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2486U - 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 Google Patents
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62486U CN201762486U CN2010202274107U CN201020227410U CN201762486U CN 201762486 U CN201762486 U CN 201762486U CN 2010202274107 U CN2010202274107 U CN 2010202274107U CN 201020227410 U CN201020227410 U CN 201020227410U CN 201762486 U CN201762486 U CN 2017624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 composite fiber
- fiber
- fabric
- composite fib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纤维及其织物,所述的复合纤维的纤维断面比例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经由对所述的复合纤维或是由所述的复合纤维所织成的织物进行后染加工,即可得到具渐层色变化的复合纤维以及具渐层色变化的织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纤维,所述的复合纤维的熔融纺丝出料量施以周期性地控制使所述的复合纤维的纤维断面比例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经由对此复合纤维进行后染加工,进而可以得到具有渐层色变化的纤维和织物。
背景技术
为使纤维以及织物的颜色更生动、更富于变化,以往有些运用印染或浴染染色来达到渐层色效果。然而,这些方法是运用后染时染色条件或上色时间的不同而制造渐层的效果,故其稳定性差且生产速度较慢。
例如中国专利CN2564602Y揭示一种渐变的染色装置,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以一种喷染方式上色方法来达到渐层色纤维的目的。其生产速度较慢,且染色牢度较差。
另,法国专利FR 2682130提出另一技术来达到渐层色的目的,所述的技术是将被染物先固定在支架上,当支架渐渐放入浴染缸时,凭借不同高度的织物染色时间不同,用来达到渐层色效果。然而,所述的方法再现性、稳定性较差。
另外一种做法是在纺丝时控制吐出量来使其纤维断面比例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此种做法如果在单一成份纺丝中因吐出量变化会造成纺丝性困难,然而在复合纺丝中可以凭借另一组成份来降低或稳定总出料量变化,如国际公布号WO 2010/012128A1中揭示,在生产热可塑性复合纤维时至少有一个熔融压出机施以原着染色,且经由控制所述的熔融压出机出料量不断地且周期性地改变,而得到渐层色的纤维,然而,所述的专利技术必需有至少一个成份施以原着染色来显示渐层色变化,而原着染色不仅配色复杂、困难,而且更换颜色时熔融纺丝机的冲洗非常耗时、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经由后染加工,而且生产稳定性佳、生产速度快且配色容易的具渐层色变化的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纤维的纤维断面比例具有周期性连续变化的特征,且一个周期内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的比值符合下列条件:Pmax/Pmin≥1.2。
其中:所述的复合纤维的复合方式选自同心圆鞘芯复合方式、异质异纤度复合方式、偏心圆鞘芯复合方式、分割型复合方式、海岛形复合方式、异形鞘芯复合方式、部分芯部突出于外的鞘芯复合方式的其中一种。
其中:所述的复合纤维经过后染加工而成为一渐层色纤维。
其中,后染加工的染液或染色浆料中至少需含有一种染着该复合纤维其中一种成份的染料,此时,由于复合纤维中含有的组成部分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其后染加工后便产生丰富颜色变化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是以上述复合纤维所织成,且经过织物染色加工之后而得具有丰富颜色变化的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进行后染加工时,便得到具有渐层色变化的复合纤维;此外,若以前述复合纤维经过任何形式的织布加工,再将此织物进行任何方式的后染加工,则可以获得丰富颜色变化的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用来显示以复合纤维做为纬纱所制成的平织布,以及所述的复合纤维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复合纤维1;芯层11;鞘层12;平织布2;纬纱21。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以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所述的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 实施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含有至少一种异染型聚合物的复合纤维,所述的异染型聚合物的组成部分的熔融纺丝出料量施以周期性地控制使其纤维断面比例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当进行后染加工时,便得到具有渐层色变化的复合纤维;此外,若以前述复合纤维经过任何形式的织布加工,再将此织物进行任何方式的后染加工,则可以获得丰富颜色变化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经由控制熔融纺丝出料量的手段,使复合纤维组织中所包含的异染型聚合物的组成部分纤维断面比例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而使其后染的上色性富于变化而得到具有丰富颜色变化的纤维与织物。
现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图1所示,其中实施例中各项色相(L,a,b)、色强度的比较是将所述的复合纤维1延伸后做为梭织布的纬纱21,经梭织加工为平织布2,再经适当条件后染后各在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处测得,由Datacolor分光仪型号SF600在D65光源所测得。其中,L值是指色彩模型CIE的明亮度,a值是指彩度成份由绿到红,b值是指彩度成份由蓝到黄。
本实施例是后染的全延伸渐层色复合纤维1。其复合方式为同心圆的鞘芯型复合方式,芯层11使用阳离子可染聚酯聚合物(含有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的改质聚酯聚合物),鞘层12使用聚酰胺聚合物(尼龙6),芯层11断面比例在最低断面比例(Pmin)时占复合纤维1总断面的15%,其断面比例在90秒内渐渐增大到最高断面比例(Pmax),此时芯层11占复合纤维总断面的50%,纺丝速度3000米/分。再经过1.6倍的热罗拉延伸而获得全延伸复合纤维1。
将此全延伸复合纤维1做为梭织布的纬纱(纬纱密度86条/2.54cm,经纱密度118条/2.54cm,经梭织加工为平织布2,再以浴染方式加入重量百分比1%的盐基性染料Sandocryl Blue CRL(由Clariant Chemicals所制),PH值控制在4到4.5之间,染缸温度为105℃,染色时间45分钟。
下表为Pmin时的梭织物与Pmax时的梭织物其(L,a,b)、色强度的比较,此实施效果为具有优美渐层变化的渐层色织物。
色相(L,a,b)、色度 | L | a | b | 色强度 |
Pmin | 40.11 | -1.85 | -42.71 | 作为标准 |
Pmax | 29.67 | 8.11 | -44.03 | 201.5% |
其中,所述的复合纤维中所述的异染型聚合物其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的比值(也即Pmax/Pmin)如果太小则后染加工后位于Pmax的纤维颜色便与位于Pmin的纤维颜色太过接近而达不到良好的颜色变化效果,其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的倍数(也即Pmax/Pmin)最好不低于1.2。
而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的倍数(也即Pmax/Pmin)愈大则经过后染后其颜色变化效果愈好,然而,这个比例会受到复合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操作限制,其中,鞘芯同心圆的复合形态因对称性最高所以可以达到较高的Pmax/Pmin倍数,其它如分割型复合方式、异质异纤度复合方式、海岛形复合方式(sea-island)、异形鞘芯复合方式、部分芯部突出于外的鞘芯复合方式、偏心圆鞘芯复合方式等则相对限制较大而无法达到很高的Pmax/Pmin倍数,至于并列复合方式(side by side)本身对称性差,尤其当并列复合方式出料量有变化时又会在纺口造成扰动,并不适合本技术的应用。
又当复合纤维中包含有至少二种不同染色型态的异染型聚合物时,且至少有一种异染型聚合物组成部分其纤维断面比例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则后染加工时可以针对其中一种异染型聚合物加以染色,则可以得到深浅变化的效果,也可以针对其中至少二种不同染色型态的异染型聚合物同时或先后进行不同色调的后染加工,也可达到具有色相变化效果的纤维与织物。
其中,所述的异染型聚合物是具有染色席位或染色官能机的热可塑性聚合物,所述的聚合物是选自下列聚合物其中之一:聚酯聚合物、改质聚酯聚合物(聚酯纤维含有磺酸基后可以吸附阳离子染料,其磺酸基的单体通常是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聚酰胺聚合物、改质聚丙烯聚合物(如添加有机金属化合物)、改质聚乙烯聚合物等、或以上任何至少二种聚合物的混合聚合物。
而复合纤维的其它组成部分则可以选自与所述的异染型聚合物染色性质不同的下列热可塑性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改质聚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聚丙烯聚合物、聚乙烯聚合物、以及上述的混合物所形成。且各组成部分都可以依据不同需求而加入如热安定剂、防火剂、抗菌剂等的助剂。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纤维的纤维断面比例具有周期性连续变化的特征,且一个周期内最大断面比例Pmax与最小断面比例Pmin的比值符合下列条件:Pmax/Pmin≥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的复合方式选自同心圆鞘芯复合方式、异质异纤度复合方式、偏心圆鞘芯复合方式、分割型复合方式、海岛形复合方式、异形鞘芯复合方式、部分芯部突出于外的鞘芯复合方式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经过后染加工而成为一渐层色纤维。
4.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是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所织成,且经过织物染色加工之后而得具有丰富颜色变化的织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274107U CN201762486U (zh) | 2010-06-12 | 2010-06-12 | 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274107U CN201762486U (zh) | 2010-06-12 | 2010-06-12 | 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62486U true CN201762486U (zh) | 2011-03-16 |
Family
ID=4371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274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2486U (zh) | 2010-06-12 | 2010-06-12 | 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624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2789A (zh) * | 2020-01-19 | 2020-05-19 |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 渐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06-12 CN CN2010202274107U patent/CN2017624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2789A (zh) * | 2020-01-19 | 2020-05-19 |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 渐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93067B (zh) | 一种具有牛仔风格的纱线的生产工艺 | |
CN105780554B (zh) | 一种彩色仿牛仔风格面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1956270B (zh) | 一种ab纱生产工艺 | |
CN1053715C (zh) | 调色纺纱 | |
CN108385259A (zh) | 一种粘胶丽彩混纺的花灰面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4343021B (zh) | 一种仿人造毛皮长毛绒面料的扎染加工方法 | |
CN101956268B (zh) | 一种圣诞树纱的生产工艺 | |
WO2016165328A1 (zh) | 一种3d双色经编绒类织物的生产 | |
CN102493054A (zh) | 一种混纺可拔染色纺纱线的加工方法 | |
CN102965870A (zh) | 一种单纱单面双丝光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2517908A (zh) | 耐碱可拔染丝光色纺纱线的加工方法 | |
CN102493066A (zh) | 一种可拔染色纺纱线的加工方法 | |
CN110820062A (zh) | 一种颜色精准可控的复合纤维 | |
CN109137565A (zh) | 一种锦纶织带的酸性染料连续轧染方法 | |
CN105696180A (zh) | 速染丽彩系列纱线的制备方法 | |
CN105755613A (zh) | 一种阳涤复合海岛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29013B (zh) | 一种云纹纱的纺制方法 | |
CN102758285B (zh) | 混有丝光纤维色纺纱的制成方法 | |
CN103361800B (zh) | 一种快速可染且具有同色深浅效应的纱线或织物及其加工和应用 | |
CN104532605A (zh) | 一种基于原色纤维配色制备混色彩色夹花面料的方法 | |
CN105908544A (zh) | 一种具有同色深浅效应的色纱生产方法 | |
CN102704226B (zh) | 一种长片段段染纱的生产方法 | |
CN201762486U (zh) | 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 |
CN203262968U (zh) | 方块地毯 | |
CN101956269A (zh) | 一种涤纶与棉彩色混纺纱生产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