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77968U -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 Google Patents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77968U CN202877968U CN 201220447017 CN201220447017U CN202877968U CN 202877968 U CN202877968 U CN 202877968U CN 201220447017 CN201220447017 CN 201220447017 CN 201220447017 U CN201220447017 U CN 201220447017U CN 202877968 U CN202877968 U CN 2028779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longitudinal fluting
- control hole
- base plat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包括具有平滑上表面的底板,该底板的上面加工有真空吸附凹槽,底板的底面加工有凹槽,凹槽上覆盖有密封盖板,所述真空吸附凹槽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控制孔I,真空吸附凹槽通过凹槽控制孔I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底板的侧面加工有真空泵连接口,所述凹槽内加工有通孔,真空泵连接口通过通孔与凹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真空泵原理,将被加工零件吸附在真空夹具上,加工时采用分零件大小进行加工,因此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数控铣床上使用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械加工行业中,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特别多,由于零件的刚度较低,而所需要的零件又特别薄,使用传统的夹具工件在装夹力、切削力、切削振动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零件加工后变形,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而且板类零件厚度较薄时,现有的机床夹具无法将待加工零件装夹在数控铣床上,不能实现较薄零件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包括具有平滑上表面的底板,该底板的上面加工有真空吸附凹槽,底板的底面加工有凹槽,凹槽上覆盖有密封盖板,所述真空吸附凹槽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控制孔I,真空吸附凹槽通过凹槽控制孔I与凹槽相连通;
所述底板的侧面加工有真空泵连接口,所述凹槽内加工有通孔,真空泵连接口通过通孔与凹槽相连通;
工作时,所述真空吸附凹槽的上表面覆盖有薄板类零件、真空吸附凹槽、凹槽控制孔I、凹槽、密封盖板、通孔内部形成一个连通的空间,当该空间内部的空气由与所述真空泵连接口的真空泵抽出后,空间内部形成负压,将薄板类零件吸附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所述底板上加工有工作台连接孔。
所述凹槽为阶梯型凹槽,在凹槽阶梯的上表面加工有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凹槽的阶梯上表面还加工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密封橡胶圈上。
所述真空吸附凹槽为一与底板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凹槽,具有一中部横向凹槽,所述凹槽控制孔I位于该中部横向凹槽内,在中部横向凹槽内还具有凹槽控制孔II和凹槽控制孔III;
所述真空吸附凹槽还包括:与所述中部横向凹槽交汇连通的第一纵向凹槽、第三纵向凹槽、第五纵向凹槽,所述凹槽控制孔I、凹槽控制孔II和凹槽控制孔III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第三纵向凹槽、第五纵向凹槽与中部横向凹槽的交汇处。
凹槽控制孔I、凹槽控制孔II、凹槽控制孔III上具有密封堵I、密封堵II、密封堵III,所述密封堵与凹槽控制孔可拆连接。
在第一纵向凹槽与第三纵向凹槽之间具有第二纵向凹槽;在第三纵向凹槽与第五纵向凹槽之间具有第四纵向凹槽;所述第二纵向凹槽、第四纵向凹槽内分别填充密封胶条I、密封胶条II,所述密封胶条I和密封胶条II与所述第二纵向凹槽、第四纵向凹槽过盈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真空泵原理将待加工零件紧紧吸附在真空吸附凹槽上,既采用可靠的定位方式,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底板1的俯视图。
图2为底板1的俯视图。
图3为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B-B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用于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包括:1.底板;2.密封盖板;3.真空泵连接孔;4.密封胶条Ⅰ;4.1.密封胶条II;6.通孔;7.工作台连接孔;8.螺栓孔;9.密封橡胶圈;10.真空吸附凹槽;11.凹槽;12.环形凹槽;20.凹槽控制孔Ⅰ;21.凹槽控制孔II;22.凹槽控制孔Ⅲ;30.密封堵I;31.密封堵II;32密封堵III;50.中部横向凹槽;51第一纵向凹槽;52.第二纵向凹槽;53.第三纵向凹槽;54.第四纵向凹槽;55.第五纵向凹槽。
如图1所示,底板1上加工有工作台连接孔7,加工零件前,将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固定在数控铣床工作台上。
如图3、图4所示,凹槽11为阶梯形凹槽,凹槽11的阶梯上表面加工有环形凹槽12,密封橡胶圈9和螺栓孔8设置在环形凹槽12的内部,加工零件时通过螺栓将密封盖板2紧固在橡胶圈9上,使凹槽11成密封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真空吸附凹槽10具有中部横向凹槽50、第一纵向凹槽51、第二纵向凹槽52、第三纵向凹槽53、第四纵向凹槽54、第五纵向凹槽55,中部横向凹槽50分别与第一纵向凹槽51、第三纵向凹槽53、第五纵向凹槽55相交于凹槽控制孔Ⅰ20、凹槽控制孔II 21、凹槽控制孔Ⅲ22处。
作为另一种改进方案,如图3所示,凹槽控制孔Ⅰ20、凹槽控制孔II 21、凹槽控制孔Ⅲ22内填充有密封堵I30、密封堵II 31和密封堵III32,加工零件时3个密封堵可以选择性的使用,当加工大型板类零件时,应该打开所有的密封堵I30、密封堵II 31和密封堵III32,选择性的打开密封胶条Ⅰ4或者将密封胶条Ⅰ4和密封胶条II4.1都打开,这样能够使真空吸附凹槽10受到较大的吸附力。
如图2所示,第二纵向凹槽52和第四纵向凹槽54内填充有密封胶条Ⅰ4和密封胶条II 7,加工零件时,选择性的使用密封胶条Ⅰ4,可以调节真空吸附凹槽10所受吸附力的大小,从而使夹具能够加工大中小型板类零件。
用于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①在工作台连接孔7安装螺栓,使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将密封盖板2盖在凹槽11上,并用螺栓将密封盖板2紧固在凹槽11上;
步骤②将密封胶条Ⅰ4、密封胶条Ⅱ4.1放入真空吸附凹槽10的第二纵向凹槽52、第四纵向凹槽54内,密封堵Ⅰ30放入凹槽控制孔Ⅰ20中、密封堵Ⅱ31放入凹槽控制孔Ⅱ21中、密封堵Ⅲ32放入凹槽控制孔Ⅲ22中;
步骤③将真空泵连接口3与真空泵相接通,利用真空泵将凹槽11内的空气吸出,使其凹槽11形成负压;
步骤④打开密封堵Ⅰ30、密封堵Ⅱ31、密封堵Ⅲ32,及密封胶条I4和密封胶条II 4.1,使与工件接触的真空吸附凹槽10也成负压状态,由于真空吸附凹槽10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使被加工零件紧紧吸附在真空吸附凹槽10上。
加工零件时,通过三个凹槽控制孔和两个密封胶条的调整组合可实现加工大、中、小型零件:当三个密封堵都打开,两个密封胶条都去掉,可以加工底厚4~5mm薄的大型板类零件;当密封堵Ⅰ30、密封堵Ⅱ31打开,密封胶条Ⅰ4去掉(或密封堵Ⅱ31、密封堵Ⅲ32打开,对应的密封胶条Ⅱ4.1去掉),可以加工底厚3~4mm薄的中型板类零件;当仅有密封堵Ⅰ30(或仅有密封堵Ⅱ31、或仅有密封堵Ⅲ32)打开便可以加工底厚2~3mm薄的小型板类零件。
通过上述文字的表述及附图说明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利用真空泵原理,将被加工零件吸附在真空夹具上,加工时采用分零件大小进行加工,因此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具有平滑上表面的底板(1),该底板(1)的上面加工有真空吸附凹槽(10),底板(1)的底面加工有凹槽(11),凹槽(11)上覆盖有密封盖板(2),所述真空吸附凹槽(10)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控制孔I(20),真空吸附凹槽(10)通过凹槽控制孔I(20)与凹槽(11)相连通;
所述底板(1)的侧面加工有真空泵连接口(3),所述凹槽(11)内加工有通孔(6),真空泵连接口(3)通过通孔(6)与凹槽(11)相连通;
工作时,所述真空吸附凹槽(10)的上表面覆盖有薄板类零件、真空吸附凹槽(10)、凹槽控制孔I(20)、凹槽(11)、密封盖板(2)、通孔(6)内部形成一个连通的空间,当该空间内部的空气由与所述真空泵连接口(3)的真空泵抽出后,空间内部形成负压,将薄板类零件吸附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底板(1)上加工有工作台连接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特征还在于:凹槽(11)为阶梯型凹槽,在凹槽(11)阶梯的上表面加工有环形凹槽(12),在该环形凹槽(12)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9);所述凹槽(11)的阶梯上表面还加工有多个螺栓孔(8),所述密封盖板(2)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密封橡胶圈(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真空吸附凹槽(10)为一与底板(1)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凹槽,具有一中部横向凹槽(50),所述凹槽控制孔I(20)位于该中部横向凹槽(50)内,在中部横向凹槽(50)内还具有凹槽控制孔II(21)和凹槽控制孔III(22);
所述真空吸附凹槽(10)还包括:与所述中部横向凹槽(50)交汇连通的第一纵向凹槽(51)、第三纵向凹槽(53)、第五纵向凹槽(55),所述凹槽控制孔I(20)、凹槽控制孔II(21)和凹槽控制孔III(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51)、第三纵向凹槽(53)、第五纵向凹槽(55)与中部横向凹槽(50)的交汇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特征还在于:凹槽控制孔I(20)、凹槽控制孔II(21)、凹槽控制孔III(22)上具有密封堵I(30)、密封堵II(31)、密封堵III(32),所述密封堵与凹槽控制孔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其特征还在于:在第一纵向凹槽(51)与第三纵向凹槽(53)之间具有第二纵向凹槽(52);在第三纵向凹槽(53)与第五纵向凹槽(55)之间具有第四纵向凹槽(54);所述第二纵向凹槽(52)、第四纵向凹槽(54)内分别填充密封胶条I(4)、密封胶条II(4.1),所述密封胶条I(4)和密封胶条II(4.1)与所述第二纵向凹槽(52)、第四纵向凹槽(54)过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47017 CN202877968U (zh) | 2012-09-04 | 2012-09-04 |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47017 CN202877968U (zh) | 2012-09-04 | 2012-09-04 |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77968U true CN202877968U (zh) | 2013-04-17 |
Family
ID=4806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470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77968U (zh) | 2012-09-04 | 2012-09-04 |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7796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8684A (zh) * | 2015-03-19 | 2015-06-03 | 柳州市永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线切割机床加工件装夹方法 |
CN106216530A (zh) * | 2016-07-30 | 2016-12-14 |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自动化设备快速精确的换膜装置 |
CN106514382A (zh) * | 2016-12-14 | 2017-03-22 |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 一种用于加工多筋类零件的真空吸附方法和铣切夹具 |
CN110027904A (zh) * | 2019-04-12 | 2019-07-19 | 佛山市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芯卷绕机的上料系统 |
-
2012
- 2012-09-04 CN CN 201220447017 patent/CN2028779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8684A (zh) * | 2015-03-19 | 2015-06-03 | 柳州市永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线切割机床加工件装夹方法 |
CN106216530A (zh) * | 2016-07-30 | 2016-12-14 |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自动化设备快速精确的换膜装置 |
CN106216530B (zh) * | 2016-07-30 | 2018-04-17 |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自动化设备快速精确的换膜装置 |
CN106514382A (zh) * | 2016-12-14 | 2017-03-22 |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 一种用于加工多筋类零件的真空吸附方法和铣切夹具 |
CN110027904A (zh) * | 2019-04-12 | 2019-07-19 | 佛山市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芯卷绕机的上料系统 |
CN110027904B (zh) * | 2019-04-12 | 2024-05-28 | 佛山市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芯卷绕机的上料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37211A (zh) |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 |
CN202877968U (zh) |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 |
CN103639797A (zh) | 双曲度型面的真空吸附台及加工双曲度蒙皮厚度的方法 | |
CN206732647U (zh) | 一种对称端盖的防错夹具 | |
CN207104444U (zh) | 一种摩托车节气门体加工夹具 | |
CN208179030U (zh) | 电动汽车电动机壳体机加用复合镗孔夹具 | |
CN207953287U (zh) | 加固型电动汽车电动机壳体机加用复合镗孔夹具 | |
CN203696440U (zh) | 一种气浮式回转工作台 | |
CN202411882U (zh) | 一种用于蜂窝材料的真空夹压装置 | |
CN211490612U (zh) | 精准定位加工的cnc夹具 | |
CN204075820U (zh) | 一种用于固定散热片的真空发生系统 | |
CN205309812U (zh) | 一种铝合金薄板类零件铣平面的真空夹紧装置 | |
CN220480973U (zh) | 金属件加工的夹持组件 | |
CN208913657U (zh) | 一种汽油机汽缸的加工工装 | |
CN103158021A (zh) | 浮动吸附装置 | |
CN203779153U (zh) | 一种用于盘类零件的真空吸盘夹具 | |
CN104708465A (zh) | 端盖铣夹具 | |
CN215546733U (zh) | 一种在加工中心上使用的通用真空吸盘夹具 | |
CN205927964U (zh) | 一种用于中空液冷箱体加工的卡具 | |
CN210147540U (zh) | 一种阀体偏心轴孔镗床工装 | |
CN203343749U (zh) | 连杆螺栓孔加工夹具 | |
CN204366479U (zh) | 一种电机铝件长壳体钻铣用定位装置 | |
CN202985415U (zh) | 一种用于固定板状物的工作台 | |
CN113118810A (zh) | 用于电子产品零件的装夹治具 | |
CN215510111U (zh) | 一种cnc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