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243314U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3314U
CN204243314U CN201420503007.0U CN201420503007U CN204243314U CN 204243314 U CN204243314 U CN 204243314U CN 201420503007 U CN201420503007 U CN 201420503007U CN 204243314 U CN204243314 U CN 204243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base portion
projection
docking
down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030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荣钦
吴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030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3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3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33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一舌板组、一第二端子模组和一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绝缘体和一体成型于其上的数个第一导电端子;舌板组包括一第二绝缘体和一体成型于其上的一第一遮蔽壳体;第二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三绝缘体和一体成型于其上的数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舌板组装设于第一绝缘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装设于舌板组上;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基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出一对接舌板,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舌板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外部,各第一导电端子和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且组装方便、结构强、电信号传输质量高。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统一不同设备的连接器以提高连接器的通用性,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是目前计算器最为普遍的连接接口,USB连接器是支持可即插即用的外部总线,USB连接器可用来连接多种外围装置,包括喇叭、电话、游戏摇杆、打印机、扫描仪及照相机等等。随着USB连接器的普及,目前USB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充电及数据传输领域。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现有的USB2.0插座连接器需分正反面才能插入且传输速率不高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为了使USB插座连接器实现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通常的做法是在USB插座连接器之对接舌板的下表面增加一组对应的导电端子。而为了提高USB插座连接器传输速率,通常的做法是增加导电端子的数量。这样的做法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插座连接器的强度较差,多次插接后容易损坏;导电端子与插座连接器之绝缘本体和对接舌板之间成型和组装不方便;上下两组导电端子相互之间会产生信号干扰影响电信号传输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组装方便、结构强、电信号传输质量高的插座连接器,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组装方便、结构强、电信号传输质量高的插座连接器,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一舌板组、一第二端子模组、一绝缘本体和一第三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绝缘体和数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上,各第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第一绝缘体的前表面,各第一导电端子的末端分别凸伸出第一绝缘体的下表面;所述舌板组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绝缘体和一第一遮蔽壳体,所述第一遮蔽壳体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上;所述舌板组装设于第一绝缘体的上表面,第二绝缘体设于第一绝缘体的前方,各第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固设于第二绝缘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绝缘体和数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数个第二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三绝缘体上,第三绝缘体具有一第二基部,第二基部下表面的后部向下凸伸出一延伸部,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二基部的前表面,各第二导电端子的末端分别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延伸部后表面的下部;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装设于舌板组上,第二基部设于第一绝缘体上方,延伸部设于第一绝缘体后方,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固设于第二绝缘体的上表面;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基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出一对接舌板;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舌板组、第二端子模组的外部,各第一导电端子和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前端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第一导电端子的末端凸伸出基部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第二导电端子的末端凸伸出基部的后表面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三遮蔽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外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还包括一第二遮蔽壳体,所述第二遮蔽壳体包覆于第一端子模组、舌板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外侧;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二遮蔽壳体的外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一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一第一基部,所述各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和第一焊接部的上端固设于第一基部内,所述各第一接触部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一基部的前表面,所述各第一焊接部的下端分别呈前后两排横向排列的凸伸出第一基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绝缘体下表面的前侧向下凸伸出一第三凸块,第二绝缘体下表面的后侧向下凸伸出一第四凸块,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的下表面对应的向上开设有数个纵向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第一端子槽,第一接触部分别固设于一第一端子槽内,第一接触部的前端裸露出第三凸块的下表面;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均为一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固持部,固持部的末端缘向后弯折延伸出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后端固设于第二基部内,所述固持部固设于延伸部内,所述各第二接触部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二基部的前表面,各第二焊接部分别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延伸部的后表面;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亦向上凸伸出一第五凸块和一第六凸块,该第五凸块和第六凸块的上表面对应的向下开设有数个纵向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第二端子槽;所述各第二接触部的前端分别固设于一第二端子槽内,第二接触部的前端裸露出第五凸块的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基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凸伸出一第二凸块,第一基部两侧面的中部于第二凸块的下方分别向外凸设一第一卡固块;所述第一遮蔽壳体包括一中壳体和一后壳体,所述中壳体具有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二绝缘体一体成型于第一基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基板左右两侧的后端均连接有一先向外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两第一弯折部的上部均向内开设一第一卡固孔;所述第二基部左右两侧面的前部均向外并向下凸伸出一固持板,两固持板的上部均向内开设一贯穿固持板的第二卡固孔,所述两固持板分别设于所述两第一弯折部的外侧,第二卡固孔与第一卡固孔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凸块穿过第一卡固孔及第二卡固孔并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平齐,两第一卡固块分别卡设于第一卡固孔和第二卡固孔内;所述第一基部两侧面的后侧均开设一第二缺槽;所述后壳体具有一纵向延伸的呈平板状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的左右两侧缘的上部均连接有一先向前弯折延伸再向下延伸的第三插脚;所述第二基板设于第一基部和延伸部之间,两第三插脚分别卡设于一第二缺槽内;所述两第一弯折部分别设于两第三插脚的外部,所述两第三插脚分别与两第一弯折部的内侧面电性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基部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伸出一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数个凸柱;所述各第一接触部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安装凸块前表面的上部;所述第二基部上表面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开设一安装缺槽,各安装缺槽内均向上凸伸出一第七凸块;所述第二遮蔽壳体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一第三基板,第三基板后端缘的左右两侧均向后延伸出一第一安装板,各第一安装板上均开设有一第二固持孔,所述第三基板后端缘的中部连接有一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一从板;所述第三基板设于第二绝缘体上表面的第六凸块的上表面,第一安装板装设于安装缺槽内,第七凸块卡设于第二固持孔内;所述第二基部上表面前部的中间向上凸设有至少一托持凸块,所述第一从板设于第二基部的上方并抵顶于托持凸块的上表面;所述下壳体具有一第四基板,所述第四基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先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数个第三卡固孔;所述第四基板设于第二绝缘体下表面的第四凸块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固设于安装凸块的下表面,所述凸柱固设于第三卡固孔内;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后部于第四凸块处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一卡槽;所述第三基板的左右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一固定片,所述第四基板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二固定片;所述两第一固定片分别插设于卡槽内,所述第二固定片设于第一固定片的外侧面并与第一固定片焊接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三遮蔽壳体前端具有一围设成中空筒状的收容部;所述基部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伸出一对接部,所述对接舌板从对接部前表面的中间向前凸伸而成;所述收容部的后端固设于对接部的外侧,收容部的前端将对接舌板收容于其内,收容部与对接舌板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对接部及对接舌板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的外部;所述第三基板固设于对接舌板的后部并裸露出对接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从板设于基部及对接部上并裸露出基部及对接部的上表面与第三遮蔽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基板固设于对接舌板的后部并裸露出对接舌板的下表面,第二安装板的前端设于对接部上并裸露出对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三遮蔽壳体电性 连接,第二安装板的后端固设于基部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绝缘体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一第三缺槽;所述对接舌板左右两侧的前部于第三缺槽的外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一缺槽;所述第一基板左右两侧的前部均向外延伸出一对接板;所述第一基板前部的两侧分别裸露出第三缺槽和第一缺槽的侧壁并与第一缺槽的侧壁平齐,所述两对接板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左右两侧的前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延伸部后表面左右两侧的下部均开设有一卡固缺槽;所述第一基部后部两侧的下方先向后延伸再向上延伸出一第二卡固块,第二卡固块与第一基部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所述延伸部左右两侧的下部卡设于收容槽内,两第二卡固块分别卡固于一卡固缺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部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的外部;所述基部后表面的中部开设一上下贯穿的开槽;所述延伸部的后表面与开槽的前壁平齐,所述各第二焊接部收容于开槽内,各第二焊接部的下表面与基部的下表面平齐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基部顶面的后部向下开设至少一导引缺槽,导引缺槽的底壁向下开设一贯穿孔;所述两第一弯折部的下端缘均连接有一先向外弯折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插脚;所述第一基板的后端缘连接有至少一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凸伸出基部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插脚穿过贯穿孔凸伸出基部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对接舌板前部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均开设有一对接缺槽,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的下表面和第二接触部前端的上表面分别裸露出所述对接缺槽的底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通过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上,第一遮蔽壳体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上,数个第二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三绝缘体上;舌板组装设于第一端子模组的上表面,第二端子模组装设于舌板组上,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舌板组、第二端子模组的外部,各第一导电端子和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前端的下表面和上 表面,从而插座连接器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且组装方便、结构强、电信号传输质量高,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后壳体与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舌板组与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舌板组与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状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第二端子模组与舌板组及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第二遮蔽壳体与第二端子模组、舌板组及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第二遮蔽壳体与第二端子模组、舌板组及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状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没有遮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没有遮蔽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插座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0 
基部             11        开槽            12 
对接部           13        对接舌板        14 
对接缺槽         141       第一缺槽        15 
第一端子模组     20        第一绝缘体      21 
第一基部         211       第一凸块        212 
第二凸块         213       导引缺槽        214 
贯穿孔           215        第二缺槽        216 
第一卡固块       217        第二卡固块      218 
安装凸块         219        凸柱            2191 
第一导电端子     22         第一接触部      221 
第一焊接部       222        收容槽          23 
舌板组           30         第二绝缘体      31 
第三凸块         311        第四凸块        312 
第一端子槽       313        第二端子槽      314 
第三缺槽         315        卡槽            316 
第五凸块         317        第六凸块        318 
第一遮蔽壳体     32         中壳体          321 
第一基板         3211       第一弯折部      3212 
第一卡固孔       3213       第一插脚        3214 
第二插脚         3215       第一固持孔      3216 
对接板           3217       后壳体          322 
第二基板         3221       第三插脚        3222 
第二端子模组     40         第三绝缘体      41 
第二基部         411        延伸部          412 
卡固缺槽         4121       固持板          413 
第二卡固孔       414        托持凸块        415 
安装缺槽         416        第七凸块        417 
第二导电端子     42         第二接触部      421 
固持部           422        第二焊接部      423 
第二遮蔽壳体     50         上壳体          51 
第三基板         511        第一固定片      512 
第一安装板       513        第二固持孔      514 
第一从板         515        第二从板        516 
下壳体           52         第四基板        521 
第二固定片       522        第二安装板      523 
第三卡固孔       524        第二遮蔽壳体    60 
安装部           61         收容部          62 
第四插脚      63        插接空间       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和图10,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00装设于一电路板(图未示)上,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第一端子模组20,一舌板组30、一第二端子模组40和一第二遮蔽壳体50和一第三遮蔽壳体60。
请参阅图3,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一矩形状的基部11,基部11后表面的中部向前开设一上下贯穿的开槽12,基部11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伸出一对接部13,对接部13前表面的中间向前凸伸出一对接舌板14。所述对接舌板14前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一对接缺槽141,对接舌板14左右两侧的前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缺槽15。
请参阅图3、图4、图6和图8,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0包括一第一绝缘体21和数个第一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绝缘体21具有一矩形状的第一基部211,第一基部211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凸伸出一第一凸块212,第一基部21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凸伸出一高度比第一凸块212高的第二凸块213。所述第一基部211顶面的后部向下开设至少一导引缺槽214,导引缺槽214的底壁向下开设一贯穿孔215。所述第一基部211两侧面上部的后侧均开设一第二缺槽216,第一基部211两侧面的中部于第二凸块213的下方分别向外凸设一第一卡固块217,第一基部211后部两侧的下方先向后延伸再向上延伸出一第二卡固块218,第二卡固块218与第一基部211之间形成一收容槽23。所述第一基部211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伸出一安装凸块219,安装凸块219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数个凸柱2191。所述数个第一导电端子22具有一长条形的第一接触部221,第一接触部221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一焊接部222。
请参阅图3、图4和图7,所述舌板组30包括一第二绝缘体31和一第一遮蔽壳体32。所述第二绝缘体31下表面的前侧向下凸伸出一第三凸块311,所述第二绝缘体31下表面的后侧向下凸伸出一 第四凸块312。所述第三凸块311和第四凸块312的下表面对应的向上开设有数个纵向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第一端子槽313。所述第二绝缘体31上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第三凸块311和第四凸块312亦向上凸伸出一第五凸块317和一第六凸块318,该第五凸块317和第六凸块318的上表面对应的向下开设有数个纵向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第二端子槽314。所述第二绝缘体31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一第三缺槽315,所述第二绝缘体31的后部于第四凸块312处的左右两侧均向内开设一卡槽316。
请续参阅图3、图4和图7,所述第一遮蔽壳体32包括一中壳体321和一后壳体322。所述中壳体321具有一第一基板3211,第一基板3211左右两侧的后端均连接有一先向外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3212,两第一弯折部3212的上部均向内开设一第一卡固孔3213,两第一弯折部3212的下端缘均连接有一先向外弯折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插脚3214。所述第一基板3211的后端缘连接有至少一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插脚3215,第一基板3211顶面后部的中间开设有一第一固持孔3216,所述第一基板3211左右两侧的前部均向外延伸出一对接板3217。所述后壳体322具有一纵向延伸的呈平板状的第二基板3221,第二基板3221的左右两侧缘的上部均连接有一先向前弯折延伸再向下延伸的第三插脚3222。
请参阅图3、图4、图5和图9,所述第二端子模组40包括一第三绝缘体41和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2。所述第三绝缘体41具有一矩形状的第二基部411,第二基部411下表面的后部向下凸伸出一延伸部412,延伸部412后表面左右两侧的下部均开设有一卡固缺槽4121,第二基部411左右两侧面的前部均向外并向下凸伸出一固持板413,两固持板413的上部均向内开设一贯穿固持板413的第二卡固孔414。所述第二基部411上表面前部的中间向上凸设有至少一托持凸块415,第二基部411上表面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开设一安装缺槽416,各安装缺槽416内均向上凸伸出一第七凸块417。所述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2均具有一长条形的第二接触部421,第二接触部421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固持部422,固持部422的末端缘向后弯折延伸出一第二焊接部423。
请参阅图3、图4和图9,所述第二遮蔽壳体50包括一上壳体51和一下壳体52。所述上壳体51具有一第三基板511,第三基板511的左右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一固定片512,第三基板511后端缘的左右两侧均向后延伸出一第一安装板513,各第一安装板513上均开设有一第二固持孔514,第三基板511后端缘的中部连接有一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一从板515,第一从板515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出一第二从板516。所述下壳体52具有一第四基板521,第四基板521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二固定片522,第四基板521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先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板523,第二安装板523上开设有数个第三卡固孔524。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三遮蔽壳体60具有一安装部61,所述安装部61的前端连接有一围设成中空筒状的收容部62。所述安装部61的下端缘向下延伸出数个第四插脚63,所述收容部62的两侧亦均冲裁出一向下延伸的第四插脚63。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00组装时,数个第一导电端子22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21上。具体地,各第一接触部221的后端和第一焊接部222的上端固设于第一绝缘体21的第一基部211内,各第一接触部221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一基部211上的安装凸块219前表面的上部,各第一导电端子22的第一焊接部222的下端分别呈前后两排并呈横向排列的从第一绝缘体21的第一基部211的下表面向下凸伸。
第一遮蔽壳体32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31上。具体地,第二绝缘体31一体成型于第一基板3211的前端,第一基板3211前部的两侧分别裸露出两第三缺槽315,对接板3217向外凸伸出第一基板3211前端的两侧。舌板组30装设于第一端子模组20的上表面。具体地,先将后壳体322的第二基板3221固设于第一基部211的后表面,两第三插脚3222分别卡设于一第二缺槽216内,然后将一体成型有第二绝缘体31的中壳体321由上而下装设于第一绝缘体21的上表面,第二绝缘体31设于第一绝缘体21的前方。第一凸块212卡设于第一固持孔3216内,两第二凸块213分别穿过第 一卡固孔3213凸伸出中壳体321的上表面,两第一卡固块217分别卡设于一第一卡固孔3213内并穿过第一卡固孔3213凸伸出第一弯折部3212的侧面。两第一弯折部3212分别设于两第三插脚3222的外部,两第一弯折部3212的内侧面分别与两第三插脚3222电性连接,第一插脚3214凸伸出第一绝缘体21的第一基部211的下表面,第二插脚3215收容于导引缺槽214内并穿过贯穿孔215凸伸出第一基部211的下表面并与后一排第一焊接部222呈横向排列。各第一导电端子22的第一接触部221的前端固设于第二绝缘体31的第一端子槽313内并裸露出第三凸块311的下表面。
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2一体成型于第三绝缘本体41上。具体地,各第二导电端子42的第二接触部421的后端固设于第二基部411内,各第二导电端子42的第二接触部421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二基部411的前表面,各第二导电端子42的固持部422固设于延伸部412内,各第二焊接部222分别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延伸部412后表面的下部。将第二端子模组40由上而下的装设于舌板组30的上方,第二基部411设于第一绝缘体21上方,各第二导电端子42的前端固设于第二绝缘体31上表面。具体地,第二基部411的下表面与中壳体321的上表面贴合,两固持板413分别设于两第一弯折部3212的外侧,第二卡固孔414与第一卡固孔3213对应连通,第二凸块213的上端穿过第二卡固孔414并与第二基部411的上表面平齐,第一卡固块217的外侧卡设于第二卡固孔414内;延伸部412设于第一基部211的后部,从而后壳体322的第二基板3221设于第一基部211和延伸部412之间,延伸部412左右两侧的下部卡设于收容槽23内,两第二卡固块218分别卡固于一卡固缺槽4121,各第二接触部421的前端分别固设于一第二端子槽314内并裸露出第五凸块317的上表面。
第二遮蔽壳体50包覆于第一端子模组20和第二端子模组40的外侧,防止第一导电端子22和第二导电端子42受到外界的电信号干扰,第一遮蔽壳体32防止第一导电端子22和第二导电端子42受到相互之间的电信号干扰。具体地,上壳体51的第三基板511设于第二绝缘体31上表面的第六凸块318的上表面,第一安装板 513装设于安装缺槽416内,第七凸块417卡设于第二固持孔514内,第一从板515和第二从板516设于第二基部411的上方并抵顶于托持凸块415的上表面,第一固定片512插设于卡槽315内;第四基板52设于第二绝缘体31下表面的第四凸块312的下表面,第二安装板523固设于安装凸块219的下表面,凸柱2191固设于第三卡固孔524内,第二固定片522设于第一固定片512的外侧面并与第一固定片512焊接在一起。
绝缘本体10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20、舌板组30、第二端子模组40和第二遮蔽壳体50的外部。具体地,对接部13及对接舌板14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31的外部,基部11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21和第三绝缘体41的外部,延伸部412的后表面与开槽12的前壁平齐;两第一缺槽15分别设于两第三缺槽315的外侧,第一基板3211前部的两侧分别裸露出第一缺槽15的侧壁并与第一缺槽15的侧壁平齐,两对接板3217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14左右两侧的前部,以提供插拔力;第一插脚3214、第一焊接部222、第二插脚3215均凸伸出基部11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第二焊接部423凸伸出基部11的后表面并收容于开槽12内,第二焊接部423的下表面与基部11的下表面平齐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第三基板511固设于对接舌板14的后部并裸露出对接舌板14的上表面,第一从板515和第二从板516设于基部11及对接部13上并裸露出基部11及对接部13的上表面;第四基板521固设于对接舌板14的后部并裸露出对接舌板14的下表面,第二安装板523的前端设于对接部13上并裸露出对接部13的下表面,第二安装板523的后端固设基部11内;各第一导电端子22和各第二导电端子42的前端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14前端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对接缺槽141的底壁,以与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的对接端子(图未示)电性连接。
第三遮蔽壳体60套设于绝缘本体10的外部并与裸露出的第三基板511、第一从板515、第二从板516、第四基板521和第二安装板523电性连接。具体地,安装部61固设于绝缘本体10的外部,收容部62的后端固设于对接部13的外侧,收容部62的前端将对 接舌板14收容于其内,收容部62与对接舌板14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70。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00通过数个第一导电端子22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21上,第一遮蔽壳体32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31上,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2一体成型于第三绝缘体41上;舌板组30装设于第一端子模组20的上表面,第二端子模组40装设于舌板组30上,第二遮蔽壳体50包覆于第一端子模组20和第二端子模组40的外侧,绝缘本体10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20、舌板组30、第二端子模组40和第二遮蔽壳体50的外部,各第一导电端子22和各第二导电端子42的前端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14前端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从而插座连接器100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且组装方便、结构强、电信号传输质量高,方便用户的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一舌板组、一第二端子模组、一绝缘本体和一第三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绝缘体和数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上,各第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第一绝缘体的前表面,各第一导电端子的末端分别凸伸出第一绝缘体的下表面;所述舌板组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绝缘体和一第一遮蔽壳体,所述第一遮蔽壳体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上;所述舌板组装设于第一绝缘体的上表面,第二绝缘体设于第一绝缘体的前方,各第一导电端子的前端固设于第二绝缘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绝缘体和数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数个第二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三绝缘体上,第三绝缘体具有一第二基部,第二基部下表面的后部向下凸伸出一延伸部,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二基部的前表面,各第二导电端子的末端分别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延伸部后表面的下部;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装设于舌板组上,第二基部设于第一绝缘体上方,延伸部设于第一绝缘体后方,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固设于第二绝缘体的上表面;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基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出一对接舌板;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舌板组、第二端子模组的外部,各第一导电端子和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前端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第一导电端子的末端凸伸出基部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第二导电端子的末端凸伸出基部的后表面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三遮蔽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第二遮蔽壳体,所述第二遮蔽壳体包覆于第一端子模组、舌板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外侧;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二遮蔽壳体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一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一第一基部,所述各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和第一焊接部的上端固设于第一基部内,所述各第一接触部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一基部的前表面,所述各第一焊接部的下端分别呈前后两排横向排列的凸伸出第一基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绝缘体下表面的前侧向下凸伸出一第三凸块,第二绝缘体下表面的后侧向下凸伸出一第四凸块,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的下表面对应的向上开设有数个纵向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第一端子槽,第一接触部分别固设于一第一端子槽内,第一接触部的前端裸露出第三凸块的下表面;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均为一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固持部,固持部的末端缘向后弯折延伸出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后端固设于第二基部内,所述固持部固设于延伸部内,所述各第二接触部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第二基部的前表面,各第二焊接部分别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延伸部的后表面;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亦向上凸伸出一第五凸块和一第六凸块,该第五凸块和第六凸块的上表面对应的向下开设有数个纵向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第二端子槽;所述各第二接触部的前端分别固设于一第二端子槽内,第二接触部的前端裸露出第五凸块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凸伸出一第二凸块,第一基部两侧面的中部于第二凸块的下方分别向外凸设一第一卡固块;所述第一遮蔽壳体包括一中壳体和一后壳体,所述中壳体具有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二绝缘体一体成型于第一基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基板左右两侧的后端均连接有一先向外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两第一弯折部的上部均向内开设一第一卡固孔;所述第二基部左右两侧面的前部均向外并向下凸伸出一固持板,两固持板的上部均向内开设一贯穿固持板的第二卡固孔,所述两固持板分别设于所述两第一弯折部的外侧,第二卡固孔与第一卡固孔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凸块穿过第一卡固孔及第二卡固孔并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平齐,两第一卡 固块分别卡设于第一卡固孔和第二卡固孔内;所述第一基部两侧面的后侧均开设一第二缺槽;所述后壳体具有一纵向延伸的呈平板状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的左右两侧缘的上部均连接有一先向前弯折延伸再向下延伸的第三插脚;所述第二基板设于第一基部和延伸部之间,两第三插脚分别卡设于一第二缺槽内;所述两第一弯折部分别设于两第三插脚的外部,所述两第三插脚分别与两第一弯折部的内侧面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伸出一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数个凸柱;所述各第一接触部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分别凸伸出安装凸块前表面的上部;所述第二基部上表面前部的两侧均向下开设一安装缺槽,各安装缺槽内均向上凸伸出一第七凸块;所述第二遮蔽壳体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一第三基板,第三基板后端缘的左右两侧均向后延伸出一第一安装板,各第一安装板上均开设有一第二固持孔,所述第三基板后端缘的中部连接有一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一从板;所述第三基板设于第二绝缘体上表面的第六凸块的上表面,第一安装板装设于安装缺槽内,第七凸块卡设于第二固持孔内;所述第二基部上表面前部的中间向上凸设有至少一托持凸块,所述第一从板设于第二基部的上方并抵顶于托持凸块的上表面;所述下壳体具有一第四基板,所述第四基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先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数个第三卡固孔;所述第四基板设于第二绝缘体下表面的第四凸块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固设于安装凸块的下表面,所述凸柱固设于第三卡固孔内;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后部于第四凸块处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一卡槽;所述第三基板的左右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一固定片,所述第四基板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二固定片;所述两第一固定片分别插设于卡槽内,所述第二固定片设于第一固定片的外侧面并与第一固定片焊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遮蔽壳体前端具有一围设成中空筒状的收容部;所述基部前表面的上 部向前凸伸出一对接部,所述对接舌板从对接部前表面的中间向前凸伸而成;所述收容部的后端固设于对接部的外侧,收容部的前端将对接舌板收容于其内,收容部与对接舌板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对接部及对接舌板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的外部;所述第三基板固设于对接舌板的后部并裸露出对接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从板设于基部及对接部上并裸露出基部及对接部的上表面与第三遮蔽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基板固设于对接舌板的后部并裸露出对接舌板的下表面,第二安装板的前端设于对接部上并裸露出对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三遮蔽壳体电性连接,第二安装板的后端固设于基部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一第三缺槽;所述对接舌板左右两侧的前部于第三缺槽的外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一缺槽;所述第一基板左右两侧的前部均向外延伸出一对接板;所述第一基板前部的两侧分别裸露出第三缺槽和第一缺槽的侧壁并与第一缺槽的侧壁平齐,所述两对接板分别裸露出对接舌板左右两侧的前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后表面左右两侧的下部均开设有一卡固缺槽;所述第一基部后部两侧的下方先向后延伸再向上延伸出一第二卡固块,第二卡固块与第一基部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所述延伸部左右两侧的下部卡设于收容槽内,两第二卡固块分别卡固于一卡固缺槽内。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的外部;所述基部后表面的中部开设一上下贯穿的开槽;所述延伸部的后表面与开槽的前壁平齐,所述各第二焊接部收容于开槽内,各第二焊接部的下表面与基部的下表面平齐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基部顶面的后部向下开设至少一导引缺槽,导引缺槽的底壁向下开设一贯穿孔;所述两第一弯折部的下端缘均连接有一先向外弯折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插脚;所述第一基板的后端缘连接有至少一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凸伸出基部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插脚穿过贯穿孔凸伸出基部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 至所述电路板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舌板前部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均开设有一对接缺槽,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的下表面和第二接触部前端的上表面分别裸露出所述对接缺槽的底壁。
CN201420503007.0U 2014-09-02 2014-09-02 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3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3007.0U CN204243314U (zh) 2014-09-02 2014-09-02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3007.0U CN204243314U (zh) 2014-09-02 2014-09-02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3314U true CN204243314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0300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3314U (zh) 2014-09-02 2014-09-02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331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32A (zh) * 2015-06-25 2015-10-07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可正反插拔使用的高速传输连接器
CN106856276A (zh) * 2015-12-09 2017-06-16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0829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9755795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78701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32A (zh) * 2015-06-25 2015-10-07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可正反插拔使用的高速传输连接器
CN104966932B (zh) * 2015-06-25 2017-11-03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可正反插拔使用的高速传输连接器
CN106856276A (zh) * 2015-12-09 2017-06-16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0829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8808296B (zh) * 2017-05-05 2023-06-02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9755795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78701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109787014B (zh) * 2017-11-15 2024-02-20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5256B2 (en) Plu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TWI612737B (zh) 插頭電連接器
CN111313192B (zh) 插头电连接器及插座电连接器
TWI416809B (zh) 連接器
CN204407611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CN204243314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809464U (zh)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连接器
TWM502992U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CN106961031B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1043193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 housing for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CN202395193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304069U (zh) 一种新型usb插头连接器及usb插座连接器
CN205211996U (zh) 转接器及其端子
CN20542935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4179296U (zh) 插头电连接器
US20110300761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204517002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623689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7320401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CN202159845U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01690033U (zh) 电连接器
CN205141186U (zh) 电连接器
TWM494406U (zh) 插座連接器
CN210006965U (zh) 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