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9838U -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19838U CN204419838U CN201420869438.9U CN201420869438U CN204419838U CN 204419838 U CN204419838 U CN 204419838U CN 201420869438 U CN201420869438 U CN 201420869438U CN 204419838 U CN204419838 U CN 2044198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set
- torsion
- joint
- axis hole
- induc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87
- 241001589086 Bellapiscis medius Species 0.000 claims 7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JYFKVYYMZPMAB-UHFFFAOYSA-N ethoprophos Chemical compound CCCSP(=O)(OCC)SCCC VJYFKVYYMZPMA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应用关节组干涉量变化,改变转轴距离而产生扭力差的作用,包括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及/或副随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的组合,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分别设有两相对的关节片和衔接于其间的至少一连动器,共同组合有轴销;以及,组合有轴销的随动关节组及/或副随动关节组设于该主动关节组或扭力关节组两相对的关节片之间,包括至少两随动片及/或副随动片,两随动片及/或副随动片的相对端形成凸轮结构的同步引动部相互衔接,而形成连动和干涉量变化;使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任一相对的关节片在具有扭力变化的作用下,以多个旋转中心自由旋转,形成开、合机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种能够组合于电子设备,形成多个旋转轴心的转轴结构,应用关节组干涉量变化,改变转轴距离而产生扭力差的新型。
背景技术
在电子器物上配装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数字取像机、电子书等,使其盖、显示屏幕或观景窗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的技术。例如,中国台湾第97222022号「转轴结构」、第96217011号「枢轴定位构件」、及第98207366号「枢轴结构」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假设以笔记本电脑的类的电子设备为说明例,通常包括统端的机体模块及显示用的显示模块;机体模块及显示模块之间则使用枢轴器连接,并且使显示模块能以该枢轴器为动作轴心向上打开成使用状态,或反向将显示模块闭合于机体模块上而成为闭合状态。这类枢轴器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电子设备的动作轴心的外,结构设计上还必须考虑到显示模块打开到达操作角度(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通常打开到135°左右)的位置时,枢轴器本身结构能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量,提供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在该操作角度位置形成定位。
为了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例如,屏幕)及/或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有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使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可产生不同操作模式或转动角度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99211350号「双枢轴枢纽器」、US 7512426B2「MOBILE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SYNCHRONISING HINGE」专利案等,都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
一个有关这类转轴或枢轴器在操作、运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课题是,上述现有的枢轴器考虑到支撑结构强度及动作顺畅度,通常是以两组分布的方式,设置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端边枢接处的两侧位置。因此,在操作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转动掀开时,转轴的协调性较不理想;同时,两个设置在接近同一中心线的枢轴器旋转自由度也受到限制,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无论打开或闭合的转动过程,动作顺畅度较差。
为了改善上述情形,现有技术也揭示了一种枢轴器应用多个旋转中心的技术手段;例如,中国台湾第101224879号「多节式转轴结构」、第101224880号「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参考数据应用主动关节组和随动关节组的组合;主动关节组两相对的关节片之间设置一中间连动片组,以及两相对的关节片设有同步引动部,衔接中间连动片组。随动关节组具有两随动片,设置在该主动关节组两相对的关节片间。所述相对的关节片朝内端位置对应随动片朝外端的位置,组合一轴销;上述中间连动片组朝外端的位置对应各随动片朝内端的位置,组合一轴销;使多数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并合排列,以多个旋转中心自由旋转,而共同形成一多节式转轴结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转轴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的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方面的简便性。因此,考虑了下列课题:
考虑使该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符合同步运动的结构设计、操作简便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扭力关节机构,增加该同步运动的转轴在操作配合方面的稳定性和定位或固定效果。
同时,可依据传动规格,简便的改变或调整该扭力关节机构的数量或扭力,并且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
进一步考虑应用关节组在同步运动的过程中,使它们产生干涉(量)变化,而相对改变转轴距离,产生扭力差的作用。
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应用关节组干涉量变化,改变转轴距离而产生扭力差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的组合;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定义有一基线,朝接近该基线的方向为朝内方向,远离该基线的方向为朝外方向;该主动关节组设有相对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以及衔接于该第一关节片与该第二关节片之间的至少一连动器;该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该连动器的至少其中之一端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对应衔接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该扭力关节组设有相对的另一第一关节片、另一第二关节片以及衔接于该第一关节片与该第二关节片之间的另一至少一连动器;该另一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另一同步引动部;该另一连动器的至少其中之一端设有另一连动部,该另一连动部对应衔接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该随动关节组设置于该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该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第一随动片和第二随动片;该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的相对端设有一同步引动部衔接而形成连动;该副随动关节组设置于该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该副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第一副随动器和第二副随动器;该第一副随动器、第二副随动器的相对端设有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器能够相互触接而形成连动;该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分别设有a区、连接a区的b区和连接b区的c区;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和该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分别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对应枢接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端、该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外端、该第二随动片的朝外端、该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外端;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分别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对应枢接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内端、该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内端、该第二随动片的朝内端、该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内端;以及
该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该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该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该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包括多数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枢接。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和朝内的轴孔;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该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朝内的轴孔和连接轴孔的缺口;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和连接轴孔的缺口;该随动关节组、副随动关节组的第一随动片、第一副随动器、第二随动片、第二副随动器分别设有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轴孔、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外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外轴孔、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外轴孔,以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组合;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的朝内轴孔、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内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内轴孔,以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组合;以及该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一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一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该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二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二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该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该副扭力关节组设置在该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该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些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该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些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以及该副随动关节组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该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以及该副随动关节组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该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以及该副随动关节组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该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该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一种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包括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的组合;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定义有一基线,朝接近基线的方向为朝内方向,远离基线的方向为朝外方向;该主动关节组设有相对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和衔接于其间的至少一连动器;该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该连动器的两端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对应衔接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该扭力关节组设有相对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和衔接于其间的至少一连动器;该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该连动器的两端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对应衔接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该随动关节组设置于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该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第一随动片和第二随动片;该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的相对端设有同步引动部衔接而形成连动;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分别设有a区、连接a区的b区和连接b区的c区;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和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分别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对应枢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端、第二随动片的朝外端;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分别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对应枢接第一随动片的朝内端、第二随动片的朝内端;以及该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该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该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该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和朝内的轴孔;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该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朝内的轴孔和连接轴孔的缺口;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和连接轴孔的缺口;该随动关节组的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分别设有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外轴孔,以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组合;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的朝内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内轴孔,以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组合;以及该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一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一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该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二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二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该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凸轮结构。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凸轮结构;以及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才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该随动关节组两随动片及/或副随动关节组两副随动片,分别设有轴孔,来组合轴销。两随动片及/或两副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分别形成在其轴孔的外部位置;分别定义有a区、连接a区的b区、连接b区的c区;b区到轴孔(或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或c区到轴孔(或轴销)的距离。因此,在两随动片及/或两副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互相触接或位在最接近的位置时,两随动片及/或两副随动片的干涉量最大,迫使轴销改变位置或距离,推压扭力关节组,而产生扭力变化或扭力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实施例示意图;假想线部分描绘了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结合多节式转轴的情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的结构情形;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描绘了显示模块闭合在机体模块时,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的结构配合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操作该显示模块打开,随动关节组、轴销、扭力关节模块和副随动关节组的结构配合情形;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一修正实施例的组合实施例示意图;假想线部分
描绘了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结合多节式转轴的情形;
图6为图5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的结构情形;
图7为图5的平面示意图;描绘了显示模块闭合在机体模块时,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的结构配合情形;
图8为图5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操作该显示模块打开,随动关节组、轴销和扭力关节模块的结构配合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10-主动关节组;20-第一关节片;21、31-组合端;22、32-轴孔;23、33-同步引动部;30-第二关节片;40-连动器;41、42-轴孔;43、44-连动部;50-第一随动片;51、52、61、62-轴孔;53、63-同步引动部;60-第二随动片;70-随动关节组;71-第一轴销;72-第二轴销;73-第三轴销;74-第四轴销;80-第一关节片;81、91-组合端;82、92-轴孔;83、93-同步引动部;84、94-缺口;90-第二关节片;100-扭力关节组;400-连动器;401、402-轴孔;403、404-连动部;405、406-缺口;500-副扭力关节组;510-第一副扭力器;520-第二副扭力器;511、512、521、522-轴孔;513、523-同步引动部;515、516、525、526-缺口;700-副随动关节组;710-第一副随动器;720-第二副随动器;711、712、721、722-轴孔;713、723-同步引动部;A-电子器物;A1-显示模块;A2-机体模块;C-基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包括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的组合,分别以参考编号10、70和100表示的。图中显示了主动关节组10、随动关节组70和扭力关节组100分别形成复数个或多数个板片体型态,共同并合、组合多数轴销形成一多节式转轴结构。
为了方便说明组件之间的链接关,在下文的相关说明中,以图2所标示的中心线或基(准)线C为参考位置;朝接近基线C的方向说明为「朝内」方向,远离基线C的方向说明为「朝外」方向。
图1和图2描绘了主动关节组10至少包括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第二关节片30和位在中间区域的至少一连动器40;上述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在接近其个别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21、31和「朝内」的轴孔22、32,并且在该两相对关节片20、30的至少其一的「朝内」端设有同步引动部23、33。图中显示同步引动部23、33是形成在轴孔22、32外部位置的齿状物。第一关节片20、第二关节片30的组合端21、31分别组合在一电子器物A的显示模块A1和机体模块A2。
图1和图2也显示了连动器40设置于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之间,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连动片所组成。该连动器40接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41、42和连动部43、44;图中显示连动部43、44是形成在轴孔41、42外部位置的齿状物。连动部43、44与上述第一关节片20或/及第二关节片30的「朝内」同步引动部23、33互相对应衔接,使所述的第一关节片20或/及第二关节片30能与该连动器40彼此产生同步运动。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随动关节组70设置在主动关节组10的第一关节片20、第二关节片30之间。随动关节组70至少包括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51、61及「朝内」轴孔52、62。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53、63;图中显示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的同步引动部53、63是形成在轴孔52、62(或51、61)外部位置的齿状物。
如图1至图3所示,扭力关节组100至少包括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80、第二关节片90和位在中间区域的至少一连动器400;上述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80及第二关节片90,在接近其个别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81、91、「朝内」的轴孔82、92和连接轴孔82、92的缺口84、94;并且在该两相对关节片80、90的至少其一的「朝内」端设有同步引动部83、93。图中显示同步引动部83、93是形成在轴孔82、92外部位置的齿状物。上述缺口84、94使扭力关节组100的第一关节片80、第二关节片90具有一弹性夹制轴销的力量(或称扭力)。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扭力关节组100的第一关节片80、第二关节片90的组合端81、91分别组合在该电子器物A的显示模块A1和机体模块A2。
图1至图3也显示了扭力关节组100的连动器400设置于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80及第二关节片90之间,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连动片所组成。该连动器400接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401、402、连动部403、404和连接轴孔401、402的缺口405、406;所述缺口405、406分别对应着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80、第二关节片90的缺口84、94。
图中显示了连动部403、404是形成在轴孔401、402外部位置的齿状物。扭力关节组100或连动器400的连动部403、404与上述第一关节片80或/及第二关节片90的「朝内」同步引动部83、93互相对应衔接,使所述的第一关节片80或/及第二关节片90能与该连动器400彼此产生同步运动。
上述扭力关节组100或连动器400的缺口405、406使扭力关节组100的连动器400两端具有一弹性夹制轴销的力量(或称扭力)。
请再参阅图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还包括一副随动关节组700。副随动关节组700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板片结构组合的第一副随动器710和第二副随动器720,设置在扭力关节组100的第一关节片80、第二关节片90之间。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711、721及「朝内」轴孔712、722,分别用来枢接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至少在相对朝内端(及/或朝外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713、723;在主动关节组10或扭力关节组100因人员操作电子器物A而转动时,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配合同步引动部713、723、随动关节组70形成同步运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副随动关节组700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同步引动部713、723分别定义有a区、连接a区的b区、连接b区的c区;b区到轴孔712或722的距离大于a区(或c区)到轴孔712或722的距离,使b区相较于a区、c区来说,形成一类似凸轮结构。即,b区到第三轴销73或第四轴销74的距离大于a区(或c区)到第三轴销73或第四轴销74的距离)。
因此,在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同步引动部713、723的b区互相触接或位在最接近的位置时,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干涉量最大,至少迫使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及/或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改变位置或距离,推压扭力关节组100,而产生扭力变化或扭力差;此部分在下文中还会予以叙述。
图中描绘了上述的主动关节组10、扭力关节组100与随动关节组70、副随动关节组700并合排列后,能使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80及第二关节片30、90的「朝内」轴孔22、82、32、92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朝外」轴孔51、61、711、721,枢接或穿合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以枢串组合成一体。以及,主动关节组10、扭力关节组100的连动器40、400两端的轴孔41、401、42、402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朝内」轴孔52、62,枢接或穿合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
因此,多数个主动关节组10、扭力关节组100及随动关节组70、副随动关节组700并合排列,组合该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而共同形成一具有弹性夹制定位力量和扭力变动作用的多节式转轴结构。
如图3,描绘了显示模块A1盖合在机体模块A2的情形;该副随动关节组700的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713的a区、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723的a区位在相互触接或最接近的位置。
图3和图4显示依上述实施例在主动关节组10和扭力关节组100的其中一关节片(即第一关节片20、80或第二关节片30、90)旋转摆动时,「朝内」同步引动部23、83或33、93将因为与中间的连动器40、400「朝外」连动部43、403或44、404互相衔接组合,进而驱使连动器40、400产生相对逆向的转动,同步连动该随动关节组70、副随动关节组700的第一随动片50、第一副随动器710,而使整个多节式转轴结构在具备有扭力关节组100作用的情形下,形成同步旋转状态。
图中显示当其中主动关节组10或扭力关节组100之一关节片(第一关节片20、80或第二关节片30、90)受力摆转时,另一相对关节片将同步受作用而摆转。也就是说,假设第一关节片20、80「朝外」端以顺时针方向受力摆转时(即图3的状态受力转动成图4显示的状态),该第一关节片20、80「朝内」端将相对在连动器40、400「朝外」端的外周上产生顺时针旋转位移,连动牵引其中的第一随动片50、第一副随动器710的「朝外」端产生同方向的位移;并且,使第一随动片50、第一副随动器710的「朝内」端亦顺时针旋转。
以及,该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之间、第一副随动器710及第二副随动器720之间,以同步引动部53、63、713、723衔接连动,使得相衔接的第二随动片6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朝内」端即同步逆时针转动;即,第一随动片50、第一副随动器710的b区逐渐啮合或触接第二随动片6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b区;因此,该第二随动片6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朝外」端因而相对产生逆时针方向摆转。
图中也显示了主动关节组10、扭力关节组100的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关节片20、80及第二关节片30、90将因而以中心线C为基准,产生同步的反向摆转,共同形成相对开展或闭合的动作,或至少由其中一相对关节片朝向另一相对关节片摆转接近(闭合)或远离(开启);例如,图4假想线部分所描绘的情形。
可了解的是,该两相对关节片(20、30或80、90)间的相对摆转角度可从0°~360°的范围,而建立了理想的旋转自由度。并且,该扭力关节组100也提供了电子器物A在开、合的操作过程,操作力消失时,随即定位的作用。
必须加以说明的是,图4的实线部分特别显示了该副随动关节组700的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713的b区、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723的b区,到达了彼此互相触接或最接近的位置;此时,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的干涉量最大,至少迫使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及/或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改变位置或距离(例如,图4的假想线部分描绘的情形),推压扭力关节组100扩张缺口405、406及/或缺口84、94;使扭力关节组100产生的反作用力或本能的更加夹紧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及/或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而产生扭力变化或扭力差的作用。所述扭力变化或扭力差的作用可让显示模块A1、机体模块A2的开、关操作作业达到更确实的定位效果。
特别是,在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从干涉量较小的a区(或c区)要进入到干涉量大的b区时,会产生一种自动定位的作用。因此,经由副随动关节组700(或第一副随动器710、第二副随动器720)同步引动部713、723的a区、b区、c区或b区的凸轮形状、轮廓的结构设计,将可控制或调整改变上述产生自动定位作用的位置或角度。
如图5至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修正的实施例。包括主动关节组10、连动器40、随动关节组70、扭力关节组100和连动器400等。所述的实施例使随动关节组70整合了副随动关节组700的结构。
也就是说,在这实施例中,撤除了副随动关节组700。因此,随动关节组70如上述包括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朝外」轴孔51、61、「朝内」轴孔52、62和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53、63;以及,随动关节组70(或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的同步引动部53、63分别定义有a区、连接a区的b区、连接b区的c区;b区到轴孔712或722的距离大于a区(或c区)到轴孔52或62的距离,使b区相较于a区、c区来说,形成一类似具有齿部的凸轮结构。即,b区到第三轴销73或第四轴销74的距离大于a区(或c区)到第三轴销73或第四轴销74的距离)。
因此,图8的实线部分特别显示了该随动关节组70的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53的b区、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63的b区,到达了彼此互相啮合或最接近的位置;此时,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的干涉量最大,至少迫使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及/或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改变位置或距离,推压扭力关节组100扩张缺口405、406及/或缺口84、94;使扭力关节组100产生的反作用力或本能的更加夹紧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及/或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而产生扭力变化或扭力差的作用。
也就是说,所述扭力变化或扭力差的作用可让显示模块A1、机体模块A2的开、关操作作业达到更确实的定位效果。特别是,在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从干涉量较小的a区(或c区)要进入到干涉量大的b区时,会产生一种自动定位的作用。因此,经由随动关节组70(或第一随动片50、第二随动片60)同步引动部53、63的a区、b区、c区或b区的凸轮形状、轮廓的结构设计,将可控制或调整改变上述产生自动定位作用的位置或角度。
请再参考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500。副扭力关节组500的结构型态非必要相同于扭力关节组100的连动器400;但副扭力关节组500的结构型态相同于扭力关节组100的连动器400,有利于厂内的量产制造程序。
图中显示副扭力关节组500至少包括成一个或多个板片结构组合的第一副扭力器510和第二副扭力器520,设置在扭力关节组100的第一关节片80、第二关节片90之间。第一副扭力器510、第二副扭力器520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511、521及「朝内」轴孔512、522,分别用来枢接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第一副扭力器510、第二副扭力器520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513、523;图中显示第一副扭力器510、第二副扭力器520的同步引动部513、523是形成在轴孔512、522外部位置的齿状物。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一副扭力器510、第二副扭力器520还包括连接「朝外」轴孔511、521的「朝外」缺口515、525及连接「朝内」轴孔512、522的「朝内」缺口516、526;图中显示第一副扭力器510的「朝内」缺口516对应着第二副扭力器520的「朝内」缺口526。在主动关节组10或扭力关节组100因人员操作电子器物A而转动时,第一副扭力器510、第二副扭力器520配合同步引动部513、523形成同步运动。
上述副扭力关节组500的缺口515、525、516、526使第一副扭力器510、第二副扭力器520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第一轴销71、第二轴销72、第三轴销73、第四轴销74的力量(或称扭力)。
可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可经改变扭力关节组100或/及副扭力关节组500的数量或结构强度,达到调整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和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多节式结构具有多个旋转动作中心,整个转轴的旋转自由度可大幅提升,同时由于两端同步摆转开展或闭合,使转轴装设于各种具有两相对开展及闭合分离的电子器物A(例如,可折式显示器、掌上型游戏机、随身电子秘书、手机、电子书、电子器物外套……等)的旋转功能更顺畅。并且,应用副随动关节组700或随动关节组70的同步引动部713、723或53、63形成凸轮或其类似结构,来调整它们的干涉量,形成不同的扭力定位或扭力差的作用,以及控制或调整改变上述产生自动定位作用的位置或角度;整体空间型态上显属创新与具有功效上的增益。
以上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例如,前述用以同步衔接的各同步引动部及连动部,在实施上至少可有相啮合的齿部、相对磨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或其他等效引动组件可供运用构成,而此均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该实施例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仍应含括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42)
1.一种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的组合;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定义有一基线,朝接近该基线的方向为朝内方向,远离该基线的方向为朝外方向;
该主动关节组设有相对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以及衔接于该第一关节片与该第二关节片之间的至少一连动器;该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该连动器的至少其中之一端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对应衔接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
该扭力关节组设有相对的另一第一关节片、另一第二关节片以及衔接于该第一关节片与该第二关节片之间的另一至少一连动器;该另一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另一同步引动部;该另一连动器的至少其中之一端设有另一连动部,该另一连动部对应衔接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
该随动关节组设置于该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该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第一随动片和第二随动片;该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的相对端设有一同步引动部衔接而形成连动;
该副随动关节组设置于该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该副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第一副随动器和第二副随动器;该第一副随动器、第二副随动器的相对端设有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能够相互触接而形成连动;该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分别设有a区、连接a区的b区和连接b区的c区;
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和该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分别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对应枢接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端、该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外端、该第二随动片的朝外端、该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外端;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分别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对应枢接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内端、该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内端、该第二随动片的朝内端、该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内端;以及
该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该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
该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该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数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枢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和朝内的轴孔;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
该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朝内的轴孔和连接轴孔的缺口;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和连接轴孔的缺口;
该随动关节组、副随动关节组的第一随动片、第一副随动器、第二随动片、第二副随动器分别设有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
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轴孔、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外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外轴孔、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外轴孔,以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组合;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的朝内轴孔、第一副随动器的朝内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副随动器的朝内轴孔,以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组合;以及
该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一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一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一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
该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二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二副随动器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二副随动器朝内轴孔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该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该副扭力关节组设置在该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些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
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该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些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
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以及
该副随动关节组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该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以及
该副随动关节组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该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以及
该副随动关节组第一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该第二副随动器的同步引动部形成凸轮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该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以及
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机体模块。
2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22.一种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的组合;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和副随动关节组定义有一基线,朝接近基线的方向为朝内方向,远离基线的方向为朝外方向;
该主动关节组设有相对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和衔接于其间的至少一连动器;该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该连动器的两端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对应衔接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
该扭力关节组设有相对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和衔接于其间的至少一连动器;该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至少其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该连动器的两端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对应衔接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
该随动关节组设置于主动关节组和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该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第一随动片和第二随动片;该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的相对端设有同步引动部衔接而形成连动;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分别设有a区、连接a区的b区和连接b区的c区;
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和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端、第二关节片的朝内端,分别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对应枢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端、第二随动片的朝外端;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分别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对应枢接第一随动片的朝内端、第二随动片的朝内端;以及
该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该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三轴销的距离;
该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a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该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大于c区到第四轴销的距离。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数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枢接。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和朝内的轴孔;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
该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分别设有朝外的组合端、朝内的轴孔和连接轴孔的缺口;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连动部和连接轴孔的缺口;
该随动关节组的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分别设有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
该主动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扭力关节组的第一关节片的朝内轴孔、第二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该第一随动片的朝外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外轴孔,以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组合;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两端的轴孔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的朝内轴孔、第二随动片的朝内轴孔,以该第三轴销、第四轴销组合;以及
该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一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一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一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
该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b区到第二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大于第二随动片同步引动部的a区到第二随动片朝内轴孔的距离。
2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该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该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设置在该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
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副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具有至少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该第一副扭力器和第二副扭力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关节片、第二关节片之间;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和朝内轴孔,该些轴孔分别枢接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三轴销、第四轴销;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至少在相对朝内端的位置设有彼此相衔接的同步引动部,该同步引动部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形成同步运动;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还包括连接其朝外轴孔的朝外缺口和连接其朝内轴孔的朝内缺口,该缺口使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分别具有一弹性夹制力;以及
该第一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对应着该第二副扭力器的朝内缺口。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凸轮结构。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凸轮结构;以及
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该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主动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主动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主动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扭力关节组的连动器的连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扭力关节组连动器的轴孔外部位置;
该随动关节组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的同步引动部是至少设置在随动关节组的朝内轴孔外部位置的齿状物凸轮结构;以及
第一副扭力器、第二副扭力器的同步引动部是齿状物、摩擦件、交叉同步牵引组件的其中之一,设置在副扭力关节组的轴孔外部位置。
30.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随动关节组、扭力关节组、副扭力关节组分别是复数个板片体结构,共同并合组合而成。
3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3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3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4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4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机体模块。
4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一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一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以及
该主动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该扭力关节组第二关节片的组合端,组合在电子器物的一机体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23182U TWM503491U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用於多節式轉軸之扭力變動裝置 |
TW103223182 | 2014-12-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19838U true CN204419838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7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6943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19838U (zh) | 2014-12-29 | 2014-12-31 |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19838U (zh) |
TW (1) | TWM5034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83924A (zh) * | 2018-09-30 | 2018-12-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
CN111003456A (zh) * | 2019-12-10 | 2020-04-14 | 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轴xy自动检测调整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3702B (zh) * | 2019-12-26 | 2021-04-01 |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 轉軸鏈組結構 |
TWI723703B (zh) | 2019-12-26 | 2021-04-01 |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 轉軸鏈組之遮蔽結構 |
CN114763810A (zh) * | 2021-01-15 | 2022-07-19 |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 铰链 |
TWI752797B (zh) * | 2021-01-15 | 2022-01-11 |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 鉸鏈 |
-
2014
- 2014-12-29 TW TW103223182U patent/TWM50349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12-31 CN CN201420869438.9U patent/CN2044198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83924A (zh) * | 2018-09-30 | 2018-12-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
CN111003456A (zh) * | 2019-12-10 | 2020-04-14 | 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轴xy自动检测调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03491U (zh) | 2015-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08408B (zh) | 多节式转轴改良结构 | |
CN204419838U (zh) |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 |
CN204878290U (zh) |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屏幕的枢钮装置 | |
CN105275972B (zh) | 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 | |
CN105317820B (zh) | 双转轴同步传动固定装置 | |
CN204985310U (zh) | 可应用于软性显示屏幕的联结装置 | |
US20150267450A1 (en) | Synchronous moving double-axis hinge | |
CN205978044U (zh) | 多轴式转轴连动装置 | |
TWI723702B (zh) | 轉軸鏈組結構 | |
CN205895888U (zh) | 转轴连动装置 | |
TWI723703B (zh) | 轉軸鏈組之遮蔽結構 | |
CN204419835U (zh) | 具有扭力变化的多轴式转轴装置 | |
TW202130252A (zh) | 轉軸鏈組之均配支撐結構 | |
TWM499039U (zh) | 多軸式轉軸裝置 | |
CN204419837U (zh) | 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 | |
TWM493243U (zh) | 雙轉軸同步傳動裝置 | |
TWI615083B (zh) |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模組之樞鈕裝置 | |
CN204140636U (zh) | 双转轴同步传动固定装置 | |
CN205895884U (zh) | 用于双转轴装置的固定结构 | |
TWM594719U (zh) | 轉軸鏈組之遮蔽結構 | |
TW201811150A (zh) | 多節同動樞軸器 | |
CN205025916U (zh) | 组合转轴使用的辅助机构 | |
TWI797643B (zh) | 多軸式樞軸裝置 | |
CN211599255U (zh) | 转轴链组的遮蔽结构 | |
CN203879917U (zh) | 用于双转轴同步运动的扭力平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