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3942A - 周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周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63942A CN103163942A CN2011104056820A CN201110405682A CN103163942A CN 103163942 A CN103163942 A CN 103163942A CN 2011104056820 A CN2011104056820 A CN 2011104056820A CN 201110405682 A CN201110405682 A CN 201110405682A CN 103163942 A CN103163942 A CN 1031639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ipheral device
- bearing seat
- portable electronic
- rotating arm
- swivel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边装置,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周边装置包括一本体、一转动臂及一承载座。转动臂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本体。承载座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第二轴线枢接于转动臂,承载座用以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当承载座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转动臂与承载座使其未超出本体的高度,以收纳转动臂与承载座。本发明的周边装置的承载座与本体分别枢接于转动臂的不同位置,而使承载座可移动至与本体相同的平面收纳,以使转动臂与承载座不会突出于本体而影响周边装置的外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产品已与日常生活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演进,具人性化且功能性佳的电子产品亦一直推陈出新,例如平板电脑与移动电话等,因其方便性与可携性,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传统的平板电脑藉由一触控荧幕来输入控制信息。然而,触控荧幕的操作便利性未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故相关的周边装置随之而生。
图1是已知的一种周边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已知的周边装置100包括一本体110、一突出臂120及一承载座130。本体100为键盘模组,突出臂120固定于本体110。承载座130枢接于突出臂120以相对于突出臂120转动。承载座130用以承载平板电脑并提供连接埠供平板电脑连接以进行信号传递。
当需要利用已知的周边装置100来输入信息时,将平板电脑连接于承载座130的连接埠,即可通过已知的周边装置100来输入信息至平板电脑。若不需使用时,将平板电脑与承载座130的连接埠分离即可。此时,可将承载座130转动以贴近于本体110的位置收纳(如图1所示)。但由于承载座130突出于本体110,不仅影响美观、增加了已知的周边装置100的高度而影响已知的周边装置100收纳且突出于本体110的突出臂120与承载座130亦有较高的机率被撞到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周边装置,其未与可携式电子装置连接时可收合为一平板,避免增加周边装置的高度而影响美观及收纳。
本发明提出一种周边装置,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周边装置包括一本体、一转动臂及一承载座。转动臂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本体。承载座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第二轴线枢接于转动臂,承载座用以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当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转动臂与承载座使其未超出本体的高度,以收纳转动臂与承载座。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周边装置的承载座与本体分别枢接于转动臂的不同位置,而使转动臂与承载座可转向与本体水平的位置,以使转动臂与承载座不会突出于本体而影响周边装置的外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一种周边装置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周边装置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C至图2D是图2A的周边装置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臂与承载座的收纳过程示意图。
图2E至图2G是图2A的周边装置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臂与承载座的另一收纳过程示意图。
图3A是图2A的周边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B至图3D是图2A的周边装置的转动臂相对于本体转动的侧视示意图。
图3E是图2A的周边装置的转动臂、旋转件及承载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4A至图4B是图2A的周边装置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将可携式电子装置靠合本体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1:第一轴线
A2:第二轴线
10:可携式电子装置
12:第一无线传输模组
100:已知的周边装置
110:本体
120:突出臂
130:承载座
200:周边装置
210:本体
212:第二无线传输模组
220:转动臂
222:通孔
224:第一限位件
230:承载座
232:开口
240:挠性垫
250:支架
252:枢轴
254:第二限位件
256:沟槽
260:固定件
270:弹性件
272:第一端
274:第二端
280:旋转件
282:第一端
284:第二端
290: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周边装置,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图2A至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周边装置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A至图2B,本实施例的周边装置200包括一本体210、一转动臂220、一承载座230及一挠性垫240。
转动臂220沿一第一轴线A1枢接于本体210。承载座230沿平行于第一轴线A1的一第二轴线A2枢接于转动臂220,承载座230具有一开口232,用以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10。挠性垫240设置于承载座230上。在本实施例中,挠性垫240的材质为橡胶。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插入承载座230的开口232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会挤压到挠性件240而可拆卸地被固定于承载座230上。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随着承载座230转动至开启状态(如图2A所示)或是闭合状态(如图2B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与承载座230亦可通过磁吸或是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可携式电子装置10固定于承载座230上的方式不以上述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为一平板电脑,本体210为一键盘模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第一无线传输模组12,本体210包含一第二无线传输模组212。本体210与可携式电子装置10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组12与第二无线传输模组212进行信号传递,以让使用者在本体210上输入的内容可传递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与周边装置200亦可以连接埠实体连接。
图2C至图2D是图2A的周边装置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臂与承载座的收纳过程示意图。请参阅图2C至图2D,由于转动臂220枢接于本体210,转动臂220可相对于本体210由垂直本体210的位置(如图2B所示)转动至平行于本体210的位置(如图2C所示)。当周边装置200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10时,可先将转动臂220转动至平行于本体210的位置,使转动臂220未超出本体210的高度(如图2C所示),再将承载座230的开口232转向本体210(如图2D所示),即可将转动臂220与承载座230收纳至与本体210同一平面的位置,不会突出于本体210而影响美观。
图2E至图2G是图2A的周边装置未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臂与承载座的另一收纳过程示意图。请参阅图2E至图2G,当转动臂220位于垂直本体210的位置时(如图2E所示),亦可以先将承载座230转动至与本体210闭合的位置(如图2F所示),再将承载座230朝图2F中的右下方推动,使转动臂220由垂直于本体210的位置转动至与本体210水平的位置,而使承载座230收纳至与本体210同一平面(如图2G所示)。
图3A是图2A的周边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请参阅图3A,本实施例的周边装置200还包括一支架250、一固定件260、一弹性件270、一旋转件280及一套件290。
支架250固定于本体210,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50通过锁固的方式固定于本体210,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250亦可以一体成型于本体210。
转动臂220包含一通孔222与一第一限位件224,支架250包含一枢轴252与一第二限位件254。支架250的枢轴252沿第一轴线A1穿过转动臂220的通孔222以使转动臂220可相对于支架250转动。枢轴252露出于通孔222处具有一沟槽256,枢轴252穿过通孔222后,固定件260设置于沟槽256以限制转动臂220沿枢轴252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60为一E型卡簧(E-Ring),但固定件26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此外,本实施例利用第一限位件224对应于第二限位件254,以限制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的转动范围。图3B至图3D是图2A的周边装置的转动臂相对于本体转动的侧视示意图。请参阅图3B至图3D,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臂220的转动范围为90度,使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仅在水平位置(如图3B所示)或垂直位置(如图3D所示)之间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件224为一凸块,且第二限位件254为一导轨。
弹性件270具有一第一端272及一第二端274,弹性件270的第一端272连接于转动臂220,且弹性件270的第二端274连接于支架250,转动臂220相对于支架250转动时,弹性件270会带动转动臂220往弹性位能较小的方向转动。如图3B至图3D所示,当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在水平位置(如图3B所示)时,弹性件270未受到挤压。若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转动,弹性件270的第一端272与第二端274之间的距离靠近而使弹性件270被挤压,当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在45度(如图3C所示)时,弹性件270的变形量为最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位于图3B与图3C之间的位置时,弹性件270会带动转动臂220转动至图3B的位置。
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在45度往垂直位置移动时,弹性件270的变形量逐渐减少,直到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垂直(如图3D所示),此时弹性件270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当转动臂220相对于本体210位于图3C与图3D之间的位置时,弹性件270会带动转动臂220转动至图3D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70为一扭力弹簧。
图3E是图2A的周边装置的转动臂、旋转件及承载座的组合示意图。请参阅图3A及图3E,旋转件280位于第二轴线A2上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82与一第二端284,旋转件280的第一端282固定于承载座230。旋转件280的第二端284与套件290枢接,且套件290以卡固的方式固定于转动臂220。在其他实施例中,套件290亦可以一体成形于转动臂220。本实施例利用固定于承载座230的旋转件280与固定在转动臂220上的套件290枢接,以使承载座230可相对于转动臂220转动。
图4A至图4B是图2A的周边装置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将可携式电子装置靠合本体的侧视示意图。请参阅图4A,转动臂220位于与本体210平行的位置,可携式电子装置10位在承载座230上。此时,若使用者欲将可携式电子装置10闭合于本体210收纳,在将可携式电子装置10往本体21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尺寸略大于承载座230的宽度,可携式电子装置10露出于承载座230的部分会抵靠到转动臂220而产生干涉(如图4A所示),使得承载座230与转动臂220之间无法相对转动,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10往本体210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动臂220转动至图4B的位置,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自动靠合于本体210,不需使用者另外以手动的方式调整转动臂220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周边装置藉由承载座与本体分别枢接于转动臂的不同位置,而使转动臂可转向与本体水平的位置,再通过转动承载座来将开口转向本体以收纳承载座,可使承载座不会突出于本体而影响周边装置的外观。此外,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使得转动臂可自动移动至垂直或水平于本体的位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在靠合于本体的过程中亦可与转动臂产生干涉而直接带动转动臂转动,不需使用者手动调整转动臂位置,操作上相当方便。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适当的改动与同等替换,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周边装置,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周边装置包括:
一本体;
一转动臂,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该本体;以及
一承载座,沿平行于该第一轴线的一第二轴线枢接于该转动臂,该承载座用以承载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当未承载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转动该转动臂与该承载座使其未超出该本体的高度,以收纳该转动臂与该承载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一平板电脑,且该本体为一键盘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无线传输模组,且该本体包含一第二无线传输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装置,还包括:
一支架,固定于该本体,且该本体通过该支架枢接于该转动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支架包含一枢轴,位于该第一轴线,该转动臂包含一通孔,该枢轴穿过该通孔以使该转动臂相对于该支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边装置,还包含一固定件,且该枢轴穿出该通孔处具有一沟槽,该固定件设置于该沟槽以限制该转动臂沿该枢轴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固定件为一E型卡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转动臂包含一第一限位件,该支架包含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对应于该第二限位件,以限制该转动臂相对于该本体的转动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第一限位件为一凸块,且该第二限位件为一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边装置,还包括:
一弹性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弹性件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转动臂,且该弹性件的该第二端连接于该支架,以使该转动臂相对于该支架转动时,该弹性件会带动该转动臂往弹性位能较小的方向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周边装置,其中该弹性件为一扭力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装置,还包括:
一旋转件,位于该第二轴线上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旋转件的该第一端固定于该承载座;以及
一套件,固定于该转动臂且与该旋转件的该第二端枢接,以使该转动臂相对于该承载座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周边装置,还包括:
一挠性垫,设置于该承载座且覆盖该旋转件,其中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插入该承载座时,该挠性件受挤压而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卸地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056820A CN103163942A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周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056820A CN103163942A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周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63942A true CN103163942A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8587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056820A Pending CN103163942A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周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6394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7701A (zh) * | 2016-01-07 | 2016-05-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键盘及其多档定位结构 |
CN109785741A (zh) * | 2017-11-10 | 2019-05-2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470451A (zh) * | 2018-09-06 | 2021-03-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58814Y (zh) * | 2003-10-28 | 2004-11-24 | 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抽翻式平板计算机的组合结构 |
CN201535894U (zh) * | 2009-09-28 | 2010-07-28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键盘底座 |
CN102262422A (zh) * | 2010-05-28 | 2011-11-3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基座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2011
- 2011-12-08 CN CN2011104056820A patent/CN1031639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58814Y (zh) * | 2003-10-28 | 2004-11-24 | 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抽翻式平板计算机的组合结构 |
CN201535894U (zh) * | 2009-09-28 | 2010-07-28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键盘底座 |
CN102262422A (zh) * | 2010-05-28 | 2011-11-3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基座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7701A (zh) * | 2016-01-07 | 2016-05-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键盘及其多档定位结构 |
WO2017118247A1 (zh) * | 2016-01-07 | 2017-07-1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键盘及其多档定位结构 |
CN105607701B (zh) * | 2016-01-07 | 2018-08-2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键盘及其多档定位结构 |
CN109785741A (zh) * | 2017-11-10 | 2019-05-2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470451A (zh) * | 2018-09-06 | 2021-03-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28883B (zh) | 可攜式電腦 | |
US9068692B2 (en) | Stand device | |
US6125040A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hook mechanism applicable to the apparatus | |
US935466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669593B (zh) |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 |
US7187537B2 (en) | Portable computer with position-adjustable keyboard | |
JP6821886B2 (ja) | 電子デバイス用の円筒状二軸ヒンジ、円筒状二軸ヒンジを有する電子システム、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
US8339777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pivoting range | |
US917956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7017235B2 (en) | Dual-directional hinge | |
US10146269B2 (en) |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 |
CN209327901U (zh) | 弯折结构及柔性屏显示设备 | |
US8074323B2 (en) | Inverted-type hinge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789387A (zh) | 具有弹性构件的铰链组件 | |
CN103163942A (zh) | 周边装置 | |
CN103425196A (zh) | 电子装置 | |
TWI590027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201116728A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3535536U (zh) | 具有支撑结构的电子装置 | |
CN108612988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支撑架 | |
TWM368242U (en) | Foldable handheld device | |
CN201440768U (zh) | 折叠式手持装置 | |
US20150144672A1 (e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US7822445B2 (en) | Hand held apparatus and flip device thereof | |
CN107577276B (zh) | 具有支撑结构的输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