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4954U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54954U CN202754954U CN201220427031.1U CN201220427031U CN202754954U CN 202754954 U CN202754954 U CN 202754954U CN 201220427031 U CN201220427031 U CN 201220427031U CN 202754954 U CN202754954 U CN 2027549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shale
- gas
- heating oil
- combustion chamber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相应的燃烧器(1)通过烧嘴砖(2)与燃烧室(3)的第一端连接,燃烧室(3)的外壁包有炉壳(4),燃烧室(3)的第二端与均热管(5)的第一端连接,均热管(5)外的烟气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竖直放置的折流板(7)和若干个水平放置的干馏气管(8),在干馏气管(8)和所述烟气通道内部充有蜂巢蓄热体(9),烟气通道与烟气出口(11)连接,干馏气管(8)的第一端与入口集气管(12)连接,干馏气管(8)的第二端与出口集气管(13)连接,炉壳(4)和保温层(10)由炉架(14)支撑。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连续工作,而且采用了蜂巢蓄热体作为媒介,极大的提高了综合换热系数和工作效率,能够达到油页岩干馏的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属于油页岩干馏炉供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页岩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油页岩的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是干馏炉,用于油页岩的低温(约500℃)干馏以制取页岩油的主体设备。传统的油页岩干馏炉的供热设备为蓄热式加热炉,由于蓄热式加热炉间歇操作,采用填料格子砖作为蓄热体,蓄热体比表面积小,综合传热系数较小,通过在加热炉中部引入来自蓄热炉的热循环气(500~700℃),作为干馏段的补充热源,导致这种蓄热式加热炉工作效率较低,难以达到油页岩干馏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油页岩干馏炉存在的炉工作效率较低,难以达到油页岩干馏的工艺要求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包括燃烧炉和连续蓄热热交换器;所述燃烧炉包括燃烧器、烧嘴砖、燃烧室、炉壳和炉架;所述连续蓄热热交换器包括均热管、折流板、干馏气管、蜂巢蓄热体、保温层、烟气出口、入口集气管和出口集气管;
燃烧器通过烧嘴砖与燃烧室的第一端连接,燃烧室的外壁包有炉壳,燃烧室的第二端与均热管的第一端连接,均热管外的烟气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竖直放置的折流板和若干个水平放置的干馏气管,在干馏气管和所述烟气通道内部充有蜂巢蓄热体,烟气通道与烟气出口连接,干馏气管的第一端与入口集气管连接,干馏气管的第二端与出口集气管连接,炉壳和保温层由炉架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不仅可以连续工作,而且采用了蜂巢蓄热体作为媒介,极大的提高了综合换热系数和工作效率,能够达到油页岩干馏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附图标记为:燃烧器1、烧嘴砖2、燃烧室3、炉壳4、均热管5、阻炭网6、折流板7、干馏气管8、蜂巢蓄热体9、保温层10、烟气出口11、入口集气管12、出口集气管13和炉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燃烧炉和连续蓄热热交换器;燃烧炉包括燃烧器1、烧嘴砖2、燃烧室3、炉壳4和炉架14;连续蓄热热交换器包括均热管5、折流板7、干馏气管8、蜂巢蓄热体9、保温层10、烟气出口11、入口集气管12和出口集气管13;燃烧器1通过烧嘴砖2与燃烧室3的第一端连接,燃烧室3的外壁包有炉壳4,燃烧室3的第二端与均热管5的第一端连接,均热管5外的烟气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竖直放置的折流板7和若干个水平放置的干馏气管8,在干馏气管8和烟气通道内部充有蜂巢蓄热体9,烟气通道与烟气出口11连接,干馏气管8的第一端与入口集气管12连接,干馏气管8的第二端与出口集气管13连接,炉壳4和保温层10由炉架14支撑。
具体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的燃烧炉和连续蓄热热交换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圆柱体的燃烧装置和长方体的换热装置结合在一起。连续蓄热热交换器中采用烟气与冷干馏气的流向相反的设置,利于保护管壁。在均热管5的出口内侧可设置有阻炭网6,阻炭网6由高效蓄热体组成。折流板7可采用高温合金折流板,折流板7的截面为圆环状。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
首先,燃料经过燃烧器燃烧后,炉膛温度达到900~1100℃,烟气依次通过燃烧室3、均热管5和阻炭网6后,烟气转换方向,经过干馏气管8,再通过折流板7使烟气的流程加长,避免了死角,提高了效率,与干馏气管8中的冷煤气逆向充分快速换热后送入到烟气出口,烟气排放温度为100~300℃;
然后,入口集气管12中冷煤气的温度为20~60℃,经过干馏气管8与烟气逆向充分快速换热后送入到出口集气管13中,干馏气的预热温度达到600~700℃。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干馏气经过燃烧器燃烧后,炉膛温度达到900℃,烟气依次通过蓄热室、均热管、阻炭网,烟气转换方向,经过干馏气管外,通过折流板使烟气的流程加长,避免了死角,提高了效率,与干馏气管中的冷煤气逆向充分快速换热后送入到烟气出口,烟气排放温度为150℃;
然后,入口集气管中冷煤气的温度为40℃,经过干馏气管与烟气逆向充分快速换热后收集到出口集气管中,干馏气的预热温度达到650℃。
实施例2:
首先,干馏气经过燃烧器燃烧后,炉膛温度达到1000℃,烟气依次通过蓄热室、均热管、阻炭网,烟气转换方向,经过干馏气管外,通过折流板使烟气的流程加长,避免了死角,提高了效率,与干馏气管内的冷煤气逆向充分快速换热后送入到烟气出口,烟气排放温度为160℃;
然后,入口集气管中冷煤气的温度为50℃,经过干馏气管与烟气逆向充分快速换热后收集到出口集气管中,干馏气的预热温度达到700℃。
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连续工作,而且采用了蜂巢蓄热体作为媒介,极大的提高了综合换热系数和工作效率,能够达到油页岩干馏的工艺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和连续蓄热热交换器;所述燃烧炉包括燃烧器(1)、烧嘴砖(2)、燃烧室(3)、炉壳(4)和炉架(14);所述连续蓄热热交换器包括均热管(5)、折流板(7)、干馏气管(8)、蜂巢蓄热体(9)、保温层(10)、烟气出口(11)、入口集气管(12)和出口集气管(13);
燃烧器(1)通过烧嘴砖(2)与燃烧室(3)的第一端连接,燃烧室(3)的外壁包有炉壳(4),燃烧室(3)的第二端与均热管(5)的第一端连接,均热管(5)外的烟气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竖直放置的折流板(7)和若干个水平放置的干馏气管(8),在干馏气管(8)和所述烟气通道内部充有蜂巢蓄热体(9),烟气通道与烟气出口(11)连接,干馏气管(8)的第一端与入口集气管(12)连接,干馏气管(8)的第二端与出口集气管(13)连接,炉壳(4)和保温层(10)由炉架(14)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和所述连续蓄热热交换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圆柱体的燃烧装置和长方体的换热装置结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蓄热热交换器中采用烟气与冷干馏气的流向相反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均热管(5)的出口内侧设置有阻炭网(6),阻炭网(6)由高效蓄热体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7)采用高温合金折流板,折流板(7)的截面为圆环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27031.1U CN202754954U (zh) | 2012-08-24 | 2012-08-24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27031.1U CN202754954U (zh) | 2012-08-24 | 2012-08-24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54954U true CN202754954U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773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27031.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54954U (zh) | 2012-08-24 | 2012-08-24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5495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6544A (zh) * | 2012-08-24 | 2012-11-28 | 北京碧瑞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CN104531195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外热式油页岩干馏工艺 |
-
2012
- 2012-08-24 CN CN201220427031.1U patent/CN20275495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6544A (zh) * | 2012-08-24 | 2012-11-28 | 北京碧瑞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CN104531195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外热式油页岩干馏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10913U (zh) | 应用蓄热式燃烧器的石化行业管式加热炉 | |
CN202442310U (zh) | 带调温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3489670U (zh) | 蓄热式连续火焰管式加热炉 | |
CN203668308U (zh) | 一种单元式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2754954U (zh)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
CN101921607A (zh) | 一种单面辐射和双面辐射相结合的延迟焦化加热炉 | |
CN103776279A (zh) | 用于尿素热解工艺的高温烟气换热器 | |
CN201706527U (zh) | 组合式空气预热器 | |
CN201206829Y (zh) | 液相中间媒质换热式换热器 | |
CN102796544A (zh) | 一种高效加热油页岩干馏气的装置 | |
CN204923850U (zh) | 一种空气预热式坩埚倾倒炉 | |
CN103542518A (zh) | 生物质双换热反烧式热风炉 | |
CN202630392U (zh) | 高温辐射间接式热风炉 | |
CN201819239U (zh) | 复合管空气预热器 | |
CN102537917A (zh) | 带调温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5447452U (zh) | 一种预焙阳极焙烧升温装置 | |
CN201377817Y (zh) | 采暖炉 | |
CN104075336B (zh) |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 |
CN201697097U (zh) | 煅后石油焦烟气余热利用锅炉 | |
CN201547957U (zh) | 一种有机热载体锅炉 | |
CN207585082U (zh) |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
CN201508037U (zh) | 直燃管式炉排有机热载体锅炉 | |
CN106016306B (zh) | 彩涂有机溶剂废气焚烧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744440U (zh) | 一种玻璃窑炉烟气复合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6521432U (zh) | 一种粉煤蓄热式热解反应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