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251071Y - 车灯调整架构 - Google Patents

车灯调整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1071Y
CN201251071Y CNU2008201327627U CN200820132762U CN201251071Y CN 201251071 Y CN201251071 Y CN 201251071Y CN U2008201327627 U CNU2008201327627 U CN U2008201327627U CN 200820132762 U CN200820132762 U CN 200820132762U CN 201251071 Y CN201251071 Y CN 20125107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ight
light according
framework
adjusted framework
dri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27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ppy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ippy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ppy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Zippy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1327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107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107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107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灯调整架构,设置于一车头灯的灯座上,包含有一连接于该灯座的第一部,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部的另一端的第二部,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分别具有相互组接的第一接座以及第二接座,该第二部具有一传动部,得以受到一驱动单元输出动力产生连动,而使该第二部以及其前端的第一部具备位于起始位置以及调整位置之间的一轴向位移行程,使该第一部得以调控该车头灯产生的光线朝一预定方向投射。由此,本实用新型得以轻易组拆该第一部与第二部的连接关系,而应用于多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车灯调整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尤指一种车灯调整架构。
背景技术
车用头灯于夜晚或光线不足情况下提供车辆足以辨识前方道路以及障碍物的光源。传统车用头灯固定于车辆的前端,虽然可以提供前方光线,但当车辆进弯后,头灯的光线无法达到转弯处,如果于转弯位置出现障碍物时,驾驶者仅有相当短暂的反应时间,增加夜间弯道驾驶的危险性。
为能解决上述夜间弯道驾驶上的问题,开发出一种适应性前方照明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 System,AFS),使车头灯可以随着车辆转弯改变光线投射的角度,以照明弯道上的路况,由此避免夜间转弯时可能产生视觉上的死角,以提升安全性。请参阅中国台湾第M322889号、第M322888号、第M277639号专利案,以及美国第US 6,345,905号、第US 6,568,837号、第US 6,623,147号、第US6,821,004号、第US 7,195,384号专利案等所示,一般AFS设置于车头灯的一侧,通过一调整杆的位移调整车头灯上反光罩的方向,以达到改变投射光线的目的。除了应用于调整车灯左右转动以符合弯道照明的AFS之外,上述调整杆装置也可以适用于自动车身水平系统(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ALS)之中。一般车辆于平面路面上行驶时,车头灯得以稳定提供照明光线,供驾驶者了解前方路面上的路况。然而,当车辆行驶于上下坡路段时,因为坡度关系而造成车身的倾斜,使车身与路面并非呈水平关系,因此车头灯所提供的光线无法提供较佳的照明方向以及距离。行进于上坡时,车身与上坡路面之间形成一锐角,而缩减车灯照明距离,让驾驶者无法看到远方的路况。若行进于下坡时,车身与下坡路面之间形成一钝角,车灯无法投射于路面上,使驾驶者无法看到下坡路段的路况。因此,ALS利用调整感装置来调整车头灯垂直方向的投射,以解决上述问题。
由于车头灯的尺寸或者内部空间,可能因为不同车种或者使用者需求而产生差异,为能让AFS或ALS可以顺利调整投射光线的方向,调整杆的长度必须随着不同的车种或车头灯种类而有所变动。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依照不同情况更换整组相对应的调整杆,由于调整杆的末端连接于一驱动装置,并受到驱动装置的连动而使该调整杆进行位移。若更换整组调整杆,势必要重新组装该调整杆与该驱动装置,使调整杆与驱动装置紧密接合后才能准确调整前端的车头灯投射方向。相当耗费组装时间,且于组装时可能因为拆解上的失误,而导致整组驱动装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车头灯调整装置得以广泛运用于不同的车种或车头灯。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调整架构,设置于一车头灯的灯座上,该车灯调整架构包含有一连接于该灯座的第一部,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部的另一端的第二部,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分别具有相互组接的第一接座以及第二接座,该第二部具有一传动部,得以受到一驱动单元输出的动力而产生连动,使该第二部以及其前端的第一部具备位于起始位置以及调整位置之间的一轴向位移行程,使该第一部得以调控该车头灯产生的光线朝一预定方向投射。
其中,该第一部及该灯座接合位置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该第一接合部呈一球体,该第二接合部具有一与该球体相对应的凹陷部。第一接座与该第二接座具有相互旋合的螺纹结构,使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相互螺合,不会因为震动或扭力而让两者相互脱离。此外,该传动部包含有一螺接于该第二部的第一传动件,以及设置于该第一传动件与该驱动单元之间的第二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上具有一第一齿部,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第二齿部,该第二传动件设有相对应于该第一齿部及该第二齿部的第一齿槽及第二齿槽,使该驱动单元得以顺力驱动该第一部以及第二部进行该轴向位移行程。为能使该第一传动件固定于该第二部上,该第二部及该第一传动件分别具有相对应的螺纹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该驱动单元电连结于一驱动电路,且该驱动电路上设有一供外部计算机系统或电子设备电连接的信号连接端口,使该驱动单元可以受到该驱动电路或者是来自外部电子信号的调控,而控制驱动该第一部与第二部的方向以及旋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车灯调整架构的特点在于:
1.该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可以相互组拆,若欲应用于多种不同的车种或车头灯,仅需更换适当的第一部即可,不必将整组驱动装置进行更换或改变组装的位置。
2.本实用新型的组拆相当方便,既可节省组装时间,又可以避免因为组装失误所导致零件的损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灯调整架构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灯调整架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1及图3-2是本实用新型车灯调整架构一优选实施例中进行灯座调整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灯调整架构中适用于较大型灯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示意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及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灯调整架构10,连结于一车头灯20的灯座21。于本实施例中,是以ALS作为实施态样,而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AFS中。该灯座21上包含有一反光罩22,以及一设置于该反光罩22内的灯泡23。该车灯调整架构10包含有外壳体11,一设置于该外壳体11外并连接于该灯座21的第一部12,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部12的另一端与该外壳体11之间的第二部13。该第一部12及该灯座21的反光罩22的接合位置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部121以及第二接合部221。该第一接合部121呈一球体,该第二接合部221具有一与该球体相对应的凹陷部,使该第二接合部221得以多角度接合于该第一接合部121。该外壳体11具有相互组装的前壳部111以及后壳部112,该前壳部111上具有一供该第二部13穿设的开口113。为能使该第一部12与该第二部13稳固相接,该第一部12及该第二部13分别具有相互组接的第一接座122以及第二接座131,且该第一接座122及该第二接座131具有相互旋合的螺纹结构。
如图2所示,该第二部13的另一端具有一传动部132,该传动部132连接于一驱动单元30,并受到该驱动单元30输出的动力而使该第二部13产生连动。该驱动单元30设置于该外壳体11内,于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30为一马达装置。该驱动单元30电连结于一驱动电路31,并于该驱动电路31上设有一信号连接端口32。该信号连接端口32得以使该驱动电路31电连接于外部计算机系统或电子装置,以取得控制信号,来控制该驱动单元30的驱动模式,如驱动方向或驱动速度等。该传动部132包含有一螺设于该第二部13的第一传动件133,以及设置于该第一传动件133与该驱动单元30之间的第二传动件134。该第一传动件133及该第二部13分别具有一相对应的螺纹结构,使该第一传动件133螺接于该第二部13上。该驱动单元30、该传动部132、以及该第二部13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彼此连动。该第一传动件133上具有一第一齿部135,该驱动单元30具有一第二齿部136,该第二传动件134设有相对应于该第一齿部135及该第二齿部136的第一齿槽137及第二齿槽138。
请再参阅图3-1及图3-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进行灯座调整的动作示意图。该第二部13以及其前端的第一部12通过该驱动单元30的连动而具备位于起始位置(如图3-1所示)以及调整位置(如图3-2所示)之间的一轴向位移行程P。当该驱动单元30进行转动时,驱动该第二齿部136产生旋转,并带动与该第二齿部136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槽138,使该第二传动件134转动。该第二传动件134上的第一齿槽137及该第二齿槽138是同轴设置,因此该第一齿槽137亦随着该第二齿槽138与该第二齿部136啮合的关系而转动。由于该第一齿槽137与该第一齿部135亦为相互啮合的关系,带动该第一传动件133转动。由于该第一传动件133与该第二部13之间的螺接关系,以及该第二部13得以由该开口113穿设出的方向进行该轴向位移行程P,并由此推动第一部12前端的反光罩22,进而调整反光罩22的方向来控制灯泡23所产生的光线朝一预定方向投射。
请参阅图3-1及图4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部12及该第二部13通过第一接座122以及第二接座131相互组接。为能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因应不同车种或车头灯20结构,该第一部12可以更换为各种样态。例如,于图4中所揭示的灯泡23尺寸明显大于图3-1中所揭示的灯泡23,而使得图4中反光罩22与外壳体11之间的距离大于图3-1。本实用新型仅需更换较长的第一部12即可适应图4中的车头灯20,不需重新建构该外壳体11与该车头灯20之间的位置,扩大所能使用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灯调整架构中,该第一部与第二部可以相互组装与拆解,若欲配置于不同车种或车头灯内,仅需更换与该车头灯的灯座相连的第一部即可。相较于传统车灯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得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车种或车头灯,对于车商或组装者而言,提供相当的便利性以及实用性。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灯调整架构,设置于一车头灯(20)的灯座(21)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灯调整架构(10)包含有一连接于所述灯座(21)的第一部(12)、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一部(12)的另一端的第二部(13),所述第一部(12)及所述第二部(13)分别具有相互组接的第一接座(122)以及第二接座(131),所述第二部(13)具有一传动部(132),得以受到一驱动单元(30)输出的动力而产生连动,使所述第二部(13)以及其前端的第一部(12)具备位于起始位置以及调整位置之间的一轴向位移行程,使所述第一部(12)得以调控所述车头灯(20)产生的光线朝一预定方向投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2)及所述灯座(21)的接合位置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部(121)以及第二接合部(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21)呈一球体,所述第二接合部(221)具有一与所述球体相对应的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座(122)及所述第二接座(131)具有相互旋合的螺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132)包含有一螺接于所述第二部(13)的第一传动件(13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33)与所述驱动单元(30)之间的第二传动件(1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33)上具有一第一齿部(135),所述驱动单元(30)具有一第二齿部(136),所述第二传动件(134)设有相对应于所述第一齿部(135)及所述第二齿部(136)的第一齿槽(137)及第二齿槽(13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13)及所述第一传动件(133)分别具有相对应的螺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0)电连结于一驱动电路(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灯调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31)上设有一信号连接端口(32)。
CNU2008201327627U 2008-08-26 2008-08-26 车灯调整架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107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27627U CN201251071Y (zh) 2008-08-26 2008-08-26 车灯调整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27627U CN201251071Y (zh) 2008-08-26 2008-08-26 车灯调整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1071Y true CN201251071Y (zh) 2009-06-03

Family

ID=4074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27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1071Y (zh) 2008-08-26 2008-08-26 车灯调整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107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489A (zh) * 2011-10-20 2012-05-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fs水平角度调节执行机构
CN102734727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4727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102734727B (zh) * 2011-04-08 2014-08-27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102431489A (zh) * 2011-10-20 2012-05-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fs水平角度调节执行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1012B2 (en) Lamp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TW470714B (en) Headlight of motorcycle
CN101628556A (zh) 一种车灯随车转向执行机构
EP3765336B1 (en) A lighting system
CN201251071Y (zh) 车灯调整架构
CN111637417A (zh) 一种远近光反射镜一体式大灯及车辆
JP4015040B2 (ja) ヘッドライト偏向機構
KR101483648B1 (ko) 차량용 헤드램프
CN201694105U (zh) 防眩目内后视镜
CN202573956U (zh) 车灯切换机构
CN208154368U (zh) 机车弯道照明前照灯
CN112758003B (zh) 一种汽车制动灯智能控制方法
CN2351324Y (zh) 自动转向车灯
TW201914860A (zh) 機動車輛照明裝置及其控制機構(二)
CN204323180U (zh) 内置式汽车前大灯水平调光电机
CN209819428U (zh) 一种双透镜灯组及调光装置
CN217455816U (zh) 用于安装在车辆尾部的反光装置和车辆
CN205592822U (zh) 一种车灯全反射近光组合模组
CN110861573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遮光机构及包含其的前照灯
TWI785943B (zh) 車燈之水平光形調整系統
CN218268864U (zh) 车灯、车灯系统及车辆
TW201006701A (en) Head light adjusting structure
CN204452185U (zh) 汽车用前照灯自适应系统
CN101850744A (zh) 防眩目内后视镜
CN109693604B (zh) 机动车辆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