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017645U - 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7645U
CN204017645U CN201420427484.3U CN201420427484U CN204017645U CN 204017645 U CN204017645 U CN 204017645U CN 201420427484 U CN201420427484 U CN 201420427484U CN 204017645 U CN204017645 U CN 204017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ing plate
reaction chamber
emission
ion generator
contr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74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reen Energy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REEN-ENER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REEN-ENER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REEN-ENER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274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7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7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76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壳体,在该壳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反应腔、微波反应腔、紫外反应腔,与反应腔相连通设有低温离子发生器,其中,微波反应腔位于壳体的底部,低温离子发生器、反应腔以及紫外反应腔置于微波反应腔的上方并这三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采用这种废气处理装置,有利于保证净化效果,还能够使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的细菌病毒和有机物气体,同时这些物质散发出恶臭,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垃圾处理站的废气更是这样。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一般是加药品消毒或将废气燃烧处理,废气燃烧处理容易产生剧毒的二恶英气体且无法降解,这样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燃烧废气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或燃料,且燃烧设备的投资高,使用时投加药品或燃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行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处理废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废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保证净化效果的废气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反应腔、微波反应腔、紫外反应腔,与所述反应腔相连通设有低温离子发生器,其中,所述微波反应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所述反应腔以及紫外反应腔置于所述微波反应腔的上方并这三者并排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废气时,由低温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需净化的废气进入反应腔内并发生中和反应,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经反应腔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微波反应腔内,在微波作用下发生电离裂解反应,处理废气中的SO2和NOx等污染物;经微波反应腔处理后的废气进入紫外反应腔内,在紫外光束的照射下,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恶臭化合物裂解为低分子化合物,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最终排出洁净的空气,如此,有利于保证净化效果。另外,采用上述结构,还能够使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内靠近其底部设有与壳体底壁保持平行的第四隔板,由该第四隔板及所述壳体的位于该第四隔板以下的部分共同形成所述微波反应腔,在该微波反应腔内设有磁控管。
采用上述结构,由磁控管产生微波,该微波是高频电磁波,具有高能性,它能激发和电离废气中的N2、H2O、CO2和O2,形成各种活性基团和自由电子,从而处理废气中的SO2和NOx等污染物。
优选的,在所述第四隔板的上表面上依次并排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其中,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置于由所述第一隔板和靠近该第一隔板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内;由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壳体部分共同形成所述反应腔;由所述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壳体部分共同形成所述紫外反应腔;由第三隔板和靠近该第三隔板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构成供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风道,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的进气口,在与所述第三隔板相对置的壳体部分上设有与所述出气风道连通的出气口。
采用上述结构,使所述反应腔和紫外反应腔并排设置并均呈狭长形,有利于延长气体在各部件中的流动路径,使废气与臭氧和紫外光束更充分的接触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废气的净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靠近由所述第一隔板和靠近该第一隔板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的中部设置,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上方设有与该低温离子发生器连通的气体补充机构,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与第四隔板之间设有电气控制箱。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内设有一导管,该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的底部,其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导管能够将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更有效地导入到反应腔内。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靠近所述进气口设有第一滤层,该第一滤层由一过滤网构成。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由过滤网构成的第一滤层,能够对废气进行粗过滤,从而拦截废气中的颗粒物。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设有沿竖直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并具有多个网孔的支撑架,在该支撑架上安装有高能紫外灯。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高能紫外灯的光束照射废气,可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恶臭化合物裂解为低分子化合物,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优选的,在所述第三隔板上靠近其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紫外反应腔与出气风道的通孔,在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于该通孔下方设有第二滤层。
优选的,在所述第三隔板和与其对置的壳体部分之间于所述通孔下方设有第三滤层。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所述反应腔以及紫外反应腔沿该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废气处理装置的主视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装置的左视斜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装置的除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整体呈长方体状的壳体1,在该壳体1内靠近其底部设有与壳体底壁保持平行的第四隔板16,由该第四隔板16及壳体1的位于该第四隔板16以下的部分共同形成一腔体,由该腔体构成微波反应腔4,在该微波反应腔4内设有磁控管41,该磁控管41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
在第四隔板16的上表面上依次并排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在由第一隔板11和靠近该第一隔板11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内居中设有低温离子发生器2,在该低温离子发生器2上方设有与该低温离子发生器2连通的气体补充机构7,在低温离子发生器2与第四隔板16之间设有电气控制箱8。其中,低温离子发生器2为现有技术,它主要用于对外界气体进行作用来产生臭氧,气体补充机构7用于向低温离子发生器2内补充气体。
由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壳体部分共同形成一腔体,由该腔体构成反应腔3。在前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内设有一导管9,该导管9的一端延伸至低温离子发生器2的底部,其另一端依次贯穿低温离子发生器2、第一隔板11与反应腔3连通。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与反应腔3连通的进气口14,在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之间靠近该进气口14设有第一滤层31,并该第一过滤层31置于导管9下方。需要除臭的废气由进气口14进入反应腔3内,经第一滤层31过滤后进入反应腔3的内部;由低温离子发生器2对外界气体作用所产生的臭氧流经导管9进入反应腔3内,臭氧和废气在反应腔3内混合并发生中和反应。其中,第一滤层31由过滤网构成,可对废气和臭氧进行粗滤以拦截它们中的颗粒物。
由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壳体部分共同形成一腔体,由该腔体构成紫外反应腔5。在第二隔板12和第三隔板13之间即紫外反应腔5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并具有多个网孔的支撑架52,在每个支撑架52上安装有一对高能紫外灯53,该高能紫外灯53的光束照射废气,可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恶臭化合物裂解为低分子化合物。
由第三隔板13和靠近该第三隔板13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构成供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风道6,在与第三隔板13相对置的壳体部分上设有与该出气风道6连通的出气口15。在第三隔板13上靠近其顶部开设有连通紫外反应腔5与出气风道6的第一通孔,在第二隔板12和第三隔板13之间于该第一通孔下方设有第二滤层51,在第三隔板13和与其对置的壳体部分之间于第一通孔下方设有第三滤层61。第二滤层51和第三滤层61包含有活性炭等吸附材料,用于吸附经紫外反应腔5处理后的废气中的剩余臭氧等。
另外,在第四隔板16上于与微波反应腔4和紫外反应腔5相对置处还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反应腔3通过第二通孔与微波反应腔4连通,微波反应腔4通过第三通孔与紫外反应腔5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低温离子发生器2、反应腔3、微波反应腔4、紫外反应腔5组成废气处理装置的主要核心部件,其中,低温离子发生器2、反应腔3以及紫外反应腔5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值的注意的是,低温离子发生器2、反应腔3、微波反应腔4、紫外反应腔5的具体实现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在上述描述中不再赘述。
下面参照图4对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首先,外界气体经过低温离子发生器2产生臭氧,这部分臭氧经由导管9进入反应腔3,在该反应腔3内与经由进气口14流入的废气进行反应。由于臭氧极不稳定,在电晕产生以及遇到废气中有机物时断裂,不稳定氧原子释放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第二,经第一步处理后的废气经由上述第二通孔进入微波反应腔4内。在微波反应腔4内,由磁控管41产生微波,该微波是高频电磁波,具有高能性,它能激发和电离废气中的N2、H2O、CO2和O2,形成各种活性基团和自由电子,从而处理废气中的SO2和NOx等污染物。
第三步,经第二步处理后的废气经由第三通孔由下至上进入紫外反应腔5内,在该紫外反应腔5内,利用高能紫外灯53光束照射废气,可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恶臭化合物裂解为低分子化合物,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最后,经第三步处理后的废气依次经过第二滤层51和第三滤层61的吸附过滤,去除废气中的多余臭氧,而后再流经出气风道6经由出气口15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反应腔(3)、微波反应腔(4)、紫外反应腔(5),与所述反应腔(3)相连通设有低温离子发生器(2),其中,所述微波反应腔(4)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所述反应腔(3)以及紫外反应腔(5)置于所述微波反应腔(4)的上方并这三者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靠近其底部设有与壳体底壁保持平行的第四隔板(16),由该第四隔板(16)及所述壳体(1)的位于该第四隔板(16)以下的部分共同形成所述微波反应腔(4),在该微波反应腔(4)内设有磁控管(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隔板(16)的上表面上依次并排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其中,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置于由所述第一隔板(11)和靠近该第一隔板(11)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内;由所述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壳体部分共同形成所述反应腔(3);由所述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壳体部分共同形成所述紫外反应腔(5);由第三隔板(13)和靠近该第三隔板(13)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构成供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风道(6),
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3)连通的进气口(14),在与所述第三隔板(13)相对置的壳体部分上设有与所述出气风道(6)连通的出气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靠近由所述第一隔板(11)和靠近该第一隔板(11)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腔体的中部设置,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上方设有与该低温离子发生器(2)连通的气体补充机构(7),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与第四隔板(16)之间设有电气控制箱(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内设有一导管(9),该导管(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的底部,其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一隔板(11)与所述反应腔(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之间靠近所述进气口(14)设有第一滤层(31),该第一滤层(31)由一过滤网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隔板(12)和第三隔板(13)之间设有沿竖直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并具有多个网孔的支撑架(52),在该支撑架(52)上安装有高能紫外灯(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隔板(13)上靠近其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紫外反应腔(5)与出气风道(6)的通孔,在所述第二隔板(12)和第三隔板(13)之间于该通孔下方设有第二滤层(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隔板(13)和与其对置的壳体部分之间于所述通孔下方设有第三滤层(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长方体状,所述低温离子发生器(2)、所述反应腔(3)以及紫外反应腔(5)沿该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CN201420427484.3U 2014-07-30 2014-07-30 废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7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7484.3U CN204017645U (zh) 2014-07-30 2014-07-30 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7484.3U CN204017645U (zh) 2014-07-30 2014-07-30 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7645U true CN204017645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5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748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7645U (zh) 2014-07-30 2014-07-30 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76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7462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无极紫外氧化净化VOCs的装置
CN106556084A (zh) * 2016-05-09 2017-04-05 鹰儒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WO2018048654A1 (en) * 2016-09-08 2018-03-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ater purification cartridg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7462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无极紫外氧化净化VOCs的装置
CN106556084A (zh) * 2016-05-09 2017-04-05 鹰儒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WO2018048654A1 (en) * 2016-09-08 2018-03-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ater purification cartridge
US10961132B2 (en) 2016-09-08 2021-03-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ater purification cartridg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4616B (zh) 多功能微波等离子紫外线除臭成套设备
CN107983122A (zh) 一体式复合光催化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
CN201200858Y (zh) 低温等离子+复合光催化工业废气处理器
CN203971755U (zh) 微波催化协同膜分离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02724997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的芯体
CN105233668A (zh) 废气光解处理设备
CN207462987U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102091514A (zh) 一种治理恶臭气体和工业VOCs的装置及方法
CN204017645U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205252897U (zh) Uv光解及低温等离子一体化设备
CN205361024U (zh) 复合式离子光谱废气净化设备
CN104524932A (zh) 一种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净化工业废气的方法及设备
CN105126614B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气体除臭装置
CN203678245U (zh) 新型氧化废气净化设备
CN203108410U (zh) 非均匀场强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03127810B (zh) 非均匀场强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
CN211302639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活性炭一体机
CN206285631U (zh) 一种附加吸附单元的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
CN201906560U (zh) 气体排污处理装置
CN107519740A (zh) 一种低温离子除臭装置
CN207856604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970700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07576103U (zh) 一种填充臭氧分解剂的间隔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
CN207970679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103961973A (zh) 内置电滤器的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100088 No.109, floor 1, building 11, No.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reen energy bio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four crossing road 2, Beijing fruit commercial building, block B, four, 330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REEN-ENER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