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57236U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Google Patents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57236U CN202557236U CN2012201870484U CN201220187048U CN202557236U CN 202557236 U CN202557236 U CN 202557236U CN 2012201870484 U CN2012201870484 U CN 2012201870484U CN 201220187048 U CN201220187048 U CN 201220187048U CN 202557236 U CN202557236 U CN 202557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support device
- lower body
- guiding support
- upp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74 Inva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导向支撑装置包括:构架,构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液压缸,构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组成;导向轮组成包括连接板和导向轮,连接板和构架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与构架连接的上体和与连接板连接的下体,在下体和上体之间,设置有过渡件和弹性件,过渡件包括可相对水平转动的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弹性件的顶端抵顶在过渡件的下接触板上,弹性件的底端抵顶在下体的底面上,且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垂向定位下体的定位件。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除能实现导向轮相对构架垂向运动外,还允许导向轮相对构架水平转动,从而避免了车体运行至转弯处或道岔时出现脱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背景技术
公路铁路两用车是铁路运输的辅助动力牵引车辆,可以分别在公路和铁路上行驶,主要分为钢轮驱动和橡胶轮驱动两种方式。橡胶轮驱动的公路铁路两用车由于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使用。橡胶轮驱动方式的公路铁路两用车,通过在普通公路车辆上加装导向支撑装置,以实现在钢轨上的运行,即,通过导向支撑装置的升降来调节车体的垂向位置,从而完成公路和铁路两种路况的转换;当橡胶轮驱动的公路铁路两用车在钢轨上运行时,其橡胶轮的一部分压在钢轨上,橡胶轮摩擦钢轨以产生驱动力,导向支撑装置中的钢制导向轮仅起导向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导向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的构架、用于升降该构架、同时也能起支撑车体作用的两个支撑液压缸,以及位于构架两侧分别对应钢轨设置的导向轮组成;每个导向轮组成包括与构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穿设有至少一个轮轴,轮轴上套设有可绕其转动的导向轮,且为了使导向轮能够密贴在钢轨上,可在构架与每个连接板之间分别设置弹性减振件,例如采用压缩的空气弹簧,以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来保证构架与导向轮在垂向上的距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防止导向轮离开钢轨(即脱轨)。
现有技术中这种减振方式,虽然能够允许车体与导向轮之间垂向距离的变动,起到防止在车体的垂向位置变化时产生脱轨,但是,由于这种减振装置不能适应构架与导向轮在水平面内的相对位置变化,因而,当在钢轨上运行至转弯处或道岔时,还是很容易出现脱轨现象;另外,也很容易受到来自横向的冲击和振动的影响,整个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以防止在经钢轨转弯或道岔处发生脱轨现象,同时提高车体抵抗横向冲击和振动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导向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的构架,所述构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车体并带动所述构架升降的支撑液压缸,所述构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组成;所述导向轮组成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的、可自转的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构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与所述构架固定连接的上体和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下体,所述上体位于所述下体的上方,在所述下体和上体之间,设置有过渡件和弹性件,所述过渡件包括可相对水平转动的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顶在所述过渡件的下接触板上,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抵顶在所述下体的底面上,且所述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垂向定位所述下体的定位件。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所述上体为底部设有开口的柱状壳体,所述下体为顶部设有开口的柱状壳体,所述下体的顶端伸入所述上体的开口内,且所述上体的侧壁与所述下体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过渡件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体和下体围成的容置空腔内,所述过渡件为一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的上止推垫片为所述上接触板,所述推力轴承的下止推垫片为所述下接触板。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体顶面上的定位杆,所述下体的底面上开设有垂向通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垂向通孔,且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下体下方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水平的定位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过渡件分别套设所述定位杆上。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为圆柱杆,所述定位片通过第一螺母螺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杆的底端。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所述下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第二螺母将所述下体与所述连接板螺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所述上体通过第三螺栓与所述构架螺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所述构架包括一横向设置的横梁,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两个沿纵向延伸的纵梁;所述纵梁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至所述车体的前桥或后桥上的安装座;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振装置的上体固定,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下方,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铰接。
如上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轮,所述减振装置为一个,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公路铁路两用车,包括:车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下方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且所述导向支撑装置的构架与所述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支撑装置的支撑液压缸与所述车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通过设置减振装置,在允许导向轮相对构架发生垂向位移的同时,还能允许导向轮相对构架水平转动,从而避免了车体在钢轨上运行至转弯处或道岔时出现脱轨,且还提高了车体运行过程中抵抗横向冲击和振动的能力,也能减小钢轨对起驱动作用的橡胶轮胎的磨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导向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垂向”是指重力方向,钢轨延伸的方向为“纵向”,将公路铁路两用车在钢轨上的运行方向称为“前”,在钢轨所在水平面内、且垂直与钢轨的方向为“横向”。
导向支撑装置用于固定连接在公路铁路两用车车体的前桥或后桥上,当在公路上行驶时,可以通过支撑液压缸将构架连同导向轮升起,以使其不与底面接触,对车辆的运行不起任何作用;当公路铁路两用车要转换到铁路上行驶时,可通过支撑液压的伸长将构架降下,以使导向轮与钢轨接触,从而在行驶过程中发挥其导向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导向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向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的构架1,构架1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车体并带动构架1升降的支撑液压缸11,构架1的两侧分别对应钢轨设置有导向轮组成;导向轮组成包括连接板2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上的、可自转的至少一个导向轮22,连接板2与构架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装置3,减振装置3包括与构架1固定连接的上体31和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的下体32,上体31位于下体32的上方,在下体32和上体31之间,设置有过渡件33和弹性件34,过渡件包括可相对水平转动的上接触板331和下接触板332,弹性件34的顶端抵顶在过渡件33的下接触板332上,弹性件34的底端抵顶在下体32的底面上,且上体31上还设置有用于垂向定位下体32的定位件35。
具体地,构架1可以为不同结构,例如可以呈板状、立方体状,但最好采用框架结构以减少自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构架1可以包括一横向设置的横梁101,及固定设置在横梁101上的两个沿纵向延伸的纵梁102;纵梁102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至车体的前桥或后桥上的安装座103,例如,可通过安装座103将构架1焊接至车体的前桥或后桥上;横梁1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振装置3的上体31固定,两个连接板2分别设置在横梁101两端的下方,而减振装置3通过其下体32的侧面或底面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具体地,上体31和下体32可以呈板状或块状;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板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连动杆104,连动杆10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2铰接,以确保两个连接板2时刻保持平行。
过渡件33和弹性件34可以自上而下设置,上体31和下体32之间的弹性体34可以为弹簧,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用于提供垂向的变形及作用力;为了进一步对弹性体34的周向定位,在下体32上设用于容置弹性体34的凹槽,或者,也可将弹性体34的顶端与过渡件33的下接触板332固定在一起,又或者可以在上体上、且在弹性体34的周围设置止挡环等。过渡件33的上接触板331和下接触板332之间可以设置滚珠或将接触表面设置为足够光滑的表面,并辅助润滑油以将上接触板331和下接触板332之间的摩擦减少至预设阈值以下,从而实现上接触板331和下接触板331之间的相对转动。当然,弹性件34也可以设置在过渡件33的上方,本实施例只是以过渡件33在上和弹性件34在下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上体31上的定位件主要用于限定下体32相对于上体31的最大垂向距离,可以通过止挡板等现有结构来实现,以避免在减振装置3未承受垂向压力时,下体32与上体31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向支撑装置中采用的减振装置3,其内的弹性件34可时刻将钢轨对导向轮22的垂向支撑力经由构架传递至车体,而弹性件34所提供的垂向形变可以补偿车体与钢轨之间垂向距离的变化,使导向轮22不会由钢轨的表面跳起;而由于减振装置的下体32是与连接板2和导向轮22固定,上体31则与构架1固定,在车体自重带来的垂向压力的作用下,使上体31压紧在过渡件33、过渡件33压紧在弹性件34、弹性件34压紧在下体32上,虽然由于大垂向力下弹性件34与过渡件33的下接触板332之间由于大摩擦力不能相对水平移动或转动,但上接触板331与下接触板332之间可以相对水平转动,即,上接触板331可以相对与下接触板直接接触的弹性件34相对转动,而下体32与弹性件34处于相同运动状态,上接触板331又与上体31固定连接,从而便实现了上体31相对于下体32的相对转动,这样,当车体转弯时,与下体32固定的连接板2及导向轮22便可相对车体相对转动,保证了在通过弯曲钢轨时,导向轮22也不会因车体的惯性而脱离钢轨。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向支撑装置,在提供垂向形变和支撑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导向轮相对于构架的水平转动,从而达到了在防止导向轮因钢轨表面高度变化引起的脱轨,同时,还能防止车体在转弯处或道岔时出现脱轨的目的,并且,提高了车体运行过程中抵抗横向冲击和振动的能力,另外,还能避免对起驱动作用的橡胶轮胎的过度磨耗。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体31为底部开口的柱状壳体,下体32为顶部开口的柱状壳体,下体32的顶端伸入至上体31的开口内,且上体31的侧壁与下体32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使上体31相对下体33水平转动时无摩擦;过渡件33和弹性件34设置在上体31和下体32围成的容置空腔内,过渡件33为一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的上止推垫片为上接触板331,推力轴承的下止推垫片为下接触板332。即,上体31和下体32可以均呈圆柱状,壳体状的下体21的内部直径可以与弹性件34相匹配,以对弹性件34起到水平定位的作用;弹性件34的顶端抵顶在推力轴承的下止推垫片的表面,并将推力轴承抵靠在上体31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定位件35包括固定设置在上体31顶面上的定位杆351,下体32的底面上开设有垂向通孔,定位杆穿过该垂向通孔,且定位杆351位于下体32下方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水平的定位片352;弹性件34为套设在定位杆351上的压缩弹簧;推力轴承套设在定位杆351上。定位杆351与上体31可以为一体件,或者,定位杆351也可为单独的一元件,此时,在上体31的顶面上可以开设一安装通孔,通过该安装通孔与定位杆351的过盈配合来将两者固定成一体;定位杆351的设置,可以起到对弹性件34的水平定位,同时,还可通过设置在其底端的定位片352实现对下体32的垂向定位;另外,将弹性件34和过渡件33设置在上体31和下体32共同围成的容置空间内,可以防止灰尘等对弹性件4和过渡件33的影响,提高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3所示,定位杆351为圆柱杆,定位片352通过第一螺母螺接固定在定位杆351的底端,通过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来固定定位片,方便了安装操作,及日常维护。
更进一步地,下体32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栓321,连接螺栓321配合第二螺母将下体32与连接板2螺接固定,其中,连接螺栓321可以为与下体32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将螺栓焊接固定至下体32的侧面来制造,具体可不作限定。
同样,上体31也可通过第三螺栓113与构架1螺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每个连接板2上可设置两个导向轮22,减振装置3可为一个,位于两个导向轮22之间,以达到进一步平衡振动,提高车体的随动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公路铁路两用车,包括:车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下方的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且该导向支撑装置的构架与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导向支撑装置的支撑液压缸与车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其中,导向支撑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导向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的构架,所述构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车体并带动所述构架升降的支撑液压缸,所述构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组成;所述导向轮组成包括连接板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的、可自转的至少一个导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构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与所述构架固定连接的上体和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下体,所述上体位于所述下体的上方;在所述下体和上体之间,设置有过渡件和弹性件,所述过渡件包括可相对水平转动的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顶在所述过渡件的下接触板上,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抵顶在所述下体的底面上,且所述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垂向定位所述下体的定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体为底部设有开口的柱状壳体,所述下体为顶部设有开口的柱状壳体,所述下体的顶端伸入所述上体的开口内,且所述上体的侧壁与所述下体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过渡件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体和下体围成的容置空腔内,所述过渡件为一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的上止推垫片为所述上接触板,所述推力轴承的下止推垫片为所述下接触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体顶面上的定位杆,所述下体的底面上开设有垂向通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垂向通孔,且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下体下方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水平的定位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过渡件分别套设所述定位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为圆柱杆,所述定位片通过第一螺母螺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杆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第二螺母将所述下体与所述连接板螺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体通过第三螺栓与所述构架螺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包括一横向设置的横梁,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两个沿纵向延伸的纵梁;所述纵梁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至所述车体的前桥或后桥上的安装座;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振装置的上体固定,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下方,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轮,所述减振装置为一个,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
9.一种公路铁路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下方的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且所述导向支撑装置的所述构架与所述车体的前桥或后桥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支撑装置的所述支撑液压缸与所述车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870484U CN202557236U (zh) | 2012-04-27 | 2012-04-27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870484U CN202557236U (zh) | 2012-04-27 | 2012-04-27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57236U true CN202557236U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720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8704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7236U (zh) | 2012-04-27 | 2012-04-27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5723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8766A (zh) * | 2012-04-27 | 2012-09-12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EP3225496A1 (fr) * | 2016-03-29 | 2017-10-04 | Unac | Bras d'essieu pour essieu ferroviaire, essieu ferroviaire et vehicule ferroviaire comprenant un tel bras d'essieu |
CN110509731A (zh) * | 2019-08-30 | 2019-11-29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式高空作业车的轨道走行底盘 |
-
2012
- 2012-04-27 CN CN2012201870484U patent/CN2025572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8766A (zh) * | 2012-04-27 | 2012-09-12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CN102658766B (zh) * | 2012-04-27 | 2014-07-02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EP3225496A1 (fr) * | 2016-03-29 | 2017-10-04 | Unac | Bras d'essieu pour essieu ferroviaire, essieu ferroviaire et vehicule ferroviaire comprenant un tel bras d'essieu |
FR3049552A1 (fr) * | 2016-03-29 | 2017-10-06 | Unac | Bras d’essieu pour essieu ferroviaire, essieu ferroviaire et vehicule ferroviaire comprenant un tel bras d’essieu. |
CN110509731A (zh) * | 2019-08-30 | 2019-11-29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式高空作业车的轨道走行底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1468A (zh) | 转向架及其轴箱悬挂定位装置 | |
CN102658766B (zh)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
CN202557236U (zh) |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 |
CN201405873Y (zh) |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减振装置 | |
CN201980713U (zh) | 预张紧轮轨道式小车 | |
CN209904755U (zh) | 吊装轨道机器人及其快装快卸式承重导向机构 | |
CN201646256U (zh) | 新型电动驱动轮连接装置 | |
CN109338961B (zh) | 一种车用节能环保路面清扫设备 | |
CN201882105U (zh) | 新型焊接构架式转向架 | |
CN111703459B (zh) | 一种铁道货车车辆旁承及铁道货车转向架 | |
CN212374189U (zh) | 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汽车零配件加工用输送带 | |
CN201249804Y (zh) | 转向驱动桥用主销免调整装置 | |
CN203623701U (zh) | 转向架及其轴箱悬挂定位装置 | |
CN203344957U (zh) | 机车转向架滚动摩擦导向装置 | |
CN201646754U (zh) | 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 |
CN212401216U (zh) | 一种铁道货车车辆长行程无滚子旁承及转向架 | |
CN212604348U (zh) | 一种重型商用车后平衡悬架总成 | |
CN203974552U (zh) | 一种重型公路汽车的变速器悬置系统 | |
CN203126870U (zh) | 一种铁路货车及其转向架、连接座 | |
CN102632902B (zh) | 弹性旁承、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
CN201907522U (zh) | 一种铁路货车及其弹性旁承和弹性止挡板 | |
CN2764686Y (zh) | 地铁车辆检修用假台车 | |
CN201151407Y (zh) | 铁路货车转向架用纵向弹性拉杆装置 | |
CN202966334U (zh) | 承载鞍弹性垫 | |
CN203974553U (zh) | 一种重型工程汽车的变速器悬置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02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