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770197U - 一种节能台车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台车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0197U
CN202770197U CN 201220308711 CN201220308711U CN202770197U CN 202770197 U CN202770197 U CN 202770197U CN 201220308711 CN201220308711 CN 201220308711 CN 201220308711 U CN201220308711 U CN 201220308711U CN 202770197 U CN202770197 U CN 202770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n
warm
kiln body
energy
ai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087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思怿
邹文浩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3087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70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0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01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台车窑,属于高温窑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窑炉(1)和烘房(2):窑炉(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窑体;每两个相邻的窑体之间通过第一热风管(3)和地下热风道(4)相互连通,窑体与烘房(2)之间通过第二热风管(5)可连通;地下热风道(4)通过直排烟风管(6)与外界可连通,第二热风管(5)与直排烟风管(6)可连通,第一热风管(3)与直排烟风管(6)连通。窑炉燃烧的余热并不排出到窑炉外,而是将烟道排出的余热仍用于窑炉焙烧和干燥工艺,将燃烧余热用于焙烧目的本身,降低了排烟排热的温度并减少了干燥环节的额外的能耗,达到了余热利用的效果,可应用于所有工业窑炉。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台车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窑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效互助间歇式节能台车窑。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的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方面的进展仍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为了环保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和焙烧产品质量的提高,很多陶瓷制品厂现在都使用洁净的燃料如:柴油、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料的高档化意味着焙烧的成本增加,间歇式台车导焰窑都是以单窑独立成一体的,在焙烧过程中,大量的热能通过烟道到烟囱向大气空间排放。窑炉止火后,窑内烧焙的装载物体的储热自然地向大气空间放散或通过烟道烟囱向大气空间排放,这样就有大量的热能浪费。现有技术中的余热利用都是将余热引出到窑外,用于余热和升温干燥;或者在窑外专门设置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如余热锅炉、热水器或余热水箱等,但这些方法实质上都未能将燃烧余热用于焙烧目的本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台车窑,能充分利用余热,使得焙烧过程中余热并不排出到窑炉外,而是将烟道排出的余热仍用于窑炉焙烧和胚料干燥工艺,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节能台车窑,其中,包括设在窑车上的窑炉和烘房:
所述窑炉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窑体;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窑体之间通过第一热风管和地下热风道相互连通,所述窑体与所述烘房之间通过第二热风管可连通;
所述地下热风道通过直排烟风管与外界可连通,所述第二热风管与所述直排烟风管可连通,所述第一热风管与所述直排烟风管连通。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窑体使用一个所述烘房。
优选的,所述窑炉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窑体和第二窑体,一个所述烘房位于所述第一窑体或所述第二窑体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风管设在所述第一窑体和所述第二窑体的上方,所述地下热风道位于所述第一窑体和所述第二窑体下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窑体和所述第二窑体顶部分别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开孔,所述第一热风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四根或四根以上支管与所述开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热风管伸入所述烘房的一端设有烘房热风闸门,所述第二热风管与所述直排烟风管的连接端设有热风管闸门,所述地下热风道与所述直排烟风管的连接端朝向所述第一窑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窑体热风闸门,而朝向所述第二窑体的一侧则设有第二窑体热风闸门,所述直排烟风管与所述第二热风管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直排烟管上闸门和直排烟管下闸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热风管底部设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烘房内具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干燥单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窑炉燃烧的余热并不排出到窑炉外,而是将烟道排出的余热仍用于窑炉焙烧和干燥工艺,将燃烧余热用于焙烧目的本身,降低了排烟排热的温度并减少了干燥环节的额外的能耗,达到了余热利用的效果,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排放至大气的热气温度为20℃~40℃,充分利用了余热,热能利用率提高20%-30%。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节能台车窑的立体结构图(不包括烘房);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节能台车窑的剖面图(包括烘房);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原理图和具体操作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在窑车0上的窑炉1和烘房2,其中,窑炉1具有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窑体,每两个相邻的窑体之间通过第一热风管3和地下热风道4相互连通,窑体与烘房2之间通过第二热风管5可连通。地下热风道4通过直排烟风管6与外界可连通,第二热风管5与直排烟风管6可连通,第一热风管3与直排烟风管6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每两个窑体使用一个烘房2。上述数字标号可参看下述具体实施例示意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应标号。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包括烘房),图2是带有烘房的图1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窑炉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可以并列排列,也可以前后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为并列排列。
一个烘房2位于第一窑体11或第二窑体12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位于第二窑体12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热风管3设在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的上方,地下热风道4位于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下部。
参看图1和图3所示,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顶部分别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开孔并有余热闸板(未在图中标出),第一热风管3的两端分别伸出四根或四根以上支管31与开孔连通。如图所示,四个开孔分别开设在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顶部的四个边角上,其只是范例,并不排除其他有利于余热从窑体中进入第一热风管3的开孔数量及开孔布设方式。第一热风管3与支管31之间、支管31与四个开孔之间均为完全密封连接。
继续参看图2所示,第二热风管5伸入烘房2的一端设有烘房热风闸门7,第二热风管5与直排烟风管6的连接端设有热风管闸门8,地下热风道4与直排烟风管6的连接端朝向第一窑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窑体热风闸门41,而朝向第二窑体12的一侧则设有第二窑体热风闸门42,直排烟风管6与第二热风管5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直排烟管上闸门61和直排烟管下闸门62。
第二热风管5底部设有抽风机9,用于助燃和引导热流的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要可将烘房2分割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干燥单元(未在图中标出),使得胚料依照数量或者种类进行分开干燥,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窑体热风闸门41、直排烟管上下闸门61、62初始状态为关闭,第二窑体热风闸门42、热风管闸门8、烘房热风闸门7初始状态为打开,第一窑体11顶部开孔和第二窑体12顶部开孔的初始状态为打开,具体的工作步骤是:
第一窑体11在焙烧工作时,窑温在300度以下时关闭第一窑体顶部开孔,开启直排烟管上下闸门61、62,同时关闭第二窑体热风闸门42和第二热风管5上的烘房热风闸门7,将含有杂质的废气通过直排烟风管6排出。窑温超过300度之后,高温烟气已经趋于纯净,可以用于焙烧或干燥使用,之后关闭直排烟管上下闸门61、62,开启第二窑体热风闸门42和第二窑体顶部开孔,同时开启第二热风管5上的烘房热风闸门7,开启抽风机9将第一窑体11内的余热通过地下热风道抽入第二窑体12和烘房2;
第一窑体11的焙烧余热通过第二窑体12内的载体充分吸收后,多余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一热风管3、直排烟风管6、第二热风管5进入烘房2干燥,烘房2充分吸收余热后通过排风扇、排湿孔(未在图中示出)等排放装置将废气排放。至此排放至大气的热气温度为20℃~40℃,进一步为30℃~40℃,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余热,对节能减排做出巨大的贡献,热能利用率提高20%~30%,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应用于所有工业窑炉,比如钢铁退火炉、调质炉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窑车(0)上的窑炉(1)和烘房(2):
所述窑炉(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窑体;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窑体之间通过第一热风管(3)和地下热风道(4)相互连通,所述窑体与所述烘房(2)之间通过第二热风管(5)可连通;
所述地下热风道(4)通过直排烟风管(6)与外界可连通,所述第二热风管(5)与所述直排烟风管(6)可连通,所述第一热风管(3)与所述直排烟风管(6)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窑体使用一个所述烘房(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窑体(11)和第二窑体(12),一个所述烘房(2)位于所述第一窑体(11)或所述第二窑体(12)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管(3)设在所述第一窑体(11)和所述第二窑体(12)的上方,所述地下热风道(4)位于所述第一窑体(11)和所述第二窑体(12)下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窑体(11)和所述第二窑体(12)顶部分别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开孔,所述第一热风管(3)的两端分别伸出四根或四根以上支管(31)与所述开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风管(5)伸入所述烘房(2)的一端设有烘房热风闸门(7),所述第二热风管(5)与所述直排烟风管(6)的连接端设有热风管闸门(8),所述地下热风道(4)与所述直排烟风管(6)的连接端朝向所述第一窑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窑体热风闸门(41),而朝向所述第二窑体(12)的一侧则设有第二窑体热风闸门(42),所述直排烟风管(6)与所述第二热风管(5)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直排烟管上闸门(61)和直排烟管下闸门(6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风管(5)底部设有抽风机(9)。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台车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2)内具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干燥单元。
CN 201220308711 2012-06-28 2012-06-28 一种节能台车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0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08711 CN202770197U (zh) 2012-06-28 2012-06-28 一种节能台车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08711 CN202770197U (zh) 2012-06-28 2012-06-28 一种节能台车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0197U true CN202770197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087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0197U (zh) 2012-06-28 2012-06-28 一种节能台车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01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356A (zh) * 2012-06-28 2014-01-15 邹思怿 一种节能台车窑及余热利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356A (zh) * 2012-06-28 2014-01-15 邹思怿 一种节能台车窑及余热利用方法
CN103512356B (zh) * 2012-06-28 2016-09-14 邹思怿 一种节能台车窑及余热利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0889U (zh) 一种液态出渣高温取向硅钢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
CN205209223U (zh) 一种连续自动化生产泡沫陶瓷节能减排隧道窑
CN203534159U (zh) 一种气氛保护青砖隧道窑
CN107899413A (zh) 一种热风炉废气脱硫脱硝协同治理方法
CN205808094U (zh) 节能型热风循环隧道窑
CN202770197U (zh) 一种节能台车窑
CN205482401U (zh) 一种余热锅炉的尾部排空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1637269U (zh) 用于页岩砖生产的回风式节能轮窑
CN103512356B (zh) 一种节能台车窑及余热利用方法
CN203605705U (zh) 一种双层空心拱加热助燃空气结构
CN206512136U (zh) 一种分段加热复热式捣固焦炉
CN204535441U (zh) 一种余热助燃的节能燃气窑炉
CN202747776U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隧道窑
CN202008151U (zh) 用于燃烧机的废气循环系统
CN2273007Y (zh) 立筒式双回程热风炉
CN207498277U (zh) 双循环硫霜化退火炉
CN202792963U (zh) 一种连通循环梭式窑
CN218155584U (zh) 一种热气可回收的窑炉
CN206467197U (zh) 一种焦炉
CN206095015U (zh) 一种高效烘干机能量转化装置
CN204901870U (zh) 一种保温炉用蓄热燃烧器
CN205808100U (zh) 隧道窑预热段烟气回用系统
CN205481739U (zh) 一种热风炉
CN204901733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725725Y (zh) 能利用余热的烟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