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5411Y -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95411Y CN201095411Y CNU2007200522793U CN200720052279U CN201095411Y CN 201095411 Y CN201095411 Y CN 201095411Y CN U2007200522793 U CNU2007200522793 U CN U2007200522793U CN 200720052279 U CN200720052279 U CN 200720052279U CN 201095411 Y CN201095411 Y CN 20109541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wheel
- flywheel
- rope device
- line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无级变速装置,包括枢接在车轴上的索轮盘和飞轮,套在索轮盘和飞轮外周上的传动拉索,飞轮盘为圆锥形,还设有上压轮、下压轮、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将传动拉索从飞轮的小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大端传动的摆索器,传动拉索被摆索器抵挡,摆索器与上压轮联动;传动拉索与飞轮、上压轮、索轮盘和下压轮的圆周面接触;在摆索器上还设有将传动拉索逐渐复位到飞轮的小端传动的摆索器弹性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无级变速、变速过渡平缓、感觉舒适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速自行车的变速装置品种较多,但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一种是拨链变速装置,由数个齿数不同的主、从动齿轮叠加组成的。变速时,变速拉杆通过变速线拉动拨链器,将链条拨向与不同齿数的链轮啮合,来改变传动比实现变速。在使用中由于自然磨损,链条的节距增大,经常使用的链轮齿距随之增大,此时再将链条拨至不经常使用的链轮中,使用时由于链条节距与链轮齿距不一致出现跳链、脱链现象,严重时无法使用导致报废;由于拨链式变速塔轮片数较多,相互间隙较小,链条设计较窄,比普通链条磨损较快,更加缩短了使用寿命,拨链变速容易出现卡链现象,甚至连拨链器一同卡坏;链条与链轮产生侧向扭曲与链轮相互磨擦严重而影响寿命。
由于拨链变速装置存在上述缺点,申请号为200310113949.4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不需拨链换链轮的变速自行车的变速装置,它是在自行车中设置支架,支架中设置滑道,滑道中设置滑块及齿片构成能径向伸缩的链轮,利用链轮直径的变化实现变速,并且可实现自动变速。这种变速装置虽然不需拨链换链轮就能实现自行车变速,排除了链条的侧向扭曲,其缺点是通过变化链轮直径实现变速,为了使链轮在一个圆周上,配合精度要求高且结构复杂,成本高。
一种是齿轮变速装置,这种装置是由齿轮传动原理实现变速的,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不需使用紧链装置的优点,变速档位有限,且在变速时各档建速度突然增大,骑车的舒适性差。
上述变速装置都不能实现无级变速。
针对上述自行车变速装置的缺点,专利号为98215379.1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无级变速器,它与后轴相对转动、一端与飞轮另一端与加压轮固定,中间装有驱动轮的输入轴套,外壳与输出圈固定,一组菱锥安装在菱锥支架上,其外侧设有外环,在加压轮与驱动轮、外环与输出圈间分别设置钢球V形槽式加压装置,使驱动轮、菱锥、外环产生摩擦形成输入输出运动。在菱锥支架的螺旋槽和调速套的径向孔之间设有钢球,当拉动调速线时,调速套转动,使菱锥支架作轴向移动,菱锥两侧锥体的工作直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无级调速。这种变速装置虽然克服了前几种变速装置的上述缺点,但这种变速装置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无级变速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包括枢接在车轴上的索轮盘和飞轮,套在索轮盘和飞轮外周上的传动拉索,飞轮盘为圆锥形,还设有上压轮、下压轮、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将传动拉索从飞轮的小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大端传动的摆索器,传动拉索被摆索器抵挡,摆索器与上压轮联动;传动拉索与飞轮、上压轮、索轮盘和下压轮的圆周面接触;在摆索器上还设有将传动拉索逐渐复位到飞轮的小端传动的摆索器弹性复位装置。当自行车正常行使时,传动拉索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位于圆锥形飞轮的小端;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传动拉索被拉紧,从而带动上压轮运动,摆索器随上压轮联动,摆索器将传动拉索从飞轮的小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大端传动;在自行车阻力减小时,摆索器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将传动拉索从飞轮的大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小端传动从而实现无级变速的目的。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上压轮、下压轮枢接在车架上;摆索器枢接在车架上,摆索器的枢接位置靠近飞轮的小端;还设有摆索器拉索,摆索器拉索一端固定在上压轮上,摆索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摆索器远离枢接位置的一端。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传动拉索被拉紧,上压轮向上运动,带动摆索器拉索向上运动,摆索器拉索拉动摆索器拨叉朝飞轮的大端摆动,被摆索器抵挡的传动拉索随摆索器一起朝向飞轮的大端运动;在自行车阻力减小时,摆索器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将传动拉索从飞轮的大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小端传动从而实现无级变速的目的。
作为改进,摆索器包括摆臂和拨叉,在车架上还固定有固定支架,摆臂枢接在固定支架上,拨叉位于摆臂远离枢接位置的一端;传动拉索依次穿过飞轮的外侧、上压轮的下侧、索轮盘的外侧和下压轮的上侧并置于拨叉间,传动拉索左右方向被拨叉抵挡,这种摆索器结构简单,实现变速平稳。
作为改进,上压轮枢接在转臂上,转臂枢接在车架上;摆索器拉索一端固定在转臂上,摆索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摆臂靠近拨叉的一端,便于摆索器拉索的连接和避免摆索器拉索与上压轮缠绕。
作为改进,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为安装在摆臂枢接位置的扭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复位效果好。
作为又一种技术方案,作为摆索器包括摆臂和设置在摆臂一端的拨叉,摆臂通过固定支架可摆动地安装在车架上,上压轮固定在远离拨叉摆臂的一端,在上压轮的两侧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下压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枢接在车架上;传动拉索依次穿过飞轮的外侧、第一定滑轮的下侧、上压轮的下侧、第二定滑轮的上侧、索轮盘的外侧和下压轮的上侧并置于拨叉间,传动拉索左右方向被拨叉抵挡
作为上述方案的共同改进,还包括变速控制索,变速控制索的一端连接在弹性复位装置上,另一端连接在自行车车把上,骑车人可以根据自身及路面情况随时调节变速控制索来调节压轮的压力强度,从而随时调节自行车的变速时机,决定车的快慢,实现手动控制变速。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无级变速、变速过渡平缓、感觉舒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反映上压轮与其它结构安装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反映飞轮与其它结构安装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反映飞轮轮与其它结构安装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反映摆索器与其它结构安装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无级变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包括索轮盘1和飞轮2,传动拉索3,上压轮4、下压轮、摆索器、摆索器拉索5、将传动拉索3复位到飞轮2的小端传动的摆索器弹性复位装置、变速控制索6。
索轮盘1和飞轮2枢接在车轴15上,飞轮2盘为圆锥形。上压轮4枢接在转臂8上,转臂8枢接在车架7上。下压轮为两个,一个为靠近飞轮2的飞轮下压轮9,一个靠近索轮盘1的索轮盘下压轮10,飞轮下压轮9、索轮盘下压轮10均枢接在车架7上。摆索器包括摆臂11和拨叉12,在车架7上还固定有固定支架13,摆臂11枢接在固定支架13上,拨叉12位于摆臂11远离枢接位置的一端,摆臂11的枢接位置靠近飞轮2的小端。摆索器拉索5一端固定在飞轮2的转臂8上,摆索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摆臂11靠近拨叉12的一端。摆索器与上压轮4联动,传动拉索3依次穿过飞轮2的外侧、上压轮4的下侧、索轮盘1的外侧和索轮盘下压轮10的上侧、拨叉12间和飞轮下压轮9的上侧,传动拉索3左右方向被拨叉12抵挡,弹性复位装置为安装在摆臂11枢接位置的扭簧。变速控制索6的一端连接在扭簧15上,另一端连接在自行车车把上。
当自行车正常行使时,传动拉索3在扭簧15的作用下位于圆锥形飞轮2的小端;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传动拉索3被拉紧,从而带动上压轮4向上运动并带动摆索器拉索5运动,摆索器拉索5带动摆索器的摆臂朝飞轮的大端摆动,被抵挡在摆索器拨叉12内的传动拉索3从飞轮的小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大端传动;在自行车阻力减小时,摆索器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将传动拉索3从飞轮2的大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小端传动从而实现无级变速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包括索轮盘20和飞轮21,传动拉索22,上压轮23、飞轮下压轮24、索轮盘下压轮25、摆索器、、将传动拉索22复位到飞轮21的小端传动的复位弹簧(未示出)。
飞轮21为圆锥形。摆索器包括摆臂26和设置在摆臂26一端的拨叉27,摆臂26通过固定支架28可摆动地安装在车架29上,上压轮23固定在远离拨叉27摆臂26的一端,在上压轮23的两侧设有第一定滑轮30、第二定滑轮31,飞轮下压轮24、索轮盘下压轮25、、第一定滑轮30、第二定滑轮31枢接在车架29上;传动拉索22依次穿过飞轮21的外侧、第一定滑轮30的下侧、上压轮23的下侧、第二定滑轮的上侧、索轮盘20的外侧和索轮盘下压轮25的上侧、拨叉27间和飞轮21盘下压轮的上侧,传动拉索22左右方向被拨叉27抵挡。变速控制索的32一端连接在复位弹簧上,另一端连接在自行车车把上。
当自行车正常行使时,传动拉索2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位于圆锥形飞轮21的小端;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传动拉索22被拉紧,从而带动上压轮23向左运动并带动摆索器的拨叉27朝飞轮21的大端摆动,被抵挡在摆索器拨叉27内的传动拉索22从飞轮21的小端逐渐转变到飞轮21的大端传动;在自行车阻力减小时,摆索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传动拉索22从飞轮21的大端逐渐转变到飞轮21的小端传动从而实现无级变速的目的。
Claims (7)
1.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包括枢接在车轴上的索轮盘和飞轮,套在索轮盘和飞轮外周上的传动拉索,其特征是飞轮盘为圆锥形,还设有上压轮、下压轮、在自行车阻力增大时将传动拉索从飞轮的小端逐渐转变到飞轮的大端传动的摆索器,传动拉索被摆索器抵挡,摆索器与上压轮联动;传动拉索与飞轮、上压轮、索轮盘和下压轮的圆周面接触;在摆索器上还设有将传动拉索逐渐复位到飞轮的小端传动的摆索器弹性复位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上压轮、下压轮枢接在车架上;摆索器枢接在车架上,摆索器的枢接位置靠近飞轮的小端;还设有摆索器拉索,摆索器拉索一端固定在上压轮上,摆索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摆索器远离枢接位置的一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摆索器包括摆臂和拨叉,在车架上还固定有固定支架,摆臂枢接在固定支架上,拨叉位于摆臂远离枢接位置的一端;传动拉索依次穿过飞轮的外侧、上压轮的下侧、索轮盘的外侧和下压轮的上侧并置于拨叉间,传动拉索左右方向被拨叉抵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上压轮枢接在转臂上,转臂枢接在车架上;摆索器拉索一端固定在转臂上,摆索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摆臂靠近拨叉的一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为安装在摆臂枢接位置的扭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摆索器包括摆臂和设置在摆臂一端的拨叉,摆臂通过固定支架可摆动地安装在车架上,上压轮固定在远离拨叉摆臂的一端,在上压轮的两侧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下压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枢接在车架上;传动拉索依次穿过飞轮的外侧、第一定滑轮的下侧、上压轮的下侧、第二定滑轮的下侧、索轮盘的外侧和下压轮的上侧并置于拨叉间,传动拉索左右方向被拨叉抵挡。
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项所述的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变速控制索,变速控制索的一端连接在弹性复位装置上,另一端连接在自行车车把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22793U CN201095411Y (zh) | 2007-06-01 | 2007-06-01 |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22793U CN201095411Y (zh) | 2007-06-01 | 2007-06-01 |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95411Y true CN201095411Y (zh) | 2008-08-06 |
Family
ID=3992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5227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5411Y (zh) | 2007-06-01 | 2007-06-01 |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95411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7914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吕元胜 | 无级变速器及应用有该无级变速器的自行车 |
CN107719567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贵州凯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 链式摇臂无级变速装置 |
-
2007
- 2007-06-01 CN CNU2007200522793U patent/CN20109541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7914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吕元胜 | 无级变速器及应用有该无级变速器的自行车 |
CN107719567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贵州凯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 链式摇臂无级变速装置 |
CN107719567B (zh) * | 2016-08-11 | 2019-09-24 | 贵州凯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 链式摇臂无级变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7156855A (ja) |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およびその取付け構造 | |
CN100337875C (zh) |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 | |
CN201095411Y (zh) | 变速自行车的无级变速装置 | |
US6432009B1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CN207072421U (zh) | 变速自行车 | |
WO1992010395A1 (en) | Change gear mechanism for bicycle | |
CN112977709A (zh) | 一种自动降级变级变速传动自行车 | |
WO1992020567A1 (en) | Derailleur for bicycle | |
CN201116155Y (zh) | 无级变速自行车 | |
KR102147025B1 (ko) | 자전거용 무단변속장치 | |
CN214823912U (zh) | 一种自行车t轮传动和变速系统 | |
CN211617976U (zh) | 一种双人自行车驱动动能传递中轴装置 | |
CN218907525U (zh) | 一种自动降级变级变速传动自行车 | |
CN2936912Y (zh) | 自行车变速器结构 | |
CN212220487U (zh) | 一种联合棘爪变速器 | |
CN222408487U (zh) | 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 | |
CN109941392B (zh) | 一种无链条式无级变速自行车 | |
CN110979540A (zh) | 一种双人自行车驱动动能传递中轴装置 | |
CN2325304Y (zh) | 自行车用无级动态周期变速中轴装置 | |
CN2785966Y (zh) | 脚踏车反蹬变速驱动装置 | |
CN2595654Y (zh) | 带传动无级变速自行车 | |
CN104015868B (zh) | 一种自行车线性变速装置 | |
CN218641016U (zh) | 一种无链条变速自行车 | |
CN219487668U (zh) | 一种自行车无级变速器 | |
CN205652281U (zh) | 一种自行车上的变速调节齿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