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2640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52640Y CN201352640Y CNU2009200502619U CN200920050261U CN201352640Y CN 201352640 Y CN201352640 Y CN 201352640Y CN U2009200502619 U CNU2009200502619 U CN U2009200502619U CN 200920050261 U CN200920050261 U CN 200920050261U CN 201352640 Y CN201352640 Y CN 20135264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insulating body
- electric connector
- housing
-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壳体及数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座,基座的两侧表面处凹设有滑槽及凹槽,滑槽由基座的一端开始沿基座的侧表面由深至浅延伸,凹槽与滑槽的末端位于同一高度处且宽度一致。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该壳体具有两侧壁,两侧壁上设有缺口和从缺口一边延伸并向内倾斜的卡片,卡片卡持于凹槽内。数个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不仅利用凹槽与卡片相互卡合以固定绝缘本体,且凭借滑槽引导,在装配过程中,可使卡片沿滑槽导入凹槽内,易于组装且可避免绝缘本体在装配过程中受到刮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8,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一包覆于绝缘本体10’上的壳体20’及数个导电端子30’。该绝缘本体10’具有一基座11’,基座11’的两侧表面处分别凹设有一凹槽111’。壳体20’具有一上壁21’和一下壁22’及与上壁21’和下壁22’相连的两侧壁23’。壳体20’的两侧壁23’上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条状的卡片231’,该卡片231’收容于基座11’的凹槽111’内。数个导电端子30’以一体模内成型方式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
然而,上述电连接器100’在组装时,需要用治具向内弯折卡片231’,使卡片231’卡设于凹槽111’内,这样不仅组装过程复杂,而且容易刮伤绝缘本体1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便于组装且不容易刮伤绝缘本体。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一壳体及数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座,基座的两侧表面处分别凹设有一滑槽及一凹槽,滑槽由基座的一端开始沿基座的侧表面由深至浅延伸,凹槽与滑槽的末端位于同一高度处且宽度一致。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该壳体具有两侧壁,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缺口和一从缺口一边延伸并向内倾斜的卡片,两卡片分别卡持于一凹槽内。数个导电端子以一体模内成型方式固持于绝缘本体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装配过程中,可使卡片沿滑槽导入凹槽内,易于组装且可避免绝缘本体在装配过程中受到刮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壳体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与图1所示电连接器对接的公端连接器立体图。
图8为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0’
基座 11’ 凹槽 111’
壳体 20’ 上壁 21’
下壁 22’ 侧壁 23’
卡片 231’ 导电端子 30’
[本实用新型]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0
基座 11 滑槽 111
凹槽 112 基板 12
卡槽 13 限位体 14
插槽 15 壳体 20
上壁 21 开口 211
弹臂 212 加强肋 213
卡扣部 214 下壁 22
侧壁 23 缺口 231
卡片 232 收容空间 24
开孔 25 第一插脚 251
第二插脚 26 挡持部 27
插板 28 导电端子 30
接触部 31 公端连接器 4
绝缘体 40 端子插孔 41
收容槽 42 外壳 43
开槽 4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具有一绝缘本体10、一壳体20及数个导电端子30。
请参阅图2及图3,绝缘本体10具有一基座11,该基座11的中部向前凸伸有一长方板状的基板12,基座11的两侧表面处分别凹设有一滑槽111及一凹槽112,滑槽111由基座11的一端开始沿基座11的侧表面由深至浅延伸,凹槽112与滑槽111的末端位于同一高度处且宽度一致。基座11的后端开设有一卡槽13,基座1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圆柱形的限位体14,两限位体14之间底部前端向后开设有一插槽15。
请参阅图4及图5,壳体20具有一上壁21和一下壁22及与上壁21和下壁22相连的两侧壁23,所述上壁21、下壁22及两侧壁23围成一收容空间24。该壳体20的上壁21具有一大致呈方形的开口211和一从开口211一边向下倾斜延伸且宽度逐渐变小的弹臂212,弹臂212前端向下弯折形成一卡扣部214,上壁21上设置有一延伸到弹臂212上的加强肋213。该壳体20两侧壁23分别设有一缺口231和一从缺口231一边延伸并向内倾斜的卡片232。下壁22与两侧壁23相交处分别向内开设有一开孔25,开孔25的一端与侧壁23相交处分别向上凸伸有一第一插脚251。缺口231后方两侧壁23末端分别向上凸伸有一第二插脚26,上壁21的末端位于两第二插脚26之间部分向后延伸有一挡持部27,该挡持部27卡抵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卡槽13上,该数个第一插脚251与第二插脚26末端平齐,用于把电连接100插设在电路板上(图中未示)。下壁22末端向后延伸有一插板28,该插板28收容于绝缘本体10底部插槽15中。
请参阅图2,数个导电端子30以一体模内成型方式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该数个导电端子30具有接触部31,该数个接触部31嵌设于绝缘本体10的基板12上表面。
请参阅图2及图6,当组装此电连接器100时,壳体20的挡持部27尚未弯折且与上壁21位于同一平面,可将绝缘本体10插入壳体20的收容空间24,卡片232沿滑槽111滑入凹槽112中,插板28插入到绝缘本体10底部的插槽15中,再用治具向下弯折挡持部27,使挡持部27卡抵于绝缘本体10的卡槽13上。
请参阅图7,与本电连接器100对接的公端连接器4具有一绝缘体40,该绝缘体40上开设有数个端子插孔41,绝缘体40下方设有收容槽42,绝缘体40外部包覆有一外壳43,外壳43顶部具有一开槽431。公端连接器4插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数个导电端子30的接触部31插设于端子插孔41中,基板12插入到收容槽42中,弹臂212前端的卡扣部214扣设于开槽431内;公端连接器4拔出时,按压弹臂212以固定电连接器100,向外用力即可将公端连接器4拔出。凭借弹臂212的宽度逐渐变小及设置加强肋213,可使弹臂212的受力状况更好,亦可使该电连接器100在使用时承受较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利用凹槽112与卡片232的相互卡合作用将壳体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且凭借底面为一斜面的滑槽111,在装配过程中,可使卡片232沿滑槽111导入凹槽112内,易于组装且可避免绝缘本体10在装配过程中受到刮伤。
Claims (4)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壳体及数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基座;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该壳体具有两侧壁;数个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其特征是:所述基座的两侧表面处分别凹设有一滑槽及一凹槽,滑槽由基座的一端开始沿基座的侧表面由深至浅延伸,凹槽与滑槽的末端位于同一高度处且宽度一致;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缺口和一从缺口一边延伸并向内倾斜的卡片,两卡片分别卡持于一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具有一上壁,该上壁开设有一大致呈方形的开口和一从开口一边向下倾斜延伸且宽度逐渐变小的弹臂,弹臂末端向上翘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上壁上设置有一延伸到弹臂上的加强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基座的后端开设有一卡槽,所述壳体具有一上壁,上壁后缘向后延伸再向下弯折形成有一挡持部,该挡持部卡抵于所述卡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9200502619U CN201352640Y (zh) | 2009-01-10 | 2009-01-10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9200502619U CN201352640Y (zh) | 2009-01-10 | 2009-01-10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52640Y true CN201352640Y (zh) | 2009-11-25 |
Family
ID=4137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92005026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2640Y (zh) | 2009-01-10 | 2009-01-10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52640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5480B (zh) * | 2022-12-22 | 2024-03-11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模組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
-
2009
- 2009-01-10 CN CNU2009200502619U patent/CN20135264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5480B (zh) * | 2022-12-22 | 2024-03-11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模組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769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112928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018040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2324656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2957043A (zh) | 插头 | |
CN104966932A (zh) | 可正反插拔使用的高速传输连接器 | |
CN107819220B (zh) | 卡连接器 | |
CN20113079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41934U (zh) | 卡连接器 | |
CN201515054U (zh) | 板端电连接器 | |
CN201352640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746224B (zh) | 卡连接器 | |
CN203690604U (zh) | 卡连接器 | |
CN201113071Y (zh) | 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1315361Y (zh) | 电路板连接器 | |
CN210016049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4497437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3747186U (zh) | 电连接器组合及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 | |
CN20144050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5623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42438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0142191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4266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77593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3481542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