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1498Y -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61498Y CN201261498Y CNU2008201033159U CN200820103315U CN201261498Y CN 201261498 Y CN201261498 Y CN 201261498Y CN U2008201033159 U CNU2008201033159 U CN U2008201033159U CN 200820103315 U CN200820103315 U CN 200820103315U CN 201261498 Y CN201261498 Y CN 20126149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g
- envelope
- compartment
- supporting bar
- sliding t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连接于该围壁上方并可上下升降的顶盖,该围壁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顶盖的周缘设有向下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该顶盖与围壁的上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车厢的顶盖可上下升降,当车辆停止,乘客上下车时,可使车厢变高,以方便人们在车厢内起立行车,并使车厢内变得宽敞,而当车辆启动行驶时,可使车厢变矮,以减小汽车行驶过程受到的阻力,而不影响人们的乘坐,并且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车厢,其高度和长度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其内部空间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若车厢的高度过小,则乘车人在车厢内站立时必须弯着腰,因此有在车厢内直立行走不便、上下车不便等缺点;若车厢的高度过大,则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必然增大。因此,无论对车厢的容积大小进行何种设计,总有其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的车厢容积固定而导致的以下缺点:高度小时在车厢内直立行走不便、上下车不便;高度大时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增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上方并可上下升降的顶盖,该围壁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顶盖的周缘设有向下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该顶盖与围壁的上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
前述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驱动装置可为液压动力装置、气动装置或电动装置。
前述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车速连动控制装置,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与车辆的车速表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前述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自动/手动转换装置,所述滑动支撑杆上设有使该滑动支撑杆定位于伸出或缩入状态的自动闭锁装置,该自动/手动转换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自动闭锁装置连接。
前述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厢体上还设有防护报警器、条码识别仪和外接电源接头,车厢内设有航空座椅。
技术方案二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后方并可前后移动的后盖,该围壁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后盖的周缘设有向前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前后滑动的驱动装置;该后盖与围壁的后侧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
所述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车启安全控制装置,所述围壁后侧缘与后盖之间设有一传感器,该车启安全控制装置与该传感器及车辆启动电路连接。
技术方案三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侧面并可左右移动的侧盖,该围壁设有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侧盖的周缘设有左右方向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该侧盖与围壁的侧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车厢的顶盖可上下移动,当车辆停止,乘客上下车时,可使车厢变高,以方便人们在车厢内起立行车,并使车厢内变得宽敞,而当车辆启动行驶时,可使车厢变矮,以减小汽车行驶过程受到的阻力,而不影响人们的乘坐,并且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二,车厢的后盖可前后移动,侧盖可左右移动,因而可用作房车,在车辆停止时,其长度变长或宽度变宽,便于人们在车厢内居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厢处于小容积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厢处于大容积状态下的侧视图,为了显示其内部结构,图2进行了局部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厢处于小容积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厢处于大容积状态下的侧视图,为了显示其内部结构,图2进行了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一厢体,该厢体包括一围壁1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1上方并可上下移动的顶盖2,该围壁1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围成,上部形成开口,该顶盖2盖设于该开口上方。
该围壁1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槽10,该顶盖2的周缘设有向下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10中的滑动支撑杆21,该厢体内还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21在滑动槽10中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液压动力装置,主要原理是通过图3中所示的液压总泵100以液压的方式经设于厢体中的液压管路驱动各滑动支撑杆21在滑动槽10中上下滑动。
该顶盖2与围壁1的上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4和可折皱篷布3连接,当顶盖2上下移动时,可折叠栅栏4和可折皱篷布3可相应伸展和折叠,以实现厢体的增高和变矮。
参照图3,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与车辆的车速表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当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检测到车速达到一较高数值时,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控制该驱动装置动作,使顶盖2下降;反之,当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检测到车速达到一较低数值,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控制该驱动装置动作,使顶盖2上升。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简单控制电路实现,其电路结构在此不详细说明。
参照图3,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自动/手动转换装置8,所述滑动支撑杆21上设有使该滑动支撑杆21定位于伸展或缩入状态的自动闭锁装置,该自动/手动转换装置8与所述驱动装置、自动闭锁装置连接。自动/手动转换装置8可控制顶盖1的移动是由所述驱动装置自动控制完成,还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完成。当采用自动方式时,自动/手动转换装置8控制该自动闭锁装置闭合,使所述滑动支撑杆21固定,无法通过手动方式来拉动该顶盖2;当采用手动方式时,自动/手动转换装置8控制该自动闭锁装置打开,可通过手动方式将该顶盖2拉起。
另外,参照图1、图3,该厢体上还设有防护报警器9、条码识别仪5和外接电源接头6,车厢内设有航空座椅11。该防护报警器9用于车厢在遭遇破坏时可自动报警,条码识别仪5用于检查站或收费站对车辆的自动识别,外接电源接头6用于在作为房车使用时通过外接电源对车厢内的电器设备进行供电,航空座椅11可增加车辆的舒适性。该航空座椅可实现前后左右转动,其靠背可向后转动,扶手可向两侧翻转。
上述驱动装置还可以是气动装置或电动装置,还可采用拉闸方式、螺旋传动等其它手动方式来实现顶盖2的上下移动。
实施例二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参照图4和图5,包括一厢体,该厢体包括一围壁1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1后方并可前后移动的后盖2,该围壁1具有一朝后的开口,该后盖2设于该开口之后。该围壁1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10,该后盖2的周缘设有向前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10中的滑动支撑杆21,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21在滑动槽10中前后滑动的驱动装置,该后盖2与围壁1的后侧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4和可折皱篷布3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实例一可使厢体变高,而本实施例可使厢体变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厢体的驾驶位置采用车启安全控制装置代替实施例一中的车速连动控制装置7,所述围壁后侧缘与后盖之间设有一传感器,该车启安全控制装置与该传感器及车辆启动电路连接。当后盖2向前收缩至最前位置时触动该传感器,车启安全控制装置7才允许车辆启动电路接通,车辆才可启动。该车启安全控制装置7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简单控制电路实现,其电路结构在此不详细说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类似,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围壁的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该开口上设有一可左右移动的侧盖。该侧盖与该围壁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顶盖、围壁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可实现车厢的加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8)
1、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上方并可上下升降的顶盖,该围壁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顶盖的周缘设有向下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该顶盖与围壁的上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液压动力装置、气动装置或电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车速连动控制装置,该车速连动控制装置与车辆的车速表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自动/手动转换装置,所述滑动支撑杆上设有使该滑动支撑杆定位于伸出或缩入状态的自动闭锁装置,该自动/手动转换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自动闭锁装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上还设有防护报警器、条码识别仪和外接电源接头,车厢内设有航空座椅。
6、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后方并可前后移动的后盖,该围壁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后盖的周缘设有向前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前后滑动的驱动装置;该后盖与围壁的后侧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驾驶位置设有车启安全控制装置,所述围壁后侧缘与后盖之间设有一传感器,该车启安全控制装置与该传感器及车辆启动电路连接。
8、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包括一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厢体包括一围壁和一活动设置于该围壁侧面并可左右移动的侧盖,该围壁设有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该侧盖的周缘设有左右方向延伸并滑动配合于该滑动槽中的滑动支撑杆,该厢体内设有驱动该滑动支撑杆在滑动槽中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该侧盖与围壁的侧周缘之间通过可折叠栅栏和可折皱篷布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033159U CN201261498Y (zh) | 2008-08-04 | 2008-08-04 |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033159U CN201261498Y (zh) | 2008-08-04 | 2008-08-04 |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61498Y true CN201261498Y (zh) | 2009-06-24 |
Family
ID=4080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0331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1498Y (zh) | 2008-08-04 | 2008-08-04 |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61498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66472A (zh) * | 2016-05-28 | 2016-09-28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厢体及汽车 |
CN106005051A (zh) * | 2016-05-28 | 2016-10-12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厢体及汽车 |
CN106005053A (zh) * | 2016-05-28 | 2016-10-12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车厢及车辆 |
CN109969203A (zh) * | 2019-03-07 | 2019-07-05 | 广州市沙唯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矿运输的高效型开采设备 |
-
2008
- 2008-08-04 CN CNU2008201033159U patent/CN20126149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66472A (zh) * | 2016-05-28 | 2016-09-28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厢体及汽车 |
CN106005051A (zh) * | 2016-05-28 | 2016-10-12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厢体及汽车 |
CN106005053A (zh) * | 2016-05-28 | 2016-10-12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车厢及车辆 |
CN106005051B (zh) * | 2016-05-28 | 2019-01-29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厢体及汽车 |
CN106005053B (zh) * | 2016-05-28 | 2019-07-23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车厢及车辆 |
CN109969203A (zh) * | 2019-03-07 | 2019-07-05 | 广州市沙唯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矿运输的高效型开采设备 |
CN109969203B (zh) * | 2019-03-07 | 2020-06-05 | 温州国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矿运输的高效型开采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61498Y (zh) |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 |
CN104828184B (zh) | 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 | |
CN205469567U (zh) | 相向同步折叠的电动车 | |
WO2017220038A1 (zh) | Brt站台用智能踏板 | |
CN103303241B (zh) | 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 |
CN104670388B (zh) | 一种智能电动独轮车 | |
CN107985112A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 |
CN207000387U (zh) | 一种设有转弯保护装置的半挂车 | |
CN205874996U (zh) | Brt站台用智能踏板 | |
CN108852666A (zh) | 一种轨道式车载轮椅 | |
CN202637309U (zh) | 一种方便轮椅上下汽车的无障碍通道 | |
CN203005568U (zh) | 一种可调节容积的车厢 | |
CN207579549U (zh) | 一种后入式无障碍汽车及其车尾结构 | |
KR101481312B1 (ko) | 버스의 수화물 하차장치 | |
CN109649550A (zh) | 变形式电动车 | |
CN206664580U (zh) | 一种站台用踏板结构 | |
CN205033975U (zh) | 具有腿部支撑功能的汽车座椅 | |
KR20220060785A (ko) | 퍼스널 모빌리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101515086B1 (ko) | 전동식 보행 보조 장치 | |
CN212556046U (zh) | 踏步结构及客车 | |
CN105501353A (zh) | 一种儿童电动车防翻倒装置 | |
CN204623676U (zh) | 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 | |
JP2004175339A (ja) | 車両用昇降ステップ装置 | |
CN115429547A (zh) | 一种可自主识别上下救护车的智能电动担架 | |
JP2014113907A (ja) | 超小型モビリテ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1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