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7464Y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07464Y CN201207464Y CNU2008200454080U CN200820045408U CN201207464Y CN 201207464 Y CN201207464 Y CN 201207464Y CN U2008200454080 U CNU2008200454080 U CN U2008200454080U CN 200820045408 U CN200820045408 U CN 200820045408U CN 201207464 Y CN201207464 Y CN 20120746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rotating shaft
- flexible circuit
- board connector
- gl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压盖、若干导电端子及两卡持件。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基部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插槽,基部的两侧缘分别设置有侧臂,侧臂上开设有转轴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插槽内。压盖具有一盖板及分别从盖板两侧延伸出的转轴,转轴枢接于转轴槽内。两卡持件分别固定在侧臂上,卡持件都具有一伸入转轴槽内可抵压该转轴的弹片。当压盖扣合到绝缘本体上时,弹片抵压在转轴上,从而使压盖与绝缘本体紧密结合,进而能防止插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软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相对移动,因而可提高导电端子与软性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软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由于具有散热性能好、可自由弯曲、重量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PDA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上,软性电路板通过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达成与电子产品内相应组件之间的电性连接。
中国专利第200320110393号就揭示了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压盖。绝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插槽及U形的转轴槽。导电端子插设在端子插槽内。压盖具有转轴侧臂,该转轴侧臂与绝缘本体的转轴槽配合而将压盖可旋转的枢接在该绝缘本体上。
在将软性电路板与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固定时,将压盖旋转到开启位置,将软性电路板放置在绝缘本体上并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然后旋转压盖使其处于闭合位置状态,这时软性电路板被按压在压盖与绝缘本体之间。然而由于转轴侧臂与绝缘本体的转轴槽间有间隙,当压盖闭合时,其可相对绝缘本体前后滑动,因而造成软性电路板移动,从而使导电端子与软性电路板的连接不稳定,进而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稳定卡固软性电路板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由一绝缘本体、一压盖、若干导电端子及两卡持件组成。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基部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插槽,基部的两侧缘分别设置有侧臂,侧臂上开设有转轴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插槽内。压盖具有一盖板及分别从盖板两侧延伸而出的转轴,转轴枢接于转轴槽内。两个卡持件分别固定在侧臂上,卡持件都具有一伸入转轴槽内可抵压该转轴的弹片。
如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压盖扣合到绝缘本体上时,卡持件的弹片抵压在转轴上,从而使压盖与绝缘本体紧密结合,进而能防止插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软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相对移动,因而可提高导电端子与软性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在打开压盖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在闭合压盖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卡持件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在卡固有软性电路板时的剖面图。
图7为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沿A-A线的剖面图。
图8为图3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沿B-B线的剖面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 1 基部 11
凸台 111 端子插槽 112
侧臂 12 弹性臂 121
卡持部 1211 插接槽 13
转轴槽 14 前侧壁 141
后侧壁 142 第一插槽 143
第二插槽 144 固定块 145
横梁 15 固定槽 151
导电端子 2 固持部 21
下梁 22 接触部 221
上梁 23 轧刺 231
卡条 232 压盖 3
盖板 31 卡扣槽 32
通孔 33 转轴 34
卡槽 35 卡持件 4
主体部 41 凹口 411
弯折部 42 弹片 43
软性电路板 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导电端子2、压盖3及两个卡持件4。
请参阅图2,绝缘本体1具有一呈矩形板状的基部11。基部11的后端向上凸伸一横向延伸的凸台111,且该基部11上开设有若干前后延伸并穿过凸台111的端子插槽112。基部11的左右两端缘分别垂直向上延伸有一侧臂12,从而两侧臂12和基部11围成一插接槽13。两侧臂12的内侧都设有一向后延伸且位于凸台111上方的弹性臂121,该两弹性臂121末端相向的凸伸有一卡持部1211。
请参阅图2及图4,侧臂12的顶面上开设有一位于弹性臂121前方并与插接槽13连通的转轴槽14。该转轴槽14具有前侧壁141和后侧壁142,前侧壁141上向前开设有一狭长的第一插槽143,后侧壁142上向后凹陷有一第二插槽144。第一插槽143的侧壁上设有一伸入转轴槽14的固定块145。两侧臂12的前端连接有一位于基部11上方的横梁15,横梁15的后端缘开设有若干固定槽151,所述固定槽151位于端子插槽112的正上方。
请参阅图2及图6,导电端子2具有一呈方形的固持部21,该固持部21向前分别延伸形成相互平行的下梁22及上梁23。下梁22上朝向上梁23凸伸出一呈锥状的接触部221。上梁23的末端朝向下梁22凸伸出一呈锥状的轧刺231,上梁23的末端向上弯折并平行下梁22向前延伸出一卡条232。
请参阅图1及图2,压盖3大致呈矩形板状,其具有一盖板31,盖板31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由该盖板31前端缘向后延伸的卡扣槽32。压盖3的一侧邻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与卡扣槽32连通的通孔33。压盖3的左右两侧面在邻近盖板31的前端缘处向外凸伸有一转轴34。转轴34的朝向绝缘本体1的一面为一弧面,从而使转轴34大致呈“U”形。压盖3的左右两侧面的远离转轴34的边角处开设有一卡槽35。
请参阅图2及图5,卡持件4具有一板状的主体部41,主体部41下侧缘的中部开设有一凹口411,所述卡持件4的一端缘弯折延伸出一弯折部42,弯折部42的上侧缘向上延伸有一向卡持件4的另一端弯曲的弹片43。
请参阅图1及图3,当组装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时,主体部41的远离弯折部42的一端插设在第一插槽143内,卡持件4的弯折部42置于第二插槽144内,且凹口411与固定块145嵌合;弹片43的一部分伸入转轴槽14内。压盖3的转轴34收容于转轴槽14内。导电端子2的下梁22由后向前插设于端子插槽112内,下梁22与上梁23夹持在凸台111上,卡条232的前端穿过压盖3的通孔33后插设在固定槽151内。
请参阅图6至图8,当将一软性电路板5卡固在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上时,先使压盖3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转轴34的朝向绝缘本体1的弧面距卡持件4的弹片43有一距离;然后将软性电路板5插入导电端子2的下梁22和上梁23之间;最后,按压压盖3使该压盖3抵压导电端子2的上梁23,从而使导电端子2的轧刺231和接触部221刺入软性电路板5内,进而使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1与软性电路板5电性连接,此时侧臂12的弹性臂121的卡持部1211卡入压盖3的卡槽35内而将压盖3固定在本体1上,卡持件4的弹片43向前抵顶在压盖3的转轴34上,从而防止压盖3前后移动而使导电端子2与软性电路板5相对移动。
综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的压盖3扣合在本体1上时,弹片43向前抵顶在压盖3的转轴34上,从而弹片43紧紧的挤压转轴34而使压盖3与绝缘本体1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能防止软性电路板5与导电端子2相对移动,因此可提高导电端子2与软性电路板5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
Claims (6)
1.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一压盖及两卡持件,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基部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插槽,所述基部的两侧缘分别设置有侧臂,侧臂上都开设有转轴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插槽内;压盖具有一盖板及分别从盖板两侧延伸而出的转轴,转轴分别枢接于相应的转轴槽内;其特征在于:两卡持件分别固定在侧臂上,且卡持件都具有一伸入转轴槽内的可抵压该转轴的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槽具有前侧壁和后侧壁,前侧壁上向前开设有一狭长的第一插槽,后侧壁上向后凹陷有一第二插槽,所述卡持件具有一板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的一端缘弯折延伸出一弯折部,弹片由弯折部的上侧缘向上延伸并向卡持件的另一端弯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固持部,固持部一端分别凸伸出一上梁和一下梁,下梁插设在所述端子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凸块的前端连接有一位于基部上方的横梁,横梁的后端缘开设有若干固定槽,该固定槽位于端子插槽的正上方;所述上梁的末端向上弯折并向前延伸出一卡条,该卡条的末端伸入横梁的固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的末端向下梁方向凸伸出一轧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臂的内侧都设有一向后延伸的弹性臂,两弹性臂的末端相向的凸伸有一卡持部,所述压盖的远离转轴的边角处开设有一供卡持部卡入的卡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454080U CN201207464Y (zh) | 2008-03-21 | 2008-03-21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454080U CN201207464Y (zh) | 2008-03-21 | 2008-03-21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07464Y true CN201207464Y (zh) | 2009-03-11 |
Family
ID=40466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454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7464Y (zh) | 2008-03-21 | 2008-03-21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0746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9736A (zh) * | 2012-06-14 | 2012-10-03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Fpc连接器 |
CN111769390A (zh) * | 2019-04-01 | 2020-10-13 | 东莞市钿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及连接器 |
-
2008
- 2008-03-21 CN CNU2008200454080U patent/CN20120746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9736A (zh) * | 2012-06-14 | 2012-10-03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Fpc连接器 |
CN111769390A (zh) * | 2019-04-01 | 2020-10-13 | 东莞市钿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及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9473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635276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050287865A1 (en)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914321B2 (en) |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CN103579793A (zh) | 卡连接器组合及其散热方法 | |
US8162680B2 (en) | Board-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200539514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857634B2 (en) |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positioning members severing as poisoning memb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1207464Y (zh)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
US7775826B1 (en) | Card connector | |
CN205828797U (zh) | 一种掀盖式连接器 | |
US812354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xpanded cover | |
US7328843B2 (en) | Card reading device | |
US7980864B2 (en) |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CN201392918Y (zh)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
CN201112881Y (zh) | Micro-USB插头连接器 | |
CN222380949U (zh) | 电连接装置 | |
CN201051563Y (zh) | Fpc连接器 | |
CN203326192U (zh) | Fpc连接器 | |
US798846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retaining a print circuit board at a middle highness | |
TWM376916U (en) | Battery connector | |
CN201303079Y (zh) | 卡连接器 | |
CN201122676Y (zh) | 卡连接器 | |
CN115149292A (zh) | 电连接器 | |
TWM396502U (en) | Card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