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5223U - 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85223U CN204385223U CN201290000863.3U CN201290000863U CN204385223U CN 204385223 U CN204385223 U CN 204385223U CN 201290000863 U CN201290000863 U CN 201290000863U CN 204385223 U CN204385223 U CN 2043852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shield
- folded heat
- shield cap
- thermal shield
-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02—Brick hot-blast stoves
- C21B9/06—Lin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10—Other details, e.g. blast m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1),包括框架(2)、致动器以及绝热层(9)。框架包括两个或者更多个部段(4、5、6、7)和一个或多个铰链(19),一个或多个铰链(19)将框架的部段联接在一起。致动器折叠并且张开热防护罩的部段。绝热层(9)设置在框架的远离铰链(19)的表面上。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防护罩,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维修用于鼓风炉热风炉的内燃炉的方法中使用的热防护罩。
用来预热用于喷射到鼓风炉中的空气的热风炉由于其极端的操作环境而定期需要内部维修工作。维修工作通常集中在炉的‘燃烧室’中。
为了在传统‘冷维修’过程中实施必要的维修,热风炉必须缓慢地冷却几天,然后能够进入以允许进行维修工作,并且在维修工作之后,必须缓慢地将炉再次加热至其操作温度。炉的内部对温度梯度非常敏感,并且如果不对冷却和加热小心地进行控制,那么炉的内部会很容易受损。由于延长的冷却和加热时段,这是冗长的过程,并且因为热风炉操作对鼓风炉操作至关重要,所以,这种类型的维修由于鼓风炉的生产损失而在费用上非常昂贵。
为了缩短实施炉维修所需的时间,炉内部的‘热维修’已经变成常规手段。但是,目前,这仅对于‘外燃式’热风炉是可能的,因为,‘外燃式’热风炉通常使用大型圆柱燃烧室,其直径比可获得的进入分支的直径小三倍。通过将维修区域隔离并且保持炉的剩余部分的高温,冷却和加热时间大幅降低,并且损坏炉内部的潜在可能性由于温度梯度而大幅降低。
‘内燃式’热风炉具有通常镜片形状的水平截面,并且具有比外燃炉更大的室‘宽度’,并且目前还不能使内燃炉的一定区域热隔离从而允许实施维修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部段;一个或多个铰链,一个或多个铰链将框架的部段联接在一起;致动器,致动器用于折叠并且打开热防护罩的部段;以及绝热层,绝热层位于框架的远离铰链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热防护罩,该热防护罩能够折叠地插入通过在高温 条件下的炉分支并且随后在如下的位置展开,该位置允许炉的一部分绝热同时为冷却介质保持可进出路线,从而允许炉的部段被冷却同时将其他部段保持在高温状态。
优选地,绝热层覆盖框架并且是大致恒定厚度的。
折叠铰链的布置确保绝热盖是大致恒定厚度的,并且不需要在铰链处减小厚度。
优选地,框架包括中央支撑物和联接至中央支撑物的部段。
优选地,致动器包括钢索。
钢索可以经受张力作用从而折叠防护罩。
优选地,热防护罩还包括可调整支撑物。
优选地,可调整支撑物包括剪式千斤顶或者可调整钢支柱中的一者。
优选地,热防护罩还包括控制缆线,控制缆线联接在控制器与热防护罩和可调整支撑物之间。
优选地,框架还包括一系列纵向支撑构件和一系列横向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链安装在纵向支撑物上,但是优选地,铰链安装在横向构件上。
优选地,绝热层包括多个板,每个板都安装到框架的独立的部段上。
优选地,支撑物还包括配重运送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将热防护罩可移除地设置于用于鼓风炉的热风炉的内燃烧室的方法,包括将根据第一方面的折叠的热防护罩经由进口插入到燃烧室中;并且在燃烧室内侧张开热防护罩。
多部段的折叠热防护罩设计足够紧凑以使得插入通过诸如热风分支的分支,但是一旦热防护罩展开,那么有足够大的尺寸来覆盖整个内燃烧室镜片形截面。
优选地,进口是热风炉的热风分支、燃烧空气分支或者燃烧气体分 支。
优选地,将热防护罩插入到支撑物上。
优选地,支撑物在进口中形成冷却流动通道。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燃烧室内移动张开的热防护罩。
优选地,热防护罩在可调整支撑物上移动。
优选地,由热风炉外面的操作者通过联接至热防护罩和可调整支撑物的控制缆线远程控制移动。
优选地,根据燃烧室的内部尺寸选择框架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一种实现热风炉内燃烧室中的维修的方法包括,可移除地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热防护罩;使冷却流通过形成在进口中的冷却流通道开始进入燃烧室的在热防护罩下方的部分中;将该部分冷却至所需温度;并且在该部分中实施维修。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已经实施所述维修之后终止冷却流动并且移除防护罩。
折叠机构允许热防护罩折叠回允许通过进入分支进行移除的形状,使得炉的所维修的部分能够再次加热并且可以重新开始常规操作。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燃烧室中提供温度传感器或者探针并且通过测量燃烧室的温度以及将所测量的温度与所需温度进行比较来监控温度。
这允许操作者确定该部分何时已经达到用于实施维修的所需安全温度。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维修和再次加热阶段过程中连续监控温度。
温度传感器可以插入通过进口,或者安装在热防护罩的远离绝热体的表面。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防护罩及其使用方法的示 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防护罩的一部分;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展开成其延伸位置的热防护罩,其中,隐藏了一些绝热体;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在内燃烧室热风炉的燃烧室内侧升起的热防护罩;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起来用于安装的热防护罩的示例;
图5为图4的替代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打开的热防护罩;
图7为图6中的从一侧观察的视图;
图8示出了手枪式握柄;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到热风炉的炉分支中的折叠的热防护罩的示例;以及
图10至图14示出了图6的热防护罩的打开顺序。
就在外燃炉的热维修中的使用而言,折叠的热防护和绝热装置插入通过炉燃烧室(通常为热风分支)中的开口并且张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填充圆柱形室区域。由于在燃烧室与所使用的进入分支之间的有利的尺寸比,热防护罩通常具有最多两个折叠铰链。热防护罩覆盖有绝热材料从而将高温与下面的工作区域隔离开。折叠铰链通常在折叠位置处面向上,这简化了防护罩的展开,但是由于这种类型的铰链需要绝热盖进行倒角,一旦热防护罩展开,那么使铰链暴露出,并且需要在展开之后手动插入其他绝热体,在防护罩的受热面上,需要使用大范围的PPE(个人保护装置)设备。热防护装置通常大致插在热风分支内的中面或者靠下高度位置处,并且需要两部分的提升过程来将热防护罩提升至其常规操作位置。
但是,典型内燃烧室炉具有非常大的燃烧室宽度,以及与外燃炉相 似的热风分支尺寸。此增大的尺寸需要超过当前所接受实践的能力的更复杂的热防护装置和插入/展开过程。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燃炉的热防护罩的一部分。框架2在框架的子部段4、5、6、7中设置有纵向支撑构件3和横向构件8。横向构件可以形成铰链机构的一部分,或者铰链19可以安装至横向构件、或者框架2的其他部分。绝热体9安装在框架的远离铰链的表面上,从而在使用时保护框架和铰链不受热。通常基于需使用框架的炉的内部尺寸来选择框架的尺寸。框架需要尽可能严密地匹配炉的内部截面从而在防护所指定区域不受热方面具有最大的有效性,但是不能非常紧密地配合会使得存在防护罩在展开之后阻塞在炉中的某一位置的风险。
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防护罩通过将折叠的防护罩1经由配重器具30插入通过分支10进行安装。通过向轴31施加扭矩来将热防护罩1向上打开,轴31直接连接至热防护罩上的主铰链。通过操纵此轴,可以借助于重力和缆线辅助闩锁将所有铰链锁定在适当位置。
图3示出一旦热防护罩已经展开,热防护罩如何在燃烧室内向上升起从而能够维修分支10上方的耐火材料。通常通过热风分支来展开,但是也可以通过在炉上的下部的空气分支、或者气体分支来展开。插入水冷导轨32,水冷导轨32螺栓结合至炉分支10(通常为热风分支),以用于支撑。支撑物11(例如剪式千斤顶、脚手架或者Acrow(丸荣)支柱)允许通过使用用于支撑的导轨22来将热防护罩在炉内升起。防护罩一旦配合,则在保持在高温状态的区域15中提供远离辐射热14的防护。在热防护罩内可以设置有多个间隙从而允许具有用于穿过热防护罩安装从而保持区域15中的温度的燃烧器的空间。热防护罩的在配重器具30上的支撑物还形成用于通过炉分支10提供的冷却流12的通路,使得所防护的区域13能够冷却至安全工作温度。为了清楚,图3中示出的已展开的热防护罩的安装仅示出了在部段7中的耐热绝热体的部分,但是在使用中,所有部段4、5、6、7都设置有绝热体。铰链19允许部段4、5、6绕中央部段7折叠起来,如图4和图5中所示。热防护罩1的重量能够从配重运送杆器具30传递到剪式千斤顶11上从而允许热防护罩升高,从而能够维修热风分支耐热材料,因为热风分支上的耐热砖易于损坏。用于传递此载荷的可能的结构包括手枪式握柄33或者 类似设计。
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在张力作用下使用的钢索可以用于将热防护罩关闭成其折叠状态并且释放从而允许防护罩再一次伸展到位。这可以从热风炉外面由操作者控制或者由控制器自动地进行控制。绝热体9横跨整个结构进行设置,但是,为了清楚,图1至图3中仅示出了有限的部段。在此示例中是在每个横向构件8处有多个铰链19,从而使防护罩充分地向下折叠从而配合到炉分支10中以便插入。铰链在绝热体下方并且因此被保护免受主要辐射热源14的影响。
优选地,在框架的每一个部段中的绝热体独立地安装有柔性和可压缩顶层,使得当防护罩折叠时,该防护罩尽可能紧凑地配合穿过而到达热风炉18中并且当防护罩在炉内侧被升起时,柔性材料提供免于受热的必要保护同时允许抵靠受损的壁的竖直移动。热防护罩结构框架设计成轻质和在升高的温度下坚固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保持区域13为冷的以及保持区域15为热的所需的绝热体。如果需要,一个燃烧器或者多个燃烧器能够穿过热防护罩中的一个孔定位从而向区域15提供热量。铰链是具有大间隙配合的简单设计,使得如果热防护罩受损,那么仍能够将热防护罩折叠起来并且将热防护罩从炉中移除。图6和图7示出了在热防护罩展开时的立体图和从热防护罩的前方观察的视图。已张开的防护罩1在一个表面上具有在部段4、5、6、7中的有效连续绝热层9,并且保护安装在框架2的另一表面上的铰链19免受辐射热。铰链19a、19b、19c针对它们支撑的板来定尺寸,所以较小的铰链19a被用在热防护罩的末端,而对于中央铰链19c而言,支撑最大绝热板。
所描述的示例说明了朝向中央折叠以及远离中央打开的设计。尽管能够将防护罩在一端处附接至支撑物并且将防护罩从该端部打开,但是,只有当通过非中央分支(例如燃烧气体或者空气分支)进入炉时,这才是可适用的。虽然基于安装至横向构件的铰链19描述示例,但是,如果防护罩通过不同进入方式(对于相同形状的炉而言,实际上与示出的插入方向成直角)插入到热风炉中,那么,将铰链安装至纵向支撑物并且沿长度而不是横跨宽度配合板将生成打开成配合炉的相同形状的防护罩。因此,精确的形状和构型可以适合于炉的形状和进入的方向,这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图8示出了在配重运送杆30与热防护罩之间的在此情形中通过手 枪式握柄33的示例连接,图8示出了运送杆能够如何连接到热防护罩中央隆起部段7上。图9示出了折叠的热防护罩如何插入到炉分支中。热防护罩1通过配重运送杆30被提升到炉分支中。这允许安全插入到热炉中,热防护罩能够通过将扭矩施加至轴34来从炉外侧安全地展开,同时铰链和锁定机构总是被保护而免受来自炉顶的强烈的辐射热。热防护罩在燃烧室内由脚手架或者剪式千斤顶或者其他装置从运送杆30升起。一旦热防护罩已经插入到炉内侧,那么运送杆可以螺栓结合至炉分支以用于支撑。为了打开热防护罩,通过经由起重器、或者起重机施加扭矩使轴34旋转。轴的初始旋转允许热防护罩部分地张开,如图10中所示。释放轴34上的扭矩允许热防护罩悬挂,如图11中所示。图12示出了在热防护罩的下侧的锁定机构,通过从炉外侧拉动不锈钢索,能够锁定此铰链35,如图13中所示。再次将扭矩施加至轴34会打开铰链,如图14中所示,并且一旦完全展开,轴就经由锁定机构锁定在适当位置从而使热防护罩保持在按照图7的展开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防护罩可以由手枪式握柄支撑在配重运送杆上并且热防护罩可以是多铰链式热防护罩。配重运送杆装置允许热防护罩插入炉内侧并且允许热防护罩在不限制冷却流穿过分支并且到热防护罩下方的高度处展开,并且在热防护罩被升到其常规操作位置之前提供改进的绝热体。使用配重运送杆允许热防护罩在分支的顶部处插入,其中,绝热体位于顶侧,这从上面保护了热防护罩铰链、结构以及锁定机构免受主要热源的影响。一旦热防护罩在炉内展开,那么手枪式握柄支撑物33使得能够将来自运送杆的载荷从炉内传递到剪式千斤顶或者Acrow支柱上,并且允许热防护罩进一步上升到燃烧室上从而能够维修热风分支。热防护罩可从炉外侧展开并且剪式千斤顶也可以从炉外侧展开。
热防护罩可以是这样的热防护罩,其打开或者展开成所有的铰链被保护在折叠的绝热板内并且绝热体面向辐射热源。折叠的铰链的位置远离主热防护罩并且总是由绝热体和框架保护,这减小了热损伤的可能性。保持所有铰链面向下或者面向内并且远离主热源为在铰链变热、扭曲以及阻塞之前展开热防护罩提供更多时间,并且还确保绝热盖一旦展开便保持在铰链上面。
热防护罩插入到分支中的位置有助于减小需冷却的总体区域。处于 升起位置的热防护罩插入在分支中确保准许冷却介质进入/离开的最大区域。将装置在其自身上折叠的关闭机构允许通过炉分支取出。关闭机构允许装置以能够通过炉分支移除的方式折叠起来。如果没有此机构,热防护罩一旦展开,将很难移除。
使用多个折叠部段允许大型内燃烧室形状被填充同时提供用于绝热材料的最大空间且需要最小进入区域。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热防护罩能够比之前可能实现的更快速地开始冷却,这具有较短维修时间的经济优势,同时还提供到热防护罩下侧的分支通路从而允许热防护罩下侧的简单地展开、锁定以及冷却。
燃烧器可以插入通过热防护罩从而保持热防护罩上面的温度。燃烧空气供给到燃烧器可以用于保持燃烧器凉爽。绝热体可以膨胀并且可选择地,供给至燃烧器的燃烧空气用于保持可膨胀绝热体膨胀。绝热体可以与反射顶面一起使用从而反射辐射热。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部段;一个或多个铰链,所述一个或多个铰链将所述框架的所述部段联接在一起;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折叠和张开所述热防护罩的所述部段;以及绝热层,所述绝热层位于所述框架的远离所述铰链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覆盖所述框架并且是恒定厚度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中央支撑物和联接至所述中央支撑物的部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钢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防护罩还包括可调整支撑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支撑物包括剪式千斤顶或者可调整钢支柱中的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防护罩还包括控制缆线,所述控制缆线联接在控制器与所述热防护罩和所述可调整支撑物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一系列纵向支撑构件和一系列横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在所述横向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包括多个板,每个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的独立的部段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热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撑物还包括配重运送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1117341.6 | 2011-10-07 | ||
GBGB1117341.6A GB201117341D0 (en) | 2011-10-07 | 2011-10-07 | Heat shield |
PCT/EP2012/069711 WO2013050522A1 (en) | 2011-10-07 | 2012-10-05 | Heat shield and method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85223U true CN204385223U (zh) | 2015-06-10 |
Family
ID=4509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900008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85223U (zh) | 2011-10-07 | 2012-10-05 | 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85223U (zh) |
GB (1) | GB201117341D0 (zh) |
WO (1) | WO20130505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018939B1 (en) * | 2017-05-18 | 2018-11-28 | Pirson Refractories B V | Heat shield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1002086A4 (fr) * | 1988-07-01 | 1990-06-26 | Pasek & Cie Sa Stephan | Bouclier d'isolation thermique destine a permettre la refection de cowpers et procede pour sa mise en oeuvre. |
EP1889926A1 (en) * | 2006-08-15 | 2008-02-20 | Danieli Corus Technical Services BV | Method of stabilising a refractory inner wall of a hot blast generating device and use thereof in a hot repair method |
JP5217563B2 (ja) * | 2008-03-28 | 2013-06-19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工業炉の熱風本管補修用遮蔽プラグおよびその熱風本管補修方法 |
-
2011
- 2011-10-07 GB GBGB1117341.6A patent/GB201117341D0/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
- 2012-10-05 CN CN201290000863.3U patent/CN2043852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0-05 WO PCT/EP2012/069711 patent/WO201305052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50522A1 (en) | 2013-04-11 |
GB201117341D0 (en) | 2011-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54231B2 (ja) | コークス炉を補修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JP4773880B2 (ja) | 熱風管路補修時の熱遮断方法 | |
CN204385223U (zh) | 用于内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的折叠热防护罩 | |
CN110440597A (zh) | 500m2烧结机点火烘炉施工方法 | |
CN207074008U (zh) | 高温升降炉 | |
RU2495907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кокса с низким теплообменом из камеры коксовой печи | |
US4229211A (en) | Ladle heating system | |
FI97477B (fi) | Menetelmä ja laite koksausuuniston savukanavien kuumakorjausta varten | |
US20140193763A1 (en) | Expandable raku kiln | |
EP3231523A1 (en) | Heat treatment method for ahss hot rolled coils, and cold roll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 |
CN107906948A (zh) | 一种卧式高温氢气电阻炉 | |
CN103025898B (zh) | 具有m形带材处理隧道的退火设备 | |
CA1137302A (en) | Ladle heating system | |
JPH0376788A (ja) |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の乾燥昇温方法 | |
KR20090016220A (ko) | 가열로 추출도어의 이탈방지장치 | |
CN207395461U (zh) | 一种动梁式高温烧结炉 | |
CN207659312U (zh) | 硅碳棒预热保温车 | |
ES2981131T3 (es) | Aparato para tratar residuos que contienen lana mineral | |
CN219402307U (zh) | 一种水口烘烤装置 | |
KR102411139B1 (ko) |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 열처리장치 | |
CN110487072B (zh) | 一种节能型双通道辊道窑的高温燃烧区结构 | |
CN111256470B (zh) | 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 | |
CN212375304U (zh) | 一种钢坯退火坑 | |
KR101894050B1 (ko) | 코크스로 탄화실의 벽면 보수장치 | |
KR20090038221A (ko) | 간이 소둔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1 Address after: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PRIMETALS TECHNOLOGIE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Britain's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