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148247U -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8247U
CN203148247U CN2013201611111U CN201320161111U CN203148247U CN 203148247 U CN203148247 U CN 203148247U CN 2013201611111 U CN2013201611111 U CN 2013201611111U CN 201320161111 U CN201320161111 U CN 201320161111U CN 203148247 U CN203148247 U CN 203148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waste heat
sintering waste
converter
gen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611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栋杰
李斌
王彩霞
郝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ENERGY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ENERGY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ENERGY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ENERGY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611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8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8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82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集汽缸(9)、汽轮机(1)、凝汽器(3)、凝结水泵(4)、真空除氧器(7)和水泵(8),还包括蓄热器(11)、蒸汽加热炉(10)和烧结余热锅炉(12),其中所述蓄热器(11)用于接收转炉蒸汽并通过蒸汽加热炉(10)连接至蒸汽集汽缸(9),所述烧结余热锅炉(12)连接至蒸汽集汽缸(9),所述汽轮机(1)连接有发电机(2),所述凝汽器(3)连接有由冷却塔(5)和循环水泵(6)组成的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是:降低余热电站运行成本,使其更加集中化,系统互不影响,更灵活。节能减排,符合国家政策。设备布置紧凑,占地少,便于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烧结矿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2009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2010-2012年),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针对性地推广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预期在钢铁行业的推广比例达到20%,形成157.5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为钢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能降耗发挥积极作用。而钢铁企业转炉蒸汽是在转炉发生的高温煤气经过炉冒、斜烟道时,斜烟道需要冷却降温,这种降温采用了汽化冷却技术,也就是排管内的水,冷却完煤气后正好汽化成高压蒸汽,这些蒸汽由汽包回收而得到的。
目前钢铁企业余热发电利用都是单独的系统,没有进行联合利用,造成系统复杂,占地大,运行人员多,发电效率低,汽耗率大,造成发电收益较低,投资回报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解决了钢铁企业的余热发电系统结构复杂、占地大、发电效率低以及汽耗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集汽缸、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真空除氧器和水泵,还包括蓄热器、蒸汽加热炉和烧结余热锅炉,其中所述蓄热器用于接收转炉蒸汽并通过蒸汽加热炉连接至蒸汽集汽缸,所述烧结余热锅炉连接至蒸汽集汽缸,所述汽轮机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凝汽器连接有由冷却塔和循环水泵组成的冷却系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转炉车间和烧结余热锅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汽集汽缸和汽轮机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解决了钢铁行业余热不能组合利用的问题,该系统充分利用转炉蒸汽和烧结余热联合发电,回收了炼钢工序中不同的余热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只建设一套发电机组,相比常规设计节省投资,不外排污染物,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具有极强的社会效益。
2、该系统不需要消耗一次能源,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渣、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具有充分利用低温废汽、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多重意义,缓解了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
3、转炉余热发电一般采用饱和蒸汽发电机组,由于饱和蒸汽对汽轮机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虽然系统中采用了很多防范措施,但实际运行中仍不可避免造成汽轮机入口的蒸汽干度达不到0.995以上,因此使汽轮机叶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并且饱和蒸汽的发电效率低,汽耗率大,造成发电收益较低,投资周期长。本系统利用蒸汽加热炉系统,利用少量的煤气,将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提高了转炉蒸汽的品质,可以提高余热发电能力外,为调整控制蒸汽参数(温度、压力)创造了条件,更可以保证汽轮机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站的平均发电功率,降低投资回收期。
4、该余热电站进汽适应范围广,保证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不影响炼钢工序的正常生产;组合系统中余热锅炉给水系统采用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并联系统;
5、该系统设备布置紧凑,占地少,便于操作,减少工作人员,降低运行成本。可以解决部分电力需求,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的盈利空间。
6、工程技术上成熟可行、经济上投资合理;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一个实施例:一种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集汽缸9、汽轮机1、凝汽器3、凝结水泵4、真空除氧器7和水泵8,还包括蓄热器11、蒸汽加热炉10和烧结余热锅炉12,其中所述蓄热器11用于接收转炉蒸汽并通过蒸汽加热炉10连接至蒸汽集汽缸9,所述烧结余热锅炉12连接至蒸汽集汽缸9,所述汽轮机1连接有发电机2,所述凝汽器3连接有由冷却塔5和循环水泵6组成的冷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水泵8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转炉车间和烧结余热锅炉12。
根据本实用新型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蒸汽集汽缸9和汽轮机1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转炉系统产生的饱和蒸汽进入蓄热器11稳压后释放出连续稳定的低压饱和蒸汽,经过使用煤气燃烧的蒸汽加热炉10加热成低压的过热蒸汽,和烧结余热锅炉12产生的低压过热蒸汽一起进入蒸汽集汽缸9混合后来推动低参数的汽轮机1转动带动发电机2做功发电,做完功的乏汽进入凝汽器3后冷却成凝结水,凝汽器3冷却采用的是冷却塔5,利用循环水泵6强制循环冷却乏汽。冷却后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4打入真空除氧器7除氧后,用给水泵8分别打回转炉车间水箱和烧结余热锅炉12,循环利用。其中冷却塔5优选采用机力式通风冷却塔。本系统中烧结锅炉采用单压系统相对简单,节省投资,运行操作维护容易,而进入汽轮机后的系统是完全一致的,主要有汽轮机及发电机组系统;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电站化学水处理系统;站用电系统;电气接入系统;电站动控制系统;电站室外汽水管道系统;电站室外给水、排水、消防管网系统;以及为上述各系统配套土建、通讯、照明、环保、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供暖等辅助系统。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4)

1.一种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集汽缸(9)、汽轮机(1)、凝汽器(3)、凝结水泵(4)、真空除氧器(7)和水泵(8),还包括蓄热器(11)、蒸汽加热炉(10)和烧结余热锅炉(12),其中所述蓄热器(11)用于接收转炉蒸汽并通过蒸汽加热炉(10)连接至蒸汽集汽缸(9),所述烧结余热锅炉(12)连接至蒸汽集汽缸(9),所述汽轮机(1)连接有发电机(2),所述凝汽器(3)连接有由冷却塔(5)和循环水泵(6)组成的冷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8)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转炉车间和烧结余热锅炉(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集汽缸(9)和汽轮机(1)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5)采用的是机力式通风冷却塔。
CN2013201611111U 2013-03-26 2013-03-26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8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611111U CN203148247U (zh) 2013-03-26 2013-03-26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611111U CN203148247U (zh) 2013-03-26 2013-03-26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8247U true CN203148247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5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6111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8247U (zh) 2013-03-26 2013-03-26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824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7338A (zh) * 2015-05-13 2015-07-29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煤气与转炉蒸汽及烧结余热联合发电装置和余热利用方法
CN106066030A (zh) * 2016-07-19 2016-11-02 卢敏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CN110566921A (zh) * 2019-08-19 2019-12-13 江苏京泓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和方法
CN110642491A (zh) * 2019-10-12 2020-01-03 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厌氧罐系统热水盘管中的余热回收方法
CN115853609A (zh) * 2022-12-26 2023-03-28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炼铁流程余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7338A (zh) * 2015-05-13 2015-07-29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煤气与转炉蒸汽及烧结余热联合发电装置和余热利用方法
CN106066030A (zh) * 2016-07-19 2016-11-02 卢敏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CN110566921A (zh) * 2019-08-19 2019-12-13 江苏京泓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和方法
CN110642491A (zh) * 2019-10-12 2020-01-03 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厌氧罐系统热水盘管中的余热回收方法
CN115853609A (zh) * 2022-12-26 2023-03-28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炼铁流程余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9888B (zh) 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系统
CN203148247U (zh)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CN103670548A (zh) 基于热泵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CN202417632U (zh) 一种共用辅机系统的能量回收汽轮机发电及驱动压缩机组
CN103967544A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
CN105737123A (zh) 高炉煤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1071741Y (zh) 电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103089349A (zh) 一种分布式工业锅炉冷热电三联供装置
CN105275616A (zh) 热水电联产系统
CN103089441A (zh) 一种分布式气动-朗肯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装置
CN102359400B (zh) 一种钢铁企业余热蒸汽综合利用系统
Fu et al. Photothermal-assisted scheme design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03489712U (zh) 一种新型烧结炼钢轧钢余热综合利用发电设备
CN203130172U (zh) 钢厂富余高炉煤气及富余饱和蒸汽综合利用发电系统
CN103196299A (zh) 基于隧道窑的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3685328U (zh) 一种非恒定废热双级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206144612U (zh) 一种利用超临界机组实现高压缸抽汽供热热电联产系统
CN105698148A (zh) 一种工业锅炉排放高温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103075215A (zh) 抽汽型蒸汽朗肯-氨蒸汽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203130173U (zh) 一种新型转炉、轧钢加热炉蒸汽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CN205480908U (zh) 高炉煤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3657510U (zh) 余热锅炉发电耦合系统
CN103628938B (zh) 大幅降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温度的系统
CN102980231A (zh) 分布式能源与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
CN203534225U (zh) 一种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