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8197U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58197U CN201758197U CN2010202925165U CN201020292516U CN201758197U CN 201758197 U CN201758197 U CN 201758197U CN 2010202925165 U CN2010202925165 U CN 2010202925165U CN 201020292516 U CN201020292516 U CN 201020292516U CN 201758197 U CN201758197 U CN 2017581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battery connector
- notebook computer
- groove
- contac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固持所述端子的端子槽,所述端子设有一基部、自基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腿及自基部沿远离焊接腿方向延伸的接触臂,所述相邻两个端子槽之间设有一隔栏,该隔栏设有主体部、延伸入端子槽内的挡部及位于挡部与主体部之间的凹槽,所述端子的接触臂设有一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挡部相抵触的自由末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电池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减小了对接电连接器的插入力,同时使得端子间的电性接触变得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内并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电池连接器中,弹性接触是端子之间常用的电性接触方式,即通过端子的弹性形变实现相互接触,如:台湾专利公告第M377735号揭露了一种常见的电池连接器,其端子设有一对弹性接触臂,在与一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该两弹性接触臂会发生弹性位移来夹持住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实现电性连接。然而,由于电连接器逐渐朝小型化发展,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越来越小,使得端子的弹性接触臂也因尺寸空间的关系而无法产生足够的弹性位移量,造成接触不稳定,但若将两弹性接触臂紧密靠近来增加弹性位移量,却又使得弹性接触臂之间的间隙过小,造成对接电连接器的插入力过大,从而容易破坏接触臂的接触表面受到磨损。
又如中国大陆实用新型专利第00237599.0号所揭示的一种电池连接器,其端子设有两个错开设置的弹性接触臂,该两弹性接触臂的自由末端与对接电连接器进行弹性接触而实现电性连接,如此,虽然增加了端子在对接过程中的对接力,但是,错开式的弹性接触臂很容易在对接过程中因上、下弹性接触臂分别压缩产生作用力而形成力矩,造成受力不稳,接触不稳定。
鉴于上述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可使得对接过程更加方便、端子间的电性接触更为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固持所述端子的端子槽,所述端子设有一基部、自基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腿及自基部沿远离焊接腿方向延伸的接触臂,所述相邻两个端子槽之间设有一隔栏,该隔栏设有主体部、延伸入端子槽内的挡部及位于挡部与主体部之间的凹槽,所述端子的接触臂设有一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挡部相抵触的自由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隔栏设有一T形部,该T形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导引面,所述挡部自所述导引面向端子槽内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基部呈U形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臂,所述每个端子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接触臂,该接触臂呈片状且分别自所述两固定臂朝所述T形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两接触臂彼此逐渐靠近,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接触臂设有凸伸入所述间隙内的接触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接触臂的自由末端之间的距离在端子完全装入所述端子槽内之后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安装面、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及背面,所述端子槽贯穿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面及安装面,所述凹槽沿远离第二对接面的方向延伸而贯穿所述背面,并在背面上形成若干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凹口呈“凹”字形,所述接触臂与主体部之间设有弹性位移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自所述安装面装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安装面设有突出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二对接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隔栏呈片状,所述端子槽的纵向两端设有与端子槽平行设置的导引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减小了对接电连接器的插入力,同时使得端子间的电性接触变得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在端子未装入绝缘本体前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未装入端子时沿纵长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在端子完全装入绝缘本体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在端子完全装入绝缘本体前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在端子完全装入绝缘本体后的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未装入端子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8所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100,其焊接于一电路板上并用于与一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沿一对接方向电性对接,所述电池连接器100包括纵长形绝缘本体10及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20。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一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面11、供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第一对接面12和第二对接面13、位于绝缘本体10纵向两端的端面14及沿纵向方向延伸的背面141。所述安装面11在靠近端面14处设有突出的定位柱15,该定位柱15用于卡持于电路板上而将电池连接器100稳固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对接面12与所述安装面11平行设置,而与所述第二对接面13相互垂直,并设有若干沿纵长方向排列的端子槽16及位于端子槽16纵向两端的导引槽17,所述端子槽16和所述导引槽17平行设置,并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对接面13和安装面11,以此可方便对接电连接器从第二对接面13进行对接。所述端子槽16之间通过若干片状隔栏18间隔。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隔栏18设有一靠近所述第一对接面12的T形部181,该T形部181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导引面182、自导引面182向端子槽16内延伸的挡部183及位于挡部183之间的主体部184。所述导引面182自第一对接面12倾斜设置,起导引作用,用于方便对接电连接器端子(未图示)的插入端子槽16内。所述挡部183与所述主体部184之间形成有凹槽185,该凹槽185沿远离第二对接面13的方向水平延伸并贯穿绝缘本体10的背面141,并在绝缘本体的背面141上形成若干纵向排列的开口187,可配合参阅图8所示,所述开口187呈“凹”字形。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所述端子20包括一U形基部21、自U形基部21延伸出端子槽16的焊接腿22及自U形基部21向第一对接面12延伸的一对接触臂23。所述U形基部21卡持于所述端子槽16内,起固持端子的作用,该U形基部21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固定臂24,该固定臂24与所述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焊接腿22自所述两固定臂24的中间位置处向电路板延伸,用于与电路板进行焊接。所述接触臂23呈片状并自所述U形基部的两固定臂24相互靠近延伸,该两接触臂23彼此相对设置,且中间设有间隙25,用于供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未图示)插入以实现电性对接,所述两接触臂23分别设有凸伸入所述间隙25内的接触凸部26,用于夹持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所述接触臂23设有一向第一对接面11延伸的自由末端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20自所述安装面11插入所述端子槽16内,图5所示为端子20未完全插入端子槽16内时的示意图,此时,端子接触臂23的自由末端27并未插至隔栏18的T形部处而处于未受压状态,且端子20的两接触臂23彼此靠近设置,中间的间隙25很小。当端子20完全插入所述端子槽16时,所述接触臂23的自由末端27将插入所述T形部181的凹槽185内,请参图6、图7所示,此时,所述自由末端27处于被扩张后的受压状态并受所述挡部183的抵挡而无法向相互并拢,由此不但很好地实现了端子20的定位,而且由于自由末端27受到挡部183的束缚,所述两接触臂23之间的间隙25比端子完全插入端子槽16之前更大,如此,当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只需较小的插入力即可插入间隙25内而与端子20实现电性连接,大大方便了对接过程。另外,所述接触臂23与所述T形部181的主体部184之间设有弹性位移空间186,使得接触臂23在对接过程中可向主体部184进行弹性位移,以此来改变间隙25的大小,满足对接时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固持所述端子的端子槽,所述端子设有一基部、自基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腿及自基部沿远离焊接腿方向延伸的接触臂,所述相邻两个端子槽之间设有一隔栏,其特征在于:该隔栏设有主体部、延伸入端子槽内的挡部及位于挡部与主体部之间的凹槽,所述端子的接触臂设有一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挡部相抵触的自由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栏设有一T形部,该T形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导引面,所述挡部自所述导引面向端子槽内延伸。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基部呈U形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臂,所述每个端子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接触臂,该接触臂呈片状且分别自所述两固定臂朝所述T形部延伸。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接触臂彼此逐渐靠近,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接触臂设有凸伸入所述间隙内的接触凸部。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接触臂的自由末端之间的距离在端子完全装入所述端子槽内之后变大。
6.如权利要求1至5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安装面、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及背面,所述端子槽贯穿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面及安装面,所述凹槽沿远离第二对接面的方向延伸而贯穿所述背面,并在背面上形成若干开口。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呈“凹”字形,所述接触臂与主体部之间设有弹性位移空间。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自所述安装面装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安装面设有突出的定位柱。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二对接面相互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栏呈片状,所述端子槽的纵向两端设有与端子槽平行设置的导引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25165U CN201758197U (zh) | 2010-08-16 | 2010-08-16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25165U CN201758197U (zh) | 2010-08-16 | 2010-08-16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58197U true CN201758197U (zh) | 2011-03-09 |
Family
ID=4364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925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8197U (zh) | 2010-08-16 | 2010-08-16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5819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7033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CN103367954A (zh) * | 2012-04-17 | 2013-10-23 |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
-
2010
- 2010-08-16 CN CN2010202925165U patent/CN20175819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7033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CN102377033B (zh) * | 2010-08-16 | 2014-05-1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CN103367954A (zh) * | 2012-04-17 | 2013-10-23 |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
CN103367954B (zh) * | 2012-04-17 | 2015-09-30 |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8593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5943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0909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966358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 | |
CN258222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0752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196951U (zh) | 板端连接器 | |
CN20170833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58197U (zh)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
CN201222586Y (zh) |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与插头电连接器的组合 | |
CN2016012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41934U (zh) | 卡连接器 | |
CN20149863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5942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690060U (zh)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 |
CN102377033B (zh) |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 |
CN20163902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05027U (zh) | 一种电池连接器 | |
CN20350382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7645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875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3027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695785U (zh) | Sim卡连接器 | |
CN2016390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800514Y (zh) | 堆叠式电子卡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