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490462U - 调色剂容器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0462U
CN203490462U CN201320524449.9U CN201320524449U CN203490462U CN 203490462 U CN203490462 U CN 203490462U CN 201320524449 U CN201320524449 U CN 201320524449U CN 203490462 U CN203490462 U CN 203490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ntainer
container
toner
handle
vertic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244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鸟本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to CN2013205244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0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0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04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色剂容器,包括:用于收容调色剂的容器主体;以及,设在所述容器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基端部与所述侧面连接,与所述侧面垂直的板状的垂直部;以及,与所述垂直部的顶端部连接,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弯曲的板状的弯曲部。在所述侧面与所述垂直部的连接部的里面,从所述侧面到所述垂直部形成有第一强化肋状物,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弯曲部的连接部的里面,从所述垂直部到所述弯曲部形成有第二强化肋状物。

Description

调色剂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装卸状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
背景技术
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印刷纸形成图像的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有显影装置。显影装置的内部收容有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显影装置利用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鼓等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通过显影,显影装置内部的调色剂被减少。因此,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并从调色剂容器向显影装置补充调色剂。并且,所述调色剂容器可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如果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全部被消耗,则以填充了调色剂的新的调色剂容器更换。
在上述的调色剂容器的侧面设有在将调色剂容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或者从图像形成装置卸下调色剂容器时起到手柄功能的把手。作为所述把手的例子目前公开有截面形状弯曲成L字状的把手。但是,L字状把手的与调色剂容器的侧面的连接部分为直线状,因此,无法提供充分的强度。并且,如果是空的调色剂容器,则因为较轻所以将手指搭在把手来把持即可容易拿起调色剂容器,但是填充了大量的调色剂的较重的调色剂容器时,搭在把手上的手指由于调色剂容器的重量而滑动,无法稳定地处理调色剂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设在调色剂容器的把手的强度,并且防止手指针对把手的滑动来提高手指搭住状态,从而提高操作调色剂容器时的操作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调色剂容器包括用于收容调色剂的容器主体;以及,设在所述容器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基端部与所述侧面连接,与所述侧面垂直的板状的垂直部;以及,与所述垂直部的顶端部连接,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弯曲的板状的弯曲部。在所述侧面与所述垂直部的连接部的里面,从所述侧面到所述垂直部形成有第一强化肋状物,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弯曲部的连接部的里面,从所述垂直部到所述弯曲部形成有第二强化肋状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操作调色剂容器时的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内容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后的形态来进行介绍。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实用新型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安装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容器安装部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沿图4中截面VI-VI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沿图6中线VII-VII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所具有的存储部周边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所具有的把手周边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所具有的突出部周边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锁定部件抵接于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的突出部的状态的图。
图12是锁定部件抵接于图3所示的调色剂容器的突出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调色剂周转箱)60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以图像形成装置10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了上下方向7。并且,以插入调色剂容器60一侧为面前侧(正面侧)定义了前后方向8。并且,从面前侧(正面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来定义左右方向9。
[图像形成装置10概略构成]
图像形成装置10是至少具有印刷功能的装置,例如是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0利用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在片状的印刷纸P(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并不限定于复合机,还可以是打印机或FAX装置、复印机等具有单一功能的专用机。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主要包括图像读取部11、原稿罩20、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送稿器)21、图像形成部22、操作显示部24、供纸装置25、定影装置26、容器安装部40、锁定部件90、调色剂容器60以及总体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部(未图示)。这些构成元素安装在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框架(未图示)或内部框架29(参照图2)等的框体28上。
图像读取部11执行从放在接触玻璃(contact glass)17上的原稿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处理。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部11包括读取单元12、镜子13、14、光学透镜15以及CCD16等。读取单元12具有LED等光源等,通过利用步进马达等发动机的未图示的移动机构可向副扫描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9)移动。而且,通过所述发动机,读取单元12向所述副扫描方向移动,则从所述光源朝图像读取部11的接触玻璃17照射的光沿所述副扫描方向扫描。通过扫描被原稿反射的光被反射到镜子13,并且通过镜子14引向光学透镜15。而且,光学透镜15集中入射的光,并入射到CCD16。CCD16向所述控制部输出基于接收的光量的光量数据。在所述控制部,一旦获得照射光的整体区域的光量数据,则通过处理该光量数据,根据所述光量数据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对作为摄像元件采用了CCD1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还可以适用安装有焦点距离比CCD16短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的读取机构,以此代替CCD16的读取机构。
原稿罩20设有ADF21。ADF21利用多个输送辊(未图示)依次输送放在原稿放置部21A的原稿,使原稿以朝所述副扫描方向右侧方通过制定在接触玻璃17上的读取位置的方式移动。在由ADF21移动原稿时,读取单元12配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下方,在该位置,读取单元12读取移动中的原稿图像。
图像形成部22执行基于所谓的电子照相方式在印刷纸P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图像形成部22基于图像读取部11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通过未图示的网络通信部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印刷纸P上印刷图像。例如,从个人计算机传送有印刷任务,则基于该印刷任务所包括的图像数据以及印刷条件,在印刷纸P上印刷图像。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22具有感光鼓31、带电装置32、显影装置33、转印装置35、除电装置36、曝光装置(LSU:Laser Scanner Unit)37等。
图像形成部22一旦开始图像形成处理,通过带电装置32,感光鼓31的表面均匀带电。而且,从曝光装置37对感光鼓31进行根据图像数据的激光扫描。从而,感光鼓31上形成静电潜像。之后,通过显影装置33的显影处理,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像上,感光鼓3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通过转印装置35,该调色剂图像在输送路输送,转印到印刷纸P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印刷纸P输送到配置在图像形成部22的印刷纸P输送方向下游(图1中的右侧)的定影装置26。
定影装置26利用热将转印到印刷纸P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印刷纸P上。定影装置26具有加热辊38和加压辊39。加压辊39通过弹簧等弹性部件朝加热辊38侧施力。从而,加压辊39压接于加热辊38。加热辊38在定影动作时通过加热器加热到高温。在印刷纸P通过定影装置26时,构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通过加热辊38加热而熔化,并且,通过加压辊39加压印刷纸P。从而,通过定影装置26,调色剂在印刷纸P定影,在印刷纸P形成图像。
[容器安装部40的构成]
如图2所示,容器安装部40固定在框体28的内部框架29上。容器安装部40可装卸状安装调色剂容器60。换言之,调色剂容器60通过容器安装部40可装卸状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容器安装部40以可沿前后方向8(插入拔出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撑调色剂容器60。如图3所示,容器安装部40具有支撑台41和驱动传递部42。支撑台41从调色剂容器60的底面64侧支撑调色剂容器6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8较长的板状。支撑台41的上面设有沿前后方向8延伸的一对导向槽44。一对导向槽44分别配置于在左右方向9分开的位置上。一对导向槽44用于朝前后方向8引导调色剂容器60。设在调色剂容器60的底面64的后述的轨道状导向部85插入一对导向槽44中。从而,容器安装部40以可朝前后方向8滑动的方式支撑调色剂容器60。另外,可以沿前后方向8直线状连续设置导向槽44,或者还可以沿前后方向8断断续续地设置导向槽44。
导向槽44设有朝该槽中心突出的房檐状的限制片45。在图3,配置在左侧导向槽44的限制片45从导向槽44的左端部朝槽中心突出。并且,在图3,配置在右侧的导向槽44的限制片45从导向槽44的右端部朝槽中心突出。在插入调色剂容器60时,这些限制片45在上下方向7与设在导向部85的后述的突出片88(参照图4)卡合。从而,调限制色剂容器60在上下方向7上的移动。
如图3所示,支撑台41的前方侧的端部附近设有上下方向7贯通的贯通孔46。贯通孔46是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用于将从调色剂容器60的供给口67(参照图5)供给的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装置33的调色剂输送路。在本实施方式,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中规定的安装位置时,调色剂容器60的供给口67配置在贯通孔46的上侧。换言之,所述安装位置是能够从调色剂容器60的容器主体61向显影装置33供给调色剂的位置。
支撑台41的上面设有可实现电连接的接触端子47。接触端子47在支撑台41的上面设在后方侧端部的周边。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时,接触端子47与调色剂容器60所具有的后述的存储部76(参照图5)的端子电连接。
并且,支撑台41的上面设有决定是否允许安装调色剂容器60的识别部48。识别部48在支撑台41的上面设在前后方向8的中央附近。识别部48具有事先规定的图案形状的突起49。当插入了具有与该突起49对应的图案形状的被识别部79(参照图5)的调色剂容器60时,该插入被允许,调色剂容器60能够插入到所述安装位置。另外,当插入了具有与突起49不对应的其他被识别部79的调色剂容器60时,由识别部48限制调色剂容器60的插入。
支撑台41的后方端部设有两个定位孔50。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调定位孔50将色剂容器60定位在所述安装位置。定位孔50设在从支撑台41的上面的后端朝上方延伸的壁面51。定位孔50是从壁面51朝后方贯通的贯通孔。调色剂容器60所具有的后述的定位部件82(参照图5)插入这些定位孔50中,从而调色剂容器60定位在所述安装位置,准确地安装在所述安装位置。
如图3所示,驱动传递部42设有两个接头53、54。发动机(未图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各接头53、54。接头53设在驱动传递部42的大致中央。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接头53连结于设在调色剂容器60的内部的搅拌桨56(参照图6以及图7)的接头57(参照图7)。接头54设在驱动传递部42中的右下方角落部。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接头54连结于设在调色剂容器60的内部的螺旋轴58(参照图6)的接头59(参照图8)。
[锁定部件90的构成]
图2是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的状态示意图。图2示出了在卸下图像形成装置10的前罩的状态下暴露在前面侧的容器安装部40的周边构成。如图2所示,锁定部件90安装在框体28的内部框架29。更加具体地,内部框架29以可在左右方向9移动的方式支撑锁定部件90。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时,锁定部件90与设在调色剂容器60的后述的突出部98(参照图10)卡合,从而将调色剂容器60固定在所述安装位置。锁定部件90形成为例如爪状。在本实施方式,锁定部件90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其中,锁定位置是被突出部98牵引从而限制调色剂容器60朝面前侧移动的位置(图2所示位置),非锁定位置是从所述锁定位置向左侧移动从而能够将调色剂容器60从容器安装部40向面前侧拔掉的位置。锁定部件90通过例如弹簧等弹性部件向所述锁定位置侧施力,用户将锁定部件90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非锁定位置,从而解除锁定部件90对调色剂容器60的锁定。
[调色剂容器60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3~图11对调色剂容器6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各图中,以安装在框体28时的调色剂容器60的姿势(安装姿势)为基准,其垂直方向为上下方向7,向框体28插入拔出方向为前后方向8,在所述安装姿势时从前面看的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9。
调色剂容器60用于向显影装置33供给调色剂。如图1所示,调色剂容器60设在框体28的上部的左侧。更加具体地,调色剂容器60配置在显影装置33的左上方侧。调色剂容器60可装卸于设在框体28的容器安装部40,并且,被支撑为相对于容器安装部40可插入或拔出且可沿前后方向8滑动的方式。
如图3所示,调色剂容器60形成为前后方向8较长的形状。调色剂容器60具有容器主体61和盖体62。
容器主体61用于收容调色剂,形成为前后方向8较长的箱状。容器主体61具有朝下弯曲的大致圆弧状的底面64和上面大开放的长方形的开口部65(参照图6)。容器主体61收容显影装置33进行显影处理时使用的调色剂。容器主体61是将熔化的合成树脂灌入模具中,射出成型(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合成树脂产品。一般情况下,溶解的合成树脂冷却凝固就会收缩。因此,将容器主体61的所有部位形成为相等厚度,以便防止由于收缩在容器主体61的表面产生所谓的“缩痕(Sink Mark)”。换言之,容器主体61的外壁在所有部位上其厚度均相等。另外,“缩痕”是指在合成树脂产品中由于厚度不均等产生的收缩差异导致的凹陷或洼坑、歪斜等变形的部分。容器主体61的材料可以使用热缩性合成树脂。具体地,将ABS树脂或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者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用作容器主体61的材料。
盖体62形成为与容器主体61的上面的开口部65对应的形状,形成为前后方向8较长的长方形。盖体62用于覆盖容器主体61的开口部65,具有抵接于开口部65的边缘的外周部71和从外周部71隆起的内壁部73。与容器主体61相同地,盖体62也是通过射出成型形成的合成树脂产品。
如图5所示,容器主体61具有一对导向部85。导向部85设在容器主体61的底面64。当调色剂容器60插入容器安装部40时,一对导向部85可以向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安装方向引导容器主体61。具体地,一对导向部85分别形成为沿所述安装方向(与前后方向8一致的方向)延伸的宽度较窄的轨道状。一对导向部85分别设在底面64中与导向槽44(参照图3)对应的位置上。各导向部85插入导向槽44中并沿导向槽44被引导,从而容器主体61被引导至所述安装方向。在本实施方式,各导向部85延伸至容器主体61的后方侧的深处(又称背面)66。
各导向部85朝垂直于底面64的方向突出,其顶端部设有突出片88。在各导向部85分别设有一个突出片88。突出片88朝垂直于各导向部85各自侧面的左右方向9(正交方向)突出。在图5配置在左侧的导向部85的突出片88从导向部85的顶端部朝左侧突出。并且,在图5配置在右侧的导向部85的突出片88从导向部85的顶端部朝右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突出片88设在导向部85中的深处66侧。
当将调色剂容器60插入容器安装部40时,各导向部85插入导向槽44。在导向部85插入导向槽44的状态下,导向部85的移动方向限制在沿导向槽44的方向上。并且,在导向部85插入导向槽44的状态下,导向部85的突出片88与导向槽44的限制片45卡合,从而限制突出片88在上下方向7上的移动。换言之,在将调色剂容器60插入容器安装部40的前后方向8的后方(安装方向)时,各导向部85对容器主体61进行定位,以使容器主体61不会在左右方向9偏离移动,同时,沿导向槽44向后方引导容器主体61。并且,当将调色剂容器60插入容器安装部40的前后方向8的后方(安装方向)时,突出片88对容器主体61进行定位,以使容器主体61不会在相对于底面64的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7上偏离移动,同时,向后方引导容器主体61。
由于设有上述的导向部85,通过导向部85防止左右方向9的松动,同时,还防止上下方向7的松动。其结果,进行安装时的插入作业以及卸载时的抽出作业中可以顺利地操作调色剂容器60,可以提高装卸调色剂容器60时的操作性。
并且,如图5及图7所示,容器主体61的深处66设有针状的两个定位部件82。定位部件82从深处66朝后方突出。定位部件82设在与容器安装部40所具有的定位孔50对应的位置上。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时,定位部件82插入定位孔50中。从而,调色剂容器60在容器安装部40定位在所述安装位置,准确地安装在所述安装位置。
如上所述,利用模具将熔化的合成树脂射出成型,从而形成容器主体61。作为这样的合成树脂产品的容器主体61,需要用于形成弯曲的底面64侧的模具和用于形成容器主体61的上面侧的模具。并且,设在深处66侧的突出片88朝左右方向9突出,定位部件82朝前后方向8突出,因此,利用上述的两个模具是无法形成这些。换言之,需要用于形成包括容器主体61的深处66在内的后方侧的深处端部的滑动磁芯(滑动模具)。在模切(die cutting)时朝后方滑动移动。在本实施方式,突出片88或定位部件82设在容器主体61的后方侧,因此,利用所述滑动磁芯可通过射出成型形成。
如图8所示,如芯片存储器等,容器主体61的底面64设有暴露有端子部或存储器的存储部76。存储部76中存储有关收容在容器主体61中的调色剂的信息。有关调色剂的信息的例子有包括在未使用的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的量或收容调色剂的日期、所收容的调色剂可适用条件等。存储部76配置在被一对导向部85夹着的区域中、底面64中的后方的端部侧、即、设有定位部件82的深处66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存储部76设在各导向部85的突出片88附近。具体地,存储部76设在被突出片88夹着的位置。
并且,如图7所示,底面64的后方的端部设有比底面64更加凹陷的凹陷部69。凹陷部69的深度与存储部76的厚度相同。存储部76配置在这样的凹陷部69中。
如上所述,在一对导向部85之间设置存储部76,由于导向部85或突出片88,从而存储部76能够从物理性的外部接触中得到保护。换言之,即使在运输或操作调色剂容器60时底面64侧受到冲击,那也只是导向部85和突出片88直接受到冲击,存储部76不会直接受到冲击。从而,能够防止存储部76直接受到冲击而受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深处66设有定位部件82,因此,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调色剂容器60的后方的端部更加精确定位。从而,存储部76在底面64设在后方的端部侧、即定位部件82的附近,从而存储部76的端子与容器安装部40中的接触端子47接触,不会出现偏移。从而,防止端子接触不良,存储在存储部76中的有关所述调色剂的信息准确地传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
并且,凹陷部69中配置有存储部76,因此,没有必要使导向部85的突出高度高于存储部76的厚度,能够提高设计导向部85的高度尺寸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具有与容器安装部40的接触端子47接触的端子的存储部76为例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RFID等通过非接触方式传送存储部内的信息的存储部。
如图4所示,容器主体61的前方侧的侧面63(第一侧面)设有把手92。更加详细地,容器主体61的较长方向的一侧侧面中的、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配置在前方侧的侧面63设有把手92。向容器安装部40装卸调色剂容器60时或者搬运调色剂容器60时,用户把持把手92。
并且,盖体62的上面设有用于防止沿相对于侧面63的垂直方向(与前后方向8一致的方向)的滑动的第一防滑部101。向容器安装部40装卸调色剂容器60时或者搬运调色剂容器60时,用户把持第一防滑部101。该第一防滑部101由朝前后方向8延伸的三根的肋状物(rib)构成。并且,第一防滑部101在盖体62的上面配置在前后方向8的中央。另外,肋状物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根,只要能防滑,可以是一根或两根,还可以是四根以上。并且,第一防滑部101并不限定为肋状物,可以是设有多个粒状突起部的形状,或者是粘贴有橡胶板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靠近与侧面63相邻的右侧面74(第二侧面,参照图6)侧设置把手92。换言之,在侧面63中靠近右端部设置把手92。另一方面,第一防滑部101靠近与侧面63相邻且与右侧面74相对的左侧面75(第三侧面)侧设置。换言之,在盖体62的上面,靠近左端部设置第一防滑部101。
把手92以及第一防滑部101配置为上述位置关系,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把持调色剂容器60时的滑动,并且,便于双手拿起调色剂容器60,因此能够提高操作调色剂容器60时的操作性。例如,即使在将填充了很多调色剂的较重的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用右手把持把手92,用左手抓住包括防滑部101的左端部,从而能够稳定的操作调色剂容器60,不会从手中滑落。
并且,如图5所示,底面64设有图案形状与识别部48的突起49对应的被识别部79。该被识别部79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60是否适合于图像形成装置10。当被识别部79未受识别部48妨碍的状态下调色剂容器60插入容器安装部40时,可以判断为调色剂容器60适合图像形成装置10。另一方面,当被识别部79受到识别部48的妨碍,调色剂容器60无法插入容器安装部40时,可以判断为调色剂容器60不适合于图像形成装置10。该被识别部79设在底面64中对应于第一防滑部101的位置上。被识别部79包括用于防止沿相对于侧面63的垂直方向、即前后方向8的滑动的第二防滑部102。在底面64中前后方向8的中央的靠近左端部设置该第二防滑部102。
如上所述,在底面64设有第二防滑部102,因此,当用户用左手抓住调色剂容器60的左端部时,手指搭在第一防滑部101以及第二防滑部102。从而,用户能够牢固地抓住调色剂60不会使它滑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底面64设有供给口67。供给口67是当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时用于将收容在调色剂容器60中的调色剂供给显影装置33的开口部。如图5所示,靠近右侧面74侧设置该供给口67。因此,即使用户用左手抓住调色剂容器60的左端部,也能够防止附着在供给口67附近的调色剂弄脏手。
并且,如图5所示,侧面63设有用于将调色剂填充到容器主体61的内部的填充口104。在侧面63中靠近左侧面75侧设置填充口104。换言之,填充口104靠近侧面63的左端部设置。因此,把手92设在填充口104的右侧。
如图9所示,把手92具有垂直部92A、弯曲部92B、侧壁部92C。垂直部92A的基端部连接于侧面63,形成为与侧面63垂直的板状。弯曲部92B连接在垂直部92A的顶端部,形成为从垂直部92A的顶端部向朝向容器主体61的底面64侧的下方弯曲的板状。侧壁部92C分别设在垂直部92A以及弯曲部92B各自的两侧端部(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侧壁部92C的侧面63侧的端部与侧面63连接。
侧壁部92C形成其下方被切割的切口部93。切口部93开放下方侧。切口部93形成为圆弧状,在本实施方式,形成为大致半圆状。两侧的各侧壁部92C形成有相同形状的切口部93。
由于把手92设有这样的切口部93,所以用户能够将手指插入把手92的里面,不会受到侧壁部92C的影响,将手指搭在把手92。并且,手指不仅能够搭在把手92的里面,还可以搭在侧壁部92C的切口部93。从而,能够分散在操作把手92时施加于手指上的负荷。其结果,能够简单地进行将调色剂容器60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或从图像形成装置10卸载时的操作,能够提高调色剂容器60的操作性。
并且,如图9所示,把手92设有第一强化肋状物95、第二强化肋状物96、防滑用肋状物97。第一强化肋状物95设在侧面63与垂直部92A的连接部的里面。该第一强化肋状物95从侧面63形成到垂直部92A。第一强化肋状物95沿侧面63与垂直部92A的连接部的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强化肋状物96设在垂直部92A与弯曲部92B的连接部的里面。第二强化肋状物96从垂直部92A形成到弯曲部92B。第二强化肋状物96沿垂直部92A与弯曲部92B的连接部的方向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在把手92里面的各第一强化肋状物95的延伸线上设有第二强化肋状物96。并且,肋状物97设在弯曲部92B的外侧面。该肋状物97沿左右方向9延伸,并在上下方向7并列配置三根。
由于设有这样的强化肋状物95、96,所以可以提高把手92的强度。并且,第二强化肋状物96设在弯曲部92B的里面,因此,当将手指搭在把手92时,手指肚儿抵接于第二强化肋状物96。因此,手指由于第二强化肋状物96难以向左右方向9滑动,可以提高操作调色剂容器60时的操作性。并且,肋状物97设在弯曲部92B,因此,能够减少抓住把手92时的滑动,便于抓住把手92。
并且,如图9所示,当把手92设在从侧面63的中央向右侧分离的位置上时,多个第一强化肋状物95中的位于侧面63的中央侧的第一强化肋状物95A与其他第一强化肋状物95相比,其上下方向7的长度较长。具体地,第一强化肋状物95中的沿侧面63在上下方向7延伸的部分比其他第一强化肋状物95长。第一强化肋状物95A形成为该形状,因此,能够强化厚度相等的侧面63中强度最弱的中央部分。
如图5以及图10所示,容器主体61具有突出部98。在调色剂容器60安装在容器安装部40时,锁定部件90卡合于突出部98。如图10所示,突出部98从弯曲状的底面64向左侧面75(第三侧面)沿垂直方向(左方向)突出。突出部98的突出端形成与左侧面75位于相同面上的突出面106。突出面106形成在从底面64与左侧面75之间的边界75A相隔指定间隔的位置上。在容器主体61的左侧面75,突出部98设在当调色剂容器60安装于容器安装部40时插入的后方(安装方向)的面前侧的端部、即、容器主体61的前方侧的端部。突出部98的前方侧的端部与侧面63连接。另一方面,突出部98的后方侧的端部设有与底面64垂直连接的侧壁98A。
设有上述的突出部98,因此,如图2所示,锁定部件90与突出部98准确地卡合。从而,能够将调色剂容器60准确地固定在容器安装部40。
其中,如上所述,容器主体61通过射出成型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由底面64与左侧面75之间的边界75A、侧壁98A、突出面106的上端部、侧面63包围的区域107下陷一些。这时,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锁定部件90被解除,锁定部件90的前端与突出面106以及区域107滑动接触,则锁定部件90抵接于侧壁98A并被卡住,被卡住时产生异声。并且,还存在锁定部件90卡在侧壁98A,无法抽出调色剂容器60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在区域107,与容器主体61一体形成强化肋状物109,其中,强化肋状物109与沿边界75A的方向平行,并且具有到左侧面75的高度。从而,即使锁定部件90与突出面106以及区域107滑动接触,锁定部件90的前端与强化肋状物109滑动接触,因此,抽出调色剂容器60时锁定部件90不会与区域107与侧壁98A之间的高度差部分抵接,当然也不会产生异声。
另外,如图11所示,突出部98设在容器主体61的左侧面75中对应于从容器主体61的上面起到底面64的中间点的位置。因此,当锁定部件90卡合在突出部98时,不会因为调色剂容器60卡合时所作用的力量而倾斜,能够稳定地安装于容器安装部40。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由说明书公开的详细内容而定,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应该被理解为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变更或与所述范围、界限等同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调色剂容器,其包括:
用于收容调色剂的容器主体;以及
把手,设在所述容器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
所述把手包括:
板状的垂直部,基端部与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垂直部与所述侧面垂直;以及
板状的弯曲部,与所述垂直部的顶端部连接,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弯曲,
其中,在所述侧面与所述垂直部的连接部的里面,从所述侧面到所述垂直部形成有第一强化肋状物,
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弯曲部的连接部的里面,从所述垂直部到所述弯曲部形成有第二强化肋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
在沿所述侧面与所述垂直部的连接部的方向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强化肋状物,
在沿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弯曲部的连接部的方向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肋状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
所述把手设在从所述侧面的中央向所述侧面的端部侧分开的位置,
最靠近所述侧面的中央的所述第一强化肋状物比其他的所述第一肋状物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
在所述把手的里面中所述第一强化肋状物的延长线上设置所述第二肋状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
在所述把手的里面中所述第一强化肋状物的延长线上设置所述第二肋状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
所述把手设在所述容器主体的较长方向的一侧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还包括:
填充口,靠近所述侧面的一端侧设置所述填充口,用于向所述容器主体填充调色剂,
其中,在所述侧面中与所述填充口相邻的位置中靠近所述侧面的另一端侧设置所述把手。
CN201320524449.9U 2013-08-27 2013-08-27 调色剂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0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4449.9U CN203490462U (zh) 2013-08-27 2013-08-27 调色剂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4449.9U CN203490462U (zh) 2013-08-27 2013-08-27 调色剂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0462U true CN203490462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61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2444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0462U (zh) 2013-08-27 2013-08-27 调色剂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0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210B (zh) 搅拌机构、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892983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519044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扫描装置
JP53047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382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20B (zh) 调色剂补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3490459U (zh) 调色剂容器及具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968286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490462U (zh) 调色剂容器
CN203490461U (zh) 调色剂容器
CN203490460U (zh) 调色剂容器
CN104423208B (zh) 调色剂容器及具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224149A (ja) トナー容器
JP62645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3551950U (zh) 调色剂容器
CN203551951U (zh) 调色剂容器
CN203551948U (zh)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3551952U (zh) 调色剂容器
CN104516237B (zh)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3490463U (zh) 调色剂容器及具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00629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188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06769A (zh) 供纸装置及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KR100694718B1 (ko) 화상 판독 및 기록 장치
JP2016224150A (ja) トナー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