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6030A -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66030A CN106066030A CN201610568231.1A CN201610568231A CN106066030A CN 106066030 A CN106066030 A CN 106066030A CN 201610568231 A CN201610568231 A CN 201610568231A CN 106066030 A CN106066030 A CN 1060660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it
- waste heat
- electromotor
- energy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7/00—Plants for converting heat or fluid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K27/02—Plants modified to use their waste heat, other than that of exhaust, e.g. engine-friction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5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incorporating thermal de-aeration of feed-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和发电机,所述余热锅炉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设有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的下方设有换热器,所述余热锅炉的底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导管与发电机连接,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汽包,所述汽包通过第三导管与蒸发装置连接,且第三导管上安装有引风机,所述换热器通过第四导管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第四导管上连接有除氧装置。本发明有效的收集锅炉内的余热,并将余热转化成电力进行发电,且蕴含的热量巨大,温度适中且稳定;环保效果显著,由于利用余热,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热湿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开发和需求也明显的增加,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而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 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而目前对于余热的利用率低,发电量少,没有完全回收利用余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和发电机,所述余热锅炉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设有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的下方设有换热器,所述余热锅炉的底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导管与发电机连接,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汽包,所述汽包通过第三导管与蒸发装置连接,且第三导管上安装有引风机,所述换热器通过第四导管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第四导管上连接有除氧装置,所述除氧装置分别与蒸发装置和汽包连接,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五导管连接有进水管,且第五导管上依次连接有水箱和除盐水装置。
优选的,所述蒸发装置与除氧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加压泵。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与发电机之间还设置有凝结水泵,且凝结水泵位于除氧装置靠近发电机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与水箱之间还设置有低压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有效的收集锅炉内的余热,并将余热转化成电力进行发电,且蕴含的热量巨大,温度适中且稳定;环保效果显著,由于利用余热,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热湿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余热锅炉、2过滤装置、3蒸发装置、4换热器、5进气管、6引风机、7汽包、8除氧装置、9发电机、10凝结水泵、11进水管、12出气管、13加压泵、14低压泵、15水箱、16除盐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1和发电机9,余热锅炉1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5,余热锅炉1内设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下方设有蒸发装置3,蒸发装置3的下方设有换热器4,余热锅炉1的底端连接有出气管12,过滤装置2通过第一导管与发电机9连接,过滤装置2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汽包7,汽包7通过第三导管与蒸发装置3连接,且第三导管上安装有引风机6,换热器4通过第四导管与发电机9连接,第四导管上连接有除氧装置8,除氧装置8分别与蒸发装置3和汽包7连接,换热器4通过第五导管连接有进水管11,且第五导管上依次连接有水箱15和除盐水装置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有效的收集锅炉内的余热,并将余热转化成电力进行发电,且蕴含的热量巨大,温度适中且稳定;环保效果显著,由于利用余热,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热湿污染。
蒸发装置3与除氧装置8之间还设置有加压泵13,换热器4与发电机9之间还设置有凝结水泵10,且凝结水泵10位于除氧装置8靠近发电机9的一侧,换热器4与水箱15之间还设置有低压泵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有效的收集锅炉内的余热,并将余热转化成电力进行发电,且蕴含的热量巨大,温度适中且稳定;环保效果显著,由于利用余热,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热湿污染。
示例一:工作时,高温烟气进口从进气管5进入余热锅炉1内,余热锅炉1内设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下方设有蒸发装置3,蒸发装置3的下方设有换热器4,余热锅炉1的底端连接有出气管12,过滤装置2通过第一导管与发电机9连接,过滤装置2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汽包7,汽包7通过第三导管与蒸发装置3连接,且第三导管上安装有引风机6,换热器4通过第四导管与发电机9连接,第四导管上连接有除氧装置8,除氧装置8分别与蒸发装置3和汽包7连接,换热器4通过第五导管连接有进水管11,且第五导管上依次连接有水箱15和除盐水装置16,有效的收集锅炉内的余热,并将余热转化成电力进行发电,且蕴含的热量巨大,温度适中且稳定;环保效果显著,由于利用余热,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热湿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1)和发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1)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5),所述余热锅炉(1)内设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下方设有蒸发装置(3),所述蒸发装置(3)的下方设有换热器(4),所述余热锅炉(1)的底端连接有出气管(12),所述过滤装置(2)通过第一导管与发电机(9)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汽包(7),所述汽包(7)通过第三导管与蒸发装置(3)连接,且第三导管上安装有引风机(6),所述换热器(4)通过第四导管与发电机(9)连接,所述第四导管上连接有除氧装置(8),所述除氧装置(8)分别与蒸发装置(3)和汽包(7)连接,所述换热器(4)通过第五导管连接有进水管(11),且第五导管上依次连接有水箱(15)和除盐水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装置(3)与除氧装置(8)之间还设置有加压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与发电机(9)之间还设置有凝结水泵(10),且凝结水泵(10)位于除氧装置(8)靠近发电机(9)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与水箱(15)之间还设置有低压泵(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68231.1A CN106066030A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68231.1A CN106066030A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66030A true CN106066030A (zh) | 2016-11-02 |
Family
ID=5720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68231.1A Pending CN106066030A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66030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970814U (zh) * | 2012-12-17 | 2013-06-05 | 严利 | 高温蒸汽余热发电节能系统 |
CN202993868U (zh) * | 2012-11-23 | 2013-06-12 |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带汽化烟道的密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CN203148247U (zh) * | 2013-03-26 | 2013-08-21 | 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
FR3016025A1 (fr) * | 2013-12-30 | 2015-07-03 | Fives | Combinaison d'une unite de stockage d'energie par air comprime et d'une centrale thermique |
CN105509022A (zh) * | 2015-12-17 | 2016-04-20 | 天壕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发电系统 |
-
2016
- 2016-07-19 CN CN201610568231.1A patent/CN1060660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993868U (zh) * | 2012-11-23 | 2013-06-12 |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带汽化烟道的密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CN202970814U (zh) * | 2012-12-17 | 2013-06-05 | 严利 | 高温蒸汽余热发电节能系统 |
CN203148247U (zh) * | 2013-03-26 | 2013-08-21 | 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转炉蒸汽烧结余热联合利用发电系统 |
FR3016025A1 (fr) * | 2013-12-30 | 2015-07-03 | Fives | Combinaison d'une unite de stockage d'energie par air comprime et d'une centrale thermique |
CN105509022A (zh) * | 2015-12-17 | 2016-04-20 | 天壕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发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43978U (zh) | 炭素煅烧炉余热发电系统 | |
CN106321174B (zh) |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 | |
CN103696816B (zh) | 一种中间再热小容量分轴式汽轮发电机组 | |
CN108534127A (zh) | 一种锅炉给水除氧系统 | |
CN104132541B (zh)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和梯级利用系统 | |
CN209485081U (zh) | 一种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9324451U (zh) | 一种采用蒸汽轮机的循环发电装置 | |
CN206144612U (zh) | 一种利用超临界机组实现高压缸抽汽供热热电联产系统 | |
CN105840256A (zh) | 电厂乏汽热利用系统 | |
CN203499741U (zh) | 与一次再热主汽轮机同轴布置的背压抽汽小汽轮机热力系统 | |
CN205714295U (zh) |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发电装置 | |
CN103075215A (zh) | 抽汽型蒸汽朗肯-氨蒸汽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 |
CN206739907U (zh) |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 |
CN207006100U (zh) | 一种环冷机废气与烧结大烟道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9042315U (zh) | 一种新能源热循环转化再利用装置 | |
CN106066030A (zh) | 一种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发电系统 | |
CN206722889U (zh) | 一种环冷机低温废气与烧结大烟道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6694080U (zh) | 一种热电厂利用锅炉旁路循环深度调峰改造系统 | |
CN203360485U (zh) | 一种新型转炉余热发电装置 | |
CN103089354B (zh) | 蒸汽朗肯-氨蒸汽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 |
CN206310479U (zh) |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 |
CN110966798A (zh) | 一种新型发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无温排水热力系统 | |
CN205939667U (zh) | 一种锅炉供热系统 | |
CN204787202U (zh) | 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供热系统 | |
CN103147810A (zh) | 抽汽型蒸汽朗肯-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