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44050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0503U
CN201440503U CN2009201594459U CN200920159445U CN201440503U CN 201440503 U CN201440503 U CN 201440503U CN 2009201594459 U CN2009201594459 U CN 2009201594459U CN 200920159445 U CN200920159445 U CN 200920159445U CN 201440503 U CN201440503 U CN 201440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terminal
elastomer
electric connector
accepting groove
bas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94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94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0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0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05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导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主要包括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的本体;至少一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设有一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以及至少一弹性体连接于所述弹性臂的内侧,当所述导电端子受力变形时,所述弹性体也随之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导电端子内填充一所述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于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弹性体既可以通过其弹性保证所述导电端子仍具有一定变形又可以对所述导电端子产生一支撑作用避免所述外力太大使所述导电端子产生疲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以弹性按压方式导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一般包括一绝缘本体与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用于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与一电路板,所述导电端子一般设有一基部,安装时,通过所述基部与所述收容槽相固定并借由所述导电端子的表壁与所述收容槽内壁干涉配合而使所述导电端子稳定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可电性连一接电子元件(未图示)至一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多个金属板材料直接下料形成的导电端子10与一绝缘本体20,所述导电端子10主要包括一基部101、由所述基部101向其对称方延伸设置的一弹性臂102,所述基部101与所述弹性臂102形成一凹槽103,所述绝缘本体20设有一收容槽201,所述收容槽201由内壁202围设形成,并在所述收容槽201设有第一挡止部203和一第二挡止部204,用以承接所述基部101。
请参阅图2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的左视图,安装所述导电端子10时,将所述导电端子10插入所述收容槽201内,所述基部101固持于所述第一挡止部203和所述第二挡止部204上,所述导电端子10的第一表壁104和第二表壁105受到所述收容槽201的所述内壁202挤压力作用而变形,同时,所述导电端子10的所述第一表壁104和所述第二表壁105也与所述收容槽201的所述内壁202干涉配合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0稳固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然后将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的所述导电端子10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
所述电连接器设计缺陷在于:
1.由于在所述导电端子10的所述第一表壁104和所述第二表壁105与所述绝缘本体20的所述内壁202发生干涉的过程中,所述导电端子10很容易损伤所述内壁202,因而当所述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一旦受到高频震荡或者多次震动,所述导电端子10与所述内壁202很容易配合不紧密,进而影响与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正常的电性导接。
2.由于所述导电端子10由所述金属板材直接下料形成,因而所述导电端子10抗疲乏能力比较差,因此当与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以及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相互压接的过程中,所述导电端子10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疲乏(例如出现裂纹现象)。
因此,我们确有必要对所述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导电端子抗疲乏能力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主要包括一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的本体;至少一导电端子于所述收容槽中设有一基部以及所述基部延伸一弹性臂,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弹性臂弹性变形方向的至少两相对侧,分别与所述收容槽保有一间隙;至少一弹性体设于所述收容槽中,且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收容槽至少两相对侧为紧迫配合,且介设于所述导电端子之所述基部与所述弹性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又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主要包括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的本体;至少一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为一金属板材直接下料形成的片状体,并设有一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二弹性臂,所述基部和二所述弹性臂形成一凹槽;以及至少一弹性体设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弹性体位于二所述弹性臂之间且连接二所述弹性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主要包括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的本体;至少一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设有一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以及至少一弹性体连接于所述弹性臂的内侧,当所述导电端子受力变形时,所述弹性体也随之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连接器有如下优点:由于所述导电端子内填充一所述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于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弹性体既可通过其弹性保证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定变形又可对所述导电端子产生一支撑力避免所述外力太大使所述导电端子产生疲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连接器导电端子装入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剖面组合图;
图5为图4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导电构件未装入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导电端子装入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导电端子与料带连接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背景技术标号:
导电端子  10   基部       101  弹性臂      102  凹槽   103
第一表壁  104  第二表壁   105  绝缘本体    20   收容槽 201
内壁      202  第一挡止部 203  第二挡止部  204
具体实施例标号:
导电端子 30    第一表壁  301    第二表壁   302   基部    303
固持部   3031  抵持部    3032   弹性臂     304   接触部  3041
凹槽     305   缺口      306    连接部     307   本体    40
收容槽   401   内壁      402    第一挡止部 403   第二挡止部404
第一间隙 4011  第二间隙  4012   弹性体     50    料带    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3至图6,图3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可用于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未图示)至一电路板(未图示),其主要包括多个导电端子30,一本体40,及多个弹性体50。
所述导电端子30为一金属板材直接下料形成的板状体,所述导电端子30具有二相对第一表壁301和第二表壁302,以及一基部303,所述基部303向其对称方向延伸出一弹性臂304,所述基部303与所述弹性臂304形成一凹槽305,用以容纳所述弹性体50。所述基部303由一固持部3031和一抵持部3032组成,所述弹性臂304设有一接触部3041,用以电性导接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
所述本体40为绝缘材质制成,其设有多个收容槽401,所述收容槽401由内壁402围设形成,并在所述收容槽401内设有第一挡止部403和第二挡止部404,所述第一挡止部403和所述第二挡止部404分别用以承接所述固持部3031与所述抵持部3032。
所述弹性体50设置在所述凹槽305内,其与所述导电端子30并不处于同一水平面而略带平滑的拱形状,所述弹性体50表面设有一导电层,且所述所述弹性体50内还设有多个导电颗粒,用以形成导电橡胶弹性体与所述端子30电性导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50内也可以仅设有所述导电层或者仅设有所述导电颗粒,来形成所述导电橡胶弹性体,或者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导电颗粒,来形成非导电橡胶弹性体。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所述导电端子30装入所述本体40的剖面示意图。所述第一表壁301和所述第二表壁302与所述内壁402在其左右都存有一第一间隙4011和一第二间隙4012。所述收容槽401空间有限,所述弹性体50因受所述内壁402压力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体50在其反作用力作用下紧紧地抵靠住所述内壁402,所述弹性体50与所述内壁402干涉配合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30稳定固持于所述本体40,由于所述弹性体50弹性比较大,所以在与所述内壁402干涉配合的过程中,不会损伤所述内壁402,所以在高频震荡或者撞击的情况下,所述导电端子30与所述内壁402依然可以紧密配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所述导电端子30损伤所述内壁202,而造成的所述导电端子30与所述内壁202配合不紧密的问题发生。
使用时,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压缩接触所述导电端子30,当受接触时,由于所述弹性体50具有弹性,因此所述导电端子30可以在其材质范围内发生变形,又由于所述弹性体50会对所述导电端子30产生一支撑作用,因此所述导电端子30不会因承受太大压缩外力,而发生裂纹等其它疲乏现象,因此所述弹性体50可以提高所述导电端子30的抗疲乏能力。对于本实施例中下料形成的所述导电端子30,效果更为明显。
又由于所述导电端子30内所填充的所述弹性体50表面是设有一导电层或者所述弹性体50内设有多个导电颗粒形成了所述导电橡弹性体,所述导电层或者所述导电颗粒皆与所述导电端子30相导通,使得所述导电端子30的横截面积增大,从而减小所述导电端子30的阻抗。因此,也达到了所述导电端子30与所述电子元件、电路板(未图示)之间良好的导通效果。
请参阅图7至图9,图7至图9为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区别在于:
1.所述导电端子30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30大致呈圆环状,并在其一侧开设一缺口306,用来增加所述导电端子30的弹性。其包括一所述基部303,由所述基部303向其两端分别延伸一所述弹性臂304,且在一所述弹性臂304的一侧设置一连接部307,通过所述连接部307将所述导电端子30与一料带60连接,这样,连接在一所述料带60上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30可以一次放置到所述本体40内,便于安装,且由于所述连接部307设置在所述弹性臂304的一侧使其不与电子元件接触,可以避免安装时所述料带60切断后留下的粗糙的裁断面刮伤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
2.所述收容槽401内未设有所述第一挡止部403和所述第二挡止部404,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弹性体50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30的所述凹槽305内,所述弹性体50与所述导电端子30受外力没有发生变形的方向的二相对侧对应的二所述内壁402干涉配合,使得所述导电端子30稳定固持于所述本体4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内壁干涉配合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稳定固持于所述本体,由于所述弹性体弹性比较大,所以在与所述内壁干涉配合的过程中,不会损伤所述内壁,所以在高频震荡或者撞击的情况下,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内壁依然可以紧密配合。
2.所述导电端子受压缩外力发生变形,所述弹性体会随着所述导电端子的变形而变形,同时对所述导电端子产生一支撑力,使得所述导电端子不会因承受太大压缩外力,而发生裂纹等其它疲乏现象,因此所述弹性体可以提高所述导电端子的抗疲乏能力。
3.由于所述弹性体表面是设有一导电层或者所述弹性体内设有多个导电颗粒形成了所述导电橡弹性体,所述导电层或者所述导电颗粒皆与所述导电端子相导通,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横截面积增大,从而减小所述导电端子的阻抗。
4.由于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性臂的一侧,以使其不与所述电子元件接触可以避免安装时所述料带切断后留下的粗糙的裁断面刮伤所述电子元件。
5.由于所述导电端子为直接下料形成,所以比较容易加工,又由于下料式的所述导电端子抗疲乏能力差,通过增加一所述弹性体提高其抗疲乏能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
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收容槽中设有一基部以及所述基部延伸一弹性臂,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弹性臂弹性变形方向的至少两相对侧,分别与所述收容槽保有一间隙;
至少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收容槽中,且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收容槽至少两相对侧为紧迫配合,且介设于所述导电端子之所述基部与所述弹性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一凹槽,所述弹性体填充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导电橡胶弹性体。
4.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
至少一导电端子,其为一金属板材直接下料形成的片状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收容槽中设有一基部以及所述基部延伸二弹性臂;
以及至少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位于二所述弹性臂之间且连接二所述弹性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大致呈圆环状,其一侧设置一缺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位于所述弹性臂一侧用以连接一料带的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导电橡胶弹性体。
8.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
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设有一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以及
至少一弹性体,其连接于所述弹性臂的内侧,当所述导电端子受力变形时,所述弹性体也随之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收容槽中设有二弹性臂,所述弹性体位于二所述弹性臂之间且连接二所述弹性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为一金属板材直接下料形成的片状体。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收容槽至少两相对侧为紧迫配合,且所述导电端子于所述弹性臂弹性变形方向的至少两相对侧,分别与所述收容槽保有一间隙。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导电橡胶弹性体。
CN2009201594459U 2008-08-13 2009-06-24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0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94459U CN201440503U (zh) 2008-08-13 2009-06-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20188545.X 2008-08-13
CN2009201594459U CN201440503U (zh) 2008-08-13 2009-06-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0503U true CN201440503U (zh) 2010-04-21

Family

ID=4254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944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0503U (zh) 2008-08-13 2009-06-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05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099A (zh) * 2012-12-12 2013-03-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70686A (zh) * 2015-12-28 2016-04-06 深圳市怒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产品的电池导电结构及产品的电池导电方法
CN109994855A (zh) * 2019-03-29 2019-07-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071385A (zh) * 2019-03-29 2019-07-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099A (zh) * 2012-12-12 2013-03-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01099B (zh) * 2012-12-12 2015-05-2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70686A (zh) * 2015-12-28 2016-04-06 深圳市怒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产品的电池导电结构及产品的电池导电方法
CN109994855A (zh) * 2019-03-29 2019-07-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071385A (zh) * 2019-03-29 2019-07-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8799U (zh) 一种电路板支架
CN101950866B (zh) 弹片结构及应用该弹片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1440503U (zh) 电连接器
TW200746512A (en) Eliminating incorrect battery installation
CN201041911Y (zh) 电连接器
CN102124607A (zh) 板连接器
CN203871520U (zh) 电连接器
CN102196685A (zh) 电子装置壳体
CN2904346Y (zh) 电连接器
CN102111948A (zh) 弹片结构及应用该弹片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1000994Y (zh) 电连接器
CN20196644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038364Y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30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3983569U (zh) 连接弹片、电路基板及电子设备
CN101087047B (zh) 电连接器
CN102891394A (zh) 一种滤波电连接器
CN2833956Y (zh) 电连接器
CN201805027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01222560Y (zh) 电连接器
CN211352808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806156U (zh) 电气设备
CN203481533U (zh) 一种led灯条连接器
CN219998590U (zh) 一种稳定型端子线
CN201004494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