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6150U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76150U CN203176150U CN 201220730355 CN201220730355U CN203176150U CN 203176150 U CN203176150 U CN 203176150U CN 201220730355 CN201220730355 CN 201220730355 CN 201220730355 U CN201220730355 U CN 201220730355U CN 203176150 U CN203176150 U CN 2031761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structure
- inducing part
- joint
- moving plate
- turn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包含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主动关节组至少设有两相对关节片以及一衔接于其间的中间连动片组;随动关节组设于该两相对关节片之间,并包括至少两彼此在相对朝内端以预设同步引动部衔接连动的随动片;该多个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对准该随动片朝外端,且该两关节片的朝外端形成一插定端头;中间连动片组的各中间连动片的朝外端对准该随动片组各随动片朝内端,同时以轴销加以结合;所述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并合排列并串接轴销;使主动关节组的任一相对关节片能以多个旋转中心自由旋转,以形成和顺的双端开合转轴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尤指可供组合于电子设备作为旋转动作轴心的转轴结构,能提高旋转自由度使电子设备两端更和顺地转动开展或闭合。
背景技术
以笔记型电脑之类电子设备为例,通常由作为系统端的底座以及显示用的上盖所共同组成,底座及上盖之间则使用枢轴器加以连接,并使上盖能以该枢轴器为动作轴心向上掀开成使用状态,或可反向将上盖闭合于底座上表面而成为闭合状态。此类枢轴器的重要性即在于本身作为电子设备的动作轴心之外,结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上盖掀开到达操作角度(如笔记型电脑的上盖显示荧幕通常掀开到135°左右)位置时,枢轴器本身结构能形成足够的支撑力,供将上盖显示荧幕定位在该操作角度位置。
如上述的此类现有枢轴器一般包括一含有心轴的组合件以及另一含有相对轴套的组合件,使其中一组合件装设于上盖,并将另一组合件装设在底座,同时使心轴及轴套彼此套合组接。考虑到支撑结构强度及动作顺畅度,上述含有心轴及相对轴套的组合件通常是以两组分布的方式设在此类电子设备(如笔记型电脑)上盖及底座枢接处的端边两侧位置。
由于此类现有枢轴器是以一组方式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盖掀开时,两个非属同一动作轴心的枢轴器预设心轴在转动时的协调性较不理想;同时,两个设置在接近同一中心线的枢轴器旋转自由度也受到限制,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无论掀开或闭合的转动过程动作顺畅度明显不足。
再者,一般转轴件与电子设备组合时,为了外观美感的诉求,通常需在壳身上进行复杂的开启锁合操作才可达成,增加了组配加工的繁复性,且不良率亦相对提高,因此,若能对此进行适当改善,以便加工更为简化,必能提升整体产品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能大幅提高此类转轴装设于电子设备时的旋转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能使所装设的电子设备更顺畅的进行双端间的开展及闭合动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尤指可供组合于电子设备作翻转动作轴心的转轴结构,所述的转轴结构由至少一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枢结组成;其中
所述主动关节组至少设有第一关节片及第二关节片的两相对关节片,以及一中间连动片组,上述两相对关节片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所述中间连动片组的至少两端之一于对应该同步引动部处,设有能同步衔接的连接引动部,且该第一关节片及第二关节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朝外端设成一插定端头;
所述随动关节组枢设于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所述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两彼此相对朝内同步连动的第一随动片及第二随动片,且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对应枢结所述第一随动片及第二随动片的朝外端;所述中间连动片组的两端对应枢结所述第一随动片及第二随动片的朝内端。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的转轴结构由多数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并配合多数轴销所枢串组成。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均设有同步引动部,且中间连动片组的两端分别设有对应衔接的连接引动部。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所述两相对关节片朝外的插定端头上插组有一器物锁合部件,并在朝内端设有相对的朝内同步引动部;上述中间连动片组的接近两端位置设有轴孔,并在该中间连动片组的两端设有能与上述两关节片朝内的同步引动部互相衔接的朝外连接引动部;所述的两随动片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以及朝内轴孔;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枢结于该两随动片的朝外轴孔;所述中间连动片组设有轴孔分别对准枢结于所述两随动片的朝内轴孔。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及中间连动片组轴孔以及随动片朝内轴孔的内周设有供所述轴销迫紧串接结合的凸缘。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的器物锁合部件锁置于一电子设备所设有的相对凹室空间。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中间连动片组由至少两同步衔接的中间连动片所连接而成,且各中间连动片的相对接端以同步引动部相衔接;所述随动关节组在该第一随动片与第二随动片之间同步衔接至少一中间随动片,且该中间连动片的相对接端对应枢结于该中间随动片的两端。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能相对啮合的齿部所构成。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两相对磨擦件所构成。
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中,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交叉同步牵引元件所构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外端更设置为插定端头,以适于简易插组器物锁合部件;再者,所述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并合排列,使相对关节片、中间连动片以及随动片通过所述的轴销串接,共同形成一多节式转轴结构;依上述主动关节组的任一相对关节片能以多个旋转中心自由旋转。
所述两相对关节片在接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朝外的插定端头以及朝内的轴孔,并在内部相对端分别设有相对的朝内同步引动部;上述中间连动片组于接近两端的附近分别设有轴孔,并在该两端设有能与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的同步引动部互相衔接的朝外连接引动部;所述的随动关节组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该随动关节组的朝外轴孔,并以第一轴销及第二轴销组合;所述中间连动片组的各中间连动片设有朝外轴孔,分别对准所述随动片的朝内轴孔,再以第三轴销及第四轴销组合。
所述各相对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及各中间连动片轴孔以及各随动片的轴孔的内周预设凸缘,供所述轴销迫紧串接结合形成定位夹持力。
所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外端所设置的插定端头,适于简易地插组于一具有插定槽的器物锁合部件,以利于精确而简易地装配于所应用的器物上,以提升产品效率及产品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大幅提高此类转轴装设于电子设备时的旋转自由度;并且能使所装设的电子设备更顺畅的进行双端间的开展及闭合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显示图1的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显示图1的其中一组关节片放大立体图;
图4是显示图1的主要关节片元件图;
图5是显示如图3的初步摆转状态图;
图6是显示图5的进一步摆转状态图;
图7是显示图1实施例的可翻转角度范围示意图;
图8是显示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9是显示图8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行实施例立体图;
图11是显示图10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主动关节组;20-第一关节片;30-第二关节片;21、31-插定端头;23、33-同步引动部;40-中间连动片组;401、402-中间连动片;4011、4021-相对接端;22、32、41、42-轴孔;43、44-连接引动部;50-第一随动片;60-第二随动片;51、52、61、62-轴孔;53、63-同步引动部;71~74-轴销;80-电子设备;81-底座;82-上盖;83、84-凹室空间;90-随动关节组;91-中间随动片;A-器物锁合部件;A1-插定槽;C-中心线;F-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于配合以下附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多数主动关节组10及随动关节组90(参图3)共同并合并配合多数轴销形成一多节式转轴结构。
为方便说明元件间的联系关系,在以下的相关说明中,如图2所示的中心线C中,朝接近中心线C将说明为「朝内」方向,远离中心线C将说明为「朝外」方向。
所述的主动关节组10至少包括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以及一中间连动片组40,上述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在接近其个别的两端位置;分别设有「朝外」的插定端头21、31以及「朝内」的轴孔22、32,并且在该两相对关节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朝内」端设有同步引动 部23、33;上述中间连动片组40则设置于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之间,由至少一个以上的中间连动片所同步连动组成在该中间连动片组40接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孔41、42,并在该两端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能与上述第一关节片20或/及第二关节片30的「朝内」同步引动部23、33互相对应衔接的「朝外」连接引动部43、44,使所述的第一关节片20或/及第二关节片30的至少其中之一,能与该中间连动片组40彼此产生同步衔接。
所述的随动关节组90设于该主动关节组10的两关节片之间,该多个随动关节组90至少包括两彼此在相对的朝内端,以预设同步引动部53、63衔接连动的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所述的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51、61以及「朝内」轴孔52、62。
若将上述的多数随动关节组90与多数主动关节组10并合排列后,因而能使两相对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的「朝内」轴孔22、32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的「朝外」轴孔51、61,并以第一轴销71及第二轴销72以枢串方式组合成一体;然后使中间连动片组40两端的轴孔41、42分别对准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的「朝内」轴孔52、62,再以第三轴销73及第四轴销74组合;同时,该多个插定端头21、31可以用来插组在一器物锁合部件A上的预设插定槽A1中(请见图9)。在图示可行实施例中,各该多个轴销71~74含有一侧扩大端,使销体穿过相对轴孔后,另一侧则能以扣环等扣订元件组合定位于预设凹颈部,但此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并非加以限制。
若再将在多数主动关节组10及随动关节组90并合排列,使多数组的相对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及中间连动片组40以及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以所述的轴销71~74串接组合而共同形成一多节式转轴结构。
如图4所示,于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两相对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的「朝内」轴孔22、32以及中间连动片组40的轴孔41、42的内周均可预设凸缘F,同时,包括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的「朝内」轴孔52、62亦可设置该多个凸缘F;这些凸缘F的设置能在轴销71~74穿过结合时产生紧迫压贴作用,以形成所需的定位夹持力量。
于图示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的「朝外」端,在型态上虽非必要设与该中间连动片组40相同的具有同步引动部,但将整个第一及第二随动片50、60设为与中间连动片组40的各中间连动片401、402同状结构,则有利于厂内的量产制造程序。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依上述实施例在主动关节组10的其中一相对关节片(即第一关节片20或第二关节片30)旋转摆动时,「朝内」同步引动部23或33将因为与中间连动片组40「朝外」连接引动部43或44互相衔接组合,进而将驱使中间连动片组40的第一个相衔的中间连动片401、402产生相对逆向的转动,并同步连动该随动关节组90的第一随动片50,接连的逐渐使整个多节式转轴结构形成同步旋转状态;也就是说,当其中一相对关节片(第一关节片20或第二关节片30)受力摆转时,另一相对关节片将同步受作用而摆转。于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若第一关节片20「朝外」端以顺时针方向受力摆转时(即图6状态受力准备转动成图5状态的过程),该第一关节片20「朝内」端将相对在中间连动片组40的「朝外」端的外周上产生顺时针旋转位移(请同时参阅图2、3及图5),并连动牵引其中的第一随动片50的「朝外」端产生同方向的位移且使第一随动片50「朝内」端亦顺时针旋转;由于该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之间,以预设同步引动部53、63衔接连动,使得相衔接的第二随动片60的「朝内」端即同步逆时针转动,该第二随动片60的「朝外」端因而相对产生逆时针方向摆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关节片20及第二关节片30将可以因而以中心线C为基准产生同步的反向摆转共同形成相对开展或闭合的动作,或至少由其中一相对关节片朝向另一相对关节片摆转接近(闭合)或远离(开启),且由第7图所示,该两相对关节片(20、30)间的相对摆转角度可由0度至360度,应用的适应角度范围极为宽广。
图8及图9显示将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装设于如笔记型电脑、可折式显示器、掌上型游戏机、随身电子秘书、手机、电子书、电子器物外套……等的类似电子设备80上,所述的电子设备80包括一底座81以及上盖82。于此一实施例中,如前述的器物锁合部件A可以直接锁置于该电子设备80的底座81及上盖82上分别设具的相对的凹室空间83、84中,并加以简易锁定组合。
图10及图11所显示,是将其中的中间连动片组40设由两个以上同步衔接的中间连动片401、402所连接而成,各中间连动片401、402的相对接端4011、4021则以同步引动部相衔接;另外该随动关节组90则是在第一随动片50及第二随动片60之间,同步衔接有至少一中间随动片91,以同步联动第一随动片50与第二随动片60间的操作,且中间连动片401、402的相对接端4011、4021亦对应枢结于各中间随动片91的两端;如此亦能产生前揭多节式联转弯摆的转轴动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多节式结构具有多数的旋转动作中心,整个转轴的旋转自由度可大幅提升,同时由于两端同步摆转开展或闭合,装设于各种具有两相对开展及闭合分离主副体的电子设备的旋转枢轴功能更趋顺畅,整体空间型态上显属创新与具有功效上的增益。
以上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例如,前述用以同步衔接的各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在实施上至少可有相啮合的齿部、相对磨擦件、交叉同步牵引元件或其他等效引动元件可供运用构成,而此均对于熟习此一技艺人士依该实施例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以下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5)
1.一种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于电子设备作翻转动作,所述的转轴结构由至少一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枢结组成;其中
所述主动关节组至少设有第一关节片及第二关节片的两相对关节片,以及一中间连动片组,上述两相对关节片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朝内端的同步引动部,所述中间连动片组的至少两端之一于对应该同步引动部处,设有能同步衔接的连接引动部,且该第一关节片及第二关节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朝外端设成一插定端头;
所述随动关节组枢设于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之间,所述随动关节组至少包括两彼此相对朝内同步连动的第一随动片及第二随动片,且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对应枢结所述第一随动片及第二随动片的朝外端;所述中间连动片组的两端对应枢结所述第一随动片及第二随动片的朝内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结构由多数主动关节组及随动关节组共同并合排列,并配合多数轴销所枢串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端均设有同步引动部,且中间连动片组的两端分别设有对应衔接的连接引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关节片朝外的插定端头上插组有一器物锁合部件,并在朝内端设有相对的朝内同步引动部;上述中间连动片组的接近两端位置设有轴孔,并在该中间连动片组的两端设有能与上述两关节片朝内的同步引动部互相衔接的朝外连接引动部;所述的两随动片分别设有两分开的朝外轴孔以及朝内轴孔;上述两相对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分别对准枢结于该两随动片的朝外轴孔;所述中间连动片组设有轴孔分别对准枢结于所述两随动片的朝内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片的朝内轴孔及中间连动片组轴孔以及随动片朝内轴孔的内周设有供所述轴销迫紧串接结合的凸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物锁合部件锁置于一电子设备所设有的相对凹室空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物锁合部件锁置于一电子设备所设有的相对凹室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连动片组由至少两同步衔接的中间连动片所连接而成,且各中间连动片的相对接端以同步引动部相衔接;所述随动关节组在该第一随动片与第二随动片之间同步衔接至少一中间随动片,且该中间连动片的相对接端对应枢结于该中间随动片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连动片组由至少两同步衔接的中间连动片所连接而成,且各中间连动片的相对接端以同步引动部相衔接;所述随动关节组在该第一随动片与第二随动片之间同步衔接至少一中间随动片,且该中间连动片的相对接端对应枢结于该中间随动片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能相对啮合的齿部所构成。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能相对啮合的齿部所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两相对磨擦件所构成。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两相对磨擦件所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交叉同步牵引元件所构成。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引动部及连接引动部,是由交叉同步牵引元件所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30355 CN203176150U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30355 CN203176150U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76150U true CN203176150U (zh) | 2013-09-04 |
Family
ID=4907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303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6150U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7615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9637A (zh) * | 2012-12-26 | 2014-07-02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CN103899637B (zh) * | 2012-12-26 | 2016-11-30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CN106460912A (zh) * | 2014-06-12 | 2017-02-22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半径铰链 |
CN111223402A (zh) * | 2018-11-23 | 2020-06-0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US10975603B2 (en) | 2014-06-12 | 2021-04-1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Flexible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
-
2012
- 2012-12-26 CN CN 201220730355 patent/CN2031761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9637A (zh) * | 2012-12-26 | 2014-07-02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CN103899637B (zh) * | 2012-12-26 | 2016-11-30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CN106460912A (zh) * | 2014-06-12 | 2017-02-22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半径铰链 |
CN106460912B (zh) * | 2014-06-12 | 2020-04-07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半径铰链 |
US10975603B2 (en) | 2014-06-12 | 2021-04-1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Flexible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
CN111223402A (zh) * | 2018-11-23 | 2020-06-0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US11266029B2 (en) | 2018-11-23 | 2022-03-01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CN111223402B (zh) * | 2018-11-23 | 2022-05-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23259U (zh) | 多节式转轴结构 | |
TWM453754U (zh) | 插組式多節轉軸結構 | |
TWM453753U (zh) | 多節式轉軸結構 | |
TWM453755U (zh) | 同步收展摺疊裝置 | |
CN105508408B (zh) | 多节式转轴改良结构 | |
CN204164153U (zh) | 多节式同步转轴结构 | |
CN203176150U (zh)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
WO2020034778A1 (zh) | 智能终端 | |
CN105822659B (zh) | 双向铰链 | |
TWI296307B (zh) | ||
CN204327738U (zh) | 多轴式转轴装置 | |
CN110206814B (zh) | 一种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 |
CN204419838U (zh) |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 |
CN103899636B (zh) | 同步收展折叠装置 | |
CN101336008B (zh) | 一种旋转折叠式耳机 | |
CN204041721U (zh) | 双轴连动式枢轴总成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CN103899637B (zh)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
CN204419837U (zh) | 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 | |
CN203176149U (zh) | 同步收展折叠装置 | |
CN103899637A (zh) | 插组式多节转轴结构 | |
TWM499040U (zh) | 具有扭力變化之多軸式轉軸裝置 | |
CN208982477U (zh) | 一种基于0-190度无缝外折的两轴连接机构 | |
TWI517779B (zh) | Two-way opening and closing connection device (2) | |
CN103899635B (zh) | 多节式转轴结构 | |
CN205315474U (zh) | 一种新型翻转组合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