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957539U -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7539U
CN203957539U CN201420363205.1U CN201420363205U CN203957539U CN 203957539 U CN203957539 U CN 203957539U CN 201420363205 U CN201420363205 U CN 201420363205U CN 203957539 U CN203957539 U CN 203957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box
fluid
box
integral
accommoda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32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宏文
贾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TUR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TUR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TUR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TUR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32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7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7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75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该一体式流体盒由硬性材料制备,为单层扁盒式构造,该一体式流体盒直接盛放墨水或溶剂,包括:流体盒主体,在其内部形成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由流体盒主体第一侧的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流体口;以及通气口凸腔,由流体盒主体第二侧的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通气口;其中,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和通气口凸腔相互连通,在流体储存腔内充入墨水或溶剂后,流体口和通气口采用弹性密封塞密封。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分离的瓶体及瓶体外壳简化为单层一体式的流体盒,既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又方便了后期使用。

Description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背景技术
流体盒装置作为喷码机的原料供应系统的配套装置,起到了为墨路系统提供墨水、溶剂等流体的作用。两流体盒分别填充墨水和溶剂,并通过管路可拆卸地连接到供墨系统的混合舱,使得可以根据需要来对混合舱进行加注。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于2014年对外公开了一种喷码机供墨装置。请参照图1,该喷码机供墨装置包括:墨水瓶外壳10,用于容置墨水瓶;溶剂瓶外壳20,用于容置溶剂瓶;墨盒固定架30,其底壁、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共同限定一容置空间,在前壁和后壁之间设置分割部,该分割部将上述容置空间分隔为左容置空间和右容置空间,分别用于容置墨水瓶外壳10和溶剂瓶外壳20;两吸液接嘴,为直角吸液接嘴,分别位于墨盒容置空间和溶剂瓶容置空间的下方。在使用状态下,墨水瓶外壳和溶剂瓶外壳分别放置于墨盒固定架的左/右容置空间内,灌装密封口朝下,两吸液接嘴其中之一的吸液针刺破上方相应位置的墨水/溶剂瓶的灌装密封口,由墨管将墨水/溶剂引入位于墨盒固定架后方的墨路系统。
图2为图1所示喷码机供墨装置中墨水瓶外壳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墨水瓶外壳10由左半侧壳体11和右半侧壳体12组成。在实际使用时,左半侧壳体与右半侧壳体卡合为一体,构成容置空间,墨水瓶或溶剂瓶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仅保留灌装密封口在外。
然而,在实际使用上述喷码机供墨装置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墨水/溶剂瓶由软塑料材料制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其固定于硬性材料制备的墨水/溶剂瓶外壳中,墨水/溶剂瓶和其外壳分开制备并在使用时组合在一起,提高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浪费原料;
(2)由于吸液接嘴为直角吸液接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墨水中存在的固体析出物经常会阻塞直角吸液接嘴的拐角处,导致喷码失败;
(3)墨水/溶剂瓶外壳和固定架的构造不合理,取放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以节约成本,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喷码的可靠性。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流体盒。该一体式流体盒由硬性材料制备,为单层扁盒式构造。该一体式流体盒直接盛放墨水或溶剂,包括:流体盒主体110,在其内部形成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120,由流体盒主体110第一侧的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流体口121;以及通气口凸腔130,由流体盒主体110第二侧的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通气口131;其中,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120和通气口凸腔130相互连通,在流体储存腔内充入墨水或溶剂后,流体口121和通气口131采用弹性密封塞121a、131a密封。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流体盒中,流体口凸腔的厚度L1和通气口凸腔的厚度L2满足:L1=a×L;L2=b×L;其中,L为流体盒主体的厚度,b介于0.5~0.9之间,a<b。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流体盒中,流体盒主体110下部相对的两面分别向内侧凹入,形成把手150。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流体盒中,流体盒主体110由塑料材料制备;弹性密封塞121a、131a由橡胶或塑料材料制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流体盒固定架。该流体盒固定架包括至少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用于容置上述的一体式流体盒,包括:容置空间211,由底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共同限定而成,其形状与侧向放置于其内的一体式流体盒的形状相对应;以及通气接嘴212和吸液接嘴213,分别设置于容置空间211后壁的上部和下部,其位置与侧向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一体式流体盒的通气口和流体口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容置空间的底壁由前至后与水平面呈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30°之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容置空间的底壁由前至后与水平面呈5°的夹角。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容置空间的底壁形成导槽214;在装配过程中,一体式流体盒中的流出口凸腔120沿该导槽向容置空间后壁运动,使一体式流体盒的流体盒主体110进入容置空间211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在容置空间的上部,由左壁和右壁分别向内侧伸出限位板;在装配过程中,一体式流体盒中的通气口凸腔130进入两限位板之间所限定的空间,该两限位板与导槽共同限定一体式流体盒在容置空间内的左右位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导槽214的宽度比一体式流体盒中流出口凸腔120的宽度大0.5mm~10mm;两限位板之间所限定空间的宽度比一体式流体盒中通气口凸腔130的宽度大0.5mm~10m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容置空间的左壁和右壁上朝向内侧设置卡紧筋211b,以从两侧卡紧容置于其中的一体式流体盒。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一体式流体盒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备;容置空间位于外侧的左壁或右壁上开设透视窗211a,该透射窗211a的底部与容置空间的底壁相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通气接嘴212和吸液接嘴213均为直线形的流体接嘴,该流体接嘴包括:针管213a,其尖端朝向容置空间内侧;连接管213b,呈直线形,其前端连接针管213a的尾端,其后端穿过容置空间后壁与墨路系统相连;筒状壳体213c,位于针管213a和连接管213b的径向外围,以固定针管213a和连接管213b;固定板213d,沿筒状壳体213c的径向向外延伸,并通过周边的螺丝固定于容置空间的后壁;在使用状态下,通气接嘴212穿透一体式流体盒通气口上的密封塞,进入通气口凸腔;吸液接嘴213穿透一体式流体盒流体口上的密封塞,进入流体口凸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中,一体式流体盒中,流体口121和通气口131之间的壁面设有固定槽,器件控制板固定于该固定槽内;容置部中,在容置空间后壁的背部设置有识读组件216,该识读组件216上的弹性触片穿过容置空间后壁,朝向容置空间内侧凸出;当一体式流体盒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时,识读组件216的弹性触片与一体式流体盒上的器件控制板触点连接,读取器件控制板内的相关信息,并执行相关操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流体盒固定架包括:容置墨水盒的墨水盒容置部,以及容置溶剂盒的溶剂盒容置部,与墨水盒容置部并排设置;其中,墨水盒和溶剂盒均为上述的一体式溶剂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墨组件。该供墨组件包括:N个上述一体式流体盒,其中N≥1;以及流体盒固定架,包括N个容置部,以分别容置N个一体式流体盒。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现有技术分离的瓶体及瓶体外壳简化为单层一体式的流体盒,墨水/溶剂直接放入该流体盒中,该流体盒直接放在固定架上,既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又方便了后期使用;
(2)在流体盒一侧的下端设置流体口凸腔和流出口,保证流体盒内的液体充分流出;在上端设置通气口凸腔和通气口,以平衡流体盒内外气压,提高喷码的可靠性;
(3)在流体盒和固定架上进行了结构改进,方便用户取放,同时保证了流体盒在工作状态下位置的固定;
(4)将直角吸液接嘴改为直线形的流体接嘴,减少了流体接嘴被阻塞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喷码机供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喷码机供墨装置中墨水瓶外壳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流体盒的立体图;
图4A、图4B和图4C分别为图3所示一体式流体盒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体式流体盒的侧视图;
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体盒固定架在两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7A、图7B、图7C和图7D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体盒固定架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图8为图7B所示流体盒固定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6A和图6B所示流体盒固定架中墨水盒容置部内流体接嘴的立体图;
图10A、10B和10C分别为图9所示流体接嘴的正视图、剖视图和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供墨组件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
10-墨水瓶外壳;
11-左半侧壳体;              12-右半侧壳体;
20-溶剂瓶外壳;
30-墨盒固定架;
100-一体式流体盒;
110-流体盒主体;             120-流体口凸腔;
121-流体口;                 130-通气口凸腔;
131-通气口;                 121a、131a-橡胶密封塞;
140-器件控制板;             150-把手。
200-流体盒固定架;
210-墨水盒容置部;           220-溶剂盒容置部;
211-容置空间;
211a-透视窗;                211b-卡紧筋;
212-通气接嘴;               213-吸液接嘴;
213a-针管;                  213b-连接管;
213c-筒状壳体;              213d-固定板;
214-导槽;                   21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喷码机供墨装置的基础上,对流体盒及其固定架进行了多项改进,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一、一体式流体盒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喷码机的一体式流体盒。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流体盒的立体图。图4A、图4B和图4C分别为图3所示一体式流体盒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请参照图3、图4A~图4C,本实施例一体式流体盒100为一扁方形密封塑料盒,单层一体式结构。该一体式流体盒直接盛放墨水或溶剂。在使用过程中,墨水或溶剂由该一体式流体盒直接向喷码机墨路系统供墨。
本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分离的瓶体及瓶体外壳简化为单层一体式的流体盒,墨水/溶剂直接放入该流体盒中,该流体盒直接放在固定架上,既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又方便了后期使用。
请参照图3、图4A~图4C,该一体式流体盒100包括:流体盒主体110,在其内部形成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120,由流体盒主体110左侧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流体口121;通气口凸腔130,由流体盒主体110右侧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通气口131。该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120和通气口凸腔130相互连通。流体口121和通气口131均用弹性密封塞(121a、131a)密封。
在运输过程中,橡胶密封塞再被金属箔包裹,以防治运输过程中液体泄漏。弹性密封塞(121a、131a)采用具有弹性密封、耐流体腐蚀的橡胶类或塑料类材质制备。
在使用状态下,该一体式流体盒100的流体口121和通气口131朝向一侧。流体口121上的橡胶密封塞和通气口131上的橡胶密封塞均被流体接嘴的针管穿透,且橡胶密封塞密封包裹住该针管。流体储存腔内的墨水或溶剂自流体口121上橡胶密封塞上的针管流出。
在使用状态下,流体口凸腔120位于流体储存腔的下方,可以尽可能减小使用过程中流体储存腔内墨水或者溶剂的残留,以节约成本。此外,除了减小流体残留的功能之外,该流体口凸腔120还将作为该一体式流体盒在其固定架进行装配时的导向定位部件。该些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与现有技术软性塑料袋类的墨水/溶剂瓶相比,在本实施例一体式流体盒在流体流出后,内部的压力变小,后续流体流出将会变得困难。本实施例中,在一体式流体盒上方设置通气口。在使用状态下,通气口凸腔130位于流体储存腔的上方,可以保证通气口上橡胶密封塞被穿透时,外部空气可以进入流体储存腔内,以均衡一体式流体盒内外的气压。
请参照图4C,本实施例中,流体口凸腔宽度略窄于通气口凸腔宽度,用于防止流体盒反向安装。流体口凸腔的厚度L1和通气口凸腔的厚度L2满足:
L1=a×L    (1a)
L2=b×L    (1b)
其中,L为流体盒主体的厚度,b介于0.5~0.9之间,a<b。
请参照图3和图4B,流体盒主体110下部相对的两面分别向内侧凹入,形成把手150,以方便拿取该一体式流体盒。
本实施例中,凹入的形状为自流体盒底部向上的连续圆弧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该凹入的形状还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单纯的长方体凹入等满足操作者插拔流体盒时方便用力的其他结构形式。
请参照图3、图4A和图4C,在流体口121、通气口131之间的盒体一侧设有一长方形固定槽,器件控制板140固定于该长方形固定槽中。器件控制板140的输入输出接头朝向外侧。在固定槽的对角位置但不限于对角位置设有两个固定销用来固定该器件控制板140。其中,固定销位置略高于器件控制板140,便于热熔固定。此外,器件控制板140固定方式还可以采用粘贴方式或者热熔固定销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器件控制板140用来存储与所述盒体内产品相关的数据,通过读取器件控制板中的相应信息实现对整个回路的连通控制,从而判断储液瓶中墨水或者溶剂等流体的相关信息以及判断是否为伪劣产品;
本实施例中,该一体式流体盒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材料制备。透明或半透明的一体式流体盒可以与后续固定架中相应的结构相配合实现对流体剩余量的观测,这些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二、流体盒固定架
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体盒固定架在两个方向的立体图。图7A、图7B、图7C和图7D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体盒固定架的正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图8为图7B所示流体盒固定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请参照图6A和图6B,流体盒固定架200由墨水盒容置部210和溶剂盒容置部220共同构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当只需固定一墨水盒或一溶剂盒时,该流体盒固定架只需设置一墨水盒容置部或一溶剂盒容置部。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容置相同结构和尺寸的墨水盒和溶剂盒,墨水盒容置部和溶剂盒容置部的结构和尺寸也完全相同,同样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该墨水盒容置部和溶剂盒容置部的结构和尺寸也可以不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墨水盒容置部210和溶剂盒容置部220的结构完全相同。下文中仅针对墨水盒容置部21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据此将会清楚地得知溶剂盒容置部220的构造。
墨水盒容置部210包括:由底壁、顶壁、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共同限定的一容置空间211,以及分别设置于容置空间211后壁的上部和下部的通气接嘴212和吸液接嘴213。其中,容置空间211的形状和尺寸与侧向放置的一体式流体盒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通气接嘴212和吸液接嘴213的位置与侧向放置墨水盒时通气口和流体口的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顶壁、前壁并不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顶壁、前壁也可以省略。
请参照图6A和图6B,容置空间211的底壁由前向后与水平面呈5°的夹角。因此,墨水盒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后,由前向后倾斜,从而可以使墨水盒内的墨水在快使用完时,流向内侧下方的流体口凸腔,从而保证墨水盒内残留的墨水最少。
需要说明的是,容置空间211底壁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在2°~30°之间合理选择,并不以本实施例的5°为限。
请参照图6B和图7C,在容置空间211底壁还形成有导槽214,该导槽214的宽度略大于墨水盒流体口凸腔120的宽度。
请参照图图6A和图7B,在容置空间的上部由左壁和右壁分别向内侧伸出一限位板215,两限位板之间所限定空间的宽度略大于上述实施例一体式流体盒通气口凸腔130的宽度。且两限位板215至容置空间底壁的高度与流体盒主体的高度相同,或略高于流体盒主体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与墨水盒中流体口凸腔和通气口凸腔厚度不同相对应,导槽的宽度和两限位板215之间的宽度也会不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流体盒倒置。
请参照图6A和图8,在导槽214与限位板215之间的容置空间左壁与右壁的上部与下部各有1条自前至后的卡紧筋211b来进一步从两侧紧固墨水盒。当然,卡紧筋的数目也不限于2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根据流体盒固定架与流体盒塑性材料的弹性情况,不设置,设置1条、3条或多条的卡紧筋,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
请参照图6A和图6B,在放置墨水盒时,墨水盒下部的流体口凸腔120首先进入容置空间的导槽214,沿着该导槽214向右侧进入,由于底壁存在5°的倾斜角度,该进入的过程将是非常顺利的,在临近容置空间后壁时,墨水盒上部的通气口凸腔进入两限位板215之间的空间。
在墨水盒安装于容置空间后,导槽214和卡紧筋211b限定了墨水盒在容置空间内的左右位置,两限位板215限定了墨水盒在容置空间内的上下位置,同时,底壁的倾斜角度限定了墨水盒在容置空间内的前后位置。因此,墨水盒在容置空间内的总体位置得到了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提到的“略大于”,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的理解,应当是大于0.5mm~1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请参照图6A、图6B和图7A,在容置空间211的左壁(朝向外侧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透视窗211a,透视窗底部与底壁相切。结合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墨水盒,通过该透射窗可以目测墨水盒内墨水是否接近最低位,提前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满液的新墨水盒。
本实施例中,通气接嘴211和吸液接嘴213为相同类型的直线形的流体接嘴,此处统一对其进行说明。
图9为图6A和图6B所示流体盒固定架中墨水盒容置部内流体接嘴的立体图。图10A、10B和10C分别为图9所示流体接嘴的正视图、剖视图和俯视图。
对于一容置空间而言,其具有通气接嘴和吸液接嘴。该两吸液接嘴结构原理相同下文以其中之一的吸液接嘴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9、图10A~图10C,该流体接嘴包括:针管213a,其尖端朝向容置空间内侧;连接管213b,呈直线形,其前端连接针管213a的尾端,其后端穿过容置空间后壁与墨路系统相连;筒状壳体213c,位于该针管213a和连接管213b的径向外围,针管213a和连接管213b均固定在筒状壳体213c上;固定板213d,沿筒状壳体213c的径向向外延伸,通过周边的螺丝固定于相应容置空间的后壁,从而将筒状壳体213c固定于容置空间后壁。
在使用状态下,通气接嘴212穿透墨水盒通气口上的橡胶密封塞,进入通气口凸腔;吸液接嘴213穿透墨水盒流体口上的橡胶密封塞,进入流体口凸腔。通气接嘴212保证墨水盒内部空间与外界连通,气压相同,可以保证墨水盒内的墨水能够顺利的通过吸液接嘴213进入墨路系统,提高了喷码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7D,识读组件216安装于容置空间后壁的背部,识读组件216上的弹性触片穿过容置空间后壁上的孔,突出于容置空间后壁,当墨水盒安装到位时,该弹性触片与墨水盒上的器件控制板触点连接,读取器件控制板内的相关信息,并执行相关操作,具体包括:
(1)读取流体盒信号信息后,自动识别内部墨水的序列号,从而自动判断墨水型号正确与否;
(2)读取墨水可使用量、使用次数信息后,自动检测出墨水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3)读取适用喷码机类型信息后,自动判别该型号墨水是否适合喷码机使用;
(4)读取密码信息后,自动判定该墨水的真伪。
上文已经详细介绍了墨水盒容置部210的具体构造。由于墨水盒容置部210与溶剂盒容置部220的结构相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上的说明,可以清楚地得知溶剂盒容置部的构造,此处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流体盒固定架由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来制作该流体盒固定架,例如,分别制备墨水盒容置部210和溶剂盒容置部220,而后再将两者拼装起来。
三、供墨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供墨组件。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供墨组件的立体图。请参照图11,该供墨组件包括:流体盒固定架200,为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流体盒固定架,包括墨水盒容置部和溶剂盒容置部;墨水盒和溶剂盒,均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流体盒100,分别容置于流体盒固定架的墨水盒容置部和溶剂盒容置部。
对于溶剂盒和墨水盒中的任意一个而言,倾斜的底壁、底壁上开设的卡槽以及上限位板限制了其在相应容置空间的位置,保证了其在工作状态下的位置不会随意变动。
在该流体盒固定架200中:
(1)溶剂盒容置空间上部的流体接嘴前部的针管穿透溶剂盒通气口上的橡胶密封塞,使溶剂盒内外气压一致;下部的流体接嘴前部的针管穿透溶剂盒流体口上的密封塞,后部连接至墨盒系统,溶剂盒内的溶剂通过该流体接嘴流入墨盒系统。
(2)墨水盒容置空间上部的流体接嘴前部的针管穿透墨水盒通气口上的密封塞,使墨水盒内外气压一致;下部的流体接嘴前部的针管穿透墨水盒流体口上的密封塞,后部连接至墨盒系统,墨水盒内的墨水通过该流体接嘴流入墨盒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流体盒固定架包含两个容置空间,分别用来容置墨水盒和溶剂盒,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该流体盒固定架还可以只包括一容置空间,来单独容置墨水盒或者溶剂盒,或者具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容置空间,来容置多个墨水盒和多个溶剂盒,其同样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三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喷码机供墨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1)一体式流体盒的下端还可以为弧形构造,而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直线型构造;
(2)一体式流体盒还可以是其他的扁盒式构造,例如扁扇形构造等,而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扁方形构造;
(3)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以及供墨组件可以应用于任何喷印设备中,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喷码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其通过在流体盒和固定架上各种巧妙的构造,解决了以往流体盒构造复杂、组装困难、浪费原材料,实现了整体结构紧凑,易拆装,易生产,流体盒更换与设备维护方便等诸多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的喷码机供墨装置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特征在于,由硬性材料制备,为单层扁盒式构造,该一体式流体盒直接盛放墨水或溶剂,包括:
流体盒主体(110),在其内部形成流体储存腔;
流体口凸腔(120),由所述流体盒主体(110)第一侧的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流体口(121);以及
通气口凸腔(130),由所述流体盒主体(110)第二侧的上端向外侧凸出形成,在其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通气口(131);
其中,所述流体储存腔、流体口凸腔(120)和通气口凸腔(130)相互连通,在所述流体储存腔内充入墨水或溶剂后,所述流体口(121)和通气口(131)采用弹性密封塞(121a、131a)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流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口凸腔的厚度L1和通气口凸腔的厚度L2满足:
L1=a×L
L2=b×L
其中,L为流体盒主体的厚度,b介于0.5~0.9之间,a<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流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盒主体(110)下部相对的两面分别向内侧凹入,形成把手(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流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盒主体(110)由塑料材料制备;所述弹性密封塞(121a、131a)由橡胶或塑料材料制备。
5.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用于容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流体盒,包括:
容置空间(211),由底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共同限定而成,其形状与侧向放置于其内的一体式流体盒的形状相对应;以及
通气接嘴(212)和吸液接嘴(213),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211)后壁的上部和下部,其位置与侧向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一体式流体盒的通气口和流体口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由前至后与水平面呈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形成导槽(214);
在装配过程中,所述一体式流体盒中的流出口凸腔(120)沿该导槽向容置空间后壁运动,使一体式流体盒的流体盒主体(110)进入容置空间(2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上部,由左壁和右壁分别向内侧伸出限位板;
在装配过程中,所述一体式流体盒中的通气口凸腔(130)进入所述两限位板之间所限定的空间,该两限位板与所述导槽共同限定所述一体式流体盒在容置空间内的左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左壁和右壁上朝向内侧设置卡紧筋(211b),以从两侧卡紧容置于其中的一体式流体盒。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流体盒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备;
所述容置空间位于外侧的左壁或右壁上开设透视窗(211a),该透射窗(211a)的底部与容置空间的底壁相切。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接嘴(212)和吸液接嘴(213)均为直线形的流体接嘴,该流体接嘴包括:
针管(213a),其尖端朝向容置空间内侧;
连接管(213b),呈直线形,其前端连接所述针管(213a)的尾端,其后端穿过容置空间后壁与墨路系统相连;
筒状壳体(213c),位于所述针管(213a)和连接管(213b)的径向外围,以固定所述针管(213a)和连接管(213b);
固定板(213d),沿所述筒状壳体(213c)的径向向外延伸,并通过周边的螺丝固定于容置空间的后壁;
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通气接嘴(212)穿透一体式流体盒通气口上的密封塞,进入通气口凸腔;所述吸液接嘴(213)穿透一体式流体盒流体口上的密封塞,进入流体口凸腔。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置墨水盒的墨水盒容置部,以及
容置溶剂盒的溶剂盒容置部,与所述墨水盒容置部并排设置;
其中,所述墨水盒和溶剂盒均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溶剂盒。
13.一种用于喷印设备的供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一体式流体盒,其中N≥1;以及
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盒固定架,包括N个容置部,以分别容置N个一体式流体盒。
CN201420363205.1U 2014-07-02 2014-07-02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57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3205.1U CN203957539U (zh) 2014-07-02 2014-07-02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3205.1U CN203957539U (zh) 2014-07-02 2014-07-02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7539U true CN203957539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8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320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57539U (zh) 2014-07-02 2014-07-02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75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6849A (zh) * 2015-02-05 2016-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6849A (zh) * 2015-02-05 2016-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5198A (zh)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CN109572224B (zh) 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
CN203957539U (zh) 用于喷印设备的一体式流体盒、其固定架及供墨组件
CN201922646U (zh)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CN202977587U (zh) 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
CN100398807C (zh) 数码发电机组的油箱盖
CN201394984Y (zh) 可再注墨使用的中性笔芯
CN2659684Y (zh) 多路自动系列注墨装置
CN205022185U (zh) 芯片可卸式墨盒
CN208827141U (zh) 供墨装置及三维打印装置
CN207497265U (zh) 无人机机载容器防外溅阀盖
CN213138263U (zh) 一种彩色墨盒盖及墨水盒
CN2496653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生用真空注墨机
CN201366840Y (zh) 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
CN102367021B (zh) 墨盒
CN207931304U (zh) 一种具有双重防止墨水回流的一体化连供墨盒
CN207397523U (zh) 一种英语语言口语训练装置
CN206255225U (zh) 灌注装置
CN104071735A (zh) 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
CN205009785U (zh) 医嘱本校对签字印章盒
CN203026583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灌酸壶
CN202423407U (zh) 方形铝壳电池封口机
CN219431728U (zh) 一种用于电池测试仓的立体密封门
CN203090856U (zh) 一种溶液等量自动配比装置
CN203344218U (zh) 一种通用热合熔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312: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Tianzhu Airport Industrial Zone A four Street No. 1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ATURN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Beijing Tianzhu Airport Industrial Zone A Shunyi Tianwei four street 101312 No. 11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City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ATURN TECHNOLOGIES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