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1801B -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61801B CN105261801B CN201510558255.4A CN201510558255A CN105261801B CN 105261801 B CN105261801 B CN 105261801B CN 201510558255 A CN201510558255 A CN 201510558255A CN 105261801 B CN105261801 B CN 1052618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battery
- wire
- lead
- jack
- am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该装置具有多个终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待处理铅电池,便于一家经营本发明,为多个用户服务,既增加了商家收入,又可减轻铅电池用户的负担;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在铅电池再生处理末期,采用“反向充电”不但缩短了再生时间,而且提高了铅电池的再生水平;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了回收报废铅电池铅金属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储存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源中,铅蓄电池(以下简称铅电池),由于价格低廉、允许大电流放电、原料丰富,且使用比锂电池安全,因此尽管其质量比能量较低,目前仍占有85%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短时期内也很难将其淘汰出局。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铅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3年,最多不超过4年。现有的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虽然可以成倍地延长铅电池的使用寿命,但其仅有一个终端,并且不具有“反向充电”功能。其结果是,一台再生装置不能同时处理多个铅电池,并且对铅电池正极板已经形成的特大颗粒二氧化铅的处理要耗费很长时间,而这又会导致硫酸铅颗粒有所长大,不利于铅电池再生。“反向充电”的技术要求较高,非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不好,就有可能损坏铅电池或反充电设备。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终端铅蓄电池的再生装置,以便建立一个公共平台为广大铅电池用户服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终端铅电池再生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个箱体,箱体的顶面板和底面板上均设有散热孔,箱体内设有多组绝缘瓷板和均绕设有电阻丝的耐火砖条,所述电阻丝上连接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抽头,电阻丝的两端及抽头的端部分别与对应设置在绝缘瓷板上的接口连接,各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与对应设置在前面板上的导线插孔连接,与电阻丝一端相连的接口和与其相邻的接口间设有短路连接片,和电阻丝一端相连的接口与铅电池连接线插座连接,铅电池连接线插座通过选择开关与并联设置的直流安培表和直流毫安表连接,直流安培表和直流毫安表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前面板上的插孔G连接,铅电池连接线插座与选择开关之间的线路上设有总电路控制开关;箱体内还设有多个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线P与设置在前面板上的负极插孔P’连接,正极输出线Q与插孔G连接,所述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设有220V交流电源线及连接开关;该装置还设有双插头电缆线,通过改变切换双插头电缆线其中一端在导线插孔上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的阻值,通过改变切换双插头电缆线另一端在负极插孔P’与插孔G上的位置,从而改变铅电池放电及反向充电的过程;
所述的耐火砖条上设有电阻丝卡槽;
所述箱体内设有耐火砖条的后固定支架和前固定支架,后固定支架和前固定支架上均设有耐火砖条的定位卡,定位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所述绝缘瓷板、耐火砖条及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个数均相等。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再生装置使铅电池再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铅电池插头插入本再生装置的铅电池连接线插座,将双插头电缆线的一端连接插孔G,另一端插入到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大的导线插孔上,使接入铅电池的负载为最大值;
步骤二、将直流毫安表与直流安培表的选择开关拨至直流安培表接通;
步骤三、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使铅电池通过电阻丝放电;
步骤四、直流安培表显示电流读数下降1~2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将双插头电缆线与导线插孔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上,然后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
步骤五、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读数,当显示电流读数下降1~2A时,再将双插头电缆线与导线插孔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显示电流读数下降至0.5A以下时,将双插头电缆线切换至使短路连接片连通,并将直流毫安表与直流安培表的选择开关拨至直流毫安表接通;
步骤六、当直流毫安表的示值≤250mA时,再次把直流毫安表与直流安培表的选择开关拨至直流安培表接通,将双插头电缆线的一端连接负极插孔P’,另一端插入到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大的导线插孔上,使接入铅电池的负载为最大值;
步骤七、将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220V交流电源线及连接开关接通,对铅电池进行反向充电,同时检测12V单元铅电池侧面表面温度,并采取通风或冷浴的降温措施,若温度>40℃,暂停反向充电,待温度降低至35℃以下后再继续反向充电;
步骤八、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将双插头电缆线与导线插孔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上,然后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
步骤九、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读数,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再将双插头电缆线与导线插孔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小,且直流安培表最大示值<1A时,断开铅电池,检查其路端电压,当其路端电压≤0.1V时,停止反向充电,将铅电池与本装置断开,并放置1小时;
步骤十、将铅电池的充电插口与原配充电器连接,对铅电池进行恒电压充电,直至充满后,断开与充电器的连接,即完成铅电池再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具有多个终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待处理铅电池,便于一家经营本发明,为多个用户服务,既增加了商家收入,又可减轻铅电池用户的负担;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在铅电池再生处理末期,采用“反向充电”不但缩短了再生时间,而且提高了铅电池的再生水平;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了回收报废铅电池铅金属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面板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放电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反向充电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顶、底板俯视图;
附图标记:图1中:1为耐火砖条,2为电阻丝,3为耐火砖上的电阻丝卡槽,4为耐火砖的定位卡,5为定位卡的固定螺栓,8为电阻丝的抽头,9为耐火砖的后固定支架,10为耐火砖的前固定支架,11为后面板,12为绝缘瓷板,13为短路连接片,14为电阻丝的引线连接螺栓,15为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6为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电源开关连接线,17为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18为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220V交流电源线,19为侧面板,20为底面板;
图2中:30为前面板,31为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电源开关连接线的连接开关,32为直流毫安表,33为导线插孔(A’、B’、C’、D’、E’、F’分别与图1中的接口A、B、C、D、E、F以导线连接),34为直流毫安表与直流安培表的选择开关,35为直流安培表,41为负极插孔P’(其与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线P连接),42为插孔G(其与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线Q、直流毫安表、直流安培表连接),51为总电路控制开关,52为铅电池连接线插座;
图3、4中,21为双插头电缆线,60为铅电池,其余同图1、2;
图5中,70为顶(或底)板,71为固定螺栓孔,72为散热孔;
图1和图2中,各器件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类:①固定连接;②活动连接;其中,A、B、C、D、E、F、P分别与A’、B’、C’、D’、E’、F’、P’固定连接,直流毫安表、直流安培表、所有开关、恒电流反向充电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的正极端、铅电池插座以及A、B之间均为固定连接;其余通过双插头电缆线进行活动链接;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放电过程如图3所示,反充电过程如图4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多终端铅电池再生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个箱体,箱体的顶面板和底面板上均设有散热孔72,箱体内设有多组绝缘瓷板12和均绕设有电阻丝2的耐火砖条1,所述箱体内设有耐火砖条1的后固定支架9和前固定支架10,后固定支架9和前固定支架10上均设有耐火砖条1的定位卡4,定位卡4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耐火砖条1上设有电阻丝卡槽3,所述电阻丝2上连接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抽头8,电阻丝2的两端及抽头8的端部分别与对应设置在绝缘瓷板12上的接口连接,各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与对应设置在前面板30上的导线插孔33连接,与电阻丝2一端相连的接口和与其相邻的接口间设有短路连接片13,和电阻丝2一端相连的接口与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连接,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通过选择开关34与并联设置的直流安培表35和直流毫安表32连接,直流安培表35和直流毫安表3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前面板30上的插孔G42连接,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与选择开关34之间的线路上设有总电路控制开关51;箱体内还设有多个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负极输出线P与设置在前面板30上的负极插孔P’连接,正极输出线Q与插孔G42连接,所述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设有220V交流电源线18及连接开关31;该装置还设有双插头电缆线21,通过改变切换双插头电缆线21其中一端在导线插孔33上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2的阻值,通过改变切换双插头电缆线21另一端在负极插孔P’41与插孔G42上的位置,从而改变铅电池放电及反向充电的过程;所述绝缘瓷板12、耐火砖条1及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均为4个;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再生装置使铅电池再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铅电池插头插入本再生装置的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将双插头电缆线21的一端连接插孔G42,另一端插入到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大的导线插孔33上,使接入铅电池的负载为最大值;
步骤二、将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安培表35接通;
步骤三、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使铅电池通过电阻丝放电;
步骤四、直流安培表35显示电流读数下降1~2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然后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
步骤五、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35读数,当显示电流读数下降1~2A时,再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显示电流读数下降至0.5A以下时,将双插头电缆线21切换至使短路连接片13连通,并将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毫安表32接通;
步骤六、当直流毫安表32的示值≤250mA时,再次把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安培表35接通,将双插头电缆线21的一端连接负极插孔P’41,另一端插入到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大的导线插孔33上,使接入铅电池的负载为最大值;
步骤七、将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220V交流电源线及连接开关31接通,对铅电池进行反向充电,同时检测12V单元铅电池侧面表面温度,并采取通风或冷浴的降温措施,若温度>40℃,暂停反向充电,待温度降低至35℃以下后再继续反向充电;
步骤八、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然后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
步骤九、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35读数,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再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小,且直流安培表最大示值<1A时,断开铅电池,检查其路端电压,当其路端电压≤0.1V时,停止反向充电,将铅电池与本装置断开,并放置1小时;
步骤十、将铅电池的充电插口与原配充电器连接,对铅电池进行恒电压充电,直至充满后,断开与充电器的连接,即完成铅电池再生。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1)铅电池的常规充放电过程分析
铅电池对应的电化学反应为
负极 Pb - 2e + SO4 2- = PbSO4
正极 PbO2 + 2e + SO4 2- + 4H+ = PbSO4 + 2H2O
总反应式为
由总反应式可以看出,铅电池中的活性物质有金属铅(Pb)、二氧化铅(PbO2)、硫酸(H2SO4)、硫酸铅(PbSO4)和水(H2O)5种物质。对于阀控密封铅电池来说,它们几乎都不存在损失问题(水可能有微量损失),因此硫酸和水不会影响铅电池的使用寿命,其余3种物质中,金属铅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也不会影响铅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有二氧化铅和硫酸铅,会随着晶体颗粒的长大而降低其导电性,其结果是,导致铅电池内阻增加,使铅电池放电时端电压降低,充电时必须提高充电电压;而当充电电压达到水的分解电压(含过电位)时,不但充电效率大为降低,而且可能引起铅电池爆裂、失水等不良后果。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延长铅电池的使用寿命,必须看到以下几点:
a.由总反应式可以看出,放电过程(向右)为铅电池向体系外释放电能的自发过程,而充电过程(向左)则是需要向铅电池体系提供电能的非自发过程;
b.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固体颗粒(包括二氧化铅或硫酸铅)一般较小,导电能力好;
c.小的固体颗粒长大变成难导电的大颗粒晶体需要较长的时间;
d.铅电池,特别是动力铅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全充全放”,经常处于既有二氧化铅又有硫酸铅的状态,几小时、甚至几天,二氧化铅或硫酸铅都不会长成难以导电的大颗粒,但几个月、甚至几年,那就难免了;
e.铅电池允许有三种状态存在:状态Ⅰ为正极只有二氧化铅、负极只有铅,正负极均无硫酸铅存在(满电状态);状态Ⅱ为正负极均有硫酸铅存在;状态Ⅲ为正极无二氧化铅,正负极均含有大量的硫酸铅(完全无电状态);
由e可知,新化成的铅电池以及用后及时充满电的铅电池处于状态Ⅰ;铅电池工作时(放电过程)和部分放电又没有及时充满电时即处于状态Ⅱ;在当前单格铅电池放电电压不能低于1.75V的行规限制下,除本发明设计者的铅电池外,可能没有第二个铅电池能达到状态Ⅲ。
由c、d可知,当铅电池长期处于状态Ⅱ,正负极上的硫酸铅经过2到3年,必定硫酸盐化,即由小颗粒长成大颗粒,并且颗粒越大长得越快,导电性越差。由a可知,硫酸铅变成铅和二氧化铅为非自发过程,需要给铅电池充电,在其内阻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增加充电电压,而这又受水分解电压的限制,最终势必导致铅电池报废。
铅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能“随用随充”(用后随即充满电),则铅电池在停用过程中将仍能保持状态Ⅰ。诚然,经过2到3年,正极上的二氧化铅也会由小颗粒变成大颗粒,使铅电池内阻变大,放电电压(电流)降低,但由a可知,放电过程为自发反应,我们可以使用本发明先在几小时内让铅电池自行放电,而后对其适当反充电,由b可知,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将全部转换为新生成的导电能力好的小颗粒硫酸铅,由e可知,这样铅电池将处于状态Ⅲ的临近状态,而后再给铅电池充满电使其恢复到状态Ⅰ,从而使铅电池进入到第二个生命周期。
由此可见,只要铅电池的结构不被破坏(包括外壳、电极及电极隔膜),活性物质(上述5种,特别是水)不损失,使用本发明,“随用随充,适时放电”,铅电池的使用寿命将会成倍延长。
应当特别指出,当前铅电池经营商总是按传统观念提醒铅电池用户:“铅电池的充电次数是一定的,充一次少一次”。这使得用户不敢“随用随充”,其结果是“当前在用铅电池的正负极上,都存在着不同数量的“大颗粒硫酸铅”。可以断言:若有10%摩尔的铅转化成了大颗粒硫酸铅,则本发明最多只能将该铅电池的能力恢复到原新电池90%。因此,经营本发明的商家务必要告诉服务对象要坚持“随用随充”。
(2)铅电池的反充电过程分析
在铅电池自发放电后期,当放电电流≤1000mA时,其开路电压仍在6V以上,静置一段时间再量,其开路电压会进一步上升,这表明正极板上仍有残余的大颗粒二氧化铅,这些残留的大颗粒二氧化铅,比表面积小且导电能力差,若仅通过连接外电路让其自行进行电化学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理论上讲需要无限长时间,若此时对其反充电,则可以大大地缩短上述过程。铅电池正负极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①负极 Pb - 2e + SO4 2- = PbSO4 (-0.3553V)
②正极 PbO2 + 2e + SO4 2- + 4H+ = PbSO4 + 2H2O (1.685V)
由以上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可以看出,反充电时负极上的铅优先发生反应①生成硫酸铅,早期难以发生反应②生成二氧化铅;正极优先发生反应②,很难发生反应①生成铅。当然,如果持续反充电,则铅电池的正负极迟早会颠倒,并最后损坏铅电池。不过,即使正极上有少量铅生成、负极上有少量二氧化铅生成、但并没有达到破坏正负极结构的程度,也没有关系,因为把铅电池放置一段时间,若正极上仍有未消耗完毕的大颗粒二氧化铅,则正负极上均会各自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③
从而分别都转化为硫酸铅。由③式可以看出,此过程会释放出热量,加上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必导致铅电池发热,因此给铅电池反充电,要注意控制12V铅电池单元侧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0℃。当然,为了加快反充电过程,也可以采取通风、冷浴等降温过程。
若正极上已经没有未消耗完毕的大颗粒二氧化铅,那么对于正、负极生成的少量铅、二氧化铅,在后续的正常充电时,它们也会被消耗掉,从而完全恢复被处理铅电池的原貌。
实施例1
本发明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均为48V铅电池充电器,可一次性处理4台电动车的48V铅电池,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双插头电缆线21,截面积根据铅电池Ah值配置,本实施例为2.5mm2,将它的一端M连接插孔G(图2,42),另一端N连接插口F’(图2,33-F’);
步骤二、如图2,总电路控制开关51和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31应处于“关”的状态,把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安培表35接通;
步骤三、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使铅电池通过电阻丝放电,直流安培表显示电流读数,例如为6A;
步骤四、当电流降到4A及其以下时,把插头N插到33-E’, 当电流降到2A及其以下时,把插头N插到33-D’;
步骤五、当电流降到1A及其以下时,把插头N插到33-C’, 当电流降到0.5A及其以下时,把插头N插到33-B’,再短路放电10分钟,而后把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毫安表32接通;
步骤六、当直流毫安表32的示值≤250mA时,再次把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安培表35接通,并把33-A’中的插头M拔出插到负极插孔41-P’, 33-B’中的插头N拔出插到33-F’插孔;
步骤七、将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220V交流电源线及连接开关31接通,对铅电池进行反向充电,同时检测12V单元铅电池侧面表面温度,并采取通风或冷浴的降温措施,若温度>40℃,暂停反向充电,待温度降低至35℃以下后再继续反向充电;
步骤八、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将插头N拔出插到33-E’插孔;
步骤九、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35读数,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再将插头N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小,且直流安培表最大示值<1A时,断开铅电池,检查其路端电压,当其路端电压≤0.1V时,停止反向充电,将铅电池与本装置断开,并放置1小时;
步骤十、将铅电池的充电插口与原配充电器连接,对铅电池进行恒电压充电,直至充满后,断开与充电器的连接,即完成铅电池再生。
同法,并行处理其它3辆同型号电动车铅电池;四辆电动车的行车里程均成倍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其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均为36V铅电池充电器,可一次性处理4台电动车的36V铅电池,具体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其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均为60V铅电池充电器,可一次性处理4台电动车的60V铅电池,具体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以平行4个处理单元进行了阐述,实际上依照本发明原理完全可以并行设计若干个单元、不同标称电压的铅电池处理装置。因此,若仅仅改变单元个数或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输出电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覆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终端铅电池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一个箱体,箱体的顶面板和底面板上均设有散热孔(72),箱体内设有多组绝缘瓷板(12)和均绕设有电阻丝(2)的耐火砖条(1),所述电阻丝(2)上连接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抽头(8),电阻丝(2)的两端及抽头(8)的端部分别与对应设置在绝缘瓷板(12)上的接口连接,各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与对应设置在前面板(30)上的导线插孔(33)连接,与电阻丝(2)一端相连的接口和与其相邻的接口间设有短路连接片(13),和电阻丝(2)一端相连的接口与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连接,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通过选择开关(34)与并联设置的直流安培表(35)和直流毫安表(32)连接,直流安培表(35)和直流毫安表(3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前面板(30)上的插孔G(42)连接,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与选择开关(34)之间的线路上设有总电路控制开关(51);箱体内还设有多个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负极输出线P与设置在前面板(30)上的负极插孔P’连接,正极输出线Q与插孔G(42)连接,所述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设有220V交流电源线(18)及连接开关(31);该装置还设有双插头电缆线(21),通过改变切换双插头电缆线(21)其中一端在导线插孔(33)上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2)的阻值,通过改变切换双插头电缆线(21)另一端在负极插孔P’(41)与插孔G(42)上的位置,从而改变铅电池放电及反向充电的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铅电池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火砖条(1)上设有电阻丝卡槽(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铅电池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耐火砖条(1)的后固定支架(9)和前固定支架(10),后固定支架(9)和前固定支架(10)上均设有耐火砖条(1)的定位卡(4),定位卡(4)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铅电池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瓷板(12)、耐火砖条(1)及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个数均相等。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装置使铅电池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铅电池插头插入本再生装置的铅电池连接线插座(52),将双插头电缆线(21)的一端连接插孔G(42),另一端插入到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大的导线插孔(33)上,使接入铅电池的负载为最大值;
步骤二、将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安培表(35)接通;
步骤三、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使铅电池通过电阻丝放电;
步骤四、直流安培表(35)显示电流读数下降1~2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然后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
步骤五、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35)读数,当显示电流读数下降1~2A时,再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可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增大的导线插孔(33)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显示电流读数下降至0.5A以下时,将双插头电缆线(21)切换至使短路连接片(13)连通,并将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毫安表(32)接通;
步骤六、当直流毫安表(32)的示值≤250mA时,再次把直流毫安表(32)与直流安培表(35)的选择开关(34)拨至直流安培表(35)接通,将双插头电缆线(21)的一端连接负极插孔P’(41),另一端插入到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大的导线插孔(33)上,使接入铅电池的负载为最大值;
步骤七、将反向恒电流脉冲充电器(15)的220V交流电源线(18)及连接开关(31)接通,对铅电池进行反向充电,同时检测12V单元铅电池侧面表面温度,并采取通风或冷浴的降温措施,若温度>40℃,暂停反向充电,待温度降低至35℃以下后再继续反向充电;
步骤八、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导线插孔(33)上,然后开启总电路控制开关(51);
步骤九、继续观察直流安培表(35)读数,当直流安培表最大的示值<1A时,关闭总电路控制开关(51),再将双插头电缆线(21)与导线插孔(33)连接的一端切换至相邻的可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减小的导线插孔(33)上,如此重复直至切换至使接入铅电池的电阻丝阻值最小,且直流安培表最大示值<1A时,断开铅电池,检查其路端电压,当其路端电压≤0.1V时,停止反向充电,将铅电池与本装置断开,并放置1小时;
步骤十、将铅电池的充电插口与原配充电器连接,对铅电池进行恒电压充电,直至充满后,断开与充电器的连接,即完成铅电池再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8255.4A CN105261801B (zh) | 2015-09-06 | 2015-09-06 |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8255.4A CN105261801B (zh) | 2015-09-06 | 2015-09-06 |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61801A CN105261801A (zh) | 2016-01-20 |
CN105261801B true CN105261801B (zh) | 2016-10-12 |
Family
ID=55101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582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1801B (zh) | 2015-09-06 | 2015-09-06 |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618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0815B (zh) * | 2019-09-20 | 2020-10-09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种卷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39167B2 (ja) * | 2008-06-19 | 2013-02-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のリサイクル方法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のリサイクル装置 |
CN104332671B (zh) * | 2014-09-05 | 2015-08-05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种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
2015
- 2015-09-06 CN CN201510558255.4A patent/CN1052618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61801A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09569U (zh) | 一种光伏基站用锂电池后备电源系统 | |
CN104160584A (zh) | 利用二次电池的电源装置及电源装置的电池模式转换方法 | |
WO2019169541A1 (zh) | 一种放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及其锂电池电源保护板 | |
CN202564995U (zh) | 一种多路电池组充放电控制装置 | |
CN202333884U (zh) | 并联型锂离子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系统 | |
CN108631391A (zh) | 一种大功率高输出率的锂电池储能系统 | |
CN101976744A (zh) | 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方法 | |
CN107612073A (zh) |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路、动力电池系统及动力电池箱 | |
CN201204476Y (zh) | 多节串联电池电压均衡电路 | |
CN104332671B (zh) | 一种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
CN101964431B (zh) | 锂二次电池的多阶段恒压充电方法 | |
CN105261801B (zh) | 多终端铅蓄电池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 |
CN105207332B (zh) | 电动车充电器智能控制电路 | |
WO2020103273A1 (zh) | 带有快速充电功能的电池包及快速充电方法 | |
CN102709614B (zh) | 锂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方法 | |
CN210396949U (zh) | 一种发电机组新增双电池启动系统 | |
CN108128186A (zh) | 一种铅酸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58934A (zh) | 蓄电池组成组充放电工作方法 | |
CN100367626C (zh) | 无损宽调压脉动浮充蓄电池成套直流屏 | |
CN107086635A (zh) | 一种带有双控加温功能的储能充放电控制器 | |
CN207398870U (zh) |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路、动力电池系统及动力电池箱 | |
CN202817130U (zh) | 一种蓄电池用的定阻抗多档放电仪 | |
CN207835122U (zh) | 一种锂硫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板 | |
CN208272656U (zh) | 钛酸锂电池模组补电电源电气系统 | |
CN112117793A (zh) | 一种基于储能领域中同一串数的各锂电池组之间的并联充电和放电控制技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