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0218U -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50218U CN203850218U CN201420082813.5U CN201420082813U CN203850218U CN 203850218 U CN203850218 U CN 203850218U CN 201420082813 U CN201420082813 U CN 201420082813U CN 203850218 U CN203850218 U CN 203850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connection piece
- flexible connection
- elastic
- lu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座内的线圈和接线座模块,所述线圈通过设置在其线圈骨架上的弹性连接片与接线座模块的接线片连接;在线圈骨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连接片的固定柱,所述弹性连接片一端设有与接线座模块连接的弹性夹片,另一端与线圈电连接,弹性连接片通过其上的安装孔固定安装于线圈骨架的固定柱上;所述接线座模块包括接线框、接线片和设置在接线框上的接线螺钉,所述接线片一端与接线框连接,另一端插入弹性夹片中与弹性连接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连接结构无需焊接,生产效率高,产品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模数化交流接触器体积小巧,由于尺寸模数化等的限制其线圈与接线端的连接通常采用软线锡焊方式,存在焊锡易脱落、软线易折断的问题,且装配工艺落后,装配效率低,容易污染主触头及铁芯极面造成接触电阻大、动作特性不可靠等缺陷。现有也存在一些线圈与接线端间不通过软线锡焊连接的接触器,但其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靠性高的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座1内的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所述线圈2通过设置在其线圈骨架7上的弹性连接片5与接线座模块3的接线片6连接;在线圈骨架7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连接片5的固定柱701,所述弹性连接片5一端设有与接线座模块3连接的弹性夹片501,另一端与线圈2电连接,弹性连接片5通过其上的安装孔502固定安装于线圈骨架7的固定柱701上;所述接线座模块3包括接线框31、接线片6和设置在接线框31上的接线螺钉32,所述接线片6一端与接线框31连接,另一端插入弹性夹片501中与弹性连接片5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片5上还设有与线圈骨架7上的凸台702配合防止弹性连接片5被倒扣和安装后使弹性连接片5不易被拔出的反倒扣固定耳503, 所述反倒扣固定耳503包括固定孔505和向固定孔505里和弹性连接片5正面方向延伸的凸耳506。
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上设有导向耳504。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505和凸耳506成三叶草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线片6包括直角连接的第一接线片61和第二接线片62,第一连接片61伸入接线框31中通过螺钉32固定于接线框31;第二接线片62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中实现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的弹性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接线片62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侧边上设有锥形刀口63。
进一步,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放置线圈2的空腔102,在空腔102内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线圈2的安装腔体104;在线圈骨架7两端与底座1的接触的侧面对应位置上设有与底座1的安装腔体104配合的安装凸起704。
进一步,在空腔102的一端边缘还设有凸台107,在线圈骨架7一端的端部对应位置上还设有与底座的凸台107配合的凹槽703。
进一步,在空腔102侧面设有安装接线座模块3的第一限位槽103。
进一步,在底座1放置线圈2的空腔102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槽106;所述接线片6包括直角连接的第一接线片61和第二接线片62,第一连接片61伸入接线框31中通过螺钉32固定于接线框31;第二接线片62一部分固定于底座1的第二限位槽106,一部分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中实现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的弹性连接。
本项目要求解决交流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连接问题,通过两接线片之间的弹性连接取代软线锡焊连接,实现卡接式装配无需焊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装配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圈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性连接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线座模块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包括由底座1和盖4组成的壳体,线圈2固定于底座1内的空腔102,在线圈2两侧设有两个接线座模块3,线圈2通过设置在其线圈骨架7上的两个弹性连接片5与两个接线座模块3的接线片6连接。
如图3-4所示,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放置线圈2的空腔102,在空腔102内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线圈2的安装腔体104,在空腔102的一端边缘还设有凸台107;在空腔102两侧设有安装接线座模块3的第一限位槽103和第二限位槽106。在盖4的相应位置上设有用于固定线圈2的腔体404和凸起407,用于固定接线座模块3的第三限位槽403。
如图5所示,所述线圈2包括一个线圈骨架7,线圈骨架7中部上绕有线圈导线,线圈骨架7两端与底座1的接触的侧面对应位置上设有与底座1的安装腔体104配合的安装凸起704,线圈骨架7一端的端部对应位置上还设有与底座的凸台107配合的凹槽703,在线圈骨架7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弹性连接片5的固定柱701和凸台702,凸台702顶部设有圆滑倒角。所述线圈2通过线圈骨架7的安装凸起704固定于底座1内,进一步通过凹槽703实现定位和固定,避免线圈2向各个方向发生偏移。线圈2与底座1的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可有效避免线圈2发生偏移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连接片5一端设有与接线座模块3连接的弹性夹片501,另一端与线圈2电连接,弹性连接片5通过其上的安装孔502铆接固定于线圈骨架7的固定柱701上。进一步,弹性连接片5上还设有与线圈骨架7上的凸台702配合防止弹性连接片5被倒扣和安装后使弹性连接片5不易被拔 出的反倒扣固定耳503,所述反倒扣固定耳503包括固定孔505和向固定孔505和弹性连接片5正面方向延伸的凸耳506,使得弹性连接片5安装时凸台702只能从弹性连接片5的背面插入,以避免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反向使接线座模块3的接线片6无法插入,在弹性连接片5安装后,反倒扣固定耳503可锁住凸台702使弹性连接片5不易被拔出以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所述固定孔505和凸耳506成三叶草结构,此结构比圆形的固定孔更加可靠。进一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上设有导向耳504,使接线片6易于准确的卡入弹性夹片501的夹槽里。
如图7-8所示,所述接线座模块3包括接线框31、接线片6和设置在接线框31上的接线螺钉32,所述接线片6一端与接线框31连接,另一端插入弹性夹片501中与弹性连接片5连接。所述接线片6包括直角连接的第一接线片61和第二接线片62,第一连接片61伸入接线框31中通过螺钉32固定于接线框31,接线螺钉32接线时可实现导线与接线片6的连接和固定;第二接线片62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中实现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的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二接线片62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侧边上设有锥形刀口63。所述锥形刀口63在导向耳504的引导下能够有效准确的将接线片6卡入弹性夹片501中,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安装时,所述线圈2固定于底座1内的空腔102处,所述接线座模块3的接线框31固定于底座1的第一限位槽103,接线片6的第二接线片62一部分固定于底座1的第二限位槽106,一部分基于锥形刀口63通过弹性连接片5的导向耳504由上至下卡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中,盖板4与底座1扣合共同实现对接触器内部元件的固定。由于接线片6和弹性连接片5都具有一定弹性,在安装后通过第二限位槽106进行有效限位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接触器中线圈与接线座模块采用卡接式的弹性连接片,结构简单,装配过程无需焊接,改善工作环境,产品的生产效率高,可靠性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座(1)内的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2)通过设置在其线圈骨架(7)上的弹性连接片(5)与接线座模块(3)的接线片(6)连接;在线圈骨架(7)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连接片(5)的固定柱(701),所述弹性连接片(5)一端设有与接线座模块(3)连接的弹性夹片(501),另一端与线圈(2)电连接,弹性连接片(5)通过其上的安装孔(502)固定安装于线圈骨架(7)的固定柱(701)上;所述接线座模块(3)包括接线框(31)、接线片(6)和设置在接线框(31)上的接线螺钉(32),所述接线片(6)一端与接线框(31)连接,另一端插入弹性夹片(501)中与弹性连接片(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片(5)上还设有与线圈骨架(7)上的凸台(702)配合防止弹性连接片(5)被倒扣和安装后使弹性连接片(5)不易被拔出的反倒扣固定耳(503),所述反倒扣固定耳(503)包括固定孔(505)和向固定孔(505)里和弹性连接片(5)正面方向延伸的凸耳(5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上设有导向耳(5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505)和凸耳(506)成三叶草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6)包括直角连接的第一接线片(61)和第二接线片(62),第一连接片(61)伸入接线框(31)中通过螺钉(32)固定于接线框(31);第二接线片(62)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中实现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的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线片(62)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侧边上设有锥形刀口(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放置线圈(2)的空腔(102),在空腔(102)内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线圈(2)的安装腔体(104);在线圈骨架(7)两端与底座(1)的接触的侧面对应位置上设有与底座(1)的安装腔体(104)配合的安装凸起(7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空腔(102)的一端边缘还设有凸台(107),在线圈骨架(7)一端的端部对应位置上还设有与底座的凸台(107)配合的凹槽(70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空腔(102)侧面设有安装接线座模块(3)的第一限位槽(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放置线圈(2)的空腔(102)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槽(106);所述接线片(6)包括直角连接的第一接线片(61)和第二接线片(62),第一连接片(61)伸入接线框(31)中通过螺钉(32)固定于接线框(31);第二接线片(62)一部分固定于底座(1)的第二限位槽(106),一部分插入弹性连接片(5)的弹性夹片(501)中实现线圈(2)和接线座模块(3)的弹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82813.5U CN203850218U (zh) | 2014-02-25 | 2014-02-25 |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82813.5U CN203850218U (zh) | 2014-02-25 | 2014-02-25 |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50218U true CN203850218U (zh) | 2014-09-24 |
Family
ID=51563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8281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0218U (zh) | 2014-02-25 | 2014-02-25 |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5021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9540A (zh) * | 2015-08-03 | 2017-02-15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开关器插接式导电连接结构 |
CN107591291A (zh) * | 2016-07-08 | 2018-01-16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触器线圈的接线结构 |
CN110010411A (zh) * | 2019-03-25 | 2019-07-12 | 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固定结构 |
-
2014
- 2014-02-25 CN CN201420082813.5U patent/CN2038502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9540A (zh) * | 2015-08-03 | 2017-02-15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开关器插接式导电连接结构 |
CN107591291A (zh) * | 2016-07-08 | 2018-01-16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触器线圈的接线结构 |
CN107591291B (zh) * | 2016-07-08 | 2019-09-10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触器线圈的接线结构 |
CN110010411A (zh) * | 2019-03-25 | 2019-07-12 | 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固定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53962B2 (en) | Connector and LED ligh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 |
CN204216124U (zh) | 具有弯折fpc软板的内置电池 | |
US11149934B2 (en) | LED light apparatus | |
CN203850218U (zh) | 接触器线圈与接线端的弹性连接结构 | |
CN105351896A (zh) | 电连接件 | |
CN204243219U (zh) | 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 | |
CN201820720U (zh) | 漏电断路器 | |
CN201667518U (zh) | 汽车机舱保险盒 | |
CN104009320B (zh) | 母线连接器 | |
CN20387150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及应用此电连接器的led灯条 | |
CN203642103U (zh) | Led灯光源板简易连接器及应用此连接器的led灯 | |
CN202282313U (zh) | 一种用于熔断器底座上的插座 | |
CN205231288U (zh) | 一种采用音叉端子设计的中央电器盒 | |
CN202077314U (zh) | 导轨安装小型低压电器的卡扣机构 | |
CN203690640U (zh) | 网络连接器组件 | |
CN20263365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695773U (zh) | 一种连接器簧片 | |
CN205122813U (zh) | 带有卡扣结构的接线端子 | |
CN203482030U (zh) | 可调整引脚位置的仪表电机 | |
CN107706583B (zh) | 一种弹片固定结构 | |
CN105185664A (zh) |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连接装置 | |
CN205959933U (zh) | 断路器的灭弧罩 | |
CN204102813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04991613U (zh) |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连接装置 | |
CN202759049U (zh) | 电线快接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