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8775U -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18775U CN202718775U CN2012202945435U CN201220294543U CN202718775U CN 202718775 U CN202718775 U CN 202718775U CN 2012202945435 U CN2012202945435 U CN 2012202945435U CN 201220294543 U CN201220294543 U CN 201220294543U CN 202718775 U CN202718775 U CN 2027187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r
- infrared
- fuel
- far infrared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节油器。该远红外节油器包括:连接在进油嘴和出油嘴之间的容置管;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发射远红外射线的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收纳在该容置管中,其中部沿轴向贯穿设有供燃油流过的通孔。燃油受到所述远红外射线的辐射后流动性得到提高,更便于与空气混合,燃烧更加彻底,达到减少燃油消耗的目的。同时,燃油彻底燃烧,能够减少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减少废气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和燃油锅炉的燃油消耗量不断地增加,而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一次性能源的日益紧张和匮乏,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提高一次性燃油的利用率,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是主要的手段之一。同时,燃油燃烧后的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环境恶化的元凶,特别是燃油燃烧不完全时,不仅会增加排放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物的含量,造成空气的污染,同时亦会引起引擎的耗油、积碳与马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燃料较为粘稠,使得燃料更加无法充分地燃烧,不但难以得到充分地利用,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何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和控制燃油燃烧时有害气体的排放,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科研课题。
人们想方设法从化学角度和物理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燃油燃烧值的提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如各种各样的燃油添加剂和燃油催化剂。但是这些燃油添加剂和燃油催化剂不仅成本高,而且燃烧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燃油充分燃烧,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并且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的远红外节油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它包括:
连接在进油嘴和出油嘴之间的容置管;以及
至少一个用于发射远红外射线的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收容在该容置管中,其中部沿轴向贯穿设有供燃油流过的通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远红外体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穿孔,该些穿孔与该通孔相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与该容置管之间存在供燃油流过的间隙。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贯穿设有若干导油凹槽,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贯穿设有若干导油凹槽,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导油凹槽呈曲线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些导油凹槽均匀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弹顶该远红外体,防止该远红外体沿轴向晃动的弹性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弹性件为弹簧。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远红外体主要由高岭土、稀土、钴、猛、氧化铁、铝、锌和钙混合烧结而成。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远红外体中部设有供燃油流过的通孔,该远红外体能够发射远红外射线,燃油受到所述远红外射线的辐射后,燃油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受到破坏,燃油分子重新有序排列,分子团缩小,由“长链”变成“短链”,甚至单个分子,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燃油分子充分被活化,粘度减小,浓度下降,流动性提高,从而更便于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更加彻底,从而提高燃油的燃烧值,具有减少燃油消耗的优点。同时,燃油彻底燃烧,能够减少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具有减少废气排放的优点。
2.该些穿孔与该通孔相通,部分燃油可以流进该些穿孔内,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3.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与该容置管之间存在供燃油流过的间隙,燃油还能够从该穿孔流出后与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相接触,进一步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4.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燃油能够在该导油凹槽中流动,进一步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5.该导油凹槽呈曲线状,延长了燃油的流动距离,进一步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6.该些导油凹槽均匀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当该节油器内装设多个该远红外体时,各个该远红外体上的导油凹槽能够首尾连接设置,方便燃油流通。
7.该弹性件弹顶该远红外体,防止该远红外体沿轴向晃动并碰撞发出噪音。
8.该远红外节油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节油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中远红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100,它包括一容置管10、三个远红外体20以及四个弹性件30。这些远红外体20间隔收纳在该容置管10中,这些远红外体20与该容置管10之间存在供燃油流过的间隙。这些弹性件30分别弹顶在这些远红外体20的轴向侧面上,防止这些远红外体20沿轴向晃动。该弹性件30优选为弹簧。
该容置管10用于连接在给机器供油的管道上。该容置管10的一端连接一进油嘴12,另一端连接一出油嘴14。
请参照图2及图3,该远红外体20用于发射远红外射线,提高燃油的活性,使燃油的粘度减小,流动性提高,从而更加容易充分燃烧。该远红外体20主要由高岭土、稀土、钴、猛、氧化铁、铝、锌、钙混合烧结而成。该远红外体20大体呈圆柱状,其中部沿轴向贯穿设有一供燃油流过的通孔22。该远红外体20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穿孔24,这些穿孔24与该通孔22相通。这些穿孔24贯穿该远红外体20。同时,这些穿孔24规则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20上。本实施例中,这些穿孔24分为四列并间隔相同的角度设置在该远红外体20上,每一列中该穿孔24的数量是三个。该远红外体20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导油凹槽26,该导油凹槽26沿轴向贯穿该远红外体20。该导油凹槽26的数量与这些穿孔24的列数对应。该些导油凹槽26均匀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20的外表面。每一列上的三个穿孔24与该导油凹槽26相通。该导油凹槽26的形状优选为曲线状,这种情况下,这每一列上的穿孔24也可以是曲线布置。
可以理解地,该远红外体2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该远红外体20的数量与燃油设备的功率大体成正比。
另外,在该穿孔24没有贯穿该远红外体20的情况下,这些远红外体20与该容置管10之间可以不留存间隙,燃油仅沿该通孔22流动。或者该该穿孔24贯穿该远红外体20,但同时该远红外体20设置了该导油凹槽26的情况下,这些远红外体20与该容置管10之间可以不留存间隙,因为燃油可以沿该导油凹槽26流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连接在进油嘴和出油嘴之间的容置管;以及
至少一个用于发射远红外射线的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收容在该容置管中,其中部沿轴向贯穿设有供燃油流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该远红外体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穿孔,该些穿孔与该通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与该容置管之间存在供燃油流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贯穿设有若干导油凹槽,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贯穿设有若干导油凹槽,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油凹槽呈曲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该些导油凹槽均匀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弹顶该远红外体,防止该远红外体沿轴向晃动的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其特征在于:该远红外体主要由高岭土、稀土、钴、猛、氧化铁、铝、锌和钙混合烧结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945435U CN202718775U (zh) | 2012-06-20 | 2012-06-20 |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945435U CN202718775U (zh) | 2012-06-20 | 2012-06-20 |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18775U true CN202718775U (zh) | 2013-02-06 |
Family
ID=4762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9454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18775U (zh) | 2012-06-20 | 2012-06-20 |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1877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6591A (zh) * | 2017-08-23 | 2017-11-21 | 韩文忠 | 提升动力节油减排器 |
CN107524548A (zh) * | 2017-09-25 | 2017-12-29 | 徐成金 | 燃油激发器 |
-
2012
- 2012-06-20 CN CN2012202945435U patent/CN20271877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6591A (zh) * | 2017-08-23 | 2017-11-21 | 韩文忠 | 提升动力节油减排器 |
CN107524548A (zh) * | 2017-09-25 | 2017-12-29 | 徐成金 | 燃油激发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57372B (zh) | 一种多氧发动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718775U (zh) |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 |
CN203604073U (zh) | 内燃机燃料供给系统 | |
CN204371524U (zh) | 节能减碳增马装置 | |
CN101798973B (zh) | 机动车用燃油催化器 | |
WO2011153970A2 (en) | Method to reduce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s from combustion engines and/or to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combustion engines while keeping the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s from combustion engines at the same level and/or to increas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an engine, and a device to perform this method | |
CN104533584B (zh) |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车辆 | |
CN2494879Y (zh) | 甲醇-氢燃料发动机 | |
CN202140146U (zh) | 一种含氧燃料为吸热载体的柴油机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8763748U (zh) | 一种高热效率低排放的汽油直喷增压发动机 | |
CN204357588U (zh) | 一种具有燃油气化装置的汽油内燃机 | |
CN202325919U (zh) | 一种风暖型燃油挥发加热器 | |
CN203130317U (zh) | 油气共用喷嘴的发动机 | |
CN102230432A (zh) | 带进气温度自动恒温装置的发动机 | |
CN206205983U (zh) | 一种引擎助燃装置 | |
CN202325818U (zh) | 一种汽车燃油燃烧室 | |
CN202148964U (zh) | 带进气温度自动恒温装置的发动机 | |
CN203717173U (zh) | 一种发动机燃油催化器结构 | |
CN201714512U (zh) | 一种纯氧发动装置 | |
CN203783765U (zh) | 一种片状发动机燃油催化器结构 | |
CN203441643U (zh) | 内燃机的节能减碳效果增进结构 | |
CN203463198U (zh) | 甲醇/汽油双燃料化油器及发动机 | |
CN201173150Y (zh) | 四冲程气体发动机快速燃烧系统 | |
CN209261702U (zh) | 量子载波器 | |
CN202300729U (zh) | 一种柴油机节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