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3311U -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23311U CN201623311U CN2010201448544U CN201020144854U CN201623311U CN 201623311 U CN201623311 U CN 201623311U CN 2010201448544 U CN2010201448544 U CN 2010201448544U CN 201020144854 U CN201020144854 U CN 201020144854U CN 201623311 U CN201623311 U CN 2016233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or
- cable connector
- terminal
- metal shell
- structural improv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至少包括有一本体以及一固定设于该本体上的金属外壳,该本体设有复数端子插接孔以供复数导接端子插接定位,该本体下方并设有一插接空间,各导接端子部份显露于该插接空间,而各端子插接孔与该插接空间之间并设有一加厚保护垣,该加厚保护垣设于相对于该导接端子下方,俾获致一种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缆线连接器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种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缆线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譬如行动电话之类的电机机器中连接印刷基板上的电路与电子构件的电缆,为了防止噪声而采用极细线的同轴电缆。接着,将复数条同轴电缆连接于电缆连接器,并以金属制的壳体包覆合成树脂制的绝缘本体,而将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锡焊(soldered)于该壳体形成密封。
将上述电缆连接器嵌合于固定在印刷基板上的基板侧连接器,使该电缆连接器的接点抵接于基板侧连接器的接点,而使同轴电缆与印刷基板上的电路形成电气连接。接着,使该电缆连接器侧的壳体与基板侧连接器形成接触,进而落入印刷基板的电路中接地用的接地装置。
而这样的装置早为大众所熟知,其中该金属壳体除了可构成EMI屏蔽作用,并藉以增加整体连接器的结构强度,然而,如何加强金属壳体与绝缘本体间的组装强度,或者如何加强绝缘本体本身强度及可靠性,为一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缆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包括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复数供复数导接端子插接定位的端子插接孔,该本体下方并设有一插接空间,各导接端子部份显露于该插接空间,而各端子插接孔与该插接空间之间并设有一加厚保护垣,该加厚保护垣设于相对于该导接端子下方;一金属外壳,固定设于该本体上,该金属外壳设有一窗口,该窗口使该本体的各端子插接孔、插接空间以及加厚保护垣露出。
其中,该本体与金属外壳间设有定位装置。
该定位装置为凹槽及凸块。
该定位装置为插槽及倒插部。
该插接空间供另一连接器公座相插接耦合。
该连接器公座具有一绝缘体供固定复数端子,以及一在绝缘体外包覆有一金属壳件,该绝缘体上方并形成有一插接口,该金属壳件设有前壳体及后壳体,该前、后壳体与该绝缘体一侧并形成有插入口,该插入口并与该端子相通,该前壳体由绝缘体下方沿绝缘体至少一侧壁朝本体上方延伸形成第一包覆臂,且该第一包覆臂并形成可伸入绝缘体中的倒插部,而该后壳体由绝缘体下方沿本体至少一侧壁朝绝缘体上方延伸形成第二包覆臂,且该后壳体并形成有可与该绝缘体侧壁干涉定位的定位臂。
该绝缘体设有至少一贯穿上、下表面的长型穿槽。
该长型穿槽位于插接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至少包括有一本体以及一固定设于该本体上的金属外壳,该本体设有复数端子插接孔以供复数导接端子插接定位,该本体下方并设有一插接空间,各导接端子部份显露于该插接空间,而各端子插接孔与该插接空间之间并设有一加厚保护垣,该加厚保护垣设于相对于该导接端子下方,而获致一种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缆线连接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缆线连接器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缆线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缆线连接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另一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缆线连接器与连接器公座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公座的外观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缆线连接器与连接器公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号说明】
缆线连接器20 本体21
端子插接孔211 插接空间212
加厚保护垣213 金属外壳22
窗口221 导接端子23
凹槽241 凸块242
插槽243 倒插部244
连接器公座30 色缘体31
端子311 插接口312
长型穿槽313 前壳体32
倒插部322 第一包覆臂321
后壳体33 第二包覆臂331
定位臂332 插入口3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缆线连接器20结构包括有:一本体21,以及一金属外壳22;其中:
该本体21设有复数端子插接孔211以供复数导接端子23插接定位,该本体21下方并设有一插接空间212,各导接端子23部份显露于该插接空间212,而各端子插接孔211与该插接空间212之间并设有一加厚保护垣213,该加厚保护垣213设于相对于该各导接端子23下方;
该金属外壳22固定设于该本体21上,该金属外壳22设有一窗口221,该窗口221可相对使该本体的各端子插接孔211、插接空间212以及加厚保护垣213露出。
其中,该本体21与金属外壳22间设有定位装置,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可以为凹槽241及凸块242并设置于本体21与金属外壳22周边,藉由该凹槽241与凸块242的卡掣作用,构成本体21与金属外壳22的接合;当然,该定位装置亦可以为插槽243及倒插部244,如图4的实施例所示,可使本体21与金属外壳22接合匹配更为紧密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藉由该加厚保护垣中加厚结构的作用,可使整体本体结构更为稳固,提升其可靠度,且藉由各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使本体与金属外壳的接合匹配更为紧密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缆线连接器20于使用时,可如图5、图6及图7所示,该插接空间212可供另一连接器公座30相插接耦合,其中,该绝缘体31设有复数端子311,各端子311部份外露于该绝缘体31上方,而部分设于绝缘体31内,且该绝缘体31上方并形成有一插接口312供与该缆线连接器20相插接耦合,该绝缘体插接口312处设有至少一贯穿上、下表面的长型穿槽313;该金属壳件固定设于该绝缘体31上,并设有前壳体32及后壳体33,该前、后壳体32、33与该绝缘体31一侧并形成有插入口34,该插入口34并与该端子311相通,该前壳体32由绝缘体31下方沿绝缘体31至少一侧壁朝绝缘体31上方延伸形成第一包覆臂321,且该第一包覆臂321并形成可伸入绝缘体31中的倒插部322,而该后壳体33由绝缘体31下方沿绝缘体31至少一侧壁朝绝缘体31上方延伸形成第二包覆臂331,且该后壳体33并形成有可与该绝缘体31侧壁干涉定位的定位臂332,利用第一、第二包覆臂321、331以及定位臂332可限制绝缘体31与金属壳件相对位移。
故该缆线连接器20与该连接器公座30相插接耦合时,该连接器公座30由该缆线连接器20下方与其插接组装,该缆线40则由插入口34插置并与内部的端子311相连接,并可利用焊接方式固定,其中该连接器公座30的端子311的外露部分,则插入该插接空间212中并与该导接端子23连接,使得缆线40可藉由端子311与缆线连接器20连接,以构成缆线的讯号传输连接。
Claims (8)
1.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复数供复数导接端子插接定位的端子插接孔,该本体下方并设有一插接空间,各导接端子部份显露于该插接空间,而各端子插接孔与该插接空间之间并设有一加厚保护垣,该加厚保护垣设于相对于该导接端子下方;
一金属外壳,固定设于该本体上,该金属外壳设有一窗口,该窗口使该本体的各端子插接孔、插接空间以及加厚保护垣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与金属外壳间设有定位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为凹槽及凸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为插槽及倒插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空间供另一连接器公座相插接耦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公座具有一绝缘体供固定复数端子,以及一在绝缘体外包覆有一金属壳件,该绝缘体上方并形成有一插接口,该金属壳件设有前壳体及后壳体,该前、后壳体与该绝缘体一侧并形成有插入口,该插入口并与该端子相通,该前壳体由绝缘体下方沿绝缘体至少一侧壁朝本体上方延伸形成第一包覆臂,且该第一包覆臂并形成可伸入绝缘体中的倒插部,而该后壳体由绝缘体下方沿本体至少一侧壁朝绝缘体上方延伸形成第二包覆臂,且该后壳体并形成有可与该绝缘体侧壁干涉定位的定位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设有至少一贯穿上、下表面的长型穿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长型穿槽位于插接口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448544U CN201623311U (zh) | 2010-03-30 | 2010-03-30 |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448544U CN201623311U (zh) | 2010-03-30 | 2010-03-30 |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23311U true CN201623311U (zh) | 2010-11-03 |
Family
ID=43026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448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311U (zh) | 2010-03-30 | 2010-03-30 |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2331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8407A (zh) * | 2014-05-15 | 2015-11-25 | Smk株式会社 | 基板对基板用连接器 |
CN108933342A (zh) * | 2017-05-26 | 2018-12-04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
-
2010
- 2010-03-30 CN CN2010201448544U patent/CN2016233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8407A (zh) * | 2014-05-15 | 2015-11-25 | Smk株式会社 | 基板对基板用连接器 |
CN105098407B (zh) * | 2014-05-15 | 2018-11-30 | Smk株式会社 | 基板对基板用连接器 |
CN108933342A (zh) * | 2017-05-26 | 2018-12-04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9546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90839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009338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640362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3300845U (zh) | 卡缘线缆连接器组合 | |
TWI382606B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TWM500384U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TWM519842U (zh) | 可接受插頭連接器正反向插接的插座連接器 | |
CN201623311U (zh) |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 |
CN20267858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884608Y (zh) | 插头、插座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13753128U (zh) | 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1590544U (zh) | 缆线连接器 | |
CN203300846U (zh) | 卡缘线缆连接器组合 | |
CN20923299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插座 | |
US6793538B2 (en) | Slim modular jack | |
CN201594669U (zh) | 微型同轴连接器 | |
CN201994445U (zh) | 高频插座连接器 | |
CN2021721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87202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TW201029279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I448021B (zh) | 線纜連接器組件 | |
CN205178120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586068A (zh) | 一种电连接器插座 | |
CN210123812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