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1843U - 一种研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71843U CN204171843U CN201420622654.3U CN201420622654U CN204171843U CN 204171843 U CN204171843 U CN 204171843U CN 201420622654 U CN201420622654 U CN 201420622654U CN 204171843 U CN204171843 U CN 204171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stone
- depression bar
- mount pad
- pin
- f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机,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夹持机构、定位机构、直线滑台、加压机构和压盘机构,所述直线滑台通过滑台安装座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与用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工作面的油石连接,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压杆、摆杆座以及压力加载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压杆后端的受力传递至前端并对油石进行压紧,油石的受力点由现有的两点受力变为一点受力,且压杆前端对油石的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以有效保证油石在研磨过程中的受力均匀,从而对滑阀套的工作面保持均匀的研磨;另外,油石用于研磨的端面整体保持对滑阀套工作面的研磨状态,使其保持均匀地磨损,延长油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对滑阀座内滑阀套工作面进行研磨的自动研磨机。
背景技术
现有针对滑阀座内滑阀套工作面研磨的方式,无论是采用机械自动加工,还是人工研磨,其均是在油石两端进行两点加压的方式,然后通过油石的移动对滑阀套进行研磨,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外力施压点分别位于油石两端,在研磨过程中,因两个施压点的压力无法保持完全一致,致使油石两端受力不均,从而造成滑阀套的工作面研磨不均匀;2、由于油石用于研磨滑阀套的部分集中在油石中部,在长时间研磨后,致使油石用于研磨的面中部磨损严重,而两侧磨损较小,从而造成油石用于研磨的面磨损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滑阀座内滑阀套的工作面进行均匀研磨的研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夹持机构、定位机构、直线滑台、加压机构和压盘机构,所述直线滑台通过滑台安装座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与用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工作面的油石连接,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压杆、摆杆座以及压力加载组件,所述压杆前端部与油石上端面对应,其后端与压力加载组件铰接,所述压杆中部与摆杆座滑动连接,所述直线滑台通过传动机构与压杆连接,所述压力加载组件对压杆后端始终存在向上的推力,使所述压杆前端存在向下的压力,所述压盘机构设置在压力加载组件一侧,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盘机构压在压杆的后端上方,使压杆后端不被压力加载组件顶起,在装夹工件的研磨状态时,所述压盘机构对压杆后端的压力取消,所述压杆的前端压紧在油石上端面,且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摆杆、摆动销以及设置在摆杆下部两侧的挡销,所述摆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摆杆座铰接,在所述摆杆座上设置有水平滑槽,在所述摆杆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摆动销穿过水平滑槽、滑动槽以及压杆,将所述摆杆座、摆杆以及压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挡销通过挡销安装座与滑台安装座连接,所述挡销的左右运动驱动摆杆绕销轴旋转,进而带动压杆沿摆杆座上的水平滑槽左右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摆杆上部沿水平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支臂,在所述支臂与摆杆座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压力加载组件包括加载活塞上、加载活塞下以及压缩弹簧,所述加载活塞下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压杆的后端与加载活塞上铰接,所述加载活塞上和加载活塞下的导向套筒相互套接,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加载活塞上和加载活塞下之间且套接在导向套筒上,所述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压盘机构包括压盘和压盘气缸,所述压盘气缸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压盘与压盘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盘压在压杆的后端上方,使压杆后端不被压力加载组件顶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右气爪以及气爪气缸,所述左、右气爪的中部分别与安装座两侧铰接,所述左气爪下端与气爪气缸后端铰接,所述右气爪下端与气爪连杆一端铰接,所述气爪连杆另一端与气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通过左、右气爪将放置在安装座上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圆形定位销和锥形定位销,所述圆形定位销和锥形定位销与工件底面的相应部位对应配合定位,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垫块,所述圆形定位销、锥形定位销以及垫块共同构成工件的定位支撑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拉杆端部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与拉杆转动连接,所述拉手以拉杆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在所述拉手端部设置有拉手头,在所述拉手头上设置有与油石端部的安装孔对应配合的拉勾,所述拉勾置于油石的安装孔内,所述拉手头对油石在竖直方向上不产生任何压力,仅带动油石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在所述压杆两端以及摆动销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摆动销两端的滚动轴承设置在摆杆座的水平滑槽内,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杆后端的滚动轴承与压盘机构接触,在装夹工件的研磨状态时,所述压杆前端的滚动轴承与油石上端面接触并压紧,而其后端的动轴承与压盘机构分离,在所述挡销端部设置有滚轮,在所述滚轮上套接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其所述油石的长度大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待研磨面的长度,在初始状态,所述油石将滑阀套待研磨面完全覆盖贴合,所述压杆前端对油石上端面的压紧点位于油石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所述摆杆与摆动销连接的滑动点位于摆杆的中点位置,当所述挡销与摆杆下端部刚好接触时,所述油石的一端正好与滑阀套待研磨面的一端对齐,所述挡销继续移动并推动摆杆转动,此时油石与滑阀套待研磨面部分贴合,所述压杆对油石压紧点的移动距离为油石移动距离的一半,所述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压杆后端的受力传递至前端并对油石进行压紧,油石的受力点由现有的两点受力变为一点受力,且压杆前端对油石的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以有效保证油石在研磨过程中的受力均匀,从而对滑阀套的工作面保持均匀的研磨;另外,油石用于研磨的端面整体保持对滑阀套工作面的研磨状态,使其保持均匀地磨损,延长油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装配油石、隐藏摆杆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图。
图6是图1的俯视图。
图7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为安装座,2为直线滑台,3为滑台安装座,4为拉杆,5为油石,6为压杆,7为摆杆座,8为摆杆,9为摆动销,10为挡销,11为销轴,12为水平滑槽,13为滑动槽,14为挡销安装座,15为加载活塞上,16为加载活塞下,17为压缩弹簧,18为压盘,19为压盘气缸,20为支臂,21为复位弹簧,22、23为左、右气爪,24为气爪气缸,25为气爪连杆,26为圆形定位销,27为锥形定位销,28为垫块,29为拉手,30为拉手头,31为拉勾,32为滚动轴承,33为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一种研磨机,包括安装座1以及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夹持机构、定位机构、直线滑台2、加压机构和压盘机构。
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气爪22、右气爪23以及气爪气缸24,所述左、右气爪的中部分别与安装座1两侧铰接,所述左气爪22下端与气爪气缸24后端铰接,所述右气爪23下端与气爪连杆25一端铰接,所述气爪连杆25另一端与气爪气缸24的活塞杆连接,通过左、右气爪将放置在安装座1上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左、右气爪在气爪气缸的作用下同时对工件两侧进行夹持,其两侧夹持力度能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保证两侧对工件的夹持力一致;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圆形定位销26和锥形定位销27,所述圆形定位销26和锥形定位销27与工件底面的相应部位对应配合定位,在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垫块28,所述圆形定位销26、锥形定位销27以及垫块28共同构成工件的定位支撑平面,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能够保证工件在研磨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偏转,而且工件并非直接被置于安装座上,因为若将工件放置于安装座上进行加工,工件放置面因长时间使用可能存在不平整,在直接与安装座贴合时产生贴合不稳现象,从而造成研磨时晃动,影响研磨的精度,本结构中对工件的支撑面由圆形定位销、锥形定位销以及垫块共同构成,从而有效保证了工件放置的水平度,提高了工件的研磨精度。
所述直线滑台2通过滑台安装座3与拉杆4连接,所述拉杆4端部设置有拉手29,所述拉手29与拉杆4转动连接,所述拉手29以拉杆4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在所述拉手29端部设置有拉手头30,在所述拉手头30上设置有与用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工作面的油石5端部的安装孔对应配合的拉勾31,所述拉勾31置于油石5的安装孔内,所述拉手头30对油石5在竖直方向上不产生任何压力,仅带动油石5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压杆6、摆杆座7以及压力加载组件,所述压杆6前端部与油石5上端面对应,其后端与压力加载组件铰接,所述压杆6中部与摆杆座7滑动连接,所述直线滑台2通过传动机构与压杆6连接,所述压力加载组件对压杆6后端始终存在向上的推力,使所述压杆6前端存在向下的压力,所述压盘机构设置在压力加载组件一侧,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盘机构压在压杆6的后端上方,使压杆6后端不被压力加载组件顶起,在装夹工件的研磨状态时,所述压盘机构对压杆6后端的压力取消,所述压杆6的前端压紧在油石5上端面,且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
其中,所述压力加载组件包括加载活塞上15、加载活塞下16以及压缩弹簧17,所述加载活塞下16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压杆6的后端与加载活塞上15铰接,所述加载活塞上15和加载活塞下16的导向套筒相互套接,所述压缩弹簧17设置在加载活塞上15和加载活塞下16之间且套接在导向套筒上,所述压缩弹簧1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压盘机构包括压盘18和压盘气缸19,所述压盘气缸19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压盘18与压盘气缸19的活塞杆连接,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盘18压在压杆6的后端上方,使压杆6后端不被压力加载组件顶起。
如图7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摆杆8、摆动销9以及设置在摆杆8下部两侧的挡销10,所述摆杆8上端通过销轴11与摆杆座7铰接,在所述摆杆座7上设置有水平滑槽12,在所述摆杆8上设置有滑动槽13,所述摆动销9穿过水平滑槽12、滑动槽13以及压杆6,将所述摆杆座7、摆杆8以及压杆6连接在一起,所述挡销10通过挡销安装座14与滑台安装座3连接,所述挡销10的左右运动驱动摆杆8绕销轴11旋转,进而带动压杆6沿摆杆座7上的水平滑槽12左右运动,所述摆杆8上部沿水平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支臂20,在所述支臂20与摆杆座7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1;在所述压杆6两端以及摆动销9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32,所述摆动销9两端的滚动轴承32设置在摆杆座7的水平滑槽12内,使摆动销在水平滑槽内的滑动更加顺畅,减小了摩擦,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杆6后端的滚动轴承32与压盘机构接触,在装夹工件的研磨状态时,所述压杆6前端的滚动轴承32与油石5上端面接触并压紧,而其后端的动轴承32与压盘机构分离,在所述挡销10端部设置有滚轮33,在所述滚轮33上套接有橡胶套,有效减小挡销与摆杆下端部碰撞时造成的磨损及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石5的长度大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待研磨面的长度,在初始状态,所述油石5将滑阀套待研磨面完全覆盖贴合,所述压杆6前端对油石5上端面的压紧点位于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所述摆杆8与摆动销9连接的滑动点位于摆杆8的中点位置,当所述挡销10与摆杆8下端部刚好接触时,所述油石5的一端正好与滑阀套待研磨面的一端对齐,所述挡销10继续移动并推动摆杆8转动,此时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部分贴合,所述压杆6对油石5压紧点的移动距离为油石5移动距离的一半,所述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这样,既有效保证了油石在研磨过程中的受力均匀,使其始终对滑阀套的工作面保持均匀的研磨,又使油石用于研磨的端面整体保持对滑阀套工作面的研磨状态,使其保持均匀地磨损,延长油石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以及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夹持机构、定位机构、直线滑台(2)、加压机构和压盘机构,所述直线滑台(2)通过滑台安装座(3)与拉杆(4)连接,所述拉杆(4)与用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工作面的油石(5)连接,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压杆(6)、摆杆座(7)以及压力加载组件,所述压杆(6)前端部与油石(5)上端面对应,其后端与压力加载组件铰接,所述压杆(6)中部与摆杆座(7)滑动连接,所述直线滑台(2)通过传动机构与压杆(6)连接,所述压力加载组件对压杆(6)后端始终存在向上的推力,使所述压杆(6)前端存在向下的压力,所述压盘机构设置在压力加载组件一侧,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盘机构压在压杆(6)的后端上方,使压杆(6)后端不被压力加载组件顶起,在装夹工件的研磨状态时,所述压盘机构对压杆(6)后端的压力取消,所述压杆(6)的前端压紧在油石(5)上端面,且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摆杆(8)、摆动销(9)以及设置在摆杆(8)下部两侧的挡销(10),所述摆杆(8)上端通过销轴(11)与摆杆座(7)铰接,在所述摆杆座(7)上设置有水平滑槽(12),在所述摆杆(8)上设置有滑动槽(13),所述摆动销(9)穿过水平滑槽(12)、滑动槽(13)以及压杆(6),将所述摆杆座(7)、摆杆(8)以及压杆(6)连接在一起,所述挡销(10)通过挡销安装座(14)与滑台安装座(3)连接,所述挡销(10)的左右运动驱动摆杆(8)绕销轴(11)旋转,进而带动压杆(6)沿摆杆座(7)上的水平滑槽(12)左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8)上部沿水平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支臂(20),在所述支臂(20)与摆杆座(7)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加载组件包括加载活塞上(15)、加载活塞下(16)以及压缩弹簧(17),所述加载活塞下(16)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压杆(6)的后端与加载活塞上(15)铰接,所述加载活塞上(15)和加载活塞下(16)的导向套筒相互套接,所述压缩弹簧(17)设置在加载活塞上(15)和加载活塞下(16)之间且套接在导向套筒上,所述压缩弹簧(1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机构包括压盘(18)和压盘气缸(19),所述压盘气缸(19)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压盘(18)与压盘气缸(19)的活塞杆连接,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盘(18)压在压杆(6)的后端上方,使压杆(6)后端不被压力加载组件顶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右气爪(22、23)以及气爪气缸(24),所述左、右气爪(22、23)的中部分别与安装座(1)两侧铰接,所述左气爪(22)下端与气爪气缸(24)后端铰接,所述右气爪(23)下端与气爪连杆(25)一端铰接,所述气爪连杆(25)另一端与气爪气缸(24)的活塞杆连接,通过左、右气爪(22、23)将放置在安装座(1)上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圆形定位销(26)和锥形定位销(27),所述圆形定位销(26)和锥形定位销(27)与工件底面的相应部位对应配合定位,在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垫块(28),所述圆形定位销(26)、锥形定位销(27)以及垫块(28)共同构成工件的定位支撑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端部设置有拉手(29),所述拉手(29)与拉杆(4)转动连接,所述拉手(29)以拉杆(4)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在所述拉手(29)端部设置有拉手头(30),在所述拉手头(30)上设置有与油石(5)端部的安装孔对应配合的拉勾(31),所述拉勾(31)置于油石(5)的安装孔内,所述拉手头(30)对油石(5)在竖直方向上不产生任何压力,仅带动油石(5)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杆(6)两端以及摆动销(9)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32),所述摆动销(9)两端的滚动轴承(32)设置在摆杆座(7)的水平滑槽(12)内,在未装夹工件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压杆(6)后端的滚动轴承(32)与压盘机构接触,在装夹工件的研磨状态时,所述压杆(6)前端的滚动轴承(32)与油石(5)上端面接触并压紧,而其后端的动轴承(32)与压盘机构分离,在所述挡销(10)端部设置有滚轮(33),在所述滚轮(33)上套接有橡胶套。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5)的长度大于研磨滑阀座内滑阀套待研磨面的长度,在初始状态,所述油石(5)将滑阀套待研磨面完全覆盖贴合,所述压杆(6)前端对油石(5)上端面的压紧点位于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所述摆杆(8)与摆动销(9)连接的滑动点位于摆杆(8)的中点位置,当所述挡销(10)与摆杆(8)下端部刚好接触时,所述油石(5)的一端正好与滑阀套待研磨面的一端对齐,所述挡销(10)继续移动并推动摆杆(8)转动,此时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部分贴合,所述压杆(6)对油石(5)压紧点的移动距离为油石(5)移动距离的一半,所述压紧点始终保持在油石(5)与滑阀套待研磨面对应贴合段的中点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22654.3U CN204171843U (zh) | 2014-10-27 | 2014-10-27 | 一种研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22654.3U CN204171843U (zh) | 2014-10-27 | 2014-10-27 | 一种研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71843U true CN204171843U (zh) | 2015-02-25 |
Family
ID=5256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22654.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71843U (zh) | 2014-10-27 | 2014-10-27 | 一种研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718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5385A (zh) * | 2014-10-27 | 2015-02-04 | 成都广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研磨机 |
-
2014
- 2014-10-27 CN CN201420622654.3U patent/CN20417184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5385A (zh) * | 2014-10-27 | 2015-02-04 | 成都广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研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25385B (zh) | 一种研磨机 | |
CN108212296B (zh) | 一种平衡性好的对辊式粉碎制砂机 | |
CN202763716U (zh) | 工件夹紧装置中的压紧件、工件夹紧装置和工件变位机 | |
CN204171843U (zh) | 一种研磨机 | |
KR101003908B1 (ko) | 스키드 로더 연결형 연삭기 | |
CN108687622A (zh) | 一种弹肋压模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砂光机 | |
CN205734293U (zh) | 一种宽度调整的板材打磨设备 | |
CN207344280U (zh) | 止裂孔孔边打磨装置 | |
CN105397595B (zh) | 一种用于滑阀背面节制阀座的研磨装置 | |
CN206632783U (zh) | 研磨机磨盘翻转机构 | |
CN203357203U (zh) | 一种砂带抛光机的张紧机构 | |
CN205218746U (zh) | 一种用于滑阀背面节制阀座的研磨装置 | |
CN205734397U (zh) | 一种减震型立式砂光机 | |
CN205659720U (zh) | 一种弹性辊压式的辊轮粉碎机 | |
CN205199580U (zh) | 一种单传动液压辊压制砂机 | |
CN204235660U (zh) | 一种双辊式无卡轴旋切机 | |
CN207696227U (zh) | 一种改进的汽车零件打磨装置 | |
CN105817291A (zh) | 一种耐磨型的辊轮粉碎机 | |
CN208374907U (zh) | 一种铝膜板的打磨机构 | |
CN205600486U (zh) | 一种具有弹性连杆的圆弧抛光机 | |
CN105854986A (zh) | 一种弹性辊压式的辊轮粉碎机 | |
CN104088959A (zh) | 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及辊压机 | |
CN206680793U (zh) | 一种麻布初加工用切割设备 | |
CN203751901U (zh) | 一种竹木板材打磨机 | |
CN210283986U (zh) | 一种座椅旋转调节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