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6861Y - 一种安全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76861Y CN201276861Y CNU2008202126305U CN200820212630U CN201276861Y CN 201276861 Y CN201276861 Y CN 201276861Y CN U2008202126305 U CNU2008202126305 U CN U2008202126305U CN 200820212630 U CN200820212630 U CN 200820212630U CN 201276861 Y CN201276861 Y CN 20127686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m
- room body
- safe house
- building
- saf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屋,其安装在建筑物的各个需要的室内空间内;所述建筑物外部还设有一个机房,所述机房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和抽风机,并且空气压缩机和抽风机分别通过送风管和抽风管与每个屋体连接;同时每个屋体还单独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在屋体内处设置有密封盖,同时屋体上还设有透明窗;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通风口、送风管、抽风管、透明窗以及机房等结构,实现安全屋屋体的空气流通,从而使安全屋更具实用性和安全性,并且使安全屋的应用范围除了躲避火灾和地震等灾害外,还扩展到了躲避人对人的人身攻击和侵害这个更实用更迫切需求的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防设备,具体涉及在自然或人为灾害中避免人员伤害的一种安全屋。
背景技术
安全屋是近年提出来的一种新概念安防设备,其实质是一个固定安装于室内的高强度和高密闭性屋体。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灾害时,人员进入其中能够达到保护事发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的目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号为200620152167.0的抗震安全屋,以及专利号为03145974.9的一种耐火、抗震安全屋及其生产制造方法。现有的安全屋虽然提出了高强度和密闭性,实现了与外界隔离,避免地震、火灾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目的。但是当遇到灾害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暴力伤害、入室抢劫等侵害事件的时候,在安全屋内的人员往往会因为长时间停留使空气不足造成窒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安全屋不通风、不适宜人员长期停留的问题,而增设了空气流通装置,从而使安全屋更具实用性和安全性,能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更安全有效的保障受侵害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屋,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屋体。所述屋体为带密闭门的封闭结构,屋体上还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且通风口在屋体内部分设置有密封盖。
所述所述屋体在密闭门上或靠近密闭门处还设有透明窗。
所述建筑物内设有多个屋体,建筑物外部还设有一个机房,机房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和抽风机,并且空气压缩机和抽风机分别通过送风管和抽风管与每个屋体连接。
所述通风口共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屋体的底面和三个侧壁上。
所述机房设置在建筑物外部的空旷地域处,且机房与建筑物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送风管和抽风管铺设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它们穿过墙体后与屋体连接。
所述送风管和抽风管在屋体内部处分别连接有控制阀门。
所述屋体内还安装有一智能控制台;屋体外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警示灯、报警对讲系统及报警喇叭,它们均与智能控制台联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通风口结构,实现安全屋屋体的空气流通,结合送风管、抽风管及机房则更实现机动换气,使安全屋更具实用性和安全性;设置透明窗及报警装置,使安全屋的应用范围除了躲避火灾和地震等灾害外,还扩展到了躲避人对人的人身攻击和侵害这个更实用更迫切需求的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方的整体外形图;
图2为图1的后方外形图;
图3为图1的拆解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屋体的后方立体视图;
图5为屋体的前方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安全屋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特殊材料,组成一个高强度和高密闭性屋体2,隔绝火灾或地震等灾害,以及暴力伤害,入室抢劫等侵害事件现场所产生的火焰,高温,毒气,烟尘,爆炸,重压,重击,人为损害等等致命因素,并且由外界手段保证屋体2内空气畅通。安全屋由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热、耐高温、防爆、耐腐蚀以及绝缘等方面性能的材料组合而成。同时通过细致的制造工艺保证屋体的很高的密闭性,杜绝事故现场的液体、烟尘和毒气等渗漏进安全屋屋体2里面。并且在屋体2内实现风路畅通,其保障手段有两个:一、是通过安装在屋体2内的,与机房3直接连通的送风抽风管6、7来实现的;机房3的空气压缩机4通过送风管6道输送压缩了的新鲜空气到屋体2;机房的抽风机5通过抽风管7抽走屋体2内的废气。从而实现了安全屋屋体2内的通风畅通;二、是通过打开屋体2内的通风口8来实现安全屋与建筑物1外的空气对流(如图3)。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安全屋屋体2主体是由特殊材料组合而成的高强度和高密闭性屋体,屋体2与室外经过送风管6、抽风管7及通风口8连接。管道和机房3配合使用,从而构成一个有双面安全保障的安防系统。安全屋屋体2安装于建筑物1的室内,屋体2的通风口直接与室外相连通。屋体2上设有通风口8,通风口共有四个,分别设置在屋体2内除屋顶和前壁外的四个壁上面,一般情况下,安全屋屋体2会安装在室内的墙角上,注:该墙角的墙壁外侧必须是室外空间。这样安全屋屋体2便会有三个面和室内的墙角紧贴,分别是两个直立墙面和地板。与这些通风口8紧贴的楼房墙面和地板上预留了通孔,直接与建筑物1的室外连通,这些通孔与屋体2的通风口8连通。平时安全屋屋体2内的这些通风口8处于一密封盖9密闭状态,当发生事故,并且安全屋屋体2的送风管6、抽风管7无法正常提供空气的情况下,可以手动开启密封盖9来使用这些通风口8。并且只能选择打开不存在危险的那些通风口8。比如室内火灾时,不可打开面向室内的通风口8;比如受人为侵害进行躲避时,不可打开面向室内的通风口8。
如图3、图5所示,在屋体2的前壁上设置有密闭门12,在靠近密闭门12的屋体墙体上设有透明窗11,透明窗作用是供已经进入安全屋体2内部的人员观察外部环境,看险情是否已经消除,或者是否还有人员需要救助等。所述密闭门12是人员进入安全屋的唯一通道,当人员进入到屋体2内之后,密闭门12能被非常严实的关闭。其制作材料与屋体2其他材料具有相同特性,保证屋内2人员的安全。当然所述透明窗11也可以设在密闭门12上。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送风管6是向安全屋输送新鲜空气的管道。抽风管7是抽走安全屋内废气的管道。两管道间互相独立不相通。管道由抗压、隔热、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构成。送风管6抽风管7的安装有一定的原则,就是尽量短,尽量避免经过窗口,避免暴露于建筑物1的室内,因为事故发生时,暴露的管道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管道内空气传输的意外。最佳的安装方式是:管道经过没窗口的建筑物1外墙,直接穿孔进入墙体,再直接进入屋体2内。送风管6和抽风管7位于屋体2内部处都设置有控制阀门,只有在安全屋屋体2所在建筑物1的某个室内发生了事故,该控制阀门才会打开,进行送风和抽风。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机房3送风和抽风有目标性。别的未发生事故处的屋体2便不会消耗机房3的空气资源。
如图2所示,机房3的主要职责是为发生事故的建筑物1内的安全屋屋体2提供新鲜空气并抽走废气,保障安全屋屋体2内的空气质量和空气循环。机房3内主要放置一台空气压缩机4和一台抽风机5。并且配备相应的智能控制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所有安全屋屋体2的状态显示仪表等。在放置位置方面,机房3必须置于与建筑物1有一定距离的空旷地,避免建筑物1发生火灾时,机房3抽取到火灾场所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或者发生地震时,建筑物1压坏机房3。在常规状况下,即没有事故的情况下,机房3停止运作,或者以小功率运转,具体依整体系统的设置而定。当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机房3的空气压缩机4和抽风机5同时工作,由空气压缩机4经过送风管6向屋体2提供带一定压力的新鲜空气,同时抽风机5经抽风管7抽走屋体2内的废气。
如图3、图5所示,屋体2内还安装有一智能控制台10;屋体2外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5、警示灯13及报警喇叭14,它们均与智能控制台10联接。智能控制台10是一套智能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着烟雾传感器15,警示灯13,报警喇叭14,报警对讲系统,以及其他一些逻辑控制部件。整套系统由智能控制台10内部自带的备用电池供电。当事故发生时,人员进入安全屋屋体2,可以做例如:通过报警对讲系统进行报警,开启通风口8,命令机房3启动抽风送风系统,等等操作。所述烟雾传感器15用于对火灾进行感知,当感知到有火灾发生产生的烟雾时,即刻会启动报警喇叭14进行语音报警,同时点亮警示灯13,以声音、光亮的方式引导被困人员正确的找到安全屋屋体2的方位。警示灯13同时可作事故现场的照明用。报警喇叭14甚至会在触发后播放火灾或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的注意事项,提醒被困人员采取正确的求生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屋体2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送风管6及抽风管7与机房组合使用;单独使用时屋体2内不设置送风管6和抽风管7,或者送风管6和抽风管7的控制阀门关闭。
安全屋屋体的体积方面。其体积大小由使用场所及使用人数决定。一般小家庭使用,能保证三到六人直立站立于内便可,据实验验证一平方空间可站立四或者五个成年人,占用面积相当小。对于公众场所,则需要配备比较大的屋体,甚至分几个独立屋体。另外,如果屋体增大了,那么机房的压缩机和抽风机的相应功率也应该随之增大,并且通风口的口径也要随之增大,方能符合要求。同时可以在屋体内放置其它一些装置,包括防毒面具、摄像头、饮用水、自来水管、食物、药品等,供求生人员需要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能较大程度保障火灾或地震等灾害,以及暴力伤害,入室抢劫等侵害事件现场无法逃离的受害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求生人员进入屋体内后,一方面保障了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报警,通知外部人员进行及时救助。同时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对新建楼房,可以直接安装使用本产品;对于旧楼房,也可以在较小的改动的情况下配备本产品。这项技术特别适合高层楼房,人员众多的公共娱乐场所以及私人家庭使用。在这类场合使用本产品的意义特别重大,对事故发生后,降低伤亡人数有突出保障。
Claims (8)
1、一种安全屋,包括设置在建筑物(1)内的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2)为带密闭门(12)的封闭结构,屋体(2)上还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8),且通风口(8)在屋体(2)内部分设置有密封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屋体(2)在密闭门(12)上或靠近密闭门(12)处还设有透明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1)内设有多个屋体(2),建筑物(1)外部还设有一个机房(3),机房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4)和抽风机(5),并且空气压缩机(4)和抽风机(5)分别通过送风管(6)和抽风管(7)与每个屋体(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8)共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屋体(2)的底面和三个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3)设置在建筑物(1)外部的空旷地域处,且机房(3)与建筑物(1)之间留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6)和抽风管(7)铺设在建筑物(1)的外墙上,它们穿过墙体后与屋体(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6)和抽风管(7)在屋体(2)内部处分别连接有控制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安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2)内还安装有一智能控制台(10);屋体(2)外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5)、警示灯(13)及报警喇叭(14),它们均与智能控制台(10)联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126305U CN201276861Y (zh) | 2008-10-17 | 2008-10-17 | 一种安全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126305U CN201276861Y (zh) | 2008-10-17 | 2008-10-17 | 一种安全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76861Y true CN201276861Y (zh) | 2009-07-22 |
Family
ID=4089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21263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6861Y (zh) | 2008-10-17 | 2008-10-17 | 一种安全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76861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9006A (zh) * | 2011-02-11 | 2012-08-29 | 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 | 建筑物火灾逃生系统及避难仓 |
CN103480099A (zh) * | 2013-10-10 | 2014-01-01 | 柳州市宏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楼道防火系统 |
WO2014012461A1 (zh) * | 2012-07-18 | 2014-01-23 | Zhao Jingcan |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 |
WO2014161473A1 (zh) * | 2013-04-02 | 2014-10-09 | 郑州景灿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165094A (zh) * | 2022-01-12 | 2022-03-11 | 刘海璋 | 一种地震环境下安全平稳医护人员紧急避难防护屋装置 |
-
2008
- 2008-10-17 CN CNU2008202126305U patent/CN20127686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9006A (zh) * | 2011-02-11 | 2012-08-29 | 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 | 建筑物火灾逃生系统及避难仓 |
WO2014012461A1 (zh) * | 2012-07-18 | 2014-01-23 | Zhao Jingcan |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 |
US9682257B2 (en) | 2012-07-18 | 2017-06-20 | Zhengzhou Jingcan Security Engineering Co., Ltd. | Life-saving system for fire in multi-storey building |
WO2014161473A1 (zh) * | 2013-04-02 | 2014-10-09 | 郑州景灿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3480099A (zh) * | 2013-10-10 | 2014-01-01 | 柳州市宏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楼道防火系统 |
CN114165094A (zh) * | 2022-01-12 | 2022-03-11 | 刘海璋 | 一种地震环境下安全平稳医护人员紧急避难防护屋装置 |
CN114165094B (zh) * | 2022-01-12 | 2023-12-29 | 刘海璋 | 一种地震环境下安全平稳医护人员紧急避难防护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84890B1 (ko) | 화재시 배연의 기능성을 발휘하는 실내 환기시스템 | |
US11839779B2 (en) | Fire evacuation room | |
CN202215035U (zh) | 楼房防火救生间 | |
CN201276861Y (zh) | 一种安全屋 | |
CN201912661U (zh) | 中央送风火灾救生系统 | |
CN102080457A (zh) | 应急通风楼房 | |
CN211290114U (zh) | 防排烟系统 | |
KR20190138962A (ko) | 건축구조물의 재난대피시스템 | |
CN207177683U (zh) | 一种建筑飘窗 | |
CN207221142U (zh)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装置 | |
CN201134173Y (zh) | 高温浓烟多功能模拟训练设施 | |
CN207538559U (zh) | 楼房住宅火灾自救安全屋 | |
CN102296863A (zh) | 楼房防火救生间 | |
WO2014012461A1 (zh) |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 | |
CN2706702Y (zh) | 引风排烟安全防火装置 | |
CN111735162B (zh) | 一种住宅卫生间多用途调风、火灾避难装置 | |
KR102117090B1 (ko) | 소방용 축전식 배연시스템 | |
CN111255288B (zh) | 高层建筑火灾避难安全间 | |
CN109675218B (zh) |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时期家用避难舱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627319U (zh) | 一种双扇带玻璃木质防火门 | |
CN104343273A (zh) | 一种消防用火灾隔离空间 | |
CN107029366A (zh) | 一种楼宇火灾紧急避险装置 | |
CN108245801A (zh) | 一种火灾救生舱 | |
CN221708259U (zh) | 一种建筑火灾烟气蔓延对比实验装置 | |
CN221896490U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钢结构防火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1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