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5377U -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55377U CN203355377U CN 201320264038 CN201320264038U CN203355377U CN 203355377 U CN203355377 U CN 203355377U CN 201320264038 CN201320264038 CN 201320264038 CN 201320264038 U CN201320264038 U CN 201320264038U CN 203355377 U CN203355377 U CN 2033553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concentration
- batch
- mud
- concentration ba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脱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在间歇式运行的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侧壁隔墙上,相对于溢流管心位置竖直高出250mm处开3个水平间隔的通孔,所述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进泥管和溢流管在同侧布置,所述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各进泥管在污泥浓缩池中的长度为各进泥管所在平行于进泥管方向污泥浓缩池池边宽度的2/3。本实用新型在污泥浓缩效果和上清液水质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可以灵活调整浓缩池运行情况,且随时观察溢流液的水质,及时对浓缩池的浓缩效果进行观察,以便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脱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三废的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污水处理是减少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而污泥是污水处理后余下的污染源,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最终阶段处理。尽可能做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污泥处理设备投资大约占污水处理厂的40%-60%基建投资,污泥处理费用则占50%左右的处理费用。所以污泥处理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处理成本和环境效益。
污泥浓缩是污泥脱水处理的第一步,采用重力浓缩可有效减少污泥体积,从而降低污泥输送和后续处理费用。
污泥浓缩池作为污泥脱水处理的预处理设备。重力浓缩法是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将污泥和水进一步进行分离,上清液溢流回污水处理工序,浓缩泥浆通过自流或渣浆泵打入泥浆罐进行加药絮凝后,送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制成泥饼后进行后期处置。
污泥浓缩池有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间歇式重力浓缩池的构造类似沉淀池,污泥浓缩池设计停留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底部有污泥斗。工作时,先将污泥充满全池,经静置沉降,浓缩压密,池内将分为上清液、沉降区和污泥层,定期从侧面分层排出上清液,浓缩后的污泥从底部泥斗排出。浓缩池一般不少于两个,一个工作,另一个进入污泥,两池交替使用。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某一单元进泥量忽然增加,超出设计负荷时,污泥会从溢流管流回污水处理工序,增加原水悬浮物浓度,影响出水水质。或者污泥外溢,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强污泥重力浓缩池的污泥浓缩效果,减少污泥体积,同时提高上清液回流水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在间歇式运行的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侧壁隔墙上,相对于溢流管心位置竖直高出250mm处开3个水平间隔的通孔,所述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进泥管和溢流管在同侧布置,所述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各进泥管在污泥浓缩池中的长度为各进泥管所在平行于进泥管方向污泥浓缩池池边宽度的2/3。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3个水平间隔的通孔直径为150mm,水平间距60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溢流管上侧各焊接一根垂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污泥浓缩效果和上清液水质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可以灵活调整浓缩池运行情况,且随时观察溢流液的水质,及时对浓缩池的浓缩效果进行观察,以便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污泥浓缩池的示意图;
其中:1、溢流管,2、观察孔,3、进泥管,4、出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间歇式运行的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侧壁隔墙上,相对于溢流管圆心位置竖直高出250mm处,开凿3个φ150mm的通孔,水平间距600mm,两个浓缩池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并联或串联运行。在突发污泥浓缩池进泥量激增时,平衡各浓缩池液位,减少污泥外溢和大量流回污水处理工序。两个污泥浓缩池可互为二次浓缩沉淀池。通过阀门操作,上清液不从该池的溢流管直接流出,而是通过通孔进入相邻的浓缩池,经过二次沉淀,从相邻浓缩池的溢流管流出,降低其出水悬浮物。
矩形浓缩池的进泥管和溢流管在同侧布置,进泥管和溢流管的布置高程差约200mm,,将进泥管延长到平行于进泥管池边宽度的2/3处,可减少进泥时对溢流管处上清液的搅动,同时由于进入浓缩池的泥浆远离溢流管的位置,相对延长了停留时间,保证上清液出水水质的稳定。
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溢流管上侧各焊接一根垂直管道,便于观察上清液的水质变化,近而对浓缩池的运行及时做出调整。如遇到溢流管出水悬浮物很高或呈泥糊状时,可及时关闭该浓缩池溢流门,而打开相邻浓缩池溢流门并关闭其进泥门,使上清液流入相邻浓缩池做二次沉淀,降低回流上清液悬浮物浓度。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动力总厂轧钢工业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通过浓缩池浓缩后,由渣浆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浓缩池采用以上三点改进措施后,溢流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上清液悬浮物浓度从500mg/L降到200 – 300 mg/L。由于浓缩效果的改善,进入浓缩池的泥浆含泥率约为2%,而浓缩后的泥浆含泥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3.5%。按每天轧钢废水处理工序产生泥浆量450 m3进行计算,如果浓缩后泥浆含泥率按原来的3%计算的话,板框压滤机每天需要处理的泥浆量为300 m3,而如果浓缩后泥浆含泥率达到3.5%后,板框压滤机处理量就减少257m3,絮凝剂投加量减少14.3%。通过灵活调整浓缩池运行状况,污泥处理的电耗也显著下降。
Claims (3)
1.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间歇式运行的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侧壁隔墙上,相对于溢流管心位置竖直高出250mm处开3个水平间隔的通孔,所述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进泥管和溢流管在同侧布置,所述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各进泥管在污泥浓缩池中的长度为各进泥管所在平行于进泥管方向污泥浓缩池池边宽度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水平间隔的通孔直径为150mm,水平间距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矩形相邻污泥浓缩池的溢流管上侧各焊接一根垂直管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64038 CN203355377U (zh) | 2013-05-15 | 2013-05-15 |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64038 CN203355377U (zh) | 2013-05-15 | 2013-05-15 |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55377U true CN203355377U (zh) | 2013-12-25 |
Family
ID=49803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640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5377U (zh) | 2013-05-15 | 2013-05-15 |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5537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17660A (zh) * | 2015-12-28 | 2016-03-23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4573177A (zh) * | 2022-01-17 | 2022-06-03 | 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槽式高效沉淀浓缩污水处理系统 |
CN115779505A (zh) * | 2022-11-23 | 2023-03-14 | 广州市龙粤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2013
- 2013-05-15 CN CN 201320264038 patent/CN2033553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17660A (zh) * | 2015-12-28 | 2016-03-23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4573177A (zh) * | 2022-01-17 | 2022-06-03 | 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槽式高效沉淀浓缩污水处理系统 |
CN115779505A (zh) * | 2022-11-23 | 2023-03-14 | 广州市龙粤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15779505B (zh) * | 2022-11-23 | 2023-09-01 | 广州市龙粤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9896A (zh) | 一体化电解脱氮除磷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3274567A (zh) | 用于电泳涂装废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05133286U (zh) | 一种高浓度含镍废水的全自动处理设备 | |
CN201665593U (zh) |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3355377U (zh) |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 |
CN105692814A (zh) |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电絮凝与絮体分离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5473106U (zh) |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处理装置 | |
CN204058067U (zh) | 一种带污泥气提消解装置的污水集中处理设备 | |
CN112551766A (zh) | 一种河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201154258Y (zh) | 硫酸法饲料级磷酸钙盐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5036261B (zh) | 一种内循环式铁碳微电解反应器 | |
CN203922903U (zh) | 一种尾矿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0526503A (zh) | 一种基于微好氧和微藻的转运站渗沥液预处理工艺 | |
CN105293822A (zh) | 煤化工行业污水处理基础工艺 | |
CN105236675A (zh) |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及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5368049U (zh) | 一种施胶剂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5145684U (zh) | 一种沉淀池有效沉淀结构 | |
CN214299616U (zh) | 一种河水净化处理系统 | |
CN205188014U (zh) | 一种火电厂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0085182U (zh) | 一种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 | |
CN210796117U (zh) | 一种环保废水处理净化装置 | |
CN210237324U (zh) | 一种豆制品废水预处理装置 | |
CN207943987U (zh) | 一种新型的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09259819U (zh) | 一种用于污泥消化液和污泥滤液的磷回收一体化装置 | |
CN208008609U (zh) | 一种环保处理综合废水的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