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2996U - 收油网 - Google Patents
收油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92996U CN201792996U CN2010202844257U CN201020284425U CN201792996U CN 201792996 U CN201792996 U CN 201792996U CN 2010202844257 U CN2010202844257 U CN 2010202844257U CN 201020284425 U CN201020284425 U CN 201020284425U CN 201792996 U CN201792996 U CN 2017929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net
- subnet
- opening par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油网,包括内侧围油栏、外侧围油栏和集油网总成,内侧围油栏和外侧围油栏的首端连接在待连接部件上,尾端连接集油网总成;集油网总成由首、尾端均开口的引领网和与引领网的尾端连接的集油网串构成,集油网串由多个首尾端均开口的子网依次首尾串联而成,子网的尾端设有用于锁紧其尾端开口的封口装置,外围套设有首、尾端均开口的密封袋,密封袋的首、尾端处均设有封口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围油栏拖带的集油网总成,集油网总成包括多个子网串联构成的集油网串,构成串式集油网结构,各子网外侧罩有密封袋,则各子网装满油后提起时不会漏油,便于临时储存和运输,避免了污染作业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拖带船拖带的收油网。
背景技术
目前,在溢油回收领域中,对于高粘度的冻状粘油或块状溢油常采用普通的网用网捞的方式进行回收,用网来捞似乎很容易,然而由于普通网本身的结构特点,用其来回收高粘度油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同时,普通收油网因网孔很快被高粘度油堵死,特别是网的后部和尾部更为严重,网口进水阻力增大,进油量急剧下降,一个大网也只能收到很少的油,收油效率低;2、用其来回收高粘度冻状粘油或块状溢油虽然可以实现油水分离,但是使用时,网在水面上兜住了油后,当网从水面上提起转移时,只有冬季的块状溢油能捞上来,其余的即使是冻状的溢油和很粘稠的溢油也会像面条一样从网孔中漏出掉入作业面内,回收效果差,漏掉的油还会污染作业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油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网回收高粘度油时收油网的尾部易堵,收油效率低,收油后提起转移时易产生漏油,回收效果差,漏油会污染作业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收油网,包括内侧围油栏、外侧围油栏和集油网总成,所述内侧围油栏和外侧围油栏的首端连接在待连接部件上,尾端连接所述集油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网总成由首、尾端均开口的引领网和与所述引领网的尾端连接的集油网串构成,所述集油网串由多个首、尾端均开口的子网依次首尾串联而成,所述子网的尾端设有用于锁紧其尾端开口的封口装置;所述子网的外围套设有首、尾端均开口的密封袋,其首、尾端处均设有封口装置,且首端开口处与所述子网的首端开口处连接为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各所述子网的首端开口处穿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还穿过所述密封袋的首端开口处实现所述密封袋的首端开口处与所述子网的首端开口处连接为一体;除所述最后一个子网外的各所述子网的尾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绳拴设在所述连接圈上实现各所述子网的依次首尾串联。
所述引领网的尾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圈,所述集油网串的第一个子网的首端开口处的连接绳栓设在所述连接圈上实现所述集油网串与所述引领网尾端的连接。
所述密封袋的外壁上固设有浮体。
所述内侧围油栏和外侧围油栏为充气式橡胶围油栏,相对所述集油网总成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封口装置为穿设的封口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围油栏拖带的集油网总成,集油网总成包括多个子网串联构成的集油网串,构成串式集油网结构,各子网外侧罩有密封袋,则各子网装满油后提起时不会漏油,便于临时储存和运输,避免了污染作业面。
2、串式集油网结构,集油网串中最后一个子网收满油后用封口装置两端扎紧和前面的网脱离,然后集油网串中另一子网开始收油,则能够实现连续收油,收油效果高。
3、本实用新型收油网使用时可由单只拖带船或两只拖带船拖带,单只拖带船拖带时,在拖带船上可设置撑杆总成撑开围油栏,收油网可放置在该拖带船的单侧或两侧的水面上;两只拖带船拖带时,收油网置于两只船之间的水面上,将围油栏首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只船的相对侧船舷上,使用方便灵活,收油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油网结构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油网结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油网总成结构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集油网总成撑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子网的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由单个拖带船拖带状态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由单个拖带船拖带状态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单个拖带船拖带时撑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围油栏;11、内拖绳;12、内围油栏拖头;2、外围油栏;21、外拖绳;22、外围油栏拖头;3、集油网总成;31、引领网;311、引领网连接圈;32、集油网串;321、子网;322、最后一个子网;323、连接绳;324、连接圈;325、第一个子网;326、封口绳;33、密封袋;331、浮体;332、前封口绳;333、后封口绳;4、拖带船;5、撑杆总成;51、撑杆座;52、撑杆;6、吊车;7、浮筒;8、前牵引绳;9、后牵引绳;10、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油网结构主视图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油网结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油网总成结构主视图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集油网总成撑开);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子网的主视图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由单个拖带船拖带状态主视图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由单个拖带船拖带状态俯视图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单个拖带船拖带时撑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收油网,包括内侧围油栏1、外侧围油栏2和集油网总成3,内侧围油栏1和外侧围油栏2的首端连接在待连接部件上,尾端连接集油网总成3。
集油网总成3由首、尾端均开口的引领网31和与引领网31的尾端连接的集油网串32构成,集油网串32由多个首、尾端均开口的子网321依次首尾串联而成,每个子网321的尾端都设有用于收油时锁紧其尾端开口的封口装置,且其外围均套设有首、尾端均开口的密封袋33,密封袋33的首、尾端处均设有封口装置。
为实现集油网串32中每个子网321的依次首尾串联,在各子网321的首端开口处均穿设有连接绳323,连接绳323还穿过密封袋33的首端开口处,使其将子网321和密封袋33的此端链接为一体,在除最后一个子网322外的各子网321的尾端开口处均设有连接圈324,连接圈324可通过环向缝合的方式固定在子网321的尾端开口处,连接绳323拴设在连接圈324上,从而实现各子网321的依次首尾串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将引领网31的尾端连接在集油网串32上,在引领网31的尾端开口处设有引领网连接圈311,集油网串32的第一个子网325的首端开口处的连接绳323栓在引领网连接圈311上实现集油网串32与引领网31尾端的连接。
为调节集油网串32在水面10上的浮力,保证水面10上浮油能进入本实施例收油网内,在密封袋33的外壁上固设有浮体331,浮体331为塑料泡沫浮体,通过调节浮体331体积的大小从而调节集油网串32整体的浮力。本实施例中浮体331是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密封袋33的外壁上,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方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为充气式橡胶围油栏,充气式橡胶围油栏采用两层高强度纤维布作骨架,外覆优质合成橡胶,具有耐油、耐磨、耐海水腐蚀和耐紫外线老化等优点;内侧围油栏1和外侧围油栏2相对集油网总成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可有效地防止水面溢油扩散或转移,使溢油逆着本实施例收油网前行方向进入集油网总成3内。
为使用方便快捷,同时便于各子网321收满油后吊离水面10,子网321的用于锁紧其尾端开口的封口装置为穿设在尾端开口周边的封口绳326,密封袋33的首、尾端处的封口装置分别为穿设在首、尾开口周边处的前封口绳332和后封口绳333。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收油网的使用过程中,其由单只拖带船4拖带,拖带船4上设置撑杆总成5和吊车6,撑杆总成5包括撑杆座51和撑杆52,撑杆座51固定在拖带船4的护栏上,撑杆52内端铰接在撑杆座51上,外端连接有使撑杆52漂浮在水面10上的浮筒7,另外,在外端上还栓设有用于当撑杆52放到水面10上其中心线与拖带船中心线垂直时将其固定拉紧的前牵引绳8和后牵引绳9。将一串子网321连接好形成集油网串32,本实施例中子网321为3个,最后一个子网322的尾端用封口绳326封死,不封死密封袋33,本实施例收油网的内侧围油栏1的首端连接在船舷上,可通过内拖绳11和内侧围油栏拖头12拴在船舷上,外侧围油栏2的首端通过外拖绳21和外侧围油栏拖头22连接在撑杆52的外端上,可在撑杆52的外端上设置水平拉环,将外拖绳21和外侧围油栏拖头22拴在此拉环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制。另外,内侧围油栏1和外侧围油栏2的尾端与集油网总成3的连接,可通过在集油网总成3的引领网31的首端入口四角设置卸扣,将卸扣连在两条围油栏的靠近尾部处,并将其尾部放入引领网31内。
当集油网总成3从船尾下水时,首先给两围油栏充气,将集油网总成3从船尾处放下水,用吊车6将撑杆总成5放下水并使其外端靠近船侧,将集油网总成3牵引到撑杆52附近船侧,将外围油栏2的外拖绳21与撑杆52的外端连接,然后将前牵引绳8和后牵引绳9分别在撑杆52的两侧拴在船舷上,使撑杆52和拖带船中心线垂直后拉紧固定;当集油网总成3从船侧下水时,先将外围油栏2的外拖绳21与撑杆52的外端连接,然后,一边给两围油栏充气,一边吊起浮筒7和撑杆52并用撑杆前牵引绳8拖动撑杆52外端向船外侧移动,带动外围油栏2下水,再带动集油网串32及充好气的内围油栏1下水,用吊车6将撑杆52带浮筒7放到水面10,用前牵引绳8和后牵引绳9使撑杆52与船中心线垂直固定。
收油时,拖带船4向前行驶,水和油从两围油栏构成的V型开口处经过引领网31进入集油网串32中,水从各子网321的网孔中漏出,油留在网内,拖带船行驶时不宜过快,否则网中油受水压影响可能漏出网孔。当最后一个子网322装满约2/3容量的油后,先拉紧前一个子网的封口绳326,直至封死,然后拉紧最后一个子网322外围的密封袋33的前封口绳332和后封口绳333形成网袋,则网袋中油漏不出,最后操作最后一个子网322和其前一个子网之间的连接绳323,使两子网脱离,同时拉紧前一个子网的封口绳使其尾端封死。拖带船4继续行驶,收油网工作,直至第一个子网325与引领网31脱离。收满油后两端封死的网袋可以从拖带船上操作将其转移到船的另一侧拖带或吊上船。当一个集油网串32用完后,可以立即装上新的集油网串。
本实施例中,收油网可置于拖带船单侧或两侧的水面10上,当置于两侧时,可设置两套撑杆总成5撑开围油栏。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收油网由两只拖带船4拖带,收油网置于两船之间的水面10上,将内侧围油栏1和外侧围油栏2的首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只船的相对侧船舷上即可,其它各部分零部件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同样可以实现收油操作,工作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收油网,包括内侧围油栏、外侧围油栏和集油网总成,所述内侧围油栏和外侧围油栏的首端连接在待连接部件上,尾端连接所述集油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网总成由首、尾端均开口的引领网和与所述引领网的尾端连接的集油网串构成,所述集油网串由多个首、尾端均开口的子网依次首尾串联而成,所述子网的尾端设有用于锁紧其尾端开口的封口装置;所述子网的外围套设有首、尾端均开口的密封袋,其首、尾端处均设有封口装置,且首端开口处与所述子网的首端开口处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油网,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网的首端开口处穿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还穿过所述密封袋的首端开口处实现所述密封袋的首端开口处与所述子网的首端开口处连接为一体;除所述最后一个子网外的各所述子网的尾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绳拴设在所述连接圈上实现各所述子网的依次首尾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领网的尾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圈,所述集油网串的第一个子网的首端开口处的连接绳栓设在所述连接圈上实现所述集油网串与所述引领网尾端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的外壁上固设有浮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围油栏和外侧围油栏为充气式橡胶围油栏,相对所述集油网总成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为穿设的封口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844257U CN201792996U (zh) | 2010-08-03 | 2010-08-03 | 收油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844257U CN201792996U (zh) | 2010-08-03 | 2010-08-03 | 收油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92996U true CN201792996U (zh) | 2011-04-13 |
Family
ID=43847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8442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2996U (zh) | 2010-08-03 | 2010-08-03 | 收油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92996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5408A (zh) * | 2015-03-06 | 2015-07-15 | 遂宁市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水面除油装置 |
CN105089031A (zh) * | 2015-07-31 | 2015-11-25 | 郑景文 | 节能海洋油污清理器 |
WO2017020700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海洋油污清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
WO2017020704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智能海洋油污吸附装置的使用方法 |
WO2017020706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节能海洋油污清理器的使用方法 |
-
2010
- 2010-08-03 CN CN2010202844257U patent/CN2017929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5408A (zh) * | 2015-03-06 | 2015-07-15 | 遂宁市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水面除油装置 |
CN105089031A (zh) * | 2015-07-31 | 2015-11-25 | 郑景文 | 节能海洋油污清理器 |
WO2017020700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海洋油污清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
WO2017020704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智能海洋油污吸附装置的使用方法 |
WO2017020701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节能海洋油污清理器 |
WO2017020706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郑景文 | 节能海洋油污清理器的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92996U (zh) | 收油网 | |
US8025460B2 (en) | Ocean oil spill and contaminated sea ice containment, separation and removal system | |
US3792589A (en) | Floating barrier | |
US3966613A (en) | Apparatus for spilling retrieval | |
CN107447643B (zh) | 一种预浮力插接式柔性浮桥 | |
CN210761225U (zh) | 海底观测系统打捞装置 | |
CN108755573A (zh) | 一种新型柔性浮式防波堤 | |
CN105297692B (zh) | 船体破损溢油近体应急围油栏 | |
CN105484219A (zh) | 一种带有回收裙体的吸油拖栏 | |
CN101779602A (zh) | 气囊移动式网箱 | |
US3557960A (en) | Oil skimming apparatus | |
CN111011317A (zh) | 一种捕捞系统及捕捞船 | |
RU2642864C1 (ru) |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нефти и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с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воды | |
RU251838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сбора нефти | |
CN107054572A (zh) | 一种防洪救灾船 | |
CN103754328B (zh) | 一种水下传感器链快速布放的方法 | |
CN202969353U (zh) | 充气式橡胶围油栏 | |
CN113026694B (zh) | 一种海洋充气式橡胶围油栏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407558B (zh) | 一种软式气模浮筒 | |
CN210827315U (zh) | 利用天然水能封堵堤坝决口的封堵装置 | |
CN2642665Y (zh) | 船用可控强力伞锚 | |
CN112033226A (zh) | 一种便携式海上自充靶标 | |
CN220225196U (zh) | 充气式pvc围油栏 | |
RU2249078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и сбора нефти или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с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воды | |
CN206136947U (zh) | 一种捕捞网具的沉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