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2845U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42845U CN203242845U CN 201320104714 CN201320104714U CN203242845U CN 203242845 U CN203242845 U CN 203242845U CN 201320104714 CN201320104714 CN 201320104714 CN 201320104714 U CN201320104714 U CN 201320104714U CN 203242845 U CN203242845 U CN 2032428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signal distribution
- power supply
- electronic signal
- adja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该绝缘承置座内部设有承置空间,以供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等,收容于绝缘承置座内部的承置空间内,再于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组装包覆遮蔽外罩壳,并通过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构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则于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各导件组,进行电子信号配送时,利用相邻的二隔离空间之间的分隔导件,阻挡宣泄的电磁波或噪声等,达到防止噪声流窜的目的,降低信号配送时受到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尤指供电子产品间进行电子信号配送、传输的输送模块,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正电源配送成隔离效果,阻挡电磁波或噪声等流窜,降低电子信号配送时的干扰现象。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许多电子、电气产品带给人们在工作上、生活上的舒适与便捷,也导致人们愈来愈依赖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通过各种电子信号的应用、操作,控制电子、电气产品的运作、执行,也因为各式电子、电气产品不断地进行改良、创作,各种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功能、亦必须不断的进行更新、替换,利用电子信号的应用,操控电子、电气产品的运作、执行能力,且电子信号传输的速度亦不断地提升,必须通过高速传输的介面,才可以满足大量的电子信号传输速度,则电子信号传输的介面,亦不断的改良、创新,改变传输信号的介面型态与数量,藉以提升高速传输电子信号的速度,也因此将传输电子信号的介面尺寸扩大了,却也成了占用空间、影响电路布局的缺陷,而各种电子、电气产品之间用以传送电子信号的介面,也随着电脑或笔记型电脑发展驱势,使得各式电脑内部的高速传输介面亦随的大幅缩小,但却必须考虑电磁效应所产生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一般会影响高速传输介面的电磁波干扰,大致上为经由电路板上的电力线路、信号线路等,通过导体传输至高速传输介面产生的传导干扰(Conducted Disturbance),或者是以电磁波形态传播至高速传输介面周围的放射空间所造成的放射干扰(RadiatedDisturbance);另,随着高速传输介面的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其导电金属导体数目增多且分布密集,极容易因相邻金属导体间过于接近、或金属导体有任何转折或弯曲,而造成高速电子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干扰(如静电干扰、电磁波干扰、阻抗匹配或噪声干扰或相邻端子间的串音干扰等,高速传输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的电路阻抗(Z)必须相匹配,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形下才能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和减少噪声干扰,使高速传输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间正确地进行信号传输,否则高速传输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之间的信号传输,将会产生信号反射和噪声干扰,进而造成电子信号的损失、变形和失真,导致频宽及电子信号的品质达不到标准,而影响电子装置(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的正常运作。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电子、电气产品间传输高速信号介面,易受到外部噪声、电磁波干扰的问题,且电子信号传输受到噪声、电磁波的干扰,会造成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品质变差、信号不稳定等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降低传输介面间的电磁波或噪声干扰,以供电子、电气产品在操作时,不易受到周围的信号扰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的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该电子信号输送模块的绝缘承置座,利用内部承置空间,可供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等,收容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再于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组装包覆遮蔽外罩壳,形成阻挡外部干扰信号的功能,并通过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构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则于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各导件组,进行电子信号配送时,利用相邻的二隔离空间的间的各分隔导件,阻挡宣泄的电磁波或噪声等,达到防止噪声流窜的目的,降低信号配送时受到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电子信号输送模块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可进一步限定各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噪声接地导件及电源供应导件等,分别在各隔离空间内形成限位的作用,并在各隔离空间内形成阻挡、隔离作用,避免相互产生干扰,各种导件设置的距离亦可缩小,亦不致占用太大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具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设置,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及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具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设置,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磁波、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并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一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一侧并设置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板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信号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设置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及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电组,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再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位于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相邻侧边的第八定位接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为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该电源供应隔离框,系具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并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一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一侧并设置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板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设置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电组,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信号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再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位于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相邻侧边的第八定位接面;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设有具多个定位槽道的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分别对位组装、固设于各定位槽道内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为呈矩形框体状,并于一侧角落的转角位置、设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且于相邻的二隔离空间之间设有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为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二分隔导件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并于二分隔导件间的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一侧、并设置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板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的分隔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外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外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设置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电组,为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一外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信号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再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一外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位于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相邻侧边的第八定位接面;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中,该电源供应隔离框为具导电功能的金属材质制成,包括电源供应导件、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而于电源供应导件二侧分别设有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并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向外延伸设有连接于各分隔导件二侧的衔接导件,且形成矩形框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中,该电源供应隔离框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相邻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的各分隔导件侧边,分别往垂直方向转折后,再利用衔接导件连接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各分隔导件侧边的各侧边,而供衔接导件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各分隔导件侧边形成阶级状落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中,该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一对接面、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二对接面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呈共平面的方式,平整位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各隔离空间内部或侧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中,该遮蔽外罩壳由金属材质的铁、铜、铝或镍或合金材质所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电子信号的输送模块进行设计,是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并利用各隔离空间分别收纳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可达到通过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形成正电源的隔离作用、阻挡各导件传输电子信号、电源或噪声时流窜的信号为主要保护重点,以供各导件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乃仅使电子信号传输模块于传输信号时,可降低各导件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的优势,且通过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噪声接地导件辅助将电磁波及噪声等干扰向外排出,可提升电子信号输送时的稳定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配送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子信号配送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信号配送部;101-第一隔离空间;102-第二隔离空间;103-第三隔离空间;11-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1-电源供应导件;1110-第一弯折段;1111-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2-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3-第一分隔导件;1130-第二弯折段;114-第二分隔导件;1140-第三弯折段;115-第三分隔导件;1150-第四弯折段;116-第一衔接导件;117-第二衔接导件;12-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1-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1-第一对接面;1212-第一定位接面;122-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1-第二对接面;1222-第二定位接面;13-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1-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2-第三定位接面;14-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1-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11-第一差分对接面;1412-第四定位接面;14-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2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2-第五定位接面;15-噪声接地导件;151-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2-第六定位接面;16-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1-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1-第三差分对接面;1612-第七定位接面;162-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1-第四差分对接面;1622-第八定位接面;2-绝缘承置座;20-承置空间;21-定位槽道;211-对接部;212-固定部;213-卡固槽;3-遮蔽外罩壳;30-对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4所示,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配送部1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其中: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呈矩形框状,并于框体的一侧边设有电源供应导件111,则电源供应导件111一侧具有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另侧延伸设有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并平行电源供应导件111依序设有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再由电源供应导件111一侧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侧边、分别与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一侧,先朝垂直向弯折后分别形成第一弯折段1110、第二弯折段1130、第三弯折段1140及第四弯折段1150、再由各弯折段1110、1130、1140及1150,分别往水平方向利用第一衔接导件116予以连接,相对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另侧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为利用第二衔接导件117分别与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的另侧边连接,而组构成框架形状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并于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如:第一隔离空间101、第二隔离空间102及第三隔离空间103。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且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具有第一对接面1211、另侧再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定位接面1212,而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则具有第二对接面1221、另侧并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定位接面1222。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具有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另侧并往外延伸设有第三定位接面132。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1、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2,而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1具有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再往另侧延伸设有第四定位接面1412,且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42具有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并往另侧延伸设有第五定位接面1422。
该噪声接地导件15,为具有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且往另侧延伸设有第六定位接面152。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为具有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且往另侧延伸设有第七定位接面1612,至于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设有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再往另侧延伸设有第八定位接面1622。
上述各构件于配置定位时,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电源供应隔离框11,由电源供应导件111的电源导件对介面1111、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分别往二侧延伸第一衔接导件116、第二衔接导件117构成封闭式框体状,并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内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本实用新型以三个隔离空间:第一隔离空间101、第二隔离空间102及第三隔离空间103为较佳实施例的应用说明,但并未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举凡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隔离空间,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所包含,并受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保护);则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的第二隔离空间102,供收纳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的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再于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的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的第二对接面1221后方、位于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之间,设置噪声接地导件15,并供噪声接地导件15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位于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的后方处,再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的第三隔离空间103内,收纳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及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且供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位于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的前方,并达到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与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呈共平面的设置,保持在相同的水平面位置,再于接近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的第一隔离空间101内,置入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并供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1的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162的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分别位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后方,且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再与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第一差分对接面14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形成共平面的设置而位于相同水平面;再者,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另侧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112、为分别与第一定位接面1212、第二定位接面1222、第三定位接面132、第四定位接面1412、第五定位接面1422、第六定位接面152、第七定位接面1612及第八定位接面1622,呈共平面的设置,以供稳定的固接于预设电子电路基材上相对应的传输导件,电子电路基材可为电路板材或线材,则由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组构成电子信号配送部1。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等,分别为具导电功能的金属材质所制成,可为铜材质、镍材质或铝材质或合金材质等,可供传输电子信号、电源信号或接地信号等,并可利用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的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分别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呈电性接触,以进行电子信号的传输;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的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的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分别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呈电性接触,以进行电子信号的传输;且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噪声接地导件15的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则分别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呈电性接触,以进行泄除电磁波、噪声等干扰信号。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所示,由各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该电子信号输送模块,亦可包括电子信号配送部1、绝缘承置座2及遮蔽外罩壳3,该电子信号配送部1为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的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1、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12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
该绝缘承置座2为绝缘材质的塑胶、橡胶或硅胶等绝缘材质所制成,内部具有承置空间20,并于承置空间20内设置符合预设电子传输介面型式的多个定位槽道21,则于多个定位槽道21一侧形成对接部211、另侧构成固定部212。
该遮蔽外罩壳3为金属材质的铁、铜、铝或锌或合金材质等,并于内部具有贯通的对接空间30。
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为将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各导件分别组装于绝缘承置座2的承置空间20,并供各导件分别对位固定于各定位槽道21内,而供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分别位于各定位槽道21的对接部211近外侧边,并供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一侧,垂直弯折后、再水平向连接的第一衔接导件116,即嵌入对接部211外侧的卡固槽213,以供第一衔接导件116固设于卡固槽213内,并低于供电源导件对接介面1111、第一对接面1211、第二对接面1221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131等,各导件的平面,不影响各导件与外部相对型式导件相对连接的插入、拔出,至于对接部211的内侧边,则分别收纳第一差分对接面1411第二差分对接面1421、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151、第三差分对接面1611及第四差分对接面1621,则在绝缘承置座2的对接部211形成前后分隔的二组导件组(可符合通用总线介面模式等),而于电子信号配送部1及绝缘承置座2的外部利用遮蔽外罩壳3予以包覆、屏蔽,以构成另一种形式的电子信号传送模块。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配送部1于实际应用时,为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所传送的正电源⊕,围绕着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而形成环绕式阻隔功效,分别将第一隔离空间101、第二隔离空间102及第三隔离空间103,予以分隔成三个互相不干扰的空间,可供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与噪声接地导件15、位于第二隔离空间102内,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与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14、位于第三隔离空间103内,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16则位于第一隔离空间101内,各导件在进行电子信号传输时,受到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的周围及第一分隔导件113、第二分隔导件114及第三分隔导件115等产生隔离,避免电子信号或噪声、电磁波等四处流窜或相互干扰周边的导件,亦可防止各导件的间相互产生干扰,有效降低各导件被干扰的现象,并提升电子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通过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噪声接地导件15,将各式噪声、电磁波等干扰信号向外排送,降低电子信号配送部1在传输信号时被干扰的不稳定现象,而增加电子信号传输的稳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输送模块,为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1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101、102(或103),并在不同的隔离空间101、102、103内,分别收纳、置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12、噪声处理接地导件13、第二信号配送导件14、噪声接地导件15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16,而利用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的正电流产生隔离作用,使可达到电子信号配送部1进行电子信号、电源等传输时,不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目的,更可搭配绝缘承置座2及遮蔽外罩壳3,藉正电源供应隔离框11的供电产生隔离方式,可供电子信号稳定地传输,降低电子信号的相互干扰、避免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影响,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故,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电子信号的输送模块进行设计,是利用电子信号配送部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并利用各隔离空间分别收纳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可达到通过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形成正电源的隔离作用、阻挡各导件传输电子信号、电源或噪声时流窜的信号为主要保护重点,以供各导件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乃仅使电子信号传输模块于传输信号时,可降低各导件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的优势,且通过噪声处理接地导件、噪声接地导件辅助将电磁波及噪声等干扰向外排出,可提升电子信号输送时的稳定品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具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设置,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及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2.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噪声接地导件、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具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
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设置,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
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
该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并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的第八定位接面;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3.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其中:
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磁波、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电源供应导件一侧设有与外部电源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并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一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一侧并设置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板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 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信号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设置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及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电组,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再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位于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相邻侧边的第八定位接面。
4.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具有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为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该电源供应隔离框,系具有对接外部预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一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并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一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一侧并设置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 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的另一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为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板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设置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电组,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信号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再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为设有位于相邻第七定位接面相邻侧边的第八定位接面;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5.一种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及遮蔽外罩壳,其中:
该绝缘承置座内部设有具多个定位槽道的承置空间;
该电子信号配送部组装于绝缘承置座的承置空间内,包括分别对位组装、固设于各定位槽道内的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噪声接地导件及第三信号配送导件组,而该正电源供应隔离框为呈矩形框体状,并于一侧角落的转角位置、设有对接外部预 设电源供应导件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组装定位于外部预设电子电路基材的电源导件定位接面,且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往二侧向外延伸呈封闭式框体状,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内部形成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二个以上的隔离空间,且于相邻的二隔离空间之间设有防止电源、噪声流窜的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
该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且该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为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二分隔导件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一定位接面,并于二分隔导件间的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一侧、并设置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二对接面、另侧即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板材的第二定位接面;
该噪声处理接地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相邻第一信号配送导件组的分隔导件另侧隔离空间内,设有与外部预设接地信号接触面电性接触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设有固设于外部电子电路基材的第三定位接面;
该第二信号配送导件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外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内侧的第一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三定位接面侧边的第四定位接面,而于正电源供应隔离框的外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一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设置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该第二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一差分对接面的第二差分对接面、另侧则设有位于第四定位接面侧边的第五定位接面;
该噪声接地导件装设于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相邻内侧的隔离空间内,一侧具有位于第一、二定位接面内侧的第六定位接面;
该第三信号配送导电组,为包括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及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而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一外侧隔离空间内,一侧具位于相邻第二噪声接地对接面另侧边的第三差分信号对接面、另侧则设有相邻第一定位接面的第七定位接面,再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相邻第一、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另一外侧隔离空间内、相邻第三差分信号配送导件、装设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则第四差分信号配送导件一侧具有相邻第三差分对接面的第四差分对接面,另侧设有位于相邻第七定 位接面相邻侧边的第八定位接面;及
该遮蔽外罩壳组装包覆在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的外部,内部具有收容绝缘承置座、电子信号配送部而成为与外部预设电子信号接触介面相对电性插接的对接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隔离框为具导电功能的金属材质制成,包括电源供应导件、至少三个以上的分隔导件,而于电源供应导件二侧分别设有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并由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电源导件定位接面、分别向外延伸设有连接于各分隔导件二侧的衔接导件,且形成矩形框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隔离框于电源供应导件一侧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相邻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的各分隔导件侧边,分别往垂直方向转折后,再利用衔接导件连接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各分隔导件侧边的各侧边,而供衔接导件与电源导件对接介面、各分隔导件侧边形成阶级状落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隔离框的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第一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一对接面、第二电子信号配送导件的第二对接面及噪声处理接地导件的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而电源导件对接介面、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及第一噪声接地对接面呈共平面的方式,平整位于电源供应隔离框的各隔离空间内部或侧边。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信号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外罩壳由金属材质的铁、铜、铝或镍或合金材质所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04714 CN203242845U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04714 CN203242845U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42845U true CN203242845U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9320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0471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2845U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4284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8642B (zh) * | 2015-08-20 | 2017-04-11 |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US9722360B2 (en) | 2015-08-12 | 2017-08-01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
-
2013
- 2013-03-07 CN CN 201320104714 patent/CN2032428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22360B2 (en) | 2015-08-12 | 2017-08-01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
TWI578642B (zh) * | 2015-08-20 | 2017-04-11 |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94195B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eceded ports | |
US9306304B2 (en) | Shielded flat flexible cable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 |
CN104347972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529271B (zh) | 线路布局结构、线路板及电子总成 | |
TWM608347U (zh) | 雙排焊線結構 | |
CN101568225B (zh) | 软性电路板 | |
CN101389183A (zh) | 一种差分信号线的贯孔区域设计系统及方法 | |
CN203242845U (zh)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
CN107820385B (zh) | 一种桥接件、屏蔽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203386992U (zh) |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
CN202487900U (zh) | 具电路板的连接器电路板线路布局结构 | |
CN106684597A (zh) | 网络接口连接器 | |
CN203250932U (zh)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
CN103972731A (zh) | 电连接器 | |
EP3609044A1 (en) |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2712610U (zh) | 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与电路板接地结构 | |
TWM461204U (zh) | 電子訊號輸送模組(八) | |
CN203250931U (zh)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
CN207925743U (zh) | 一种集成电连接器 | |
CN203218506U (zh)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
CN205752807U (zh) | Usb连接器 | |
CN203218507U (zh)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
CN110389630A (zh) | 内置多天线的电脑主机 | |
CN106455300A (zh) |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 |
CN203218614U (zh) | 电子信号输送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