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362002U -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2002U
CN203362002U CN 201320322298 CN201320322298U CN203362002U CN 203362002 U CN203362002 U CN 203362002U CN 201320322298 CN201320322298 CN 201320322298 CN 201320322298 U CN201320322298 U CN 201320322298U CN 203362002 U CN203362002 U CN 203362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control agent
holder
roller shutter
synd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222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特凡·谢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Rongshida Sany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Rongshida Sany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Rongshida Sany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Rongshida Sany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222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2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2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20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固定卷帘上端的固定座安装在窗框上的连接装置。一种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本体,在连接本体上设有固定座的连接件,在连接本体的一端设有可调节的夹紧件,夹紧件的调节范围大于窗框的宽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固定连接座的连接本体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窗框,方便调节和装拆的一种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本体与窗框的必须配套使用,而且连接本体不方便装拆,构件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固定卷帘上端的固定座安装在窗框上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窗户做为室内采光和照明的重要部件,在现在的房屋建筑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窗户上一般都安装有窗帘或者卷帘,作为遮光或者挡风等时使用。现在在窗户上安装的卷帘的上端的卷轴都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窗框上,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现在多采用两种结构,一种是将固定座固定在一个连接件上,再将连接件的背面与窗框通过胶水等方式粘合;还有一种方式是连接件的上端设一个挂钩,直接卡在窗框的上端,但是上述两种结构,一旦搬家或者换一个窗框进行安装,就需要更换新的连接装置了。在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有:“卷帘固定座结构(CN2828294Y)”,它包括二固定座、卡固在固定座上的副固定座、两端安装于二副固定座上的卷动杆、安装于卷动杆一端的控制器、卷绕在卷动杆上的窗帘布,副固定座上设有一伸出臂,臂上设有一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一固定杆,所述的窗帘布的另一头穿过一重力杆的滑孔卷绕在固定杆上,重力杆略长于窗帘布的宽度,并且窗帘布上间隔设有不同透光程度的透光层和遮光层,透光层和遮光层等宽。拉动控制器,控制窗帘布高低的同时,利用前后窗帘布的透光层与遮光层交替地相互错开或对合,实现调节进光量。采用固定座与副固定座卡固方式,使固定座既可安装在垂直窗户的墙面上又可安装在窗户所在的墙面上,倍用范围扩大。但是这些结构都只能单一使用,不能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窗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固定连接座的连接本体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窗框,方便调节和装拆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本体与窗框的必须配套使用,而且连接本体不方便装拆,构件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不同安装方式,同时能实现安装单层卷帘和双层卷帘的多种安装结构的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的案子方式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本体,在连接本体上设有固定座的连接件,在连接本体的一端设有可调节的夹紧件,夹紧件的调节范围大于窗框的宽度。可以根据窗框的宽度对夹紧件的夹紧度进行调整,将连接本体固定在窗框上。连接本体上的连接件将固定座与连接本体固定,然后将连接本体固定在窗框上,从而将固定座与窗框固定。
夹紧件的结构可以采用弹性扣,或者说螺旋连接拧紧件,再或者可以是液压或者气压拧紧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件包括夹紧本体和调节体,夹紧本体与连接本体相连,在夹紧本体和调节体相接处设有自锁结构。夹紧件的调节范围就是通过调整夹紧本体和调节体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的,在调节体和夹紧本体之间设置自锁结构,可以在调整好后将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卡死,提高安装固定的牢固度,同时也方便安装。
自锁机构可以是弹簧旋转扣,也可以是已知的其余方式,作为更优选,所述的自锁结构包括位于夹紧本体上表面的锯齿槽,夹紧本体的一端与连接本体相连,夹紧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口,调节体由插接口插入,在调节体的下表面设有与锯齿槽配合的反向锯齿凸起,调节体一端插入插接口,调节体的另一端与窗框的端面抵接,抵接后对调节体形成一个反向扭转力,将调节体压向夹紧本体,让调节体与夹紧本体的配合处咬合锁紧。调节体由插接口插入,将设有锯齿凸起的端面与夹紧本体的上表面贴合,锯齿凸起与锯齿槽配调节体插入的方向相反,从而对调节体形成一个反向的扭转力矩,让夹紧本体与调节体更紧密的贴合,调节体上的锯齿凸起向夹紧本体上的锯齿槽方向施力,夹紧本体锯齿槽的倾斜方向与锯齿凸起相反,两者正好扣接卡紧,实现自锁固定。而在需要调整或者松开时,将调节体和夹紧本体分开就可以。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锯齿槽为相互平行的两排锯齿槽,锯齿槽由夹紧本体向连接本体延伸,所述的反向锯齿凸起也为相互平行的两排,在两排反向锯齿凸起之间设有缺口。两排相互平行的槽自锁后连接更牢固。当那个调节体插入夹紧本体,并与窗框接触时,会自然产生一个扭矩,使调节体和夹紧本体上的齿啮合在一起。拆的时候只要用螺丝刀之类的扁平物体插入缺口部分就可实现分开。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夹紧本体与连接本体垂直,所述的调节体呈“L”形,调节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面与夹紧本体相接,调节体的另一个连接面与连接本体平行。所述的调节体与连接本体平行的连接面的内侧面设有防滑凸起。“L”形的调节本体的两个面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调节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面为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夹紧本体相接,调节体的另外一个连接面为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与连接本体大致平行,第二连接面的长度小于连接本体的长度。在调节本体与连接本体形成一个“U”形的夹紧件后,调节本体与窗框相接一边向窗框方向收紧,利用弹性变形将连接装置与窗框固定夹紧。夹紧件的形状与窗框的形状配合,安装方便,调整便捷。在调节体的内侧面设置的防滑凸起与窗框相接,在连接装置固定在窗框后,可以增强夹紧效果,防止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本体上设有切割槽,所述的切割槽位于夹紧件一侧。依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顺着切割槽将夹紧体切割下去,在连接本体的背面通过胶水等粘结在窗框上。切割槽的设置,可以让客户随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提高了连接装置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本体的下方设有托板,在托板上设有固定凸起,在连接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托板与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卷帘的型材的宽度相同。托板和卡槽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在安装双层卷帘时,固定卷帘的铝条的。托板和卡槽之间的距离与铝条的宽度相等,铝条上设有卷边,铝条的卷边卡入卡槽,铝条放置卷帘的部分通过托板支撑,然后托板上的固定凸起将铝条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为设置在连接本体上的成对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形成一个卡接槽,在卡接槽的槽底设有与卷帘固定座上的卡槽配合的定位凸起。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座的宽度相同,固定座的底面卡入支撑板形成的卡接槽内后,在连接本体上的定位凸起卡入固定座底面上的孔内,将固定座与连接本体固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具备下述优点:(1)在连接体上设置可调节的夹紧件,能适应不同的窗框厚度,更换调节方便;(2)在连接体上设置切割槽,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对于连接装置的安装要求,通用性好,适应性强;(3)在连接本体上开设有卡节槽和支撑板,可以安装双层卷帘,进一步的满足不同卷帘安装的需求,提高连接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另外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固定后的受力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连接装置与铝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5的连接装置与固定座连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和3所示,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连接本体1,在连接本体1的一端设有可调节的夹紧件10,夹紧件10的调节范围大于窗框的宽度。夹紧件10包括夹紧本体4和调节体9,夹紧本体4与连接本体1一体成型,夹紧本体4位于连接本体1的上端,且夹紧本体4与连接本体1垂直。调节体9为一呈“L”形的构件,调节体9的两个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调节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面为第一连接面6,第一连接面6与夹紧本体4相接,调节体9的另外一个连接面为第二连接面8,第二连接面8与连接本体1大致平行,第二连接面8的长度小于连接本体的长度,在第二连接面8上设有防滑凸起7。调节体9、夹紧本体4和连接体1形成一个“U”形卡接口20,“U”形卡接口20的底端就是由夹紧本体4和调节体9重合部分构成,“U”形卡接口20的两位两个夹紧面是有连接本体1和第二连接面8构成。在夹紧本体4和调节体9之间设有自锁结构,自锁结构包括位于夹紧本体4上表面的相互平行的两排锯齿槽3,锯齿槽3由连接本体1一端向调节体9方向延伸,夹紧本体的一端与连接本体1相连,夹紧本体4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口5,在调节体9的第一连接面上设有与锯齿槽配合的反向锯齿凸起7,反向锯齿凸起7也为两排,在两排锯齿凸起7之间开设有缺口30。如图4所示,调节体9受到推力F1后,由插接口5插入,将夹紧本体4的锯齿槽3一面与调节体9的锯齿凸起7一面配合连接,调整两者重合的距离,来适应不同窗框厚度的要求,直至调节体9的端部抵接在窗框31上,窗框31给调节体一个支撑力F2,由于支撑力F2的存在,对调节体和夹紧体相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反向力矩,调节体和夹紧体由于插接口的限制,相接触的表面咬合锁紧。缺口的开设可以在夹紧本体4和调节体9配合后,当需要解开自锁,就可以用螺丝刀之类的扁平物体插入缺口部分就可实现分开。
在连接本体1的上方开设有切割槽2,切割槽2位于夹紧件1的下方,在使用者想将连接装置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窗框上时,可以沿着切割槽将夹紧件切割掉。
在连接本体1的上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形成一个卡接槽13,在形成的卡接槽13的的槽底一体成型有定位凸起11,固定座15由卡接槽13内插入,在固定座15上开设有通孔21,定位凸起11通过弹性卡入通孔21内,从而将固定座15与连接本体1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如图5和6和7所示,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连接本体1,在连接本体1的一端设有可调节的夹紧件10,夹紧件10的调节范围大于窗框的宽度。夹紧件10包括夹紧本体4和调节体9,夹紧本体4与连接本体1一体成型,夹紧本体4位于连接本体1的上端,且夹紧本体4与连接本体1垂直。在连接本体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托板17,托板17与连接本体1垂直,夹紧本体4的延伸方向与托板17的延伸方向相反。在托板17上设有固定凸起18,固定凸起18与连接本体1平行。在连接本体1上开设有卡槽16,卡槽16与托板17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卷帘的铝条19宽度相等。当需要使用双层卷帘时,就需要一个固定卷帘的铝条19,铝条的下端位于托板上,通过固定凸起固定,铝条具有一翻边,翻边卡入卡槽内,从而将铝条固定。在连接本体1的上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形成一个卡接槽13,在形成的卡接槽13的的槽底一体成型有定位凸起11,固定座15由卡接槽13内插入,在固定座15上开设有通孔21,定位凸起11通过弹性卡入通孔21内,从而将固定座15与连接本体1固定连接。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本体,在连接本体上设有固定座的连接件,在连接本体的一端设有可调节的夹紧件,夹紧件的调节范围大于窗框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件包括夹紧本体和调节体,夹紧本体与连接本体相连,在夹紧本体和调节体相接处设有自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结构包括位于夹紧本体上表面的锯齿槽,夹紧本体的一端与连接本体相连,夹紧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口,调节体由插接口插入,在调节体的下表面设有与锯齿槽配合的反向锯齿凸起,调节体一端插入插接口,调节体的另一端与窗框的端面抵接,抵接后对调节体形成一个反向扭转力,将调节体压向夹紧本体,让调节体与夹紧本体的配合处咬合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槽为相互平行的两排锯齿槽,锯齿槽由夹紧本体向连接本体延伸,所述的反向锯齿凸起也为相互平行的两排,在两排锯齿槽之间设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本体与连接本体垂直,所述的调节体呈“L”形,调节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面与夹紧本体相接,调节体的另一个连接面与连接本体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体与连接本体平行的连接面的内侧面设有防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本体上设有切割槽,所述的切割槽位于夹紧件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下方设有托板,在托板上设有定位凸起,在连接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托板与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卷帘的型材的宽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下方设有托板,在连接本体上开设有卡槽,在托板上设有固定凸起,托板与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卷帘的型材的宽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设置在连接本体上的成对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形成一个卡接槽,在卡接槽的槽底设有与卷帘固定座上的卡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CN 201320322298 2013-06-06 2013-06-06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62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2298 CN203362002U (zh) 2013-06-06 2013-06-06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2298 CN203362002U (zh) 2013-06-06 2013-06-06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2002U true CN203362002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0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2229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62002U (zh) 2013-06-06 2013-06-06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20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1560A (zh) * 2013-06-06 2013-09-25 杭州万事达装饰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
JP2019124089A (ja) * 2018-01-19 2019-07-25 Ykk Ap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固定ユニット、及び、スクリーンユニッ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1560A (zh) * 2013-06-06 2013-09-25 杭州万事达装饰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
CN103321560B (zh) * 2013-06-06 2015-06-24 杭州万事达装饰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
JP2019124089A (ja) * 2018-01-19 2019-07-25 Ykk Ap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固定ユニット、及び、スクリーンユニット
JP6999431B2 (ja) 2018-01-19 2022-01-18 Ykk Ap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固定ユニット、及び、スクリーンユニッ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1560B (zh) 一种卷帘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装置
US7076928B2 (en) Suspended ceiling panel edge and rib technology
AU2017428673B2 (en) An elongated support member and a cover fo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member
CN105464280A (zh)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US3475870A (en) Partition assemblies
CN204898991U (zh)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
CN203362002U (zh) 卷帘的固定座与窗框的连接结构
WO2014039910A1 (en) Energy-efficient fenestration assemblies
CN1820117B (zh) 支承装置和与其联用的遮蔽装置及包括此支承装置的窗户
US7645088B2 (en) Articulated arm for an awning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20090158677A1 (en) Muntin bar clip for colonial and other-style windows
JP2013215355A (ja) レールのジョイント
CA2893325C (en) Fastener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the fastener to a glazing element
CN112554385A (zh) 一种卫生间阴角结构
CN214614786U (zh) 一种卫生间框架总成
CN215888727U (zh) 一种卫生间阴角结构
CN212866559U (zh) 一种装配式的顶墙一体化结构
CN209989992U (zh) 穿孔铝板安装装置
CN222333640U (zh) 窗帘安装组件
CA2995258A1 (en) Bottom rail for a blind covering
JPH0523843Y2 (zh)
CN211716388U (zh) 一种灯具结构及灯具安装结构
CN216042436U (zh) 一种装饰收口一体化的吊顶安装线条
JP2528113Y2 (ja) ブラインド用ブラケット
JP3171835U (ja) スクリーンテンション機構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