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6707U -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16707U CN202116707U CN2010205959430U CN201020595943U CN202116707U CN 202116707 U CN202116707 U CN 202116707U CN 2010205959430 U CN2010205959430 U CN 2010205959430U CN 201020595943 U CN201020595943 U CN 201020595943U CN 202116707 U CN202116707 U CN 2021167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olefin
- sheath
- pearl powder
- core
- m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纤度为1.0-7.0dtex,横截面为圆形,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25∶75-80∶20,芯层中凹凸棒土的质量占芯层质量为1-10%,皮层中纳米珍珠粉的质量占皮层质量为3-20%。本实用新型纤维采用皮芯型复合熔融纺丝工艺制得,纤维具有亲肤性、抗静电性及保健功能以及珍珠般光泽和滑爽的手感,且增加了纤维的强度、耐热性、消除异味的作用;另外芯层中不含纳米珍珠粉,使纳米珍珠粉总使用量少,生产成本降低,附加值提高;可用于服装、医疗卫生用品、床上用品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背景技术
聚烯烃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和聚乙烯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回弹性好等优良性能,且原料生产和纺丝过程简单、无污染,原料和综合能耗低,成本低廉,在服装、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纤维领域应用广泛。但是聚烯烃纤维也存在许多明显的性能缺陷,如蜡感强,吸湿性、染色性差,易在纤维上积聚静电荷。因此,对聚烯烃纤维进行改性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方法有共聚、共混、复合和表面改性等。
珍珠粉中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等,混入化学纤维中可增加其滑爽感、吸湿性、抗静电性和皮肤的亲和性,如申请号为02103890.2的中国专利报导了含珍珠蛋白超细粉体的聚酰胺、聚丙烯功能合成纤维及其制造方法,01142603.9的中国专利报导了含有天然珍珠粉、电气石、沸石的聚烯烃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凹凸棒土是具有纳米通道结构的天然纳米结构矿物材料,由于它们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离子交换性,具有油脂光泽,比重轻(2.0~2.3g/cm3),吸水性强(吸水率150%),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良好,价格低廉,混入树脂中还可起到增强和提高耐热性的作用,因此广泛用作填充剂、吸附剂、催化剂载体和抗菌剂载体等,例如专利200710044317.5报道了一种PET/凹凸棒土纳米复合纤维,专利00121409.8报道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纤维。
所述聚烯烃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所述聚烯烃为纤维级聚丙烯、聚乙烯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皮层中纳米珍珠粉的质量占皮层质量为3-20%。
所述芯层中凹凸棒土的质量占芯层质量为1-10%。
所述聚烯烃复合纤维的纤度为1.0-7.0dtex。
所述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25∶75-80∶20。
所述纳米珍珠粉是将珍珠加工为细度在15万目以上(或100纳米以下)的纳米粉体,凹凸棒土是将凹凸棒石粉碎为1000目的粉体,其结构为长100-1000纳米、直径10-50纳米的棒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公知的皮芯型复合纤维的纺丝工艺制得,由于皮层加入了纳米珍珠粉,使纤维具有亲肤性、抗静电性及保健功能以及珍珠般光泽和滑爽的手感;而芯层中的凹凸棒土,增加了纤维的强度、耐热性、消除异味的作用;另外芯层中不含纳米珍珠粉,可使纳米珍珠粉总使用量少,生产成本降低,附加值提高;产品可用于服装、医疗卫生用品、床上用品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纤维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采用皮芯型复合熔融纺丝工艺制得,纤度为5.0dtex,横截面为圆形,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45∶55,纳米珍珠粉的质量占皮层质量为10%,凹凸棒土的质量占芯层质量为10%。
实施例2:
参见附图1,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采用皮芯型复合熔融纺丝工艺制得,纤度为4.0dtex,横截面为圆形,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35∶65,纳米珍珠粉的质量占皮层质量为7%,凹凸棒土的质量占芯层质量为8%。
实施例3:
参见附图1,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采用皮芯型复合熔融纺丝工艺制得,纤度为2.0dtex,横截面为圆形,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50∶50,纳米珍珠粉的质量占皮层质量为7%,凹凸棒土的质 量占芯层质量为5%。
实施例4:
参见附图1,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采用皮芯型复合熔融纺丝工艺制得,纤度为2.0dtex,横截面为圆形,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30∶70,纳米珍珠粉的质量占皮层质量为5%,凹凸棒土的质量占芯层质量为10%。
Claims (3)
1.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是由纳米珍珠粉聚烯烃共混皮层以及凹凸棒土聚烯烃共混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25∶75-8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纤度为1.0-7.0dtex。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959430U CN202116707U (zh) | 2010-11-04 | 2010-11-04 |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959430U CN202116707U (zh) | 2010-11-04 | 2010-11-04 |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16707U true CN202116707U (zh) | 2012-01-18 |
Family
ID=45457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9594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16707U (zh) | 2010-11-04 | 2010-11-04 |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16707U (zh) |
-
2010
- 2010-11-04 CN CN2010205959430U patent/CN2021167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4795A (zh) |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 |
CN100402715C (zh) | 一种功能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1864857U (zh) | 一种多组分双功能保健面料 | |
CN105970327B (zh) | 一种含砭石的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87227B (zh) | 抗菌除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9177348A (zh) | 一种吸湿性好的速干抗菌面料 | |
CN205492690U (zh) | 一种含聚乳酸的高效防雾霾的环保口罩 | |
CN1091177C (zh) | 复合抗菌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其运用 | |
CN101070630A (zh) | 一种皮芯结构的活性竹炭改性锦纶长丝 | |
CN203174261U (zh) | 凉爽保健功能针织纱 | |
CN202116707U (zh) | 一种聚烯烃复合纤维 | |
CN100398705C (zh) | 一种保健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732999B (zh) | 一种负离子远红外复合功能纤维 | |
CN104805531A (zh) | 一种磁性复合纤维 | |
CN102220654B (zh) | 一种具有微相分离的防辐射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778155U (zh) | 一种发制品用偏芯结构的三维卷曲聚酯纤维 | |
CN203831862U (zh) | 一种环保竹纤维板 | |
CN101158059A (zh) | 吸湿性柔软性丙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634864A (zh) | 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 |
CN104532379A (zh) | 一种纳米抗菌竹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2011213B (zh) | 一种抗菌蛋白纤维 | |
CN104313764A (zh) | 一种保健型负离子面料 | |
CN1294208A (zh) | 负离子远红外线合成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128367U (zh) | 一种纤维板 | |
CN101851813A (zh) | 一种内刚外柔改性聚酯纤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