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3599U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93599U CN202593599U CN 201220048607 CN201220048607U CN202593599U CN 202593599 U CN202593599 U CN 202593599U CN 201220048607 CN201220048607 CN 201220048607 CN 201220048607 U CN201220048607 U CN 201220048607U CN 202593599 U CN202593599 U CN 2025935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ystick
- longitudinal axis
- rectangular
- braking
- joystick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该操纵杆装置的箱体(1)内有两根正交的横轴(6)和纵轴(8),所述横轴(6)上有两直板,直板小孔内安装小横槽(4),所述横轴(6)外端装有扭转弹簧(18)和角度传感器(5),所述纵轴(8)上有矩形通槽,纵轴(8)的外伸端装有角度传感器(3)、联轴器(14)、减速器(15)、路感电机(2),操纵杆滑套(11)可以沿操纵杆(9)上下滑动,并由锁紧螺母(10)锁紧固定。该操纵杆装置取代传统的汽车上复杂的操纵机构,为驾驶员提供更舒适的驾驶空间,使汽车驾驶操纵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于一体的操纵杆装置,可以通过一个操纵杆同时控制汽车的转向、变速、制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汽车线控技术将是未来汽车的发展的趋势,这使得底盘集成控制将成为可能。考虑到传统汽车具有转向盘、换挡手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等复杂的操作机构,劳动强度大,占用车内空间大。目前对于汽车线控系统的研究只要集中在制动、转向等方面的理论控制算法的研究,而操纵杆的研究只要集中在机器人远程控制方面,但是对于应用于汽车的研究并不多见。
所以,本实用新型即是基于线控技术的一般车辆中将转向、加速、制动功能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的设计,这样的话,操作者就可以用这一个操纵杆装置取代传统的汽车上复杂的操纵机构,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更舒适的驾驶空间,而且也将会使操纵更加简单化,使驾驶变得更加人性化。同时转向操作具有力反馈装置,可以实现对驾驶员的实时反馈路感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于充分发挥汽车线控技的优越性,为实现汽车的集成控制,简化驾驶员的操纵复杂度而开发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装置。因此就要求机构至少能采集到转向、制动、变速三种不同的信号,通过ECU控制相应的执行器,进而控制转向、制动、变速运动。为了实现上述三项功能,本实用新型利用操纵杆绕两正交十字轴的两个转动自由度,使绕一根轴的旋转运动的角度对应汽车的转向信号,绕一另根轴的正向旋转运动为加速信号,负向旋转为制动信号。这样就可以实现利用操纵杆分别控制转向、制动和变速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杆装置,其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于一体,该操纵装置的箱体内有两根正交的横轴和纵轴。所述横轴有两直板,直板小孔内安装小横槽。所述横轴外端装有扭转弹簧和角度传感器。所述纵轴上有矩形通槽,纵轴(8)的外伸端装有角度传感器、联轴器、路感电机,操纵杆滑套可以沿着操纵杆上下滑动,并由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所述的操纵杆装置,其横轴中部有一矩形通槽,矩形通槽的中间有一个小圆柱孔。所述纵 轴中间有两个连为一体的直板叉,直板叉上端有小圆柱孔,纵轴外端联接角度传感器、联轴器、减速器、路感电机。所述小横槽中间有矩形通槽,两端有小圆柱轴,装在纵轴两直板叉上的轴孔内。所述操纵杆在所述操纵杆滑套内部滑动部分截面是圆形,滑动部分以下部分的截面是矩形,所述操作杆和所述操纵杆滑套都是中空的,控制按钮连接导线从里面穿过。所述操纵杆滑套顶端与侧面均有按钮。
其中该操纵杆装置是操纵杆可以前后绕销钉旋转,左右绕横轴旋转。操纵杆外面有外套,长度可以调节,这样不同的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操纵杆高度,通过螺母锁紧。操纵杆的外套顶端有个大按钮,是汽车喇叭按钮。在操纵杆上,另外还有转向灯按钮,方便驾驶员打转向灯。操纵杆采用中空结构,便于控制线可以从操纵杆内部穿出,不会阻碍驾驶员的操纵行为,同时可少操纵杆的质量。操纵杆首先穿过一个横置的通槽,通槽两端的小圆柱轴在两小立板的小孔内可以旋转。该两块小直板与横轴是一体的,通过手柄可以将运动传递给横槽,然后横槽通过小直板带动横轴绕轴承孔旋转,产生绕横轴的旋转运动。
操纵杆通过纵轴上的纵槽,在纵槽的中央有小短圆柱销,将操纵杆和纵轴铰链连接,使操纵杆可以绕销轴转动,带动横轴的旋转,且不与纵轴运动发生干涉。当操纵杆左右旋转的时候,通过将力传递给纵槽的内壁,然后带动纵轴绕轴承孔的旋转,实现纵轴的旋转运动。纵轴和横轴外伸端都装有角度传感器,纵轴最外端还有联轴器,用来联接纵轴和减速器输入轴,而减速器输出轴与小型电机相联接,这个电机是为了提供可控的转向阻力的。横轴轴孔内装有扭转弹簧,用来提供操纵杆前后旋转时的阻力,也保证了操纵杆的自动回正功能,由于绕横轴的运动是变速、制动用的,所以不需要电机提供可控旋转阻力,只用扭转弹簧保证手柄具有一定的阻力就可以了。
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了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的整体三维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三维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绕横轴左右旋转运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绕纵轴前后旋转运动示意图。
图中的零件标标记如下:
1箱体 2路感电机 3纵轴角度传感器 4小横槽 5横轴角度传感器
6横轴 7轴承 8纵轴9操纵杆 10锁紧螺母 11操纵杆滑套
12汽车转向灯按钮 13汽车喇叭按钮 14联轴器 15行星齿轮减速器
16小圆柱轴 17小轴套 18扭转弹簧 19轴承盖 2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主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箱体1、路感电机2、纵轴角度传感器3、小横槽4、横轴角度传感器5、横轴6、轴承7、纵轴8、操纵杆9、锁紧螺母10、操纵杆套柄11、汽车转向灯按钮12、汽车喇叭按钮13、联轴14、行星齿轮减速器15、小圆柱轴16、小轴套17、扭转弹簧18、轴承盖19等零件组成,其中角度传感器、联轴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路感电机可以在市场上采购。
参照附图3所示操纵杆滑套11顶端的按钮式汽车喇叭按钮,侧面的两个按钮式转向信号灯的按钮,滑套11和操纵杆9都是空心结构,,控制线可以从里面穿出。而且操纵杆滑套11可以沿着操纵杆9上下伸缩滑动,用锁紧螺母10锁紧,使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操纵杆的长度。操纵杆9首先穿过小横槽4,小横槽4两端是小圆柱轴,可以绕小轴套17旋转。小轴套17装在横轴6上两块直板的小孔内。小横槽4两端小圆柱轴尽可能短些,装配时候先将小横槽4斜插入轴孔内,然后压入轴套17。装配横轴6时先将横轴6斜装入轴承孔内,然后再装配轴承。横轴6上还有扭转弹簧,分别连接着横轴6和箱体1,提供横轴6的旋转阻力。操纵杆9穿过纵轴8上的纵槽,纵槽中央有小孔,装小圆柱轴16,操纵杆9上也有小孔,和小圆柱轴16铰链连接。参照附图4所示,纵轴8和行星齿轮减速器15通过联轴器3联接行星齿轮减速器15和路感电机2螺栓固定联接,固定在垫块20上面。装配纵轴时,先将纵轴斜装入轴承孔内,然后再装轴承。操纵杆滑套11顶端有一按钮,侧面有两按钮,操纵杆9和滑套11都是空心结构.
参阅附图3和附图4,基于汽车线控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转向操作时,左右转动操纵杆9,这时,操纵杆上端在小横槽4内滑动,不影响横轴6的运动,操纵杆的极限位置由小横槽4的长度确定,在本设计中为40°。由于9操纵杆下端插在纵轴8纵槽内,通过纵槽的阻碍,带动纵轴8的旋转。这时,纵轴角度传感器3采集到纵轴8的转角信号,知道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将转角信号送到相应的转向ECU中, 控制转向电机实现汽车转向。同时,根据汽车的行驶状况,转向ECU控制路感电机,提供合适的模拟路感,使驾驶能感知路面情况。当驾驶员完成转向,松开手柄时,操纵杆9在路感电机的作用下自动回正。
当驾驶员加速操纵时,向前推动操纵杆9,这时,操纵杆9下端绕着小圆柱轴16在纵轴8的纵槽内滑动,不影响纵轴8运动。操纵杆9上端插在小横槽4内,由于横槽4内壁的阻碍,操纵杆9带动小横槽4的运动,既有绕轴套17的旋转,又有绕横轴6的旋转,保证操纵杆9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和小横槽4内壁是面接触,进而带动横轴6的旋转,扭转弹簧18提供旋转阻力。这时连接在横轴6上的横轴角度传感器5就可测到转角信号,知道驾驶员的加速意图,将转角信号送给驱动ECU中,控制汽车实现加速。当松开手柄时,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到中央位置。当需要制动时,只需要向后拉动操纵杆9,其原理和加速是一样的。当既要转向又要变速的时候,只需要推动操纵杆9就可以,使横轴6和纵轴8同时旋转,不存在运动干涉,可以满足驾驶要求。
以上的论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是为了解释和说明,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本身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另外,在前面的描述中的与特定的实施例有关的记载并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者权利要求中的使用的术语的定义的限制。所公开实施例的各种其它不同的实施例和各种不同的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但所有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这些实施例、改变和变形均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操纵杆装置,其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与一体,其特征在于:该操纵杆装置的箱体(1)内有两根正交的横轴(6)和纵轴(8),所述横轴(6)上有两直板,直板小孔内安装小横槽(4),所述横轴(6)外端装有扭转弹簧(18)和角度传感器(5),所述纵轴(8)上有矩形通槽,纵轴(8)的外伸端装有角度传感器(3)、联轴器(14)、减速器(15)、路感电机(2),操纵杆滑套(11)可以沿操纵杆(9)上下滑动,并由锁紧螺母(10)锁紧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6)中部有一矩形通槽,矩形通槽的中间有一个小圆柱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轴(8)中间有两个连为一体的直板叉,直板叉上端有小圆柱孔,纵轴(8)外端联接角度传感器(3)、联轴器(14)、减速器(15)、路感电机(1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横槽(4)中间有矩形通槽,两端有小圆柱轴,装在纵轴(8)两直板叉上的轴孔内。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9)在所述操纵杆滑套(11)内部滑动部分截面是圆形,滑动部分以下部分的截面是矩形,所述操作杆(9)和所述操纵杆滑套(11)都是中空的,控制按钮连接导线从里面穿过。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滑套(11)顶端与侧面均有按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048607 CN202593599U (zh) | 2012-02-16 | 2012-02-16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048607 CN202593599U (zh) | 2012-02-16 | 2012-02-16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93599U true CN202593599U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31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0486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3599U (zh) | 2012-02-16 | 2012-02-16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9359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0050A (zh) * | 2012-02-16 | 2012-07-04 | 吉林大学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于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CN103612631A (zh) * | 2013-12-06 | 2014-03-05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概念车的底盘控制系统 |
CN104251661A (zh) * | 2013-06-26 | 2014-12-31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位置检测装置 |
CN112368201A (zh) * | 2018-07-04 | 2021-02-12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 用于设置用以固定可调节的转向柱的致动力的方法 |
-
2012
- 2012-02-16 CN CN 201220048607 patent/CN2025935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0050A (zh) * | 2012-02-16 | 2012-07-04 | 吉林大学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于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CN102530050B (zh) * | 2012-02-16 | 2013-12-11 | 吉林大学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于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CN104251661A (zh) * | 2013-06-26 | 2014-12-31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位置检测装置 |
CN104251661B (zh) * | 2013-06-26 | 2017-04-12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位置检测装置 |
CN103612631A (zh) * | 2013-12-06 | 2014-03-05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概念车的底盘控制系统 |
CN112368201A (zh) * | 2018-07-04 | 2021-02-12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 用于设置用以固定可调节的转向柱的致动力的方法 |
US11400968B2 (en) | 2018-07-04 | 2022-08-02 | Thyssenkrupp Presta Ag | Method for setting the activation force for securing a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
CN112368201B (zh) * | 2018-07-04 | 2023-02-21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 用于设置用以固定可调节的转向柱的致动力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0050A (zh)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集转向、制动、变速于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
JP4668646B2 (ja) | 車両用アンチロール装置 | |
CN102249003B (zh) | 侧杆控制装置 | |
JP6351944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6382545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 |
EP2232464B1 (en) | Gear shifting mechanism | |
CN202593599U (zh) | 基于汽车线控系统的转向、制动、变速一体的操纵杆装置 | |
JP6335486B2 (ja) | 車両 | |
CN105235518A (zh) | 一种具有多重驾驶模式的操纵杆线控汽车控制结构 | |
JP2018086870A (ja) | 車両用操舵装置 | |
CN205365243U (zh) | 一种适用于多驾驶手感模式的线控汽车操纵杆结构 | |
JP2015151011A (ja) | 車両及び走行モードの切り替え方法 | |
CN112977595B (zh) | 一种基于线控底盘的操纵杆机构及操纵杆控制系统 | |
CN105539704A (zh) | 内置姿态仪的操纵杆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 |
CN113415140B (zh) | 一种全线控电驱动底盘及机器人 | |
JP2008006902A (ja) | 操作リンク構造 | |
CN208453083U (zh) | 适应于驾驶员操作习惯的线控转向系统 | |
CN102310911A (zh) | 迷你电动车 | |
JP2004114964A (ja) | 農用車両の変速操作装置 | |
JPS6212717Y2 (zh) | ||
CN217575335U (zh) | 一种新型转向传动机构及汽车 | |
CN203111342U (zh) | 万向车 | |
JPH0626431Y2 (ja) | 増速切換機構を具備する前輪舵取り車両 | |
CN110015367B (zh) | 一种可侧倾的智能平衡电动三轮车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417403U (zh) | 一种油电混合式太阳能越野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