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3920U -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63920U CN202463920U CN2012200953598U CN201220095359U CN202463920U CN 202463920 U CN202463920 U CN 202463920U CN 2012200953598 U CN2012200953598 U CN 2012200953598U CN 201220095359 U CN201220095359 U CN 201220095359U CN 202463920 U CN202463920 U CN 2024639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erential
- output
- small
- half axle
- output semi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包括变速箱、输出半轴a、输出半轴b以及安装在变速箱内的输入链轮和差速器,输出半轴a和输出半轴b的一端分别伸进变速箱内并穿过差速器左壳体和差速器右壳体,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a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a上,半轴齿轮b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b上,输入链轮与差速器右壳体一体成型、并且输入链轮的轮齿部分伸出差速器右壳体外;输入链轮通过链条与变速箱的动力源驱动的主动齿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用差速器应用到小型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中,分别将两个半轴齿轮固定在输出半轴上,通过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啮合达到动力的差速输出,从而使固定在两个输出半轴上的左、右车轮或旋耕刀组实现差速转向,结构、操作简单,省力,而且由于是左、右两边的车轮或旋耕刀组差速转向,转弯半径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机转向机构主要由动力源驱动的主动齿轮、链条、输入链轮和输出轴等组成,输入链轮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车轮或旋耕刀组;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输入链轮,从而驱动输入链轮带动输出轴转动,实现车轮或旋耕刀组的转向。由于输出轴为通轴,在进行转向时,输出轴两端的车轮或旋耕刀组需要同时转动,操作十分费力。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实现仅左边或仅右边的旋耕刀组转动的农机转向机构,这种转向机构设置双排齿轮,即将输入链轮设置为两个,两个输入链轮分别固定安装在左输出半轴和右输出半轴上,车轮或旋耕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左输出半轴和右输出半轴相互远离的一端;主动齿轮与两个输入链轮之间设置两个中间啮合齿轮,两个中间啮合齿轮通过引线分别与左、右两边的转向手柄连接。当需要右转时,通过右边的手柄拉扯引线,从而将右边的中间啮合齿轮拉开,使主动齿轮的动力仅能通过左边的中间啮合齿轮传递给左输出半轴,从而驱使左车轮或左旋耕刀组向右转动,而右车轮或右旋耕刀组不动,实现右转,反之亦然。采用这种结构的转向机构虽然能实现左、右两边的车轮或旋耕刀组分开转动,但是仍具有如下缺点:1、在转弯时,需要拉扯引线将中间啮合齿轮拉开,并不能省力;2、设置双排齿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3、转弯时转弯半径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省力、转弯半径小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包括变速箱、输出半轴a、输出半轴b以及安装在变速箱内的输入链轮和差速器,输出半轴a的一端伸进变速箱内并穿过差速器左壳体,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a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a上;所述输出半轴b的一端伸进变速箱内并穿过差速器右壳体,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b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b上,输入链轮与差速器右壳体一体成型、并且输入链轮的轮齿部分伸出差速器右壳体外;输入链轮通过链条与变速箱的动力源驱动的主动齿轮连接,输出半轴a、输出半轴b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变速箱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出半轴a和输出半轴b通过轴承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差速器左壳体与差速器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用差速器应用到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中,分别将两个半轴齿轮固定在输出半轴上,通过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啮合达到动力的差速输出,从而使固定在两个输出半轴上的左、右车轮或旋耕刀组实现差速转向,结构、操作简单,用手轻轻操作扶手便可实现左、右车轮或旋耕刀组转向,达到省力的目的,而且由于是左、右两边的车轮或旋耕刀组差速转向,转弯半径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剖面图;
图3为差速器分解结构图。
其中,1为变速箱,2为输出半轴a,3为输出半轴b,4为差速器,5为轴承,6为输入链轮,7为半轴齿轮b,8为半轴齿轮a,9为行星齿轮,10为行星齿轮轴,11为销轴,12为差速器左壳体,13为差速器右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包括变速箱1、输出半轴a2、输出半轴b3以及安装在变速箱1内的输入链轮6和差速器4。差速器4包括差速器左壳体12、差速器右壳体13以及置于差速器壳体内的半轴齿轮a8、半轴齿轮b7、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轴10和销轴11;差速器左壳体12与差速器右壳体13通过螺栓连接(图中未画出);行星齿轮9为两个,两个行星齿轮9分别固定在行星齿轮轴10的两端,行星齿轮轴10与差速器左壳体12通过销轴11连接;半轴齿轮a8和半轴齿轮b7位于行星齿轮轴10的两侧,并分别与两个行星齿轮9啮合,即半轴齿轮a8和半轴齿轮b7的上侧分别与上端的行星齿轮9啮合,半轴齿轮a8和半轴齿轮b7的下侧分别与下端的行星齿轮9啮合。输出半轴a2的一端穿过差速器左壳体12,差速器4的半轴齿轮a8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a2上。输出半轴b3的一端穿过差速器右壳体13,差速器4的半轴齿轮b7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b3上,输入链轮6与差速器右壳体13一体成型、并且输入链轮6的轮齿部分伸出差速器右壳体13外;输入链轮6通过链条与变速箱1的动力源驱动的主动齿轮(图中未画出)传动连接,为输出半轴b3提供转向动力。动力源为电机、发动机或其它提供动力的设备。输出半轴a2和输出半轴b3通过轴承5固定安装在变速箱1上,并且输出半轴a2、输出半轴b3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变速箱1外,用于安装车轮或旋耕刀组。
工作时,变速箱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输入链轮6,与输入链轮6一体成型的差速器右壳体13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左壳体12,驱动行星齿轮轴10转动,从而通过半轴齿轮驱动输出半轴转动,实现车轮或旋耕刀组的差速转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包括变速箱、输出半轴a、输出半轴b以及安装在变速箱内的输入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内,输出半轴a的一端伸进变速箱内并穿过差速器左壳体,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a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a上;所述输出半轴b的一端伸进变速箱内并穿过差速器右壳体,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b通过花键配合套在输出半轴b上,输入链轮与差速器右壳体一体成型、并且输入链轮的轮齿部分伸出差速器右壳体外;输入链轮通过链条与变速箱的动力源驱动的主动齿轮连接,输出半轴a、输出半轴b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变速箱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半轴a和输出半轴b通过轴承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左壳体与差速器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953598U CN202463920U (zh) | 2012-03-14 | 2012-03-14 |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953598U CN202463920U (zh) | 2012-03-14 | 2012-03-14 |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63920U true CN202463920U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691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953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3920U (zh) | 2012-03-14 | 2012-03-14 |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6392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9634A (zh) * | 2013-04-27 | 2013-08-07 |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式收割机的动力及转向装置 |
CN107306519A (zh) * | 2017-06-09 | 2017-11-03 | 安徽铸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四驱开垦机的旋转装置 |
WO2020010825A1 (zh) * | 2018-07-09 | 2020-01-16 | 邓宝强 | 四驱遥控旋耕机 |
-
2012
- 2012-03-14 CN CN2012200953598U patent/CN2024639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9634A (zh) * | 2013-04-27 | 2013-08-07 |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式收割机的动力及转向装置 |
CN107306519A (zh) * | 2017-06-09 | 2017-11-03 | 安徽铸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四驱开垦机的旋转装置 |
WO2020010825A1 (zh) * | 2018-07-09 | 2020-01-16 | 邓宝强 | 四驱遥控旋耕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B2579513A (en) | Axle assembly for frame rail vehicles | |
CN202040292U (zh) | 共构式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结构 | |
CN202463920U (zh) | 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 | |
CN202220839U (zh) | 一种带自锁的差速器 | |
CN202251751U (zh) | 一种小型农业机械用变速箱 | |
HK1128952A1 (en) | Transmission unit for vehicles | |
CN102817971B (zh) | 双向可控棘轮离合传动装置 | |
CN201745437U (zh) | 一种新型电动驱动桥 | |
CN202310582U (zh) | 手推式割草机主机 | |
CN101660255A (zh) | 一种三驱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 |
CN103307243A (zh) | 一种双动力输入变速箱 | |
CN209557598U (zh) | 行星齿轮变速装置 | |
CN203395130U (zh) | 一种能够进行双动力输入的变速箱 | |
CN202575533U (zh) | 收线装置 | |
CN202867784U (zh) | 一种双动力输出的农机变速箱 | |
CN204677719U (zh) | 电动微耕机离合传动装置 | |
CN201659887U (zh) | 骑乘式草坪机的差速驱动装置 | |
CN208006684U (zh) | 一种电动田间管理机驱动系统 | |
CN201128782Y (zh) | 接绪翼往复转动的驱动机构 | |
CN2841455Y (zh) | 小型手扶拖拉机内齿式转向机构 | |
CN201290234Y (zh) | 一种用于插秧机的齿轮箱 | |
CN201800866U (zh) | 自行车变速箱 | |
CN201226659Y (zh) | 微耕机减速箱 | |
CN219248526U (zh) | 一种驱动及转向装置 | |
CN204605986U (zh) | 一种万向履带底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