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8793Y -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08793Y CN201308793Y CNU2008201656817U CN200820165681U CN201308793Y CN 201308793 Y CN201308793 Y CN 201308793Y CN U2008201656817 U CNU2008201656817 U CN U2008201656817U CN 200820165681 U CN200820165681 U CN 200820165681U CN 201308793 Y CN201308793 Y CN 20130879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oil
- filter
- oil separator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管、回油管和进气管,所述的壳体由盒体与芯盖扣合而成,可以进行拆卸清洗。壳体内设有带状过滤装置,带状过滤装置由两条大致平行的带状滤网及两条滤网之间的填充滤芯组成。本实用新型油气分离器通过带状滤网,滤网之间填充滤芯充分过滤油气提高了油气分离率并应用分体式结构打开芯盖即可对滤芯进行拆洗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油发动机产生油气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曲轴箱及车辆发动机各个总成在长时间高速运转后温度升高,导致润滑油或机油气化随尾气排放大气污染环境。现有的油气分离结构主要采用简单的滤网过滤分离后滤油集中在集油杯统一处理,该方式一方面油气分离效果不佳,容易堵塞油气分离装置,影响发动机内气压缺少卸压保护装置,另一方面随着发动机内润滑油气化减少不及时补充容易影响发动机性能,增加不必要的保养次数。
现有一种油气分离器如图3、4所示,包括壳体13,壳体13侧边上连接有进气管11、回油管10、出气管14,壳体13内部连接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挡块12,其工作原理为油气从进气管11进入壳体13内部遇到挡块12,油气遇冷液化,油体顺着挡块及壳体内壁回流到回油管10,剩余气体从出气管14排出。该油气分离器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油气分离效果明显不佳,剩余气体中的油体含量仍然较多。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0710052733.X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气分离器。它包括上盖,与上盖连接的外壳,外壳内设有集油杯,集油杯内设空腔滤芯,空腔滤芯与上盖连接,滤芯内的空腔与上盖内的出气腔相通,出气腔与出气口相通,上盖上进气口与集油杯内腔相联通,集油杯内腔与滤芯内的空腔由滤芯隔开。该油气分离器相对结构复杂,不易拆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油气分离率高、可拆洗的拆卸式油气分离器。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管、回油管和进气管,所述的壳体由盒体与芯盖扣合而成,可以进行拆卸清洗。壳体内设有带状过滤装置,带状过滤装置由两条大致平行的带状滤网及两条滤网之间的填充滤芯组成。油气必须通过滤网、滤芯实现油气分离。
所述的带状过滤装置的两端与壳体内壁连接,滤网的一侧边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另一侧边与芯盖接触配合。所述的出气管和进气管与壳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带状过滤装置的两侧。滤网将进气管与出气管在壳体内部隔离成两个独立空间,提高油气过滤率。
所述的带状过滤装置为回廊形,油气必须通过多层滤网、滤芯才能到达壳体内部出气管连通的空间,大大提高油气分离率。
所述的盒体内设有若干个用于与芯盖进行螺栓连接的螺栓座,螺栓座设置在盒体的四个角部位,螺栓座与芯盖通过螺栓及垫圈螺纹密闭连接,保证壳体的密封性,并在滤芯堵塞时可以拆卸清洗。
所述的壳体为直角梯台形,出气管设置在壳体的直角腰边上,回油管连接在壳体的另一腰边上,进气管与壳体的短的底边连接。该种设置回油管位于安装后壳体的最低端方便油体的回流。
本实用新型油气分离器通过带状滤网,滤网之间填充滤芯充分过滤油气提高了油气分离率并应用分体式结构打开芯盖即可对滤芯进行拆洗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拆卸式油气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卸式油气分离器打开芯盖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油气分离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如图3中沿C-C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7,壳体7上设有分别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管4、回油管9和进气管8,所述的壳体7由盒体与芯盖2扣合而成,可以进行拆卸清洗。壳体7内设有带状过滤装置,带状过滤装置由两条大致平行的带状滤网5及两条滤网5之间的填充滤芯3组成。油气必须通过滤网5、滤芯3才实现油气分离。带状过滤装置的两端与壳体7内壁连接,滤网5的一侧边焊接在壳体7的内壁上,另一侧边与芯盖2接触配合。所述的出气管4和进气管8与壳体7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带状过滤装置的两侧。滤网5将进气管8与出气管4在壳体7内部隔离成两个独立空间,提高油气过滤率。带状过滤装置为回廊形,油气必须通过多层滤网5、滤芯3才能到达壳体7内部出气管4连通的空间,油气经过滤网5、滤芯3后机油液化,油体从滤网5、滤芯3流出沿壳体7内壁流向回油管9,大大提高油气分离率。
如图2所示盒体内设有若干个用于与芯盖2进行螺栓连接的螺栓座6,螺栓座6设置在盒体的四个角部位,螺栓座6与芯盖2通过螺栓及垫圈螺纹密闭连接,保证壳体的密封性,并在滤芯堵塞时可以拆卸清洗。
壳体7为直角梯台形,出气管4设置在壳体7的直角腰边上,回油管9连接在壳体的另一腰边上,进气管8与壳体7的短的底边连接。该种设置回油管9位于安装后壳体的最低端方便油体的回流。
Claims (7)
1.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7),壳体(7)上设有分别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管(4)、回油管(9)和进气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7)由盒体与芯盖(2)扣合而成,壳体(7)内设有带状过滤装置,带状过滤装置由两条大致平行的带状滤网(5)及两条滤网(5)之间的填充滤芯(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状过滤装置的两端与壳体(7)内壁连接,滤网的一侧边焊接在壳体(7)的内壁上,另一侧边与芯盖(2)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4)和进气管(8)与壳体(7)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带状过滤装置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状过滤装置为回廊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内设有若干个用于与芯盖(2)进行螺栓连接的螺栓座(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7)为直角梯台形,出气管(4)设置在壳体(7)的直角腰边上,回油管(9)连接在壳体(7)的另一腰边上,进气管(8)与壳体(7)的短的底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座(6)设置在盒体的四个角部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656817U CN201308793Y (zh) | 2008-10-07 | 2008-10-07 |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656817U CN201308793Y (zh) | 2008-10-07 | 2008-10-07 |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08793Y true CN201308793Y (zh) | 2009-09-16 |
Family
ID=41106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6568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8793Y (zh) | 2008-10-07 | 2008-10-07 |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08793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2842A (zh) * | 2013-08-19 | 2013-12-11 | 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中油污的脱除装置 |
CN108506067A (zh) * | 2018-04-16 | 2018-09-07 | 浙江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
2008
- 2008-10-07 CN CNU2008201656817U patent/CN20130879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2842A (zh) * | 2013-08-19 | 2013-12-11 | 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中油污的脱除装置 |
CN103432842B (zh) * | 2013-08-19 | 2016-06-15 | 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中油污的脱除装置 |
CN108506067A (zh) * | 2018-04-16 | 2018-09-07 | 浙江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CN108506067B (zh) * | 2018-04-16 | 2024-04-19 | 浙江创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5924B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03626924U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101539045A (zh) | 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5041425A (zh) | 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
CN201045308Y (zh) | 多级油气分离器 | |
CN103615296B (zh) | 集成油气分离装置与pcv阀的进气歧管及发动机与汽车 | |
CN201308793Y (zh) | 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 | |
CN202645675U (zh) | 一种发动机滤芯式曲轴箱通风迷宫结构 | |
CN100557203C (zh) | 新型油气分离器 | |
CN2915224Y (zh) | 油气过滤器 | |
CN101782007B (zh) | 一种氢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水气分离装置 | |
CN202851107U (zh) | 汽车曲轴箱通风防结冰系统 | |
CN104948262A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04003005U (zh) | 油气分离器 | |
CN203394611U (zh) | 内燃机曲轴箱通风装置分油器 | |
CN202170823U (zh) | 发动机强制通风系统 | |
CN207064037U (zh) | 油气分离器 | |
CN209308849U (zh) | 一种气门室罩盖 | |
CN104153845A (zh) | 油气分离器 | |
CN209308792U (zh) |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发动机总成 | |
CN111486037A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柴油过滤系统 | |
CN207406396U (zh) | 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 | |
CN204804903U (zh) | 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
CN205559133U (zh) | 发动机柴油净化器 | |
CN203335160U (zh) | 新型车用发动机气门室废气过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2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