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1381U - 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61381U CN202361381U CN2011204203596U CN201120420359U CN202361381U CN 202361381 U CN202361381 U CN 202361381U CN 2011204203596 U CN2011204203596 U CN 2011204203596U CN 201120420359 U CN201120420359 U CN 201120420359U CN 202361381 U CN202361381 U CN 2023613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in
- dried slag
- oily sludge
- residual oil
- oil bu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包括具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干燥机,该干燥机内部设置有承载含油干渣的中空的干燥盘,其中,干燥盘与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相连通形成蒸汽通道。本实用新型干燥机的干燥盘内通入500℃超热蒸汽,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足以维持燃烧持续进行,而不需要补充燃料,运行成本低、设备简单灵活方便。并且燃烧后的干渣含油低于0.3%,可满足排放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为实现含油污泥的彻底处理和资源利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含油污泥主要处理技术中包括使含油干渣中残油进行燃烧的焚烧处理技术,该技术通常利用焚烧干燥装置实现,因此焚烧干燥装置是含油污泥处理设备中的重要部件。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焚烧干燥装置固体焚烧炉是一个内壁衬有耐火材料的炉子,四周内部设有补氧风孔,可以使物料更好的与空气接触,彻底被氧化。油贮槽内的轻柴油,通过管路输送到燃烧器,固体物料,由人工投料,由自动点火系统点火后,高温空气激剧搅动废料使其迅速发生氧化反应,焚烧按照三T原则(温度、时间、速度)设计,未完全燃尽的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进行高温灼烧。该设备的缺点在于,设备庞大,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投加的原料必须热值高,对于热值在1200-2200Kal的物料在不添加燃料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持续燃烧。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焚烧干燥装置回转窑是利用燃烧机产生的热量或吹入窑内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或燃烧的装置,窑体旋转,窑体内的物料上下翻动来促使物料充分吸收热量进行干燥或燃烧。这种物料在窑体内上下翻动,同时燃烧机产生的热量或吹入窑内热空气的热量对物料进行干燥或燃烧的方法,缺点是投加的原料必须热值高,对于热值在1200-2200Kal的物料在不添加燃料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持续燃烧。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焚烧干燥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物料在炉膛内产生流化燃烧的处理方式,用过量的空气吹动放在炉床上的物料,使物料保持在流化状态,点火后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持续燃烧。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在流化状态下处理量大,存在高磨损,耗费大量动力,同时对于热值在1200-2200Kal的物料在不添加燃料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持续燃烧,必须添加燃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含油干渣残油燃烧的处理过程中需补充燃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包括具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干燥机,该干燥机内部设置有承载含油干渣的中空的干燥盘,
其中,干燥盘与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相连通形成蒸汽通道。
优选地,干燥盘有多个,并且沿水平方向同轴布置。
优选地,每个干燥盘的上方设置沿干燥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与干燥盘同轴的耙臂;并且
耙臂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干燥盘上的含油干渣沿干燥盘的径向方向移动的耙叶。
优选地,干燥盘包括沿轴线交替设置的第一干燥盘和第二干燥盘;
其中,第一干燥盘的直径小于第二干燥盘,第二干燥盘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与干燥盘同轴的中间落料口;并且
第一干燥盘上方的耙叶沿第一干燥盘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二干燥盘上方的耙叶沿与第二干燥盘的径向方向成锐角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耙臂有多个,并且沿干燥盘的圆周均匀设置。
优选地,每个耙臂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耙叶。
优选地,干燥机内部还固定安装有空气补充管路。
优选地,干燥机的顶部开设有废气出口;并且
废气出口与利用水溶解烟气的烟气洗涤装置的烟气入口相连接。
优选地,干燥机的进料口位于最上端的干燥盘的上方,干燥机的出料口位于干燥机的底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干燥机的干燥盘内通入500℃超热蒸汽,干渣中的油份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释放出来以后,无需再通入超热蒸汽加热,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足以维持燃烧持续进行,而不需要补充燃料。本实用新型能够处理热值在1200-2200Kal的含油污泥物料,运行成本低、设备简单灵活方便。并且燃烧后的干渣含油低于0.3%,可满足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干燥机内部干燥盘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干燥盘的俯视图;
图4是第二干燥盘的俯视图;
图5是烟气洗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该装置包括干燥机和烟气洗涤装置。干燥机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含有残油的干渣的进料口11,以及干渣中的残油燃烧完毕后从干燥机中排出的出料口12。出料口12位于干燥机的底部。
含有残油的干渣从进料口11进入干燥机中后,落在承载干渣的干燥盘上。干燥盘为中空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中所示,干燥机具有蒸汽进口1和蒸汽出口2,中空结构的干燥盘与蒸汽进口1和蒸汽出口2相连通,形成500C的超热蒸汽的蒸汽通道。此外,干燥机内部还固定安装有空气补充管路,用于为干渣中残油的燃烧输送所需的空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将干燥盘的轴和耙臂3设置为中空结构,作为空气扩充管路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落入干燥机中的干渣含有1%左右的油份。这些干渣在干燥机中经受高温500℃的超热蒸汽烘烤,在热干渣和空气充分接触的情况下,热干渣中的油份开始发生燃烧现象。在不停的搅拌和足够长的烘烤时间内,干渣中的油份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被干燥机和新落入干燥机中的含有残油的干渣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释放出来以后,无需再通入超热蒸汽加热,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足以维持燃烧持续进行,而不需要补充燃料。并且燃烧后的干渣含油低于0.3%,满足排放要求。
继续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干燥机中有多个干燥盘,沿水平方向同轴布置。干燥机的进料口11位于最上端的干燥盘的上方。在每个干燥盘的上方,设置有沿着干燥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耙臂3。耙臂3与干燥盘同轴设置,并且绕轴旋转。在耙臂3上固定连接有耙叶,用于推动干燥盘上的含油干渣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干燥盘包括沿轴线交替设置的第一干燥盘5和第二干燥盘6,第一干燥盘5的直径小于第二干燥盘6。并且,第一干燥盘5上方的耙叶41沿第一干燥盘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二干燥盘6上方的耙叶42沿与第二干燥盘6的径向方向成锐角的方向设置。另外,在第二干燥盘6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与干燥盘同轴的中间落料口61。
参考图2至图4。根据上述,干渣在干燥盘上的烘烤过程为,含有油份的干渣连续地落到干燥器最上端的干燥盘(本实施例为第一干燥盘5)上。带有耙叶41的耙臂3作回转运动使耙叶41连续地翻抄干渣。耙臂3的旋转带动耙叶41运动,耙叶41推动干渣移动。干渣沿垂直于耙叶41的方向运动、同时耙叶41又沿干燥盘的轴心做旋转运动,最终干渣被耙叶41推着向干燥盘的径向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干燥盘5和第二干燥盘6上方的耙叶和耙臂3的角度不同,所以干渣在第一干燥盘5和第二干燥盘6上的移动轨迹也不同。具体而言,在第一干燥盘5上的干渣向外移动到干燥盘的外缘,并在外缘落到下方的第二干燥盘6的外缘;而在第二干盘上干渣向里移动并从中间落料口61落入下一层第一干燥盘5中。第一干燥盘5和第二干燥盘6上下交替排列,干渣得以连续地流过干燥机中的每一个干燥盘,从而充分保证了干渣在干燥机中的烘烤时间足够长,残油的燃烧足够彻底。另外,干燥盘下方装有热电偶,可以探测干燥机中的温度并发出温度指示信号。充分燃烧后的干渣从最后一层干燥盘落到壳体的底层,最后被移送到出料口12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耙臂3有多个,并且沿干燥盘的圆周均匀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干燥盘径向方向上延伸,比干燥盘的直径略小的耙臂3有三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耙臂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耙叶。如此,可提高耙叶推动干渣移动的动力和效率。
此外,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还包括烟气洗涤装置20,用于回收残油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烟气洗涤装置主要包括烟气进口201、尾气出口202、冷却水进口203、和冷却水出口204。其工作原理为,烟气由烟气进口201通入,源源不断的清水从冷却水进口203通入。烟气洗涤装置内设有隔板,充分增加水分和烟气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烟气经洗涤后从尾气出口202排出,从而达到排放要求。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干燥机的顶部开设有废气出口10,干渣中的残油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从该出口排出。干燥机的废气出口10与烟气洗涤装置20的烟气进口201相连接,即可实现烟气的无污染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蒸汽进口(1)和蒸汽出口(2)的干燥机,所述干燥机内部设置有承载含油干渣的中空的干燥盘,
其中,所述干燥盘与所述蒸汽进口(1)和蒸汽出口(2)相连通形成蒸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盘有多个,并且沿水平方向同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干燥盘的上方设置沿所述干燥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与所述干燥盘同轴的耙臂(3);并且
所述耙臂(3)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所述干燥盘上的含油干渣沿所述干燥盘的径向方向移动的耙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盘包括沿轴线交替设置的第一干燥盘(5)和第二干燥盘(6);
其中,所述第一干燥盘(5)的直径小于第二干燥盘(6),所述第二干燥盘(6)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与所述干燥盘同轴的中间落料口(61);并且
所述第一干燥盘(5)上方的耙叶(41)沿所述第一干燥盘(5)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干燥盘(6)上方的耙叶(42)沿与所述第二干燥盘(6)的径向方向成锐角的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臂(3)有多个,并且沿所述干燥盘的圆周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耙臂(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耙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内部还固定安装有空气补充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机的顶部开设有废气出口(10);并且
所述废气出口(10)与利用水溶解烟气的烟气洗涤装置(20)的烟气入口(20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的进料口(11)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干燥盘的上方,所述干燥机的出料口(12)位于所述干燥机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203596U CN202361381U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203596U CN202361381U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61381U true CN202361381U (zh) | 2012-08-01 |
Family
ID=4657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203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61381U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6138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5852A (zh) * | 2012-08-16 | 2012-12-1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污泥干化成套处理装置 |
CN112048324A (zh) * | 2020-08-10 | 2020-12-08 | 常州大学 | 一种圆盘耙叶装置及耙叶排布方式优化方法 |
CN112619627A (zh) * | 2020-12-04 | 2021-04-09 | 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硅胶吸附剂再生装置及方法 |
CN113476950A (zh) * | 2021-07-16 | 2021-10-08 | 凤阳常隆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湿法再生水玻璃生产装置及方法 |
-
2011
- 2011-10-28 CN CN2011204203596U patent/CN2023613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5852A (zh) * | 2012-08-16 | 2012-12-1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污泥干化成套处理装置 |
CN112048324A (zh) * | 2020-08-10 | 2020-12-08 | 常州大学 | 一种圆盘耙叶装置及耙叶排布方式优化方法 |
CN112619627A (zh) * | 2020-12-04 | 2021-04-09 | 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硅胶吸附剂再生装置及方法 |
CN113476950A (zh) * | 2021-07-16 | 2021-10-08 | 凤阳常隆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湿法再生水玻璃生产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36185A (zh) | 城市有机固废耦合干化热解气化系统 | |
CN101526220B (zh) | 双工质双循环污泥焚烧炉 | |
CN102261661B (zh) | 生活垃圾焚烧热解气化炉 | |
CN103542415A (zh) | 烟热解窑、炉组合式污泥焚烧装置 | |
CN105907425A (zh) | 一种生物质下吸式气化供气与供热系统 | |
CN202361381U (zh) | 含油污泥的干渣残油燃烧装置 | |
CN108218177A (zh) |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与干化方法 | |
CN214949080U (zh) | 一种焚烧炉布风系统 | |
CN102249225B (zh) | 一种采用生物质进行供热的、由粉煤灰生产活性炭的系统 | |
CN106979522A (zh) | 一种无害化乡村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 | |
CN104197339A (zh) | 复合型旋转污泥焚烧窑与往复式污泥焚烧窑炉的联合体 | |
CN101749726A (zh) | 燃烧炉风循环系统 | |
JPWO2013157427A1 (ja) | 有機汚泥及び有機系廃棄物の処理装置 | |
CN112358146A (zh) | 一种加热与进料均设置在反应釜一端的干燥热解装置 | |
CN207815342U (zh) |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 | |
CN106978215A (zh) | 一种两段式生物质热解气化旋转床及热解气化方法 | |
KR102556454B1 (ko) | 바이오매스 발전 시스템 | |
CN106382623B (zh) | 新能源智能化双旋锅炉 | |
CN110345633A (zh) | 一种可提供生活热水兼具采暖功能的生物质气化系统及方法 | |
CN213977382U (zh) | 一种加热与进料均设置在反应釜一端的干燥热解装置 | |
CN206318940U (zh) | 旋转床热解炉和具有该旋转床热解炉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
CN201513915U (zh) | 一种燃烧炉风循环装置 | |
CN211952767U (zh) | 一种能自持焚烧低热值污泥鼓泡式内循环流化床焚烧炉 | |
CN205473572U (zh) | 垃圾多段热解沸腾炭化二次氧化处理装置 | |
CN109631579B (zh) | 一种应用于粉末物料的环形固定床燃烧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