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5064U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05064U CN203005064U CN 201220621903 CN201220621903U CN203005064U CN 203005064 U CN203005064 U CN 203005064U CN 201220621903 CN201220621903 CN 201220621903 CN 201220621903 U CN201220621903 U CN 201220621903U CN 203005064 U CN203005064 U CN 2030050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viform
- mounting assembly
- pedestal
- assembly under
- rubber compon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包括:橡胶部件,包括盆状基座,所述盆状基座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基座柱,所述基座柱外壁与所述盆状基座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尼龙部件,其为无底盆状结构,包括环形侧壁和向外突出的外缘,该无底盆状结构与所述盆状基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主要支撑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及冷凝器总成,并间接缓冲来自发动机的振动,避免直接传递至车身引起乘员的不舒适。所述橡胶部件和尼龙部件共同硫化,使用的尼龙部件有效降低了部件重量;同时橡胶部件设计的“花瓶”结构,内部留有空腔,有效的吸收了缓冲;从而提升了整车振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具体涉及用于乘用车上以支撑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及冷凝器的下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国内大多数车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一般直接使用橡胶部件或者橡胶部件与金属部件的组合体,1、直接使用橡胶部件的车型,因为保证支撑强度,一般做成实心部件,增加成本的同时,缓冲效果较差;2、橡胶部件与金属部件的组合体,重量较重,虽然同样采用硫化的处理,但是橡胶部件仍然是实心部件,未充分考虑如何更好的缓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在减轻散热器下悬置总成重量的同时,能够更高的吸收缓冲能量,提升整车振动性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包括:
橡胶部件,包括盆状基座,所述盆状基座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基座柱,所述基座柱外壁与所述盆状基座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
尼龙部件,其为无底盆状结构,包括环形侧壁和向外突出的外缘,该无底盆状结构与所述盆状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部件和尼龙部件为硫化连接;硫化后,所述尼龙部件的环形侧壁被橡胶部件的基座所包裹,所述外缘正好套在盆状基座的外壁沿上。
优选的,所述基座柱的高度高于盆状基座的高度,所述盆状基座外壁上设有凸棱。
优选的,所述橡胶部件基座柱的上边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圆球状凸台。
优选的,所述橡胶部件基座柱的上边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空腔结构。
更优选的,所述空腔结构与所述凸台间隔排列。
优选的,所述空腔结构为颈口细肚子大的“花瓶”结构。
更优选的,所述“花瓶”结构为1~3个连续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主要支撑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及冷凝器总成,并间接缓冲来自发动机的振动,避免直接传递至车身引起乘员的不舒适。所述橡胶部件和尼龙部件共同硫化,有效降低了部件重量;同时橡胶部件设计的“花瓶”结构,内部留有空腔,有效的吸收了缓冲;从而提升了整车振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的尼龙部件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5“花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序号为:橡胶部件1,盆状基座11,基座柱12,环形凹槽13,凸棱14,凸台15,“花瓶”结构16,尼龙部件2,环形侧壁21,外缘22,通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考图1、图2,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包括橡胶部件1和尼龙部件2,其中,所述橡胶部件1,包括盆状基座11,所述盆状基座11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基座柱12,所述基座柱12外壁与所述盆状基座1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13;所述尼龙部件2,其为无底盆状结构,包括环形侧壁21和向外突出的外缘22,该无底盆状结构与所述盆状基座11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下悬置总成用于支撑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及冷凝器总成,并间接缓冲来自发动机的振动,避免直接传递至车身引起乘员的不舒适。其中的橡胶部件1为主体部件,其与尼龙部件2共同起到骨架支撑作用。
所述橡胶部件1和尼龙部件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如卡接、硫化连接等。
优选的,所述橡胶部件1和尼龙部件2为硫化连接;所述尼龙部件2的环形侧壁21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23,硫化后,所述尼龙部件2的环形侧壁21被橡胶部件1的基座11所包裹,所述外缘22正好套在盆状基座11的外壁沿上。硫化连接使橡胶部件1和尼龙部件2结合更为紧密,尼龙部件2在中间为骨架,能够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参考图1和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部件1的基座柱12的高度高于盆状基座11的高度;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柱12的内壁上设有凸棱,以增强其与其他部件的连接作用。
参考图3和图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部件基座柱12的上边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圆球状凸台15。该凸台装配后被压缩,避免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及冷凝器总成对橡胶部件基座柱12的直接压缩。
参考图4和图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部件基座柱12的上边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能够进一步起到吸收缓冲的作用。该所述空腔结构16与所述凸台15为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结构为颈口细肚子大的“花瓶”结构16。如该“花瓶”结构16每3个排列在一起,并与凸台15成间隔排列方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缓冲性能的同时,减少整个总成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包括:
橡胶部件,包括盆状基座,所述盆状基座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基座柱,所述基座柱外壁与所述盆状基座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
尼龙部件,其为无底盆状结构,包括环形侧壁和向外突出的外缘,该无底盆状结构与所述盆状基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部件和尼龙部件为硫化连接;硫化后,所述尼龙部件的环形侧壁被橡胶部件的基座所包裹,所述外缘正好套在盆状基座的外壁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柱的高度高于盆状基座的高度,所述盆状基座外壁上设有凸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部件基座柱的上边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圆球状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部件基座柱的上边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空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与所述凸台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为颈口细肚子大的“花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瓶”结构为1~3个连续排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21903 CN203005064U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21903 CN203005064U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05064U true CN203005064U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859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621903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05064U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0506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1802A (zh) * | 2012-11-21 | 2013-02-27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CN106427519A (zh) * | 2016-12-09 | 2017-02-22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汽车动力悬置连接板 |
CN110271408A (zh) * | 2019-06-14 | 2019-09-2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散热器软垫 |
-
2012
- 2012-11-21 CN CN 201220621903 patent/CN20300506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1802A (zh) * | 2012-11-21 | 2013-02-27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CN106427519A (zh) * | 2016-12-09 | 2017-02-22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汽车动力悬置连接板 |
CN106427519B (zh) * | 2016-12-09 | 2019-01-25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汽车动力悬置连接组件 |
CN110271408A (zh) * | 2019-06-14 | 2019-09-2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散热器软垫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41802B (zh)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
CN203005064U (zh) | 一种新型散热器下悬置总成 | |
CN203856955U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胶垫 | |
CN207670175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用蓄电池框总成 | |
CN214742386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子水泵橡胶减震支架 | |
CN206264776U (zh) | 一种衬套类悬置限位结构及汽车 | |
CN103112348B (zh) | 一种散热器上悬置总成 | |
CN202560907U (zh) | 弹性体和金属复合的汽车避震器弹簧 | |
CN203272565U (zh) | 汽车减震器连杆缓冲减震外壳保护装置 | |
CN203186080U (zh) | 一种散热器上悬置总成 | |
CN103287254A (zh) | 一种改进散热器上悬置总成 | |
CN201973153U (zh) | 弹簧吊钩减振器 | |
CN203237029U (zh) | 一种改进散热器上悬置总成 | |
CN202557247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左后支座 | |
CN203267756U (zh) | 汽车发动机局部支撑件 | |
CN203902247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 |
CN202541252U (zh) | 汽车空调压缩机用支架 | |
CN203472504U (zh) | 新型预减震式发动机支撑 | |
CN207875371U (zh) | 一种发动机减振结构 | |
CN102720830B (zh) | 变速箱内嵌橡胶支承减震器 | |
CN201834152U (zh) | 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 |
CN103231641A (zh) | 汽车发动机局部支撑件 | |
CN204161189U (zh) | 一种汽车顶衬辅助拉手 | |
CN203318518U (zh) | 汽车用顶端连接板 | |
CN209800616U (zh) | 轿车高性能安全减震器用安全减震器顶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22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