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2065U - 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42065U CN203942065U CN201420371706.4U CN201420371706U CN203942065U CN 203942065 U CN203942065 U CN 203942065U CN 201420371706 U CN201420371706 U CN 201420371706U CN 203942065 U CN203942065 U CN 2039420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female terminal
- slot
- terminal
- parent 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26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4—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square transverse s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所述母型端子包括:由顶壁、底壁和一对侧壁限定的插槽;和形成在一对侧壁上的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每个电接触弹片从对应的一个侧壁上的一个开口的后边缘向前且向插槽的内部倾斜延伸。所述母型端子还包括一对悬臂式引导弹片,每个引导弹片从对应的一个侧壁上的所述一个开口的前边缘向后且向插槽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引导公型端子插入到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因此,能够将配对的公型端子顺利地引导到母型端子的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而不会压垮母型端子的电接触弹片。此外,一对引导弹片由一对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不需要采用从一对侧壁的前端凸出的一对额外的舌片来形成,因此,减少了制造母型端子的材料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母型端子和具有该母型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a显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母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和图1b显示图1a所示的母型端子的剖视图。
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母型端子10的前端具有由四壁限定的一个插槽12和形成在插槽12的一对侧壁11上的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用于与插入母型端子10的插槽12中的公型端子电接触。
当向图1a和图1b所示的母型端子10的插槽12中插入公型端子时,公型端子必须以与母型端子10的纵向方向平行的姿态插入,这样,才能保证公型端子顺利地插入。
但是,如图1b所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疏忽,操作人员常常以与母型端子10的纵向方向倾斜的姿态插入公型端子20,此时,如图1b所示,公型端子20的顶端可能直接顶靠在一个电接触弹片13的末端上,而不会从一对电接触弹片13、13之间的间隙穿过。这会压垮母型端子10的前述电接触弹片13,造成母型端子10失效。
为了解决图1a和图1b所示的母型端子10的前述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引导弹片的母型端子,例如,如图2a和图2b所示。
请参见图2a和图2b,在母型端子10’的插槽12’的前端口的一对相对的侧部边缘上形成有一对引导弹片14’、14’,这对引导弹片14’、14’中的每个从插槽12’的前端口的侧部边缘向插槽12’的内部弯曲,并倾斜地朝后延伸。形成在插槽12’的一对侧壁11’上的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13’向前且向插槽12’的内部倾斜地延伸。
如图2b所示,当配对的公型端子20’插入母型端子10’的插槽12’时,公型端子20’的顶端会在一对引导弹片14’、14’的引导下顺利地插入到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13’之间的间隙中,并与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13’的电触点接触。
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母型端子10’中,即使公型端子20’以与母型端子10’的纵向方向倾斜的姿态插入母型端子10’的插槽12’中,一对引导弹片14’、14’也会将倾斜的公型端子20’引导到与母型端子10’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正确姿态,从而使公型端子20’能够顺利地插入到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13’之间的间隙中,不会损坏母型端子10’。
但是,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母型端子10’中,引导弹片14’需要用从母型端子10’的插槽12’的前端口的侧部边缘延伸出的额外的舌片形成,导致制造母型端子10’的材料量增加。此外,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母型端子10’中,引导弹片14’的宽度远大于电接触弹片13’的宽度,这导致制造母型端子10’的材料量进一步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型端子,该母型端子具有将配对的公型端子正确地引导到母型端子的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的引导结构,并且制造该母型端子需要更少的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母型端子,包括:
由顶壁、底壁和一对侧壁限定的插槽,该插槽沿母型端子的纵向方向延伸;和
形成在一对侧壁上的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每个电接触弹片从对应的一个侧壁上的一个开口的后边缘向前且向插槽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与插入所述插槽中的公型端子电接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型端子还包括一对悬臂式引导弹片,每个引导弹片从对应的一个侧壁上的所述一个开口的前边缘向后且向插槽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引导公型端子插入到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引导弹片的位于所述插槽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一对电接触弹片的位于所述插槽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引导弹片的位于所述插槽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一对电接触弹片的电触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接触弹片的宽度大致等于所述引导弹片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母型端子由单片薄板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母型端子展开成单片薄板时,位于同一个侧壁上的一个电接触弹片和一个引导弹片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互对齐,并位于该侧壁的所述一个开口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母型端子展开成单片薄板时,所述引导弹片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电接触弹片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的10%至3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母型端子还包括:一对第一侧翼,形成在所述插槽的后方,用于压接到电缆的导体芯上,以便与电缆的导体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母型端子还包括:一对第二侧翼,形成在所述一对第一侧翼的后方,用于压接到电缆的外护套上,以便将施加在电缆上的拉力经由电缆的外护套直接传递到母型端子上,而不会传递到电缆的导体芯上,以防止电缆的导体芯被拉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容纳在所述绝缘壳体中的端子,其中,所述端子为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母型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于母型端子包括一对引导弹片,因此,能够将配对的公型端子顺利地引导到母型端子的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因此,即使公型端子以倾斜的姿态插入时,也能够被正确地引导到母型端子的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而不会压垮母型端子的电接触弹片。此外,一对引导弹片由插槽的一对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不需要采用从一对侧壁的前端凸出的一对额外的舌片来形成,因此,减少了制造母型端子的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母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显示图1a所示的母型端子的剖视图;
图2a显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母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显示图2a所示的母型端子的剖视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的剖面图;
图5显示将配对的公型端子插入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的插槽中的剖面示意图;和
图6显示将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展开成一片薄板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母型端子,包括:由顶壁、底壁和一对侧壁限定的插槽,该插槽沿母型端子的纵向方向延伸;和形成在一对侧壁上的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每个电接触弹片从对应的一个侧壁上的一个开口的后边缘向前且向插槽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与插入所述插槽中的公型端子电接触。所述母型端子还包括一对悬臂式引导弹片,每个引导弹片从对应的一个侧壁上的所述一个开口的前边缘向后且向插槽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引导公型端子插入到一对电接触弹片之间。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型端子10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母型端子100主要包括插槽120、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0、130、一对悬臂式引导弹片140、140、一对第一侧翼101和一对第二侧翼102。
请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槽120由顶壁111、底壁112和一对侧壁113、113限定,该插槽120沿母型端子100的纵向方向Y延伸。
如图3所示,一个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0与一个对应的悬臂式引导弹片140相对地布置。在每个侧壁113上形成有一个开口103,一个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0和对应的一个悬臂式引导弹片140分别从该开口103的后边缘和前边缘相对地延伸。
图4显示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100的剖面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悬臂式引导弹片140的后端连接到开口103的后边缘103b,并且悬臂式引导弹片140从该开口103的后边缘103b向前(朝向图4中的左侧)且向插槽120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与插入母型端子100的插槽120中的公型端子200(参见图5)电接触。
请继续参见图3和图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悬臂式引导弹片140的前端连接到开口103的前边缘103a,并且每个悬臂式引导弹片140从开口103的前边缘103a向后(朝向图4中的右侧)且向插槽120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引导公型端子200(参见图5)插入到母型端子100的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对第一侧翼101形成在插槽120的后方,用于压接到电缆(未图示)的导体芯上,以便与电缆的导体芯电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对第二侧翼102形成在一对第一侧翼101的后方,用于压接到电缆(未图示)的外护套上,以便将施加在电缆上的拉力经由电缆的外护套直接传递到母型端子100上,而不会传递到电缆的导体芯上,以防止电缆的导体芯被拉脱。
图5显示将配对的公型端子200插入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100的插槽120中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引导弹片140、140的位于插槽120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L1小于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的位于插槽120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L2。这样,如图5所示,就能够防止配对的公型端子200的顶端偏压到母型端子100的一个电接触弹片130的末端上,从而能够将配对的公型端子200顺利地引导到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之间,并且顺利地插入到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的电触点130a、130a之间,以便实现公型端子200和母型端子100之间的稳定电连接。
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即使公型端子200以与母型端子100的纵向方向Y倾斜的状态插入母型端子100的插槽120中时,利用一对引导弹片140、140也能够将公型端子200正确地引导到母型端子100的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之间,而不会压垮母型端子100的电接触弹片130。
请继续参见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引导弹片140、140的位于插槽120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L1大于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的电触点130a、130a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够防止配对的公型端子200在插入的过程中同时接触一对引导弹片140、140和一对电触点130a、130a,从而能够减小插入操作力,便于插入操作。
图6显示将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100展开成一片薄板时的示意图。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母型端子100由单片薄板折叠而成。如图6清楚地显示,当母型端子100展开成单片薄板时,位于同一个侧壁113上的一个电接触弹片130和一个引导弹片140在纵向方向Y上相互对齐,并位于该侧壁113的一个开口103的内部。也就是说,电接触弹片130和引导弹片140都是由侧壁113的位于该开口103区域内的一部分板料形成。因此,无需使用从侧壁1.13的前端凸出的一对额外的舌片来形成一对引导弹片140,从而减少了用于制造母型端子100的材料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接触弹片130的宽度大致等于引导弹片140的宽度,并且同一个侧壁113上的电接触弹片130和引导弹片140的自由端之间在母型端子100的纵向方向Y上的间隙很小,甚至可以为零。
请继续参见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母型端子100展开成单片薄板时,引导弹片140在纵向方向Y上的长度为电接触弹片130在纵向方向Y上的长度的10%至35%。这样,就可以保证电接触弹片130具有足够的长度,保证电接触弹片130具有一定的柔性,便于公型端子200的插入操作。
如图6所示,当母型端子100展开成单片薄板时,母型端子100的顶壁111包括位于单片薄板的两侧的第一顶壁部分111a和第二顶壁部分111b。如图3所示,当将单片薄板折叠成图3所示的母型端子100时,第一顶壁部分111a和第二顶壁部分111b相互拼接在一起,形成母型端子100的顶壁111。
尽管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容纳在绝缘壳体中的端子。其中,该端子为前述任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母型端子10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顶壁(111)、底壁(112)和一对侧壁(113、113)限定的插槽(120),该插槽(120)沿母型端子(100)的纵向方向(Y)延伸;和
形成在一对侧壁(113、113)上的一对悬臂式电接触弹片(130、130),每个电接触弹片(130)从对应的一个侧壁(113)上的一个开口(103)的后边缘(103b)向前且向插槽(120)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与插入所述插槽(120)中的公型端子(200)电接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型端子(100)还包括一对悬臂式引导弹片(140、140),每个引导弹片(140)从对应的一个侧壁(113)上的所述一个开口(103)的前边缘(103a)向后且向插槽(120)的内部倾斜延伸,用于引导公型端子(200)插入到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引导弹片(140、140)的位于所述插槽(120)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的位于所述插槽(120)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L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引导弹片(140、140)的位于所述插槽(120)内部的自由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L1)大于所述一对电接触弹片(130、130)的电触点(130a)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弹片(130)的宽度大致等于所述引导弹片(140)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型端子(100)由单片薄板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母型端子(100)展开成单片薄板时,位于同一个侧壁(113)上的一个电接触弹片(130)和一个引导弹片(140)在所述纵向方向(Y)上相互对齐,并位于该侧壁(113)的所述一个开口(10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母型端子(100)展开成单片薄板时,所述引导弹片(140)在所述纵向方向(Y)上的长度为所述电接触弹片(130)在所述纵向方向(Y)上的长度的10%至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第一侧翼(101),形成在所述插槽(120)的后方,用于压接到电缆的导体芯上,以便与电缆的导体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型端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第二侧翼(102),形成在所述一对第一侧翼(101)的后方,用于压接到电缆的外护套上,以便将施加在电缆上的拉力经由电缆的外护套直接传递到母型端子(100)上,而不会传递到电缆的导体芯上,以防止电缆的导体芯被拉脱。
10.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和
容纳在所述绝缘壳体中的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为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母型端子(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71706.4U CN203942065U (zh) | 2014-07-07 | 2014-07-07 | 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 |
KR1020177003246A KR101899891B1 (ko) | 2014-07-07 | 2015-07-06 | 피메일 단자 및 전기 커넥터 |
PCT/IB2015/055081 WO2016005873A1 (en) | 2014-07-07 | 2015-07-06 | Femal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17500361A JP2017525104A (ja) | 2014-07-07 | 2015-07-06 | 雌端子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71706.4U CN203942065U (zh) | 2014-07-07 | 2014-07-07 | 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42065U true CN203942065U (zh) | 2014-11-12 |
Family
ID=5186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7170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42065U (zh) | 2014-07-07 | 2014-07-07 | 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7525104A (zh) |
KR (1) | KR101899891B1 (zh) |
CN (1) | CN203942065U (zh) |
WO (1) | WO2016005873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58540A (zh) * | 2016-08-05 | 2016-10-26 | 李功奇 | 一种电连接器用针孔 |
CN108370112A (zh) * | 2015-12-17 | 2018-08-03 |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 用于公接头的具有横向保持片的母接头以及包括这种母接头和公接头的连接组装件 |
CN109066145A (zh) * | 2018-08-31 | 2018-12-21 |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表插接装置 |
CN109462084A (zh) * | 2018-11-14 | 2019-03-12 | 乐清昌德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弹片低插入力防护型端子 |
CN109524818A (zh) * | 2017-09-20 | 2019-03-26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9742578A (zh) * | 2019-03-04 | 2019-05-10 | 安费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型插孔连接件 |
CN110224254A (zh) * | 2018-03-01 | 2019-09-10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端子 |
CN110268584A (zh) * | 2018-05-08 | 2019-09-20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
CN113363748A (zh) * | 2020-03-05 | 2021-09-0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端子连接器以及插座端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09416B2 (de) * | 1969-02-25 | 1972-04-13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 8000 München | Kontaktfeder fuer steckverbindungen |
US3663931A (en) * | 1970-11-25 | 1972-05-16 | Collins Radio Co | Pin and socket contact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
CA1059592A (en) * | 1976-07-26 | 1979-07-31 | Harold J. Ostapovitch | Box terminal for card edge receptacl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he like |
US4076369A (en) * | 1976-07-26 | 1978-02-28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Box terminal for card edge receptacl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he like |
JP2002305054A (ja) * | 2001-04-04 | 2002-10-1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端子金具 |
US7950972B1 (en) * | 2009-12-02 | 2011-05-31 | J. S. T.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female terminal |
-
2014
- 2014-07-07 CN CN201420371706.4U patent/CN2039420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5
- 2015-07-06 KR KR1020177003246A patent/KR101899891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7-06 WO PCT/IB2015/055081 patent/WO201600587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7-06 JP JP2017500361A patent/JP2017525104A/ja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0112A (zh) * | 2015-12-17 | 2018-08-03 |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 用于公接头的具有横向保持片的母接头以及包括这种母接头和公接头的连接组装件 |
CN106058540A (zh) * | 2016-08-05 | 2016-10-26 | 李功奇 | 一种电连接器用针孔 |
CN109524818A (zh) * | 2017-09-20 | 2019-03-26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0224254A (zh) * | 2018-03-01 | 2019-09-10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端子 |
CN110224254B (zh) * | 2018-03-01 | 2020-10-2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端子 |
CN110268584A (zh) * | 2018-05-08 | 2019-09-20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
CN109066145A (zh) * | 2018-08-31 | 2018-12-21 |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表插接装置 |
CN109462084A (zh) * | 2018-11-14 | 2019-03-12 | 乐清昌德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弹片低插入力防护型端子 |
CN109742578A (zh) * | 2019-03-04 | 2019-05-10 | 安费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型插孔连接件 |
CN113363748A (zh) * | 2020-03-05 | 2021-09-0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端子连接器以及插座端子 |
CN113363748B (zh) * | 2020-03-05 | 2023-12-08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端子连接器以及插座端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899891B1 (ko) | 2018-09-18 |
WO2016005873A1 (en) | 2016-01-14 |
KR20170024112A (ko) | 2017-03-06 |
JP2017525104A (ja) | 2017-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42065U (zh) | 母型端子和电连接器 | |
JP6685626B2 (ja) | 端子およびそれを伴う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4348030B (zh)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 |
TWI455422B (zh) | Socket connector | |
CN202405473U (zh) | 一种冠簧及冠簧连接器 | |
CN106030928B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4558745U (zh) | 插头连接器 | |
TWM422808U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 |
CN102044767B (zh) | 电连接器 | |
TWI305691B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3208686B (zh) | 防插垮板对板电连接器 | |
US6811450B1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type terminal | |
CN203218516U (zh) | 防插垮板对板电连接器 | |
CN204992045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2487866U (zh) | 可拼接式电连接器 | |
CN204885573U (zh) | 连接器 | |
CN204497439U (zh) | 一种接线端子 | |
JP2014229463A (ja) | コネクタ | |
CN203631861U (zh) | 一种防脱插头连接器结构及其组合 | |
CN211789699U (zh) | 连接器 | |
CN204441607U (zh) | 插头电连接器及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4376028U (zh) | Idc连接器公头 | |
US2013032398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connection | |
CN204497421U (zh) | 一种导电端子及带有导电端子的接线端子 | |
CN202888520U (zh) | 具有防误插机制的Micro-Fit连接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