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2523U -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22523U CN204022523U CN201420340338.7U CN201420340338U CN204022523U CN 204022523 U CN204022523 U CN 204022523U CN 201420340338 U CN201420340338 U CN 201420340338U CN 204022523 U CN204022523 U CN 2040225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lined tube
- efficient
- environment
- friendly type
- settling po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由上部的絮凝反应池(2)和下部的沉淀池(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反应池(2)内部设置搅拌器(1),所述沉淀池(4)的上部设置斜管(3),斜管(3)的中心位置设置锥形过虑槽(8),在斜管(3)的下方设置”V”型过滤板(9),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安装污泥液位计(5)、污泥循环泵(10)和污泥排放泵(11),分别和控制器(7)连接,所述的沉淀池(4)的右侧连接集水池(6)。本实用新型采用斜管过滤装置和”V”型过滤板协同作用,布水均匀,实现二次分离,通过污泥循环泵和污泥排放泵将污泥进行清除,高负荷处理水能力优势明显,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背景技术
水和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阶段。澄清池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与一体的专门设备。
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
目前,工业生产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中,大量的污水经澄清池处理后,通常会被直接排出,因此排污失水量很大,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絮凝反应中絮凝体的沉速较低,径向流不利于絮体的形成,絮凝效果不佳,一般都是用独立的沉淀池或澄清池,或利用微生物或石墨粉的澄清池进行水的净化,其通过过滤装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并使其分离,这些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不仅投资高、且耗能大,由于排泥量难控制,经常会导致过量排泥或由于布水不匀等问题,影响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由上部的絮凝反应池(2)和下部的沉淀池(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反应池(2)内部设置搅拌器(1),所述沉淀池(4)的上部设置斜管(3),斜管(3)的中心位置设置锥形过虑槽(8),在斜管(3)的下方设置”V”型过滤板(9),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安装污泥液位计(5)、污泥循环泵(10)和污泥排放泵(11),分别和控制器(7)连接,所述的沉淀池(4)的右侧连接集水池(6)。
进一步的,所述的污泥排放泵(11)连接环形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V”型过滤板(9)由两块可拆卸涡流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V”型过滤板(9)上设置有排泥孔。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6)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过虑槽(8)为可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絮凝反应池内部设置搅拌器使药剂反应充分,减少液体提升过程的径向流,提高絮体形成的效率,采用斜管过滤装置和”V”型过滤板协同作用,布水均匀,实现二次分离,在水处理过程中,采用斜管过滤装置使原水中的泥砂和各种杂质得以分离去除,从而降低水质浊度,再经过”V”型过滤板沉淀处理,出水浊度可达到环保标准。
通过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液位计对污泥层厚度进行,通过污泥循环泵和污泥排放泵将污泥进行清除,”V”型过滤板由两块可拆卸涡流板组成,可拆卸安装,便于对澄清池进行内部清洁,本实用新型流程简单、运行稳定,高负荷处理水能力优势明显,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搅拌器;2、絮凝反应池;3、斜管;4、沉淀池;5、污泥液位计;6、集水池;7、控制器; 8、锥形过虑槽;9、”V”型过滤板; 10、污泥循环泵;11、污泥排放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由上部的絮凝反应池2和下部的沉淀池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反应池2内部设置搅拌器1,所述沉淀池4的上部设置斜管3,斜管3的中心位置设置锥形过虑槽8,在斜管3的下方设置”V”型过滤板9,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安装污泥液位计5、污泥循环泵10和污泥排放泵11,分别和控制器7连接,所述的沉淀池4的右侧连接集水池6。
进一步的,所述的污泥排放泵11连接环形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V”型过滤板9由两块可拆卸涡流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V”型过滤板9上设置有排泥孔。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6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过虑槽8为可拆卸安装。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由上部的絮凝反应池(2)和下部的沉淀池(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反应池(2)内部设置搅拌器(1),所述沉淀池(4)的上部设置斜管(3),斜管(3)的中心位置设置锥形过虑槽(8),在斜管(3)的下方设置”V”型过滤板(9),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安装污泥液位计(5)、污泥循环泵(10)和污泥排放泵(11),分别和控制器(7)连接,所述的沉淀池(4)的右侧连接集水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排放泵(11)连接环形排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过滤板(9)由两块可拆卸涡流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过滤板(9)上设置有排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6)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过虑槽(8)为可拆卸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40338.7U CN204022523U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40338.7U CN204022523U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22523U true CN204022523U (zh) | 2014-12-17 |
Family
ID=5206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403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2523U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2252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28946A (zh) * | 2017-12-30 | 2018-06-08 |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
CN109809542A (zh) * | 2017-11-21 | 2019-05-28 | 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化学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CN113050708A (zh) * | 2021-03-18 | 2021-06-29 | 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污泥排放控制装置及方法 |
-
2014
- 2014-06-25 CN CN201420340338.7U patent/CN2040225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9542A (zh) * | 2017-11-21 | 2019-05-28 | 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化学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CN108128946A (zh) * | 2017-12-30 | 2018-06-08 |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
CN113050708A (zh) * | 2021-03-18 | 2021-06-29 | 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污泥排放控制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66160U (zh) | 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4787966B (zh) | 废油回收加工废水臭气处理系统 | |
CN103739107B (zh) | 一种家电产品脱脂工序废水的处理工艺 | |
CN202688032U (zh) | 高效气浮净水反应装置 | |
CN105692814B (zh) |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电絮凝与絮体分离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2953895U (zh) | 一种电絮凝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4022523U (zh) |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 |
CN204918252U (zh) | 一种含洗涤剂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2988891U (zh) | 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4265602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3700079U (zh) | 微砂高速沉淀器 | |
CN20626638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 | |
CN205933455U (zh) |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 |
CN204848509U (zh) | 一种泥浆水处理系统 | |
CN20462543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1410314Y (zh) | 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 | |
CN204384990U (zh) | 一种循环冷却水石灰软化澄清过滤处理系统 | |
CN203683268U (zh) | 排泥水处理系统 | |
CN201660510U (zh) | 一种餐饮废水除油器 | |
CN203229430U (zh) | 一种强氧化反应及絮凝过滤一体机 | |
CN209797634U (zh) | 高效净水系统 | |
CN202717651U (zh) | 洗煤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
CN205187952U (zh) | 一种电絮凝气浮实验教学装置 | |
CN204111521U (zh) | 集装箱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0367291U (zh) | 一种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