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218615U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18615U
CN203218615U CN 201320104695 CN201320104695U CN203218615U CN 203218615 U CN203218615 U CN 203218615U CN 201320104695 CN201320104695 CN 201320104695 CN 201320104695 U CN201320104695 U CN 201320104695U CN 203218615 U CN203218615 U CN 203218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ignal distribution
power supply
joint
dif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046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碇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046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18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18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186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该绝缘承置座内部设有承置空间,以供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等,收容于承置空间内,再于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组装包覆遮蔽外罩壳,并通过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构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该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框体状的隔离空间,则于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各导件组,进行电子信号配送时,利用相邻的二隔离空间之间的分隔导件,增加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尤指供电子产品间进行电子信号配送、传输的输送模块,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与分隔导件,来达到降低电容耦合以及阻抗相匹配,而增加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许多电子、电气产品带给人们在工作上、生活上的舒适与便捷,也导致人们愈来愈依赖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通过各种电子信号的应用、操作,控制电子、电气产品的运作、执行,也因为各式电子、电气产品不断的进行改良、创作,各种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功能、亦必须不断的进行更新、替换,通过电子信号的应用,操控电子、电气产品的运作、执行能力,且电子信号传输的速度亦不断地提升,必须通过高速传输的介面,才可以满足大量的电子信号传输速度,则电子信号传输的介面,亦不断的改良、创新,改变传输信号的介面型态与数量,以提升高速传输电子信号的速度,也因此将传输电子信号的介面尺寸扩大了,却也成了占用空间、影响电路布局的缺失,而各种电子、电气产品之间用以传送电子信号的介面,也随着电脑或笔记型电脑发展驱势,使得各式电脑内部的高速传输介面亦随的大幅缩小,随着高速传输介面的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其导电金属导体数目增多且分布密集,而现今通用序列总线介面由于其九根导电金属导体在空间排列的距离上相当近,因此信号传输时势必会增加电容耦合的现象,进而增加信号传输时的干扰状况,从而降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高速传输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的电路阻抗(Z)必须相匹配,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形下才能有效降低干扰,使高速传输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间正确地进行信号传输,否则高速传输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之间的信号传输,将会产生信号反射进而造成电子信号的损失、变形和失真,导致频宽及电子信号的品质达不到标准,而影响电子装置(如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或平板电脑等)的正常运作。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电子、电气产品间传输高速信号介面时,会增加电容耦合而干扰信号传输,从而降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阻抗不匹配会干扰信号传输而同步降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会造成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品质变差、信号不稳定等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因此,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降低电容耦合及达到阻抗相匹配,以供电子、电气产品在操作时,不易受到周围的信号干扰的电子信号输送、电气产品在操作时,不易受到周围的信号扰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的新型专利诞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该输送模块的绝缘承置座,利用内部承置空间,可供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等,收容承置空间内,再于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组装包覆遮蔽外罩壳,形成阻挡外部干扰信号的功能,并通过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构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该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框体状的隔离空间,则于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各导件组,进行电子信号配送时,利用相邻的二隔离空间之间的各分隔导件,来降低电容耦合以及达到阻抗相匹配,而增加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该输送模块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可进一步限定电源供应导件、各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等,分别在各隔离空间内形成限位的作用,并在各隔离空间内形成阻挡、隔离作用,避免相互产生干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四差分讯送导件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系装设于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及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为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而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三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位于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另一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内侧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三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设有具多个定位槽道的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分别组装、定位于承置空间的各定位槽道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且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为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位于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另一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内侧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三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其中,该绝缘承载座为绝缘的塑胶、橡胶或硅胶材质所制成;并设有二侧凸设相对侧翼的基部,再由二相对侧翼的另侧面上方向外凸设有悬空状的舌板,则于舌板内设有具多个定位槽道的承置空间,而于多个定位槽道近外侧设有对部,且供舌板与基座间形成预定高度的高低落差。
其中,该第一差分对接面、第二差分对接面、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第三差分对接面及第四差分对接面,呈共平面的方式,平整位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各隔离空间内;而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一对接面、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二对接面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亦分别设置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各隔离空间内,且呈共平面方式分别位于第一差分对接面、第二差分对接面、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第三差分对接面及第四差分对接面的后方。
其中,该遮蔽外罩壳系金属材质的铁、铜、铝或镍或合金材质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降低各导件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的优势,且通过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噪声接地导件辅助将电磁波及噪声等干扰向外排出,可提升电子信号输送时的稳定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配送部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配送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子信号配送部;101、第一隔离空间;102、第二隔离空间;103、第三隔离空间;11、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1、电源供应导件;1110、第一弯折段;1111、电源导件对接面;112、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3、第一分隔导件;1130、第二弯折段;114、第二分隔导件;1140、第三弯折段;115、第三分隔导件;1150、第四弯折段;116、第一衔接导件;117、第二衔接导件;118、第三衔接导件;119、第四衔接导件;12、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0、第五衔接导件;121、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1、第一对接面;1212、第一定位接面;122、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1、第二对接面;1222、第二定位接面;13、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1、第一噪声接地对接介面;132、第三定位接面;14、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1、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11、第一差分对接面;1412、第四定位接面;142、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2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2、第五定位接面;15、噪声接地导件;151、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2、第六定位接面;16、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1、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1、第三差分对接面;1612、第七定位接面;162、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1、第四差分对接面;1622、第八定位接面;2、绝缘承置座;21、基部;211、固定部;22、侧翼;23、舌板;230、承置空间;231、定位槽道;232、对接部;2321、卡固槽;3、遮蔽外罩壳;30、对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便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电子信号配送部的立体外观图、电子信号配送部的俯视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配送部1系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接地导件15、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其中: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于一侧边设有电源供应导件111,则电源供应导件111一侧具有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另侧延伸设有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并平行电源供应导件111依序设有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且电源供应导件111、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并朝垂直向弯折后分别形成第一弯折段1110、第二弯折段1130、第三弯折段1140及第四弯折段1150,再由电源供应导件111一侧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侧边、第一分隔导件113与第一衔接导件116予以连接,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118予以连接,且第四衔接导件119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116与第二衔接导件118之间,并于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如:第一隔离空间101、第二隔离空间102及第三隔离空间103,则供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位于第二隔离空间102内,且该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与第二衔接导件117、第四衔接导件119形成封闭式框体状的第三隔离空间103。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1、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2,而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1具有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再往另侧延伸设有第四定位接面1412,且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2具有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并往另侧延伸设有第五定位接面1422。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且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具有第一对接面1211、另侧再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定位接面1212,而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则具有第二对接面1221、另侧并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定位接面1222。
该噪声接地导件15,具有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且往另侧延伸设有第六定位接面152。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具有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且往另侧延伸设有第七定位接面1612,至于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设有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再往另侧延伸设有第八定位接面1622。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一侧具有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另侧延伸设有第三定位接面132。
上述各构件于配置定位时,为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由电源供应导件111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外侧边向外延伸后再转向往一侧延伸,而分别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116与第一分隔导件113形成第二隔离空间102,而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一侧,分别利用第三衔接导件118予以连接,形成第一隔离空间101,且该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与第二衔接导件117、第四衔接导件119形成封闭式框体状的第三隔离空间103,并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内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本实用新型以三个隔离空间:第一隔离空间101、第二隔离空间102及第三隔离空间103为较佳实施例的应用说明,但并未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举凡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隔离空间,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所包含;则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的第二隔离空间102内,收纳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及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且供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位于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的后侧;再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的第三隔离空间103,供收纳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的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再于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之间,设置噪声接地导件15,并供噪声接地导件15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位于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的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的第二对接面1221前方处,再于远离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另侧的第一隔离空间101内,并于近第三分隔导件115内侧置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且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一侧设有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另侧则延伸设有第三定位接面132,并供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的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的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分别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前方,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另侧第七定位接面1612、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另侧第八定位接面1622,分别平行位于第三定位接面132的内侧;并达到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与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呈共平面的设置,保持在相同的水平面位置;且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再与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分别延伸至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与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的前方处,且形成共平面的设置而位于相同水平面;再者,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另侧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为分别与第一定位接面1212、第二定位接面1222、第四定位接面1412、第五定位接面1422、第六定位接面152、第七定位接面1612及第八定位接面1622、第三定位接面132,系分别以预定角度(可为45度、60度或75度等,可依实际设计应用而改变角度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并未局限倾斜的特定角度)朝斜向延伸,形成高低的落差,并可达到呈共平面的设置,以供稳定的固接于预设电子电路基材上相对应的传输导件,电子电路基材可为电路板材或线材,则由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组构成电子信号配送部1。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接地导件15、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等,分别为具导电功能的金属材质所制成,可为铜材质、镍材质或铝材质或合金材质等,可供传输电子信号、电源信号或接地信号等,并可利用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的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分别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呈电性接触,以进行电子信号的传输;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的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的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分别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呈电性接触,以进行电子信号的传输;且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噪声接地导件15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则分别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呈电性接触,以进行泄除干扰信号。
请参阅图2、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电子信号配送部的立体外观图、电子信号配送部的俯视图、侧视剖面图,由各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该电子信号输送模块,亦可包括电子信号配送部1、绝缘承置座2及遮蔽外罩壳3,该电子信号配送部1为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的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噪声接地导件15、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
该绝缘承置座2是绝缘材质的塑胶、橡胶或硅胶等绝缘材质所制成,具有平整的基部21一侧设有固定部211,而于远离固定部211的基部21另侧、设有二相对的侧翼22,再由二侧翼22的外侧面上方、向外凸伸设有舌板23,则于舌板23内部具有承置空间230,并于承置空间230内设置符合预设电子传输介面型式的多个定位槽道231,则于多个定位槽道231一侧形成对接部232,则供绝缘承置座2的基部21与舌板23、呈预定高度(可为5cm、7cm或8cm等高度,可依实际应用时的设计界定预定高度值,本实用新型并未予以局限)的高、低落差。
该遮蔽外罩壳3为金属材质的铁、铜、铝或锌或合金材质等,并于内部具有贯通的对接空间30。
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为将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各导件分别组装于绝缘承置座2的承置空间20,并供各导件分别对位固定于各定位槽道21内,而供第一定位接面1212、第二定位接面1222、第四定位接面1412、第五定位接面1422、第六定位接面152、第七定位接面1612及第八定位接面1622,分别位于各定位槽道21的固定部211内侧近基部21,并供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及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一侧,垂直弯折后即嵌入对接部232外侧的卡固槽2321,以供第一衔接导件116、第三衔接导件118及第四衔接导件119固设于卡固槽2321内,并低于供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等,各导件的平面,不影响各导件与外部相对型式导件相对连接的插入、拔出,至于固定部211的内侧边,则分别收纳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第一定位接面1212、第二定位接面1222及第三定位接面132,则在绝缘承置座2的舌板23的对接部232,形成前后分隔的二组导件组(可符合通用序列总线介面模式等),而于电子信号配送部1及绝缘承置座2的外部利用遮蔽外罩壳3予以包覆、屏蔽,以构成另一种形式的电子信号传送模块。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配送部1于实际应用时,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所接收的正电源⊕,围绕着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而形成环绕式阻隔功效,分别将第一隔离空间101、第二隔离空间102及第三隔离空间103,予以分隔成三个互相不干扰的空间,可供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与噪声接地导件15、位于第三隔离空间103内,电源供应导件111与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位于第二隔离空间102内,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则与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位于第一隔离空间101内,各导件在进行电子信号传输时,受到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的周围及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等产生隔离,达到降低电容耦合及阻抗相匹配,亦可防止各导件之间相互产生干扰,有效降低各导件被干扰的现象,并提升电子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通过电源供应导件111、噪声接地导件15,将各式干扰信号向外排送,降低电子信号配送部1在传输信号时被干扰的不稳定现象,而增加电子信号传输的稳定度。
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为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101、102、103,并在不同的隔离空间101、102、103内,分别收纳、置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16,而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与各分隔导件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以产生隔离作用,可达到电子信号配送部1进行电子信号、电源等传输时,不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目的,更可搭配绝缘承置座2及遮蔽外罩壳3,由正电源供应隔离部11的供电产生隔离方式,可供电子信号稳定地传输,降低电子信号的相互干扰,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故,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电子信号的输送模块进行设计,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与各分隔导件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并利用各隔离空间分别收纳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可通过而可通过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框体状的隔离空间,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形成正电源的隔离作用,来达到降低电容耦合及阻抗相匹配,为主要保护重点,以供各导件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乃仅使电子信号传输模块于传输信号时,可降低各导件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的优势,且通过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噪声接地导件辅助将电磁波及噪声等干扰向外排出,可提升电子信号输送时的稳定品质,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于实施、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研发,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7)

1.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四差分讯送导件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系装设于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及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2.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为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而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三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3.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位于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另一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内侧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三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4.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设有具多个定位槽道的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分别组装、定位于承置空间的各定位槽道的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且该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为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预设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往侧边、向外延伸环绕电源供应导件、而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而第二分隔导件及第三分隔导件一侧,利用第三衔接导件予以连接,且第一分隔导件、第二分隔导件与第二衔接导件、第四衔接导件形成封闭式隔离空间,且第四衔接导件连接于第一衔接导件与第三衔接导件之间,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位于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外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组装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相邻电源供应导件侧边的另一隔离空间内,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平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并供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以供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对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对接面外侧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再往外延伸设有位于第一定位接面、第二定位接面相对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内侧的隔离空间内,包括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而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延伸至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外侧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三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隔离空间内、且相邻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四差分对接面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八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对接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第八定位接面、而供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承载座为绝缘的塑胶、橡胶或硅胶材质所制成;并设有二侧凸设相对侧翼的基部,再由二相对侧翼的另侧面上方向外凸设有悬空状的舌板,则于舌板内设有具多个定位槽道的承置空间,而于多个定位槽道近外侧设有对部,且供舌板与基座间形成预定高度的高低落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差分对接面、第二差分对接面、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第三差分对接面及第四差分对接面,呈共平面的方式,平整位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各隔离空间内;而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一对接面、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二对接面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亦分别设置于正电源供应隔离部的各隔离空间内,且呈共平面方式分别位于第一差分对接面、第二差分对接面、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第三差分对接面及第四差分对接面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外罩壳系金属材质的铁、铜、铝或镍或合金材质所制成。
CN 201320104695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8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4695 CN203218615U (zh)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4695 CN203218615U (zh)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18615U true CN203218615U (zh) 2013-09-25

Family

ID=4920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0469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8615U (zh) 2013-03-07 2013-03-07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18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7972B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622U (zh)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5990761B (zh)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6410516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3631881U (zh) 电连接器
CN203386992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TW201310825A (zh) 具有垂直至水平轉換之接觸件之通用串列匯流排(usb)連接器
CN203218615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N203242845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TWM461204U (zh) 電子訊號輸送模組(八)
CN205752807U (zh) Usb连接器
CN202434764U (zh) 电连接器
CN203218614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N203674520U (zh) Usb电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CN203386990U (zh) 电连接器的装置
CN20507005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3218507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N203218616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N203218613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N203218505U (zh)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CN203631787U (zh) 电连接器
TWM614642U (zh) 具有對接槽之帶線連接器
TWI500221B (zh) Electronic signal delivery module
CN203398475U (zh) Usb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N204179374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