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7130U -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17130U CN202817130U CN2012203896309U CN201220389630U CN202817130U CN 202817130 U CN202817130 U CN 202817130U CN 2012203896309 U CN2012203896309 U CN 2012203896309U CN 201220389630 U CN201220389630 U CN 201220389630U CN 202817130 U CN202817130 U CN 202817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harge
- switch
- storage battery
- shell
- radi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包括放电负载、散热器、控制器、外壳、开关,其中,放电负载采用额定阻抗,在外壳内部与散热器紧密固连、热导通,其一端电固连一根直流电源线,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关电固连另一根直流电源线,使用时把两根直流电源线的另两端与外部待放电的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电固连;开关包括多路,多路之间相互并联;每一路至少包括一机械断合开关,或一电路触发开关,或串联后的机械断合开关与电路触发开关;控制器用于对开关中的电路触发开关进行控制,当放电负载或蓄电池两端的电压下降至设定的触断电压时,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触发开关实现停止放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修复专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器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各类蓄电池用量最大的是铅蓄电池,通常简称蓄电池,其制造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安全可靠、容量大、放电强度大等电气性能优势,且废弃物回收率能够达到99%,符合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发展趋势,目前在电动牵引车、车船起动、通信机站、储能等大功率/大容量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但铅蓄电池又具有使用寿命较短、容易提前报废的缺陷。以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电动自行车用6DZM系列蓄电池为例,平均使用周期12~15个月,年废弃量超过6亿只,加上其他行业,每年所废弃的蓄电池数量更为庞大。由此市场服务终端兴起了电池修复业,试图通过对废弃电池补水、充电,使电池能继续使用一定时间。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对蓄电池进行修复的方法,例如铅蓄电池包括:富液补充充电方法、正/负脉冲充电方法、多阶段式智能充电方法、高温搁置法等。但是,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充电修复方法,一般都需要对蓄电池首先进行放电处理。
蓄电池维护修复通常需要两阶段放电,第一阶段将待维护修复的蓄电池放电至空荷,其技术意义不仅是了解残存容量(因不少自动修复充电机并不需要了解蓄电池的残存容量状态),还因为某些修复添加剂在蓄电池空荷状态下添加更理想;第二放电阶段一般为行业公知的深放电,为此通常要使用两类放电截止电压的放电机。
目前市场上可调节放电截止电压的高端放电机的设备摊分成本高,且在反复使用中需经常调节放电截止电压,实际使用并不方便;而市场更多的以成组串联电池为放电对象的电子控制设备,深放电所得到的只是若干只电池串联放电的平均值,很难达到把蓄电池深放电至同一低电压基准的预期技术目的。为此蓄电池维护修复市场急需一种廉价实用、操作简便的专用放电仪器,特别是一种可将深放电与常规放电至空荷的功能合而为一的专用放电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子控制恒流放电机受性价比限制的缺点,提供一种廉价实用、操作简便的定阻抗放电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包括放电负载1、散热器2、控制器3、外壳4、开关5,所述放电负载1采用额定阻抗,在所述外壳4内部与所述散热器2紧密固连、热导通,其一端电固连一根直流电源线,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关5电固连另一根直流电源线,使用时把两根直流电源线的另两端与外部待放电的蓄电池6的正、负极端子电固连;
所述的开关5包括多路,所述多路之间相互并联;每一路至少包括一机械断合开关,或一电路触发开关,或串联后的机械断合开关与电路触发开关;所述控制器3用于对所述开关5中的电路触发开关进行控制,当所述放电负载1或所述蓄电池6两端的电压下降至设定的触断电压时,所述控制器3通过控制所述电路触发开关实现停止放电;其中,所述开关5的至少一路的触断电压为蓄电池行业技术标准Ie(A)放电的终止电压值V01,其他路的触断电压≤80%V01。
所述的机械开关5a可采用任意机械断/合形式,对应每个放电回路分别设置一个机械开关,或若干个放电回路共用一个多档机械开关5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5的多个路中的机械断合开关共用一个多档机械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放电负载1的额定电阻值R(欧姆)=T额定(h)V标称(V)/C标称(Ah)。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所述的控制器3还包括放电计时电路,所述放电计时电路与所述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连接,所述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安装在外壳4的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电压大小或电流大小显示装置,所述电压大小或电流大小显示装置与所述放电负载1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外壳4的外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放电负载1为符合电阻值及过载功率要求的任何负载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器2与所述外壳4热导通,所述散热器2和外壳4采用铝合金、铁合金、不锈钢、金属铜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2与所述外壳4为同一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4内安装有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简单实现两阶段放电的技术目标,弥补了蓄电池中低端放电仪器的不足,结合市场已有的修复专用液和修复专用充电器,可有效提高蓄电池修复的效果/效率,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档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两档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档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放电计时电路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6MDZ蓄电池2.2欧姆放电的电流/电压区间变动示意曲线图;
图3a是一只失效6MDZ12蓄电池以恒定电流进行深放电的电压变化曲线
图3b是一只失效6MDZ20蓄电池以恒定电流进行深放电的电压变化曲线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深放电的电压变动趋势示意曲线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深放电的电流变动趋势示意曲线图。
附图标识
1、放电负载 2、散热器 3、控制器 4、外壳
5、启动开关 5a、机械断合开关 5b、电路触发开关 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之前,首先对所涉及的概念做统一说明。
Ie(单位A):表示蓄电池行业国家技术标准额定时率的放电电流强度,Ie=C标称(Ah)/标规放电时率T额定(h)。
V01(单位V):蓄电池行业技术标准规定以Ie恒定电流放电的终止电压值。
V02(单位V):蓄电池深放电过程终止的电压设计值,该电压值小于V01,优选≤80%V01;当本实用新型设计多个深放电档时,相应有多个不同量值区间的V0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a,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6MDZ铅蓄电池用的两档结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主要包括:放电负载1、散热器2、控制器3、外壳4、开关5以及其他配件;其中,放电负载1优选阻值为R(欧姆)=V标称T额定/C标称的电阻丝,其一端与一根直流电源线的一端电固连,另一端通过开关5与另一根直流电源线的一端电固连,上述两根直流电源连接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待修复的蓄电池6的正负极端子连接;所述散热器2安装在放电负载1上,用于对所述放电负载1实现有效散热。所述的开关5包括并联为“或”逻辑关系的两路开关,其中第一路开关由第一机械断合开关5a1与触断电压V01为10.5V的第一电路触发开关5b1串联组成,第二路开关由第二机械断合开关5a2与触断电压V02为6V的第二电路触发开关5b2串联组成;第一电路触发开关5b1和第二电路触发开关5b2分别与控制器3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3的控制下实现断开、停止蓄电池6放电的操作。所述放电负载1、散热器2、控制器3、第一电路触发开关5b1和第二电路触发开关5b2都位于所述外壳4内。
所述控制器3的功能是对放电负载1/蓄电池6的两端电压进行实时采样,当放电负载1或蓄电池6的两端电压分别下降至电路触发开关5b1、5b2的设计值10.5V、6V时,断开电路触发开关5b1或5b2达到控制停止放电的目的,其实现可通过普通单片机编程、亦可采用传统开关电路进行逻辑设计组合;
所述第一路启动开关形成本实用新型开关5的第一档,当所述放电负载1两端电压下降至V01时(优选对应蓄电池6两端电压1.75V/单格),控制器3触发第一电路开关5b1断路停止放电;所述第二路开关为本实用新型开关5的第二档,当所述放电负载1两端电压下降至V02时(优选对应蓄电池6两端电压1.0V/单格),控制器3触发第二电路开关5b2断路停止放电。当使用第一档时,第二档中的开关断开;使用第二档时,第一档中的开关断开;该并联“或”逻辑关系既可通过控制器3实现,也可通过人工控制两档机械断合开关5a1和5a2实现。
该实施例中,两档机械断合开关5a1和5a2是分立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亦可合而为一设置,即两路机械断合开关在外壳4外部共用一个两档结构的机械断合开关5a,同样可实现该实施例的基本设计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可任意组合,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取消第二电路触发开关5b2,仅采用手动控制启动开关5a2形成人工断电的第二档,如附图1b所示;又例如以上实施例中增加一个机械断合开关5a3组成第三档,如附图1c所示;同理,可将开关5的第二档中的第二电路触发开关5b2进一步细分为若干档。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4的外部还可附加电压显示表、电流显示表或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这些显示装置在内部与所述的额定阻抗负载1串联或并联,从而实时显示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大小或电压大小。
当对本实用新型要求较高时,可为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解蓄电池放电时间的功能,通过蓄电池放电至V01的时间估算其残存的容量。如图1d所示,该功能设计的控制器3包括放电计时电路,计时电路伴随蓄电池放电同步启动,伴随控制器3触发第一电路开关5b1断路而停止计时,并将放电时间数据通过安装在外壳4的外部显示装置7显示;伴随蓄电池放电同步启动计时的目的,其实现可通过普通单片机编程、亦可采用传统开关电路进行逻辑设计组合;所述的外部显示装置7,除了数码显示外,还包括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例如LED,通过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发光灯盏的方式对应显示放电时间数据,同样可达到粗略了解放电时间的目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部件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放电仪以简单实现两阶段放电为目的,即使增加了解蓄电池放电时间的功能,对放电精度要求也不高;铅蓄电池正常放电电压区间较窄,一般在1.75~2.13V/单格,放电区间中值约2.0V/单格(V标称),因此作为一个优选实现方式,额定阻抗负载1的阻抗大小通过工作电压区间的中值和标规额定电流值确定:由于R=V标称/Ie,而Ie=C标称/T额定,因此所优选的额定阻抗大小可表示为R(欧姆)=V标称T额定/C标称,其中的V标称(V)、T额定(h)和C标称(Ah)均为行业公知。
以标规放电率2h的电动车6DZM系列产品为例,额定阻抗负载1优选为R(欧姆)=12(V)×2(h)/C标称(Ah),例如对10Ah蓄电池优选为R=2h×12V/10Ah=2.4(欧姆),对14Ah蓄电池优选为R=2h×12V/14Ah=1.7(欧姆),附图2是阻抗负载1采用2.2欧姆放电的电流/电压区间变动示意曲线图;当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放电仪推广至3h放电率蓄电池时,R(欧姆)=3V(V)/C标称(Ah),设计10h放电率蓄电池放电时,R(欧姆)=10V(V)/C标称(Ah),如此类推。
所述的额定负载1阻抗R=V标称T额定/C标称属优选的技术方案而非必须,使用不同区间范围的负载阻抗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基本技术目标,但放电电流过大或过小都有其不足之处,实际制造时以选择标规额定电流值为宜。
所述额定阻抗负载1可选用符合阻值、过载功率或过载电流强度要求的任何负载实现,例如可选用常规线绕电阻、电炉丝、低压灯泡等。
所述的散热器2用于为额定阻抗负载1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2与外壳4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所述散热器2可与外壳4合一,即外壳4同时承担为额定阻抗负载1散热的功能。此时外壳4为金属外壳,将额定阻抗负载1安装到外壳4上,使得额定阻抗负载1的外部与外壳4热导通,从而实现对额定阻抗负载1的散热。当额定负载1承受的放电功率较大、所述散热器2不足以散发积热时,可在外壳4内部加装散热风扇。
所述开关5中的启动开关,如第一启动开关5a1和第二启动开关5a2,均为机械式断/合开关,而其中的电路触发开关5b则可采用任意电路形式控制断/合。
所述的控制器3,最基础包括一个电压触发的开关电路,其基本功能是对额定阻抗负载1或蓄电池6两端的电压状态进行定时采样,当额定阻抗负载1或蓄电池6两端的电压下降至所设定的V01/或V02时,通知电路开关5b断路,既可采用常规单片机编程也可用传统电路开关通过逻辑偶联实现;在实际设计中,该电压采样、触发功能亦可视为电路开关5b实时控制的一部分,在对控制器3要求更高的功能扩展设计中,包括附加计时器、平均电压值计数器、实时电流跟踪显示控制电路等。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放电终止电压值V01、V02和额定阻抗负载(R)等概念以铅蓄电池为放电述例对象,其它类型的蓄电池类推。启动放电开关5至少设置为两档,是要实现蓄电池两类不同基本技术目标的放电,所述的一档设置为放电至V01时触发开关5自动断开停止放电,技术实施目标是将蓄电池放电至常规工作电压区间的空荷状态,要求较高时进一步取得蓄电池放电容量摸底数据;所述的二档放电至V02,技术实施目标是将蓄电池进行深度放电(理想状态的完全空荷)。
铅蓄电池修复在充电前的深放电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所共识,铅蓄电池在两种主要失效模式中(硫酸铅结晶盐化、极板活性物质软化),一般在0.8~1.6V/单格区间存在二级能量平台,如果不通过深放电释放该二级平台能量,电池修复效果会欠佳,附图3a和附图3b分别给出了两只6MDZ12失效后所进行的恒定电流放电的实验电压曲线;附图3a曲线明显标示,失效电池在9V左右区间堆积有较大的能量,但远远低于正常工作电压下限10.5V,对蓄电池正常工作已失去意义;蓄电池修复前先进行深放电的意义,在于用深放电的方式打破这一低电压平台能量区,通过有效的修复添加剂及充电程序使电压恢复正常的工作电压区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深放电的一个明显优势,是额定阻抗深放电时电流强度可随蓄电池6放电时的电压下降而自动调整,电压越低其电流越小,无需外加电流调整控制电路,可简单有效地实现蓄电池深放电的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单格蓄电池,附图4a和附图4b是深放电的电压和电流变动趋势示意曲线图。
工业化修复电池较偏重加工效率,期望能将众多的蓄电池同组串联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要对上百只2V500Ah蓄电池进行容量修复,但用普通的工业充/放电机,因上百只蓄电池残存容量都不同,无法将在同一串联组中放电至相对同一的低电压基准,往往当残存容量高的蓄电池放电至稍低电压(例如1.5V)时,残存容量低的蓄电池已放电至反极(正极电位比负极低);常规技术方案是停机先拆卸反极蓄电池、对未反极蓄电池继续放电,对众多蓄电池串联组来说,工作量十分大。
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用本实用新型先将每只蓄电池分别放电,例如用一档分别放电至V01取得残存容量数据,有利于把残存容量相对同一的蓄电池分类;然后用二档对每只蓄电池分别深放电至相对同一的低电压V02,从而很易将众多残存容量类似并经过同基准深放电的蓄电池在同一组中串联充电,对修复质量一致性控制、提高修复效率有较大优势,使上述工业化修复电池的技术方案变得简单。
当本实用新型视为高端放电设备的补充设备时,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仅设计二档深放电功能配合使用:例如巡检出同一串联组若干蓄电池已低于额定放电电压时,可将低于额定放电电压的若干蓄电池停机集中拆卸,将余下深放电功能全部交由本实用新型分别一一处理,这样可有效地避免蓄电池反极放电,提高工效。
对蓄电池和仪器设备制造稍深入了解的普通专业人士,都不难在所述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举一反三地变形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电动车电池,同样适用于通讯UPS电池及其它种类电池,只不过是放电额定负载1的阻值及过载功率或过载电流强度的选择不同,所有优选例仅为推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及其衍生的技术变形实施,均应被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实施例1、
设计一种电动自行车市场最常见的6MDZ10/12蓄电池通用的定阻抗放电仪。
6MDZ10/12蓄电池的标称电压12V,标规2h放电率,额定阻抗优选为R(欧姆)=12V×2(h)/C标称(Ah),对10~12Ah蓄电池优选放电阻抗为R=2h×12V/10~12Ah=2.0~2.4(欧姆),取中间值2.2欧姆;到市场购买一只标称2.2欧姆的专用线绕电阻,精确测得阻值2.19欧姆,线绕电阻的额定最大功率120W,即过载电流强度超过9A;两根电源线的额定过载电流为10A,在外壳4内部分别电固连线绕电阻1的一端和启动开关5,启动开关5电固连线绕电阻1的另一端。控制器3包括放电计时电路,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安装在外壳4的外部。
启动开关5设置两个档位并联,其中一档由一只机械断/合开关5a1电串联一只电路触发开关5b1组成,电路触发开关5b1与控制器3电连接,并可在控制器3控制下、当线绕电阻1或蓄电池6两端电压下降至10.5V时,触发电路开关5b1断路;启动开关5的二档设置为一只机械断/合开关5a2,手动式开启/断路;如附图1b所示。
选择一种与线绕电阻1外型匹配的铝基散热器2,散热器2内侧与线绕电阻外部紧密接触,使发热量良导通,散热器2的外侧通过若干铝基薄片与放电仪的铁基外壳4固连,热良导通。两根电源线在外壳4外的另两端,分别电固连电池正/负极端子的专用线夹,以便与蓄电池6的正、负极端子对接。
本放电仪使用时,首先用一档对6MDZ10/12蓄电池6放电,起始放电电流强度约5.8A,蓄电池6电压下降至10.5V触发电路开关断路时的电流强度为4.8A,其放电的电流/电压区间变动曲线示意如图2所示;通过人工计时或附加计时器显示放电至10.5V的时间,即可粗略判断蓄电池6的残存容量。
一般完成一档放电后,通过对该蓄电池6添加专用的维护修复材料并将电解液补充至内部极群见液面,继续运用本抗放电仪二档深放电,放电电流将随电池电压下降而减少,当电池电压下降至≤2V时,放电电流将≤1A,放电时间由人工控制,可有效达到对该蓄电池进行深放电的技术预期效果。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进行技术变形,实施例1中,启动开关5两个档位并联设置的第一机械断/合开关5a1和第二机械断/合开关5a2是分立设置,本实施例进行合而为一的技术变形设置,即将第一机械断/合开关5a1和第二机械断/合开关5a2的功能在外壳4外部使用一只三档机械断/合开关实现,该三档机械断/合开关中的一档空置,另外两档在外壳4内部以“或”的逻辑方式电固连,两路放电电路分别使用,同样可实现实施例1的基本效果。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进行技术升级,在实施例1的第二档机械断/合开关5a2串接一只电路触发开关5b2,电路触发开关5b2与控制器3电连接,并可在控制器3的控制下、当线绕电阻1或蓄电池6两端电压下降至6.0V时,触发电路开关5b2断路;本实施例相对实施例1,运用二档对蓄电池进行深放电时可实现自动停止放电,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因两档开关都附加了触发电路开关5b1/5b2,使两档放电都可以在所设定的电压值终止放电,提高了本定阻抗放电仪的使用工效及商品价值,同时可有效避免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多格蓄电池放电过深时可能出现的内部某格反极。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的两档自动停止放电增加第三档机械断/合开关5a3设计,组合成一台实用功能完备的定阻抗放电仪,如图1c所示,其中第一档以2.2欧姆定阻抗放电至蓄电池6两端电压10.5V时自动停止放电,第一档以2.2欧姆定阻抗放电至蓄电池6两端电压6.0V时自动停止放电,第三档手动式开启/停止放电,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5、
对实施例4进一步技术升级,放电额定阻抗负载1并联一只电压表7、串联一只电流表或分流电连接若干发光LED,使放电的过程状态、实时电压和放电实时电流得到直观显示,提高了本定阻抗放电仪的商品价值。
实施例6、
设计一种2V500Ah大容量蓄电池的定阻抗放电仪,专用于配合规模生产上经成组蓄电池串联放电的蓄电池作补充深放电使用,行业公知蓄电池使用至寿命半衰期后,即使是同组使用的蓄电池,也会表现为容量、电压区间离散,因此成组串联放电表现的电压下降速率各不相同,尤其是1.8V以下区间的放电电压差异更大,需要一种廉价实用的专用放电仪器将众多蓄电池深放电至同一基准。
这类配合规模生产用的定阻抗放电仪,可类同实施例1设计为两路放电,只不过放电负载1的过载电流较大,例如选择专用的电阻丝,额定阻值0.04欧姆,过载功率大于150W,即过载电流强度超过75A。亦可设计为配合规模生产应用的辅助设备,仅设计一只手动式开启/断路5a开关,检测容量的功能由常规生产用的放电设备完成;使用时,因蓄电池已经过常规50A放电至1.8V以下,反弹电压为虚压,起始放电电流强度一般不超过55A,蓄电池6电压下降至1.8V时的电流强度为45A,电压下降至0.5V时放电电流为12.5A,其电压和电流变动趋势示意如附图4a和附图4b所示,可有效达到对蓄电池6深放电的技术预期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应用目标,是对2V大容量蓄电池进行修复需要的深放电,放电负载1选择阻值0.04欧姆属推荐值(依据10h放电率),在具体实施中可加大或减少额定阻值,例如将放电负载1的阻值改变为0.05欧姆;此外,因技术应用目标简单明确,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甚至可取消手动式启/断开关5a。
实施例7、
对实施例1继续进行技术变形,放电负载1改变为一只12V100W的小型灯泡(例如汽车前灯采用的灯泡),该类灯泡一般边沿带有散热导片,选择一种与灯泡散热导片外型匹配的铝基散热器2,通过若干铝片与放电仪的铁基外壳4固连,热良导通,其余制作方案与实施例1类同。本实施例的放电电流强度比实施例1大,起始放电电流约8A,因此对放电负载1(灯泡)的散热效果要求比实施例1高,优点是可通过灯泡的亮度大略判断电池放电电压的深度。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甚至可取消控制器3以及开关5,通过人工计时粗略判断蓄电池6的残存容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包括放电负载(1)、散热器(2)、控制器(3)、外壳(4)、开关(5),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负载(1)采用额定阻抗,在所述外壳(4)内部与所述散热器(2)紧密固连、热导通,其一端电固连一根直流电源线,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关(5)电固连另一根直流电源线,使用时把两根直流电源线的另两端与外部待放电的蓄电池(6)的正、负极端子电固连;
所述的开关(5)包括多路,所述多路之间相互并联;每一路至少包括一机械断合开关,或一电路触发开关,或串联后的机械断合开关与电路触发开关;所述控制器(3)用于对所述开关(5)中的电路触发开关进行控制,当所述放电负载(1)或所述蓄电池(6)两端的电压下降至设定的触断电压时,所述控制器(3)通过控制所述电路触发开关实现停止放电;其中,所述开关(5)的至少一路的触断电压为蓄电池行业技术标准Ie(A)放电的终止电压值V01,其他路的触断电压≤80%V01;
所述的机械开关(5a)可采用任意机械断/合形式,对应每个放电回路分别设置一个机械开关,或若干个放电回路共用一个多档机械开关(5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5)的多个路中的机械断合开关共用一个多档机械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负载(1)的额定电阻值R的大小为T额定乘以V标称再除以C标称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所述的控制器(3)还包括放电计时电路,所述放电计时电路与所述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连接,所述放电计时显示装置(7)安装在外壳(4)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大小或电流大小显示装置,所述电压大小或电流大小显示装置与所述放电负载(1)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外壳(4)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负载(1)为符合电阻值及过载功率要求的任何负载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2)与所述外壳(4)热导通,所述散热器(2)和外壳(4)采用铝合金、铁合金、不锈 钢、金属铜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与所述外壳(4)为同一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用的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内安装有散热风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3896309U CN202817130U (zh) | 2012-08-08 | 2012-08-08 |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3896309U CN202817130U (zh) | 2012-08-08 | 2012-08-08 |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17130U true CN202817130U (zh) | 2013-03-20 |
Family
ID=47875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3896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7130U (zh) | 2012-08-08 | 2012-08-08 |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1713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01496B (zh) * | 2013-06-06 | 2015-09-21 |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 不斷電保護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電解銅箔系統 |
CN106450546A (zh) * | 2016-10-19 | 2017-02-22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一种释放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剩余电能的方法 |
-
2012
- 2012-08-08 CN CN2012203896309U patent/CN2028171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01496B (zh) * | 2013-06-06 | 2015-09-21 |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 不斷電保護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電解銅箔系統 |
CN106450546A (zh) * | 2016-10-19 | 2017-02-22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一种释放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剩余电能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7909A (zh) | 一种标准的充电曲线及充电方法 | |
CN201182028Y (zh) | 太阳能智能led路灯控制器 | |
CN103579691B (zh) | 一种蓄电池的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 |
CN105305514A (zh) | 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 |
CN207753497U (zh) | 支持内外电切换的锂电池组电源装置 | |
CN208570836U (zh) | 削峰填谷工况下通信基站中多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系统 | |
CN206060307U (zh) | 一种蓄电池充放电平衡装置 | |
CN202817130U (zh) |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 |
CN208209539U (zh) | 多种二次电池并联储能装置 | |
CN202423480U (zh) | 具备自调节能力的混合电池电源系统 | |
CN103579690A (zh) | 一种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蓄电池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 |
CN202167888U (zh) | 锂电池充电器 | |
CN203278303U (zh) |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磷酸铁锂应急电源 | |
CN217984639U (zh) |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及系统 | |
CN102088119A (zh) | 一种蓄电池伴侣装置 | |
CN201797333U (zh) | 蓄电池电量转移电路 | |
CN205029404U (zh) | 一种后备锂电池的在线充电装置 | |
CN203326579U (zh) | 一种带电压升降功能的电池保护板 | |
CN206628824U (zh) | 一种防打火电路及直流充电连接器 | |
CN100367626C (zh) | 无损宽调压脉动浮充蓄电池成套直流屏 | |
CN207835122U (zh) | 一种锂硫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板 | |
CN217544715U (zh) | 一种蓄电池修复用的深放电设备 | |
CN105261801B (zh) |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
CN2865021Y (zh) | 均衡电池组 | |
CN104037915B (zh) | 一种电动车自动均衡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