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5082U -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85082U CN207585082U CN201721547860.2U CN201721547860U CN207585082U CN 207585082 U CN207585082 U CN 207585082U CN 201721547860 U CN201721547860 U CN 201721547860U CN 207585082 U CN207585082 U CN 2075850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 boiler
- vertical
- tube group
- vertical f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低氮燃烧、供热稳定、节约用地,污染物排放量符合环保标准,满足现阶段锅炉行业节能环保的要求,其包括燃烧器,燃烧器位于锅炉炉体的下方,燃烧器依次连接第一垂向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第二垂向烟道、脱硫装置、第二水平烟道、第三垂向烟道、余热锅炉、弯形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出口,第一垂向烟道内纵向布置有至少两个辐射段管组,第一水平烟道内设置有顶棚管组,中间集箱的下方第二垂向烟道内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对流段管组、第二对流段管组、脱硝装置,第三垂直烟道内部设置有第三对流段管组,第三对流段管组的上方设置有余热锅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气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锅炉的供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供热常用的锅炉为燃煤锅炉,但是以煤为主要燃料的锅炉排放物内含有大量的烟尘、碳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这不仅加重了雾霾天气,有害于我们的健康,也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因此,为满足国家对锅炉行业节能环保的进一步要求,发明一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锅炉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燃油气锅炉,常用的燃油气锅炉相比于燃煤锅炉更环保,但是其结构复杂,存在占用空间较大、供热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量超出了节能环保的标准等问题,并且其设计和生产周期较长,不符合现阶段人们对锅炉环保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煤锅炉污染严重、现有的燃油气锅炉占用空间较大、供热不稳定、氮氧化物超标、设计和生产周期较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低氮燃烧、供热稳定、节约用地,污染物排放量符合环保标准,满足现阶段国家对锅炉行业节能环保的要求。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位于锅炉炉体的下方,所述燃烧器依次连接第一垂向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第二垂向烟道、脱硫装置、第二水平烟道、第三垂向烟道、余热锅炉、弯形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向烟道内纵向布置有至少两个辐射段管组,所述第一水平烟道内设置有顶棚管组,所述顶棚管组的上方的所述锅炉炉体外侧设置有导热油出口,所述导热油出口通过导热油管道连接所述锅炉炉体外侧的中间集箱,所述中间集箱的下方所述第二垂向烟道内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对流段管组、第二对流段管组、脱硝装置,所述第二对流段管组与所述脱硝装置之间的所述锅炉炉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导热油进口,所述第二导热油进口通过导热油管道连接位于所述第三垂向烟道外侧的第一导热油进口,所述第一导热油进口上方所述第三垂直烟道内部设置有第三对流段管组,所述第三对流段管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余热锅炉。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垂向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第二垂向烟道、第二水平烟道、第三垂向烟道、余热锅炉从左向右构成π型,所述第一水平烟道位于所述锅炉炉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垂向烟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水平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垂向烟道的上方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垂向烟道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水平烟道连接第三垂向烟道,所述第三垂向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的上方通过弯形烟道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下方的所述炉体外侧设置有所述烟气出口;
所述空气预热器为钢管式,多回程,其包括热风出口、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冷风进口的上方,所述冷风进口的下方设置所述烟气出口;
所述辐射段管组均为单层方形布置,各管组串联,管组之间采用对接焊或钢管连接,所述辐射段管组的外围用钢板密封,钢板外侧紧贴保温材料;
所述保温材料为保温棉;
所述对流段管组1、对流段管组2、对流段管组3的管束为光管,按蛇形管结构布置;
所述余热锅炉采用全密封结构,管束为翅片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锅炉能实现模块化生产,辐射段管组为同规格,可预先生产,根据用户所需用热量,可灵活调整辐射段管组的数量,这样不仅使锅炉的结构更加简单,节约用地,还能大大缩短交货期,从而可改善现有技术中燃油气锅炉设计和生产周期较长等问题;余热锅炉的设置使锅炉的热效率达到95%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利用率,使供热更加稳定;为保证脱硝装置的温度要求,将对流受热面分为第一对流段管组、第二对流段管组、第三对流段管组,并将第三对流段管组设置在脱硝装置后面的第三垂向烟道上,可保证第二对流段管组出口烟气温度在350~400℃范围内,达到脱硝温度的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满足了现阶段国家对锅炉行业节能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包括燃烧器1,燃烧器1位于锅炉炉体的下方,燃烧器1依次连接第一垂向烟道2、第一水平烟道3、第二垂向烟道4、脱硫装置5、第二水平烟道6、第三垂向烟道20、余热锅炉7、弯形烟道8、空气预热器9、烟气出口10,余热锅炉7采用全密封结构,管束为翅片管,第一垂向烟道2、第一水平烟道3、第二垂向烟道4、第二水平烟道6、第三垂向烟道20、余热锅炉7从左向右排列构成π型,第一水平烟道3的入口位于锅炉炉体的上方第一垂向烟道2的出口端,第一水平烟道3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垂向烟道4的上方的入口端,第二垂向烟道4的下方设置有脱硫装置16脱硫装置16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水平烟道6连接第三垂向烟道20,第三垂向烟道20的出口端连接余热锅炉7,余热锅炉7的上方通过弯形烟道8连接空气预热器9,空气预热器9为钢管式,多回程,其包括热风出口9-1、冷风进口9-2,热风出口9-1位于冷风进口9-2的上方,冷风进口9-2的下方设置烟气出口10;
第一垂向烟道2内设置有辐射段管组11,辐射段管组11包括向上依次排列有n个辐射段管组,辐射段管组均为单层方形布置,各管组串联,管组之间采用对接焊或钢管连接,辐射段管组的外围用钢板密封,钢板外侧紧贴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保温棉;
辐射段管组11的上方第一水平烟道3内设置有顶棚管组12,顶棚管组12的上方的锅炉炉体外侧设置有导热油出口13,导热油出口13通过导热油管道14-1连接锅炉炉体外侧的中间集箱15,中间集箱15的下方第二垂向烟道4内设置有对流段管组19,对流段管组19包括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对流段管组19-1、第二对流段管组19-2和第三垂向烟道20内的第三对流段管组19-3,第一对流段管组19-1、第二对流段管组19-2、第三对流段管组19-3的管束为光管,按蛇形管结构布置;
第二对流段管组19-2的下方为脱硝装置5,第二对流段管组19-2与脱硝装置5之间的锅炉炉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导热油进口17,第二导热油进口17通过导热油管道14-2连接第一导热油进口18,第一导热油进口18位于第三垂向烟道20的外侧,第一导热油进口18上方第三垂向烟道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对流段管组19-3,第三对流段管组19-3的上方设置有余热锅炉7。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锅炉为微正压燃烧,燃料经燃烧器1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第一垂向烟道2内的辐射段管组11顺序换热后,经过第一水平烟道3进入第二垂向烟道4内,烟气分别通过第一对流段管组19-1、第二对流段管组19-2进行换热,再进入脱硝装置进行烟气脱硝处理,处理后的烟气通过第二水平烟道6进入第三垂向烟道20的第三对流段管组19-3进一步降低温度,然后进入余热锅炉7,最后通过空气预热器9换热后,通过烟气出口10排入大气。导热油流向:第一导热油进口18→第三对流段管组19-3→导热油管道14-1→第二导热油进口17→第二对流段管组19-2→第一对流段管组19-1→辐射段管组11→顶棚管组12→导热油出口13→外部用热设备。导热油系统与外部用热设备换热后,利用热油循环泵作为动力源,进行循环利用。
Claims (7)
1.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位于锅炉炉体的下方,所述燃烧器依次连接第一垂向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第二垂向烟道、脱硫装置、第二水平烟道、第三垂向烟道、余热锅炉、弯形烟道、空气预热器、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向烟道内纵向布置有至少两个辐射段管组,所述第一水平烟道内设置有顶棚管组,所述顶棚管组的上方的所述锅炉炉体外侧设置有导热油出口,所述导热油出口通过导热油管道连接所述锅炉炉体外侧的中间集箱,所述中间集箱的下方所述第二垂向烟道内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对流段管组、第二对流段管组、脱硝装置,所述第二对流段管组与所述脱硝装置之间的所述锅炉炉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导热油进口,所述第二导热油进口通过导热油管道连接位于所述第三垂向烟道外侧的第一导热油进口,所述第一导热油进口上方所述第三垂直烟道内部设置有第三对流段管组,所述第三对流段管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余热锅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向烟道、第一水平烟道、第二垂向烟道、第二水平烟道、第三垂向烟道、余热锅炉从左向右构成π型,所述第一水平烟道位于所述锅炉炉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垂向烟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水平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垂向烟道的上方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垂向烟道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水平烟道连接第三垂向烟道,所述第三垂向烟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的上方通过弯形烟道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下方的所述炉体外侧设置有所述烟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为钢管式,多回程,其包括热风出口、冷风进口,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冷风进口的上方,所述冷风进口的下方设置所述烟气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段管组均为单层方形布置,各管组串联,管组之间采用对接焊或钢管连接,所述辐射段管组的外围用钢板密封,钢板外侧紧贴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保温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段管组1、对流段管组2、对流段管组3的管束为光管,按蛇形管结构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采用全密封结构,管束为翅片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7860.2U CN207585082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7860.2U CN207585082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85082U true CN207585082U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3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4786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5082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850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6801A (zh) * | 2017-11-20 | 2018-03-20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21547860.2U patent/CN2075850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6801A (zh) * | 2017-11-20 | 2018-03-20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16801A (zh) | 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
CN202532702U (zh) | 高、低温烟气混合双预热的顶燃式热风炉 | |
CN202747611U (zh) | 立式底烧燃气有机热载体炉 | |
CN201569143U (zh) | 一种逆向进水预热的燃煤锅炉 | |
CN207585082U (zh) | 一种π型燃油气有机热载体炉 | |
CN201476597U (zh) | 陶瓷窑炉烟气净化及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3147726U (zh) | π形结构催化装置CO焚烧余热锅炉 | |
CN202470782U (zh) | 一种热风炉烟气余热二次利用系统 | |
CN103542518A (zh) | 生物质双换热反烧式热风炉 | |
CN203382777U (zh) | 热风炉 | |
CN202791953U (zh) | 水管式冷凝过热蒸汽锅炉 | |
CN202630392U (zh) | 高温辐射间接式热风炉 | |
CN206555991U (zh) | 全冷凝强化传热燃气锅炉 | |
CN201785423U (zh) | 煤气预热组合式热管换热器 | |
CN203880710U (zh) | 一种工业炉窑预热式燃烧器 | |
CN103245058A (zh) | 一种微正压燃烧组合冷却节能锅炉 | |
CN202521840U (zh) | 三回程新型远红外燃气锅炉 | |
CN203116268U (zh) | 节能立式热风炉 | |
CN202792510U (zh) | 高效集热式热水炉 | |
CN201028775Y (zh) | 一种可分体的集中供暖用民用炉 | |
CN207555579U (zh) | 一种醇基燃料锅炉 | |
CN206069919U (zh) | 一种高炉热风炉预热装置 | |
CN205919511U (zh) | 一种卧式强制循环燃煤热水锅炉 | |
CN206113338U (zh) | 一种新型热水热风锅炉 | |
CN204757671U (zh) | 传热效果好的加热炉蓄热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