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441713U -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 Google Patents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1713U
CN202441713U CN2011204919337U CN201120491933U CN202441713U CN 202441713 U CN202441713 U CN 202441713U CN 2011204919337 U CN2011204919337 U CN 2011204919337U CN 201120491933 U CN201120491933 U CN 201120491933U CN 202441713 U CN202441713 U CN 202441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mandrel
shaft
spindle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919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宜
张瑞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919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1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1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17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由连接件连接第一心轴和第二心轴,连接件以轴套套接包覆第一心轴而形成包覆式转轴,第二心轴并穿设于连接件的轴孔,且第二心轴套设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及弹性组件而形成具有闭锁功能的支架型转轴。借由包覆式转轴的开轻关重特点,和支架型转轴的闭锁定位功能来达到使触控式笔记本电脑在一般的使用状态时,连接件可以保持不动,避免屏幕在转动时同时移动,而可以稳定地转动调整开启角度。

Description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枢纽器,尤其涉及包含双轴且可翻转360度的枢纽器,其适用于掀盖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掀盖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或电子书阅读器的转轴,使屏幕可相对于底座开启或盖合。已知的转轴结构多为单轴式,通常包含固定于电子产品屏幕的支架,支架上设有圆形轴孔供心轴穿设,心轴另借由固定座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底座;借由支架相对于心轴转动,使屏幕可相对于底座开启或盖合。单轴式的转轴本身可做到360度的旋转,但受限于屏幕和底座外观壳体的设计,屏幕外壳和底座外壳开启至180度时即互相干涉,而无法翻转大于180度甚至360度的反向叠合。 
由于目前便携式电脑多有触控式或手写输入操作的需求,而需要屏幕与底座能翻转大于180度,甚至到360度反向叠合以方便握持进行触控操作,因此有双轴式的设计产生。如台湾公告第M324951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双轴式枢纽器”所示,其为以一个连接支架连接两根枢轴,连接支架上设有两个定位槽,且各枢轴上穿套有设置在定位槽中的定位环,以及数个簧片,簧片提供弹力迫使定位环位于定位槽之中。 
上述两个转轴的结构皆相同,扭矩也相同,当其应用到具有触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后,笔记本电脑可具有一般的使用方式,或是屏幕与键盘相对转动达360度反向叠合,以方便手持对屏幕进行触控操作。由于两个转轴的扭矩相同,因此,无法确定哪个转轴会转动,当笔记本电脑在一般的使用状态,如图6所示,若屏幕开启时上面的枢轴先转动,连接支架保持直立状态,接着在调整开启角度的过程中,连接支架有可能被带动而相对于下面的枢轴转动,使得上面枢轴的位置会移动,如此,固定于上面枢轴的屏幕不只是转动,还会移动,而让使用者有不稳定的感觉。因此,本实用新型即是解决已知触控式笔记本电脑在一般开启小于180度的使用状 态,屏幕转动调整角度时还会移动而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由包覆式转轴和具有闭锁功能的支架型转轴组合成双轴枢纽器,借由包覆式转轴具有的开轻关重特点,和支架型转轴的闭锁定位功能来达到使触控式笔记本电脑在一般的使用状态时,屏幕可以稳定的转动调整开启角度而不会移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包括: 
连接件,其具有架板,架板上设有轴孔,且架板的一端弯折包覆形成中空轴套,该轴孔和中空轴套设置成相同轴向,该轴套另具有开口; 
第一心轴,穿设于该轴套中,第一心轴的一端并设有固定部,且该轴套与第一心轴各设有能够相互止挡的挡块; 
第二心轴,穿设于该轴孔中,第二心轴的一端并设有固定部,且第二心轴的固定部和第一心轴的固定部分别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屏幕和底座,该第二心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及弹性组件,该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的接触面分别设有能够相互嵌合的凹槽与凸块。 
借此,第一心轴和具有开口的轴套形成第一转轴,其为包覆式转轴,而第二心轴和架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及弹性组件形成第二转轴,其为具有闭锁定位功能的支架型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心轴的固定部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屏幕,而第二心轴的固定部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底座。于0度闭合状态时,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凹槽与凸块相互嵌合,且轴套的包覆方向与第一心轴转动开启的方向相反。 
当屏幕转动开启时,第一心轴在具有开口的轴套中转动,扭矩逐渐减小,具有开轻的效果,且第二心轴上由于设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闭锁结构,因此,第一转轴的扭矩小于第二转轴的扭矩,屏幕开启时即先由第一心轴在轴套中转动来开启。由于第二心轴设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闭锁结构,因此,可以保持连接件和第二心轴不动,直到开启约180度时,第一心轴的挡块挡止于轴套的挡块,第一心轴即不再转动,而转由推动连接件相对于第二心轴转动。 
因此,连接件在0~180度可以保持不动在直立状态,避免屏幕在转动时同时移动,所以,触控式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在一般的使用状态时,可以 稳定地转动调整开启角度而不会移动。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功能、目的,现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含外套筒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组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心轴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0度闭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开启9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开启18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开启225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翻转开启36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反转闭合225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反转闭合18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反转闭合90度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及组件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包含: 
连接件1,具有一直立架板10,架板10上设有轴孔11,且架板10的一端弯折包覆形成中空轴套12,该轴孔11和中空轴套12设置成相同轴向。该轴套12并设有轴向开口13,使轴套12具有弹性,且轴套12的内部形成有平面14,轴套12的侧边凸设有挡块15。 
第一心轴2,穿装于该轴套12中,其一端设有固定部20,用以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屏幕。该轴套12包覆束紧第一心轴2,并可相对转动产生摩擦扭矩。第一心轴2凸设有能够与轴套12侧边的挡块15相互止挡的扇形挡块21。且第一心轴2设有平面22,如图5所示,能够与轴套12的平面14贴合形成定位闭锁。第一心轴2的末端设有环形凹槽23,扣片24扣合于该环形凹槽23,以防止第一心轴2脱开。 
第二心轴3,穿设于该轴孔11中,第二心轴3的一端设有固定部30,用以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底座。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凸轮4、第二凸轮5、包含数个弹片的弹性组件6、垫片7,且末端以螺帽8等固定件锁固。第一凸轮4与第二凸轮5的接触面分别设有二个能够相互嵌合的凹槽40与凸块50,且其中一个凹槽40与凸块50在内圈,另一个凹槽40与凸块50在外圈。 
该架板10于轴孔11旁设有嵌孔16,第二心轴3的另一端为套接轴段31,且套接轴段31设有平面310使其断面呈非圆形。第一凸轮4以圆孔41套设于第二心轴3,并以凸柱42嵌固于架板10的嵌孔16,而与架板10同转。第二凸轮5以形状与第二心轴3套接轴段31断面相同的轴孔51套设于套接轴段31,以与第二心轴3同动。第二心轴3上凸设有挡块32,而连接件1于架板轴孔11旁亦凸设有挡块17,能与第二心轴3的挡块32相互止挡。 
借此,第一心轴2和具有开口13的轴套12形成第一转轴,其为包覆式转轴,而第二心轴3和架板10、第一凸轮4、第二凸轮5、弹性组件6、垫片7及螺帽8形成第二转轴,其为为具有闭锁定位功能的支架型转轴。外套筒9并套接于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部,而可形成一外观件。该架板10上设有固定孔18,该连接件1可借由螺丝穿过该固定孔18而锁固于外套筒9内部。 
借由上述结构,请配合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电子产品闭合0度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一凸轮4的凹槽40与第二凸轮5的凸块50相互嵌合形成闭锁,且第一心轴2的平面22与轴套12的平面14贴合形成闭锁。而轴套12的包覆方向与第一心轴2转动开启的方向相反(如箭头所示)。 
当转动开启屏幕时,第一心轴2往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轴套12的包覆方向与第一心轴2转动方向相反呈顺时针包覆,因此,第一心轴2在轴套12中转动会使轴套12松开,轴套12束紧第一心轴2的力量变小,扭矩变小,因此具有开轻的效果。且由于第二心轴3上的第一凸轮4的凹槽40和第二凸轮5的凸块50相互嵌合闭锁,其转动的扭矩大于第一心轴2转动的扭矩,所以,屏幕开启时由第一心轴2在轴套12中转动来开启,且第一凸轮4和第二凸轮5的嵌合闭锁可以使连接件1保持不动呈直立状态,如此,屏幕在0~180度调整开启角度时会稳定地转动而不会移动位置。 如图7所示,为屏幕旋转开启90度的示意图,第8图为屏幕旋转开启180度的示意图。 
当开启到180度时,第一心轴2的挡块21挡止于轴套12侧边的挡块15,第一心轴2即无法再转动。当继续用力转动屏幕时,即推动连接件1及外套筒9相对于第二心轴3转动,如图9所示。因此,架板10带动第一凸轮4转动,第一凸轮4的凹槽40沿着第二凸轮5的凸块50转动爬坡,并压缩弹片,而转出了凸块50。当屏幕继续转动时,即转动到360度反向叠合,如图10所示,此时屏幕与底座反向叠合,使用者可方便地手持进行屏幕的触控操作。 
由于在开启到180度之前,第一转轴的扭矩小于第二转轴的爬坡扭矩,且第二转轴借由第一凸轮4和第二凸轮5闭锁,而可以保持连接件1不动,因此,屏幕在180度之前开启时只是转动而不会移动。 
当屏幕由图10反转闭合时,由于第一心轴2顺时针转动,其转动方向和轴套12包覆方向相同,扭矩变大,具有关重的效果,第一转轴的扭矩大于第二转轴的扭矩,因此,反转闭合时由第二心轴3先转动,如虚线箭头所示。反转135度后即到图11的状态,再继续转动即到图12180度的状态,此时,第二心轴3的挡块32挡止于架板10的挡块17,而无法再转动。所以,反转360~180度时,连接件1相对于第一心轴2保持不动,如此可确保第二心轴3在180度的位置,即图12的角度,再度回到第一凸轮4和第二凸轮5闭锁的状态。 
当第二心轴3的挡块32挡止于架板的挡块17无法再转动时,继续转动第二心轴3即会推动连接件1相对于第一心轴2转动,而再转回第13图的90度状态及图6的0度闭合状态,此时,轴套12的平面14转回第一心轴2的平面22位置而形成定位闭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包覆式转轴和具有闭锁功能的支架型转轴组合使触控式笔记本电脑在一般的使用状态时,屏幕可以稳定的转动调整开启角度而不会移动,确已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故依法提出申请。 
本新型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披露了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知道,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修改都是可能的,并且都被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附图标记一览表 
1、连接件            10、架板 
11、轴孔             12、轴套 
13、开口             14、平面 
15、挡块             16、嵌孔 
17、挡块             18、固定孔 
2、第一心轴          20、固定部 
21、挡块             22、平面 
23、环形凹槽         24、扣片 
3、第二心轴          30、固定部 
31、套接轴段         310、平面 
32、挡块             4、第一凸轮 
40、凹槽             41、圆孔 
42、凸柱             5、第二凸轮 
50、凸块             51、轴孔 
6、弹性组件          7、垫片 
8、螺帽              9、外套筒 

Claims (10)

1.一种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包含:
连接件,具有架板,架板上设有轴孔,且架板的一端弯折包覆形成中空轴套,该轴孔和中空轴套设置成相同轴向,该轴套另具有开口;
第一心轴,穿设于该轴套中,第一心轴的一端另设有固定部,且该轴套与第一心轴各设有能够相互止挡的挡块;以及
第二心轴,穿设于该轴孔中,第二心轴的一端另设有固定部,且第一心轴的固定部和第二心轴的固定部分别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屏幕和底座,该第二心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及弹性组件,该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的接触面分别设有能够相互嵌合的凹槽与凸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该架板于轴孔旁设有嵌孔,且第二心轴的另一端为断面呈非圆形的套接轴段,该第一凸轮以凸柱嵌固于该嵌孔,而第二凸轮以形状与第二心轴套接轴段断面相同的轴孔套设于第二心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于0度闭合状态时,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凹槽与凸块相互嵌合,且轴套的包覆方向与第一心轴转动开启的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该轴套内部形成有平面,第一心轴并设有平面,能够与轴套的平面贴合形成定位闭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当第一心轴旋转开启180度时,第一心轴的挡块挡止于轴套的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二心轴凸设有一挡块,而连接件于该架板轴孔旁亦凸设有挡块,该挡块能与第二心轴的挡块相互止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当反转闭合时,第二心轴的挡块在反转180度时挡止于该架板的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第一心轴和轴套形成第一转轴,而第二心轴和架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弹性组件形成第二转轴,外套筒套接于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该架板上设 有固定孔,该连接件借由螺丝穿过该固定孔而锁固于该外套筒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是,该第一心轴的固定部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屏幕,而第二心轴的固定部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底座。 
CN2011204919337U 2011-12-01 2011-12-01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1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919337U CN202441713U (zh) 2011-12-01 2011-12-01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919337U CN202441713U (zh) 2011-12-01 2011-12-01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1713U true CN202441713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23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9193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1713U (zh) 2011-12-01 2011-12-01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17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516A (zh) * 2019-06-19 2019-08-09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双轴转轴和笔记本电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516A (zh) * 2019-06-19 2019-08-09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双轴转轴和笔记本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1737B (zh) 卡锁式双轴枢纽器
US8931141B2 (en) Planetary type dual-shaft hinge
US9134767B2 (en) Structure of planetary type dual-shaft hinge
CN103148087B (zh)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US7187537B2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position-adjustable keyboard
US6539582B1 (en) Hinge device
CN103307094B (zh) 卡锁式双轴枢纽器
US7614119B2 (en) Hinge to improve panel stability
US20180164856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02490B (zh) 折疊式電子設備
TWI487466B (zh) 樞紐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CN103322030B (zh) 回转止挡式双轴枢纽器
TW201419991A (zh) 具有樞接結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06129911A1 (en) Hinge apparatus
CN202441713U (zh)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TWI490420B (zh) Rotary stop type biaxial hub
TWM447660U (zh) 順暢開合的雙軸鉸鏈
TWI751754B (zh) 轉軸結構
CN101476590B (zh) 双轴式转轴结构
CN210799710U (zh)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3163942A (zh) 周边装置
WO2016037538A1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翻盖铰链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0507803C (zh) 转轴制约装置
TWM438797U (en) Pulley latching type biaxial hinge
TWI521150B (zh) 樞軸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