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330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23305U CN201623305U CN2009201563130U CN200920156313U CN201623305U CN 201623305 U CN201623305 U CN 201623305U CN 2009201563130 U CN2009201563130 U CN 2009201563130U CN 200920156313 U CN200920156313 U CN 200920156313U CN 201623305 U CN201623305 U CN 201623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electric connector
- insulating body
- plug division
- contai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包括非弹性第一对接部、固持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主体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弹性第二对接部、固持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二主体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第二导电端子沿相反方向分别组装至绝缘本体,第一、第二主体部分别具有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其中第一对接部具有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本实用新型两组导电端子均可通过现有模具制造并组装至绝缘本体,制程简单,便于组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应用非常广泛,通常来讲,可以分为桌上型电脑用电连接器、笔记本电脑用电连接器、手机用电连接器、消费性电子用电连接器,以及其他应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是各种设备中的电连接器常见的一种通用接口。通常,我们提到USB连接器是指符合USB 2.0说明书标准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四根导电端子,分别为一根电源端子、一对传输数据的信号端子及一根接地端子。USB连接器的应用场合为连接周边设备,例如鼠标、键盘、打印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外部存储设备等。
然而,USB2.0仅能满足中低速率的信号传输,对于影音类文件,动辄文档大小达到1-2GB的情况下,现有USB2.0的传输速率显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数字媒体的日益普及以及传输文件的不断增大——甚至超过25GB,快速同步即时传输已经成为必要的性能需求。因此,2007年左右,在Intel公司的主导下,由英特尔、惠普(HP)、NEC、NXP半导体以及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开发出USB3.0技术,其应用领域包括个人计算机、消费及移动类产品的快速同步即时传输。
USB3.0很好的兼容了现有的USB2.0,其在现有USB2.0的基础上增设另外一组导电端子用于高速信号传输。增设的这组导电端子包括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组以及位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组之间的接地端子用来消除高速信号传输的串音干扰。目前,很多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制造USB3.0连接器,然而,由于在原有尺寸已经很紧凑的USB2.0的框架下又增设了五根导电端子,如何组装两组导电端子或者制造具有两组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成为业者积极开发的课题。通常,为了节约组配空间,很多生产厂商采用射出成型的技术将一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然后再组装另外一组导电端子。然而,射出成型成本高、技术门槛高,在单价日益降低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利于生产厂商提高竞争力和抢占市场。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低成本、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基座及自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插接部前部的非弹性第一对接部、固持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主体部及自第一主体部延伸并突伸出基座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插接部后部的弹性第二对接部、固持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二主体部及自第二主体部延伸并突伸出基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第二导电端子沿相反方向分别组装至绝缘本体,第一、第二主体部分别具有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其中第一对接部具有干涉部与插接部干涉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与第一主体部平行,分别位于插接部上、下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部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一端子收容槽贯穿插接部,基座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一端子收容通道与第一端子收容槽连通,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干涉部干涉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通道中,主体部还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的主体段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还包括自插接部向下凹陷的对接段,其中第一对接部通过干涉部与对接段干涉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段开设有自其底面向横向两侧延伸形成的导引槽,第一对接部在导引槽的导引下自前向后组入对接段,其中干涉部与导引槽内壁干涉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具有连通位于下方的主体段及上方的对接段的连接段,其中第一导电端子具有连接部收容于该连接段内,连接部呈U形并连接第一对接部及第一主体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开设有与第一端子收容通道呈上、下排关系的若干第二端子收容通道,插接部于第一端子收容槽的对接段后方开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收容槽,其中第二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干涉部与第二端子收容通道干涉配合,第二对接部部分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中并部分突露于第二端子收容槽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部具有平行的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其中第一对接部位于低于第一支撑面的平面内,第二对接部部分突露出第一支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其与插接部共同围设成对接空间用来收容对接连接器,其中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沿前、后方向暴露于该收容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组设于绝缘本体后部的间隔元件,其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一固持孔及若干第二固持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穿过第一固持孔及第二固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组装至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通过现有模具制成,成本低,便于组装,并具有可靠的固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其示出第一导电端子组装至绝缘本体的方向;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结构组装后的剖视图,其示出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对接部如何与绝缘本体固定配合;
图6是图3所示结构组装后的剖视图,其示出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主体部如何与绝缘本体固定配合;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组装至绝缘本体的方向示意图;
图8是图2的部分组装图,其中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装至绝缘本体;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组装图;
图11是沿图9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分解图。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组设于绝缘本体2内的五根第一导电端子3、组设于绝缘本体2内的四根第二导电端子4及包覆组设于绝缘本体2外围的壳体5。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符合USB3.0传输标准并兼容A型USB2.0传输界面。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包括矩形基座21及自该基座21前表面中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22。自基座21后表面向前延伸开设有矩形收容空间210。基座21沿对接方向贯通开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一端子收容通道211及位于上方的第二端子收容通道212。U形支撑臂214自基座21前表面下方两侧向前延伸,其延伸至插接部22下方中部用来支撑壳体5。收容空间210为U形,其每一侧壁2102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扣肋部2101。
插接部22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支撑面221及位于下方的第二支撑面222。四根第二端子收容槽224自第一支撑面221向下凹陷并与第二端子收容通道212连通。五根第一端子收容槽223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面221、222及第一端子收容通道211连通。每一第一端子收容槽223呈L形,其包括贯穿插接部22的主体段2230、自第一支撑面221向下凹陷形成的对接段2232及连通主体段2230及对接段2232的连接段2231。主体段2230通过狭槽2233与第二支撑面222连通。连接段2231自插接部22前表面向后凹陷形成。对接段2232底面向插接部22横向两侧延伸形成一对导引槽2234。对接段2232与第二端子收容槽224沿前后方向共同占据第一支撑面221,其中第二端子收容槽224占据第一支撑面221的大部分。
请参阅图1至图6并结合图11,第一导电端子3自前向后组设于绝缘本体2内。第一导电端子3包括干涉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223的主体段2230及第一端子收容通道211内的水平板状第一主体部31、干涉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223的对接段2232内并与第一主体部31平行的第一对接部32、自第一主体部31向后延伸穿过第一端子收容通道211后弯折收容于收容空间210内的第一连接部33及连接相互平行的第一主体部31及第一对接部32的U形颈部34,其收容于连接段2231内。第一主体部31后部两侧设有若干倒刺(干涉部)310,其与基座21的第一端子收容通道211内壁干涉配合用来将第一导电端子3固定于绝缘本体2内(请特别参阅图6)。第一对接部32沿导引槽2234滑动组设于对接段2232内,其两侧也设有若干倒刺(干涉部)320与导引槽2234内壁干涉配合,以提高第一导电端子3的耐插拔性能(请特别参阅图5)。因此,第一对接部32暴露于对接段2232内并位于低于第一支撑面221的平面内。五根第一导电端子3包括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组及位于中间的接地端子。一组差分信号端子组用来接收信号,另外一组差分信号端子组用来传输信号。接地端子位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组之间用来减小串音干扰。
请参阅图1、图2、图7并结合图11,第二导电端子4自后向前组设于绝缘本体2内。第二导电端子4包括干涉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通道212内的平板状第二主体部41、自第二主体部41向前延伸并向上弹性弯折的第二对接部42及自第二主体部41向后延伸然后向下弯折的第二连接部43。其中,第二主体部41临近第二连接部43的两侧设有若干倒刺(干涉部)410用来与第二端子收容通道212干涉配合。第二对接部42部分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224内,其弯折的前端420突露出第一支撑面221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形成电性导通。四根第二导电端子4符合A型USB 2.0传输标准,其依次为电源端子、一对正、负数据端子及接地端子。
请参阅图1、图2并结合图9至图11,壳体5为金属板材冲压形成,其包括呈矩形的、由相对的顶壁51、底壁52及相对的左、右侧壁53及后壁54围设形成的收容腔55,该收容腔55干涉包覆在绝缘本体2的基座21外围,顶壁51与插接部22的第一支撑面221围设形成对接空间101用来收容对接连接器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4的对接部32、42形成电性导通。除后壁54外,其他壁均开设形成有若干弹性抵压部56,这些抵压部56弹性抵压于对接连接器金属壳体上以便对电连接器形成屏蔽保护。请参阅图8及图10,壳体5自前向后组设于绝缘本体2上,底壁52支撑于支撑臂214之上,后壁54最后被向下弯折并将收容空间210封闭。左、右侧壁53后部向下延伸形成可卡扣于电路板上的卡扣57,其固持壳体5并与电路板形成电性导通。
请参阅图1至图2并结合图8、及图10至图1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还包括间隔元件6,其自下向上卡扣组设于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210内用来间隔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4的连接部33、43。该间隔元件6包括设有位于前排的五个第一固持孔61及位于后排的四个第二固持孔62的主体部60、自主体部60横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对扣持部63及自主体部60后缘向上延伸形成的挡止部64。当间隔元件6组设于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210内时,扣持部63末端的扣钩630与卡扣肋部2101卡扣配合用来固定间隔元件6。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4的连接部33、43分别穿过第一、第二固持孔61、62然后可以电性连接至电路板(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4与绝缘本体2不需要采用技术门槛高、成本高的射出成型技术制造,现有冲压模具即可以完成,第一导电端子3的非弹性第一对接部32可以冲压后折弯即可形成,且形成于其上的倒刺320在第一导电端子3组入绝缘本体2一定深度后即可与导引槽2234内壁紧密的结合,提高了插拔寿命次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4的对接部32、42均位于绝缘本体2的同一侧,即第一支撑面221上,其还可以将对接部32、42分别设置在绝缘本体2的不同侧面,即第一支撑面221及第二支撑面222上,本实用新型的组配方案均可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仅以该电连接器作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任何类型的电连接器均适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主张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具有基座及自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插接部前部的非弹性第一对接部、固持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主体部及自第一主体部延伸并突伸出基座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插接部后部的弹性第二对接部、固持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二主体部及自第二主体部延伸并突伸出基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第二主体部分别具有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沿相反方向分别组装至绝缘本体,其中第一对接部具有干涉部与插接部干涉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对接部与第一主体部平行,分别位于插接部上、下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一端子收容槽贯穿插接部,基座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一端子收容通道与第一端子收容槽连通,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干涉部干涉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通道中,主体部还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的主体段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还包括自插接部向下凹陷的对接段,其中第一对接部通过干涉部与对接段干涉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段开设有自其底面向横向两侧延伸形成的导引槽,第一对接部在导引槽的导引下自前向后组入对接段,其中干涉部与导引槽内壁干涉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具有连通位于下方的主体段及上方的对接段的连接段,其中第一导电端子具有连接部收容于该连接段内,连接部呈U形并连接第一对接部及第一主体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与第一端子收容通道呈上、下排关系的若干第二端子收容通道,插接部于第一端子收容槽的对接段后方开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收容槽,其中第二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干涉部与第二端子收容通道干涉配合,第二对接部部分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中并部分突露于第二端子收容槽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具有平行的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其中第一对接部位于低于第一支撑面的平面内,第二对接部部分突露出第一支撑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其与插接部共同围设成对接空间用来收容对接连接器,其中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沿前、后方向暴露于该收容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组设于绝缘本体后部的间隔元件,其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一固持孔及若干第二固持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穿过第一固持孔及第二固持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563130U CN201623305U (zh) | 2009-05-20 | 2009-05-20 | 电连接器 |
US12/508,105 US7837510B1 (en) | 2009-05-20 | 2009-07-23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563130U CN201623305U (zh) | 2009-05-20 | 2009-05-20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23305U true CN201623305U (zh) | 2010-11-03 |
Family
ID=4302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563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305U (zh) | 2009-05-20 | 2009-05-20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37510B1 (zh) |
CN (1) | CN20162330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5024B (zh) * | 2009-05-19 | 2012-10-31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3208691A (zh) * | 2012-01-13 | 2013-07-17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CN103427222A (zh) * | 2012-05-25 | 2013-12-0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WO2021037068A1 (zh) * | 2019-08-30 | 2021-03-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58204B (zh) * | 2009-07-29 | 2014-10-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連接器 |
CN102025053B (zh) * | 2009-09-15 | 2014-06-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01773961U (zh) * | 2009-12-01 | 2011-03-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TWM398226U (en) * | 2010-08-24 | 2011-02-11 | Power Quotient Int Co Ltd | USB connector |
US8002589B1 (en) * | 2010-06-04 | 2011-08-23 |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ructures for prev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JP5160600B2 (ja) * | 2010-08-06 | 2013-03-13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構造体 |
TWM396507U (en) * | 2010-08-06 | 2011-01-11 | Molex Taiwan Ltd | socket connector and connecdstor assembly |
US8147276B2 (en) * | 2010-08-31 | 2012-04-03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8047877B1 (en) * | 2010-09-10 | 2011-11-01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Quickly assembled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onnector |
CN202121180U (zh) * | 2011-04-29 | 2012-01-18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TW201306402A (zh) * | 2011-07-27 | 2013-02-01 | Excel Cell Elect Co Ltd |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CN202196958U (zh) * | 2011-08-10 | 2012-04-1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8545273B1 (en) * | 2012-03-22 | 2013-10-01 | U.D. Electronic Corp.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M444650U (zh) * | 2012-05-16 | 2013-01-01 | Tuton Technology Co Ltd | 具有感測元件的連接器 |
CN103427189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US8684769B2 (en) * | 2012-05-24 | 2014-04-01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portions in specific arrangement and a grounding plate for excellent high-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
TWM444626U (zh) * | 2012-06-21 | 2013-01-01 | Tyco Electronics Holdings Bermuda No 7 Ltd | D型hdmi連接器 |
CN103594840A (zh) * | 2012-08-17 | 2014-02-1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Usb公头及其电子产品 |
US9379500B2 (en) * | 2013-03-11 | 2016-06-28 | Panduit Corp. | Front sled assemblies for communication jacks and communication jacks having front sled assemblies |
CN104103966B (zh) * | 2013-04-08 | 2017-03-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DE112014005221T5 (de) | 2013-11-17 | 2016-08-18 | Apple Inc. | Steckverbinderbuchse mit einer Zunge |
US9537263B2 (en) | 2013-11-17 | 2017-01-03 | Apple Inc. | Connector receptacle having a shield |
US9450339B2 (en) | 2014-01-12 | 2016-09-20 | Apple Inc. | Ground contacts for reduced-length connector inserts |
US9490581B2 (en) | 2014-05-26 | 2016-11-08 | Apple Inc. | Connector insert assembly |
US9356370B2 (en) | 2014-05-26 | 2016-05-31 | Apple Inc. | Interposer for connecting a receptacle tongue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10418763B2 (en) * | 2014-05-26 | 2019-09-17 | Apple Inc. | Connector insert assembly |
US9515439B2 (en) * | 2014-05-26 | 2016-12-06 | Apple Inc. | Connector insert assembly |
CN105470714A (zh) * | 2014-09-03 | 2016-04-06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21971B2 (en) * | 2003-09-11 | 2006-04-04 |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 Dual-personality extended-USB plug and receptacle with PCI-Express or Serial-At-Attachment extensions |
EP1429209A3 (en) * | 2002-09-19 | 2004-08-25 | Ricoh Company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use in the same |
US6854984B1 (en) * | 2003-09-11 | 2005-02-15 |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 Slim USB connector with spring-engaging depressions, stabilizing dividers and wider end rails for flash-memory drive |
CN2766363Y (zh) * | 2004-07-28 | 2006-03-2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773936Y (zh) * | 2004-12-30 | 2006-04-1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809939Y (zh) * | 2005-05-20 | 2006-08-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M293552U (en) * | 2006-01-24 | 2006-07-01 | Taiwin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socket suitable for various protocol joint |
US7625243B2 (en) * | 2007-06-13 | 2009-12-0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xtension to version 2.0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CN101364694B (zh) * | 2007-08-10 | 2011-08-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1113076Y (zh) * | 2007-08-10 | 2008-09-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US7744426B2 (en) * | 2007-08-10 | 2010-06-29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US7422488B1 (en) * | 2007-11-02 | 2008-09-09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xtension to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2009
- 2009-05-20 CN CN2009201563130U patent/CN20162330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7-23 US US12/508,105 patent/US783751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5024B (zh) * | 2009-05-19 | 2012-10-31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3208691A (zh) * | 2012-01-13 | 2013-07-17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CN103427222A (zh) * | 2012-05-25 | 2013-12-0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WO2021037068A1 (zh) * | 2019-08-30 | 2021-03-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297884A1 (en) | 2010-11-25 |
US7837510B1 (en) | 2010-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2330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244325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13076Y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CN101409395B (zh) |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 |
CN201097426Y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CN101364692B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US8864506B2 (en) |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plate | |
CN203225432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303172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214882B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6558809B (zh) | 堆叠连接器 | |
CN204179278U (zh) | 连接器结构 | |
TW201230503A (en) | Card connector | |
CN201204298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895024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994447U (zh) |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件 | |
US914798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duc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
CN20187759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1307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8336567U (zh) | Usb双接口连接器 | |
CN206422300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102270785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5819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69000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097427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