝模板本体101的截面面积,增大了截面惯性矩和截面抵抗矩这两个重要力学特性参数,进一步提高了结构强度,有效地减小施工时产生的变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铝模板提高了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变形,能够多次反复地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
关于铝模板本体101的厚度范围确定,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过了反复的力学分析和计算,进行了很多次反复地试验,最终得到铝模板本体101的厚度范围为68~72mm,作为更优选,铝模板本体101的厚度为70mm。增大了铝模板本体101的截面面积,增大了截面惯性矩和截面抵抗矩这两个对于建筑模板非常重要的力学特性参数,在满足施工时的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节约了材料,在只需要增加很小成本的基础上,即可大幅提升结构强度,有效地减小施工时产生的变形。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3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3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U型铝模板,该U型铝模板包含实施例1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全部技术特征,并且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请参阅图3~图5,底板102为长方形,侧板103与底板102垂直,端面板104与底板102垂直,侧板103和两个端面板104分别连接。
使两个侧板103与两个端面板104围成长方形的结构,并与方形的底板102连接,由此形成一个与底板102相对的一面为开口的长方体形的模板结构,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减小了施工时产生的变形,并且便于进行施工。
请参阅图3~图5,底板102上设置有若干工字型加劲肋105,工字型加劲肋1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3连接。工字型加劲肋105即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工字型的加劲肋板。采用工字型,既能保证支撑加强效果,又能节约材料。
通过在底板102上设置工字型加劲肋105,并将工字型加劲肋1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3连接,工字型加劲肋105减小了两个侧板103之间的跨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底板102和两个侧板103在施工时产生的变形,很好地起到了支撑加强的作用。
请参阅图3~图5,底板102上设置有若干T型加劲肋112,T型加劲肋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面板104连接。T型加劲肋112即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型的加劲肋板。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T型加劲肋112和底板102是一体成型的。采用T型,既能保证支撑加强效果,又能节约材料。
由于底板102的宽度为400~500mm,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宽度较宽的底板102,使铝模板本体101整体宽度较宽。通过在底板102上设置T型加劲肋112,并将T型加劲肋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面板104连接,使T型加劲肋112减小了两个端面板104之间的跨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底板102和两个端面板104在施工时产生的变形,很好地起到了支撑加强的作用。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参阅图4~图6,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孔106,表示侧板103和端面板104单独设置有安装孔106,或者均设置有安装孔106,下文中的和/或表示相同的意思。本实施例中为均设置有安装孔106。作为优选,安装孔106为φ16.5mm的圆孔,通过与其配套的销钉或销片,能够将两个相邻的模板连接。图示中,安装孔106的位置均设置有与其配套的销钉或销片。
通过在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上设置安装孔106,使多个U型铝模板之间能够安装配合,或者使这种U型铝模板能够与其他墙板或者楼板进行安装配合,以保证进行墙体或者楼体施工。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孔套107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和图7,安装孔106内设置有孔套107。通过设置孔套107,加固了安装孔106的开孔位置,增加了安装孔106的开孔位置的刚度和强度,减少了局部变形。
作为优选,孔套107为圆管套结构,采用不锈钢制成,进一步增强了开孔位置的刚度和强度,减少了局部变形。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的中心线凹槽108和凹位11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U型铝模板在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参阅图8和图9,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上设置有长条形的中心线凹槽108,本实施例中为侧板103和端面板104均设置有中心线凹槽108,安装孔106沿中心线凹槽108均匀分布,图示中,以中心线凹槽108设置在侧板103上为例以清楚地表示中心线凹槽108的结构。中心线凹槽108即为沿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长边方向的中心线设置的长条形的凹槽。
通过在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上设置中心线凹槽108,并且将安装孔106沿中心线凹槽108均匀分布,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中心线凹槽108进行定位打孔,便于在产生过程中定位打孔位置,使安装孔106位置整齐排列,保持一致,方便安装。
请参阅图3~图5,U型铝模板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02的各角上的斜三角板109,斜三角板109的三边分别与底板102、侧板103以及端面板104连接。作为优选,斜三角板109为四块,分别设置于底板102的四个角上。
通过设置斜三角板109,加强了端面板104与底板102以及侧板103之间的连接,减小使用过程中端面板104的变形。
请参阅图8,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上设置有凹位110,本实施例中为侧板103和端面板104均设置有凹位110,图示中,以凹位110设置在侧板103上为例以清楚地表示凹位110的结构。作为优选,凹位110的深度为1mm。在将相邻两个模板安装时,由于安装会对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使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产生较小的变形,通过预设凹位110,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产生的较小变形由凹位110填补,即凹陷部位产生变形,最终凹陷部位消失,并与两个模板的接触面相平,使两块板紧密拼接。
通过设置凹位110,保证了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在安装时,相互配合的两块板可以紧密拼接,不留缝隙。
请参阅图8,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远离底板102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结构111,本实施例中为侧板103和端面板104远离底板102的一侧均设置有翻边结构111。通过设置翻边结构111,有利于加强侧板103和/或端面板104的板边缘强度和刚度,进一步保证这种U型铝模板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减小了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铝模板提高了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变形,能够多次反复地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模板本体,所述铝模板本体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面板,所述铝模板本体的厚度为68~72mm,所述底板的宽度为400~5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方形,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端面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侧板和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工字型加劲肋,所述工字型加劲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T型加劲肋,所述T型加劲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面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孔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有长条形的中心线凹槽,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线凹槽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铝模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各角上的斜三角板,所述斜三角板的三边分别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端面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有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端面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1438.6U CN204435848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U型铝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1438.6U CN204435848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U型铝模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35848U true CN204435848U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60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143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35848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U型铝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3584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56211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施工用铝模板 |
CN109083310A (zh) * | 2018-09-30 | 2018-12-25 | 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可单边伸缩的u型板 |
-
2015
- 2015-01-16 CN CN201520031438.6U patent/CN2044358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56211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施工用铝模板 |
CN109083310A (zh) * | 2018-09-30 | 2018-12-25 | 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可单边伸缩的u型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72382U (zh) | 一种钢梁连接节点 | |
CN204435848U (zh) | U型铝模板 | |
WO2017181405A1 (zh) | 一种异形龙骨及其组合龙骨 | |
CN109057317A (zh) | 一种承插式的模块化铝合金-木组合模板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4435849U (zh) | U型铝模板 | |
CN214696841U (zh) | 一种建筑转角用铝模板 | |
CN111576849A (zh) | 模板及建筑框架 | |
CN204435863U (zh) | 梁底铝模板 | |
CN104947907A (zh) | 户外用地台板及其连接机构 | |
CN220080756U (zh) | 一种模架、模板、浇筑系统 | |
CN107605150A (zh) | 一种新型铝合金模板结构 | |
CN112459462B (zh) | 连接组件及模板框架 | |
CN221702729U (zh) | 一种新型结构连接件 | |
CN207553595U (zh) | 直阴角模板以及应用该直阴角模板的转阴角模板 | |
CN207714148U (zh) | 现浇箱梁模板连接机构及现浇箱梁用支撑模板 | |
CN210530338U (zh) | 一种建筑用角铝结构 | |
CN208072936U (zh) | 面板模板 | |
CN113120723A (zh) | 一种凸凹连接的电梯导轨 | |
CN111719844A (zh) | 内墙模板及墙面模板组装体 | |
CN216740738U (zh) | 一种结合紧密的快易收口网 | |
CN105887651B (zh) | 一种拱形六边形钢箱梁制作方法 | |
CN204475858U (zh) | 外墙连接板 | |
CN204252557U (zh) | 用于预埋螺栓的定位装置 | |
CN204475859U (zh) | 一种插销固定连接件 | |
CN222025460U (zh) | 一种建筑模板调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