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5043Y - 石膏空腔组合模 - Google Patents
石膏空腔组合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75043Y CN200975043Y CN 200620133755 CN200620133755U CN200975043Y CN 200975043 Y CN200975043 Y CN 200975043Y CN 200620133755 CN200620133755 CN 200620133755 CN 200620133755 U CN200620133755 U CN 200620133755U CN 200975043 Y CN200975043 Y CN 20097504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ection
- gypsum
- good
- matched moul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膏空腔组合模,包括石膏层(1)和空腔(2),其特征在于:空腔(2)内截面呈圆弧状或抛物线状,石膏层(1)外截面呈梯形,底面为平整矩形。本实用新型加工制作简便,受力状态好,隔音、保温、防火性能好,结构自重小,抗裂性好,抗拉强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密肋楼盖的填充材料,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石膏组合模。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楼盖采用密肋梁板可使楼盖受力较为均匀,减少混凝土与钢筋用量,降低梁高,使建筑净空增加,获得更大使用空间。但是密肋梁板的施工时由于工序较多,立模比较复杂,耽误工期,增加工程投资。密肋现浇板往往较薄,隔音、保温效果不好。
为了克服密肋楼盖施工与使用中上述缺陷,使之能广泛地推广应用,就出现了一些填充材料。一般采用加气混凝土块,水泥珍珠岩块或岩棉板、聚苯泡沫板等作填充材料,是目前建筑业使用较多的楼盖体系。具有刚度大、抗震能力强、自重低、荷载高的特点,可大幅度节约钢筋、混凝土的用量,降低建筑物自重,减少梁、柱和基础投入,降低工程造价;成型的混凝土楼盖,外观光滑平整,隔音性能良好。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8772”,1994年03月16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密肋楼板填充块”,其利用聚苯乙烯作为板面、边框制作密肋楼板的填充块;中国专利公开号“CN2761759”,2006年03月01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暗密肋无板式楼盖用空腔构件”,用混凝土预制薄壁空腔构件作无梁密肋楼盖的填充构件,均能满足无梁密肋楼盖的施工要求,但其空腔均为直角框型结构,使用时是平面受力,不具备三维受力的特性,抗压强度不佳,中国专利公开号“CN2761759”,公开的“一种暗密肋无板式楼盖用空腔构件”,在空腔内填充支撑件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又增加了施工强度和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加工制作简便,受力状态好,隔音、保温、防火性能好,结构自重小,抗裂性好,抗拉强度高的石膏空腔组合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石膏空腔组合模,包括石膏层和空腔,其中:空腔内截面呈内截面呈弧形。
石膏空腔组合模,包括石膏层和空腔,其中:空腔内截面呈圆弧形或抛物线形。
上述的石膏空腔组合模,其中:石膏层外截面呈梯形,底面为平整矩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石膏层外截面呈梯形,空腔内截面呈圆弧状或抛物线状,因而加工过程中模具制作比较简单,脱模方便,易于规模化生产;石膏层内截面呈弧状布置,利用拱效应的原理,承受楼面荷载的建筑楼盖由若干块模组合而成,因而受力状态好;应用于建筑楼面,可使板底光滑平整,看不见梁,成为“无梁楼盖”;隔音、保温、防火性能好。采用组合模填充的楼盖,由于石膏容重低,所以结构自重较小,可节省钢筋用量,使建筑成本降低;加工可在建筑工地上进行,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大量损坏。产品完好率较高; 抗裂性好,抗拉强度高;当填充密肋楼盖端部或角部时,由于组合模与框架尺寸不符合,可任意切割,使之与框架尺寸相符;模内空腔可预埋电力与电信管线,使之成为暗线,有利建筑外观平整、光滑。
能充分利用拱效应的原理承受楼面荷载,即将模块组合制成楼盖后,单个空腔构件受到的楼面压力是通过弧拱传至四周边框,边框外是混凝土密肋梁,空腔构件整体性较好。使用中,两块相同的组合模空腔相对叠合而成,平整面外露,成为顶面与底面,顶面以上是现浇混凝土板。所以,顶面又作为模板。底面是密肋楼盖的底面。密肋梁浇筑后,底面光滑平整。看不见梁,成为“无梁楼盖”。组合模之间为钢筋混凝土密肋梁,由于模块外截面呈梯形,两模块叠合后,使密肋梁顶、底部截面稍宽,中部截面稍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下部模块由于梯形的“楔形”作用,可避免其在重力与振动作用下脱落掉下;2、密肋梁在受压区截面稍宽,增加受压面积,而在中部(梁的中性层)附近截面较窄,对受力无影响。也就是说,既保证了组合模的嵌固,又使密肋梁受力较为合理。
由于组合模的空腔作用,使密肋楼盖的隔音、保温、防火性能大为提高。采用组合模填充的楼盖,由于石膏容重低,加之空腔体积较大,所以结构自重小,可节省钢筋用量,使建筑成本降低;浇注加工可在建筑工地上进行,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大量损坏。产品完好率较高;抗裂性好,抗拉强度高;当填充密肋楼盖端部或角部时,当组合模与框架尺寸不符合时,可任意切割,使之与框架尺寸相符;模内空腔可预埋电力与电信管线,使之成为暗线,有利建筑外观的平整、光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
1、石膏层,2、空腔,3、密肋梁,4、混凝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石膏空腔组合模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3:石膏空腔组合模,包括石膏层1和空腔2,其中:空腔内截面呈圆弧状或抛物线状,石膏层外截面呈梯形,底面为平整矩形。
参见图4,使用时,根据框架柱网尺寸将若干本实用新型的模组合起来,置于施工模板之上。两个相同尺寸模块空腔相对叠合而成。各模块之间为密肋梁3,模块顶面为现浇混凝土板4,将梁、板钢筋绑扎好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可拆除底部施工模板,整个密肋楼盖就成形了。此时,底面光滑平整。
Claims (5)
1、一种石膏空腔组合模,包括石膏层(1)和空腔(2),其特征在于:空腔(2)内截面呈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空腔组合模,其特征在于:空腔(2)内截面呈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空腔组合模,其特征在于:空腔(2)内截面呈抛物线形。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石膏空腔组合模,其特征在于:石膏层(1)外截面呈梯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膏空腔组合模,其特征在于:底面为平整矩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33755 CN200975043Y (zh) | 2006-11-27 | 2006-11-27 | 石膏空腔组合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33755 CN200975043Y (zh) | 2006-11-27 | 2006-11-27 | 石膏空腔组合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75043Y true CN200975043Y (zh) | 2007-11-14 |
Family
ID=3890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33755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5043Y (zh) | 2006-11-27 | 2006-11-27 | 石膏空腔组合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75043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9217A (zh) * | 2011-08-12 | 2012-02-22 | 谢孟 | 一种自养护、抗浮填充模及其施工方法 |
-
2006
- 2006-11-27 CN CN 200620133755 patent/CN20097504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9217A (zh) * | 2011-08-12 | 2012-02-22 | 谢孟 | 一种自养护、抗浮填充模及其施工方法 |
CN102359217B (zh) * | 2011-08-12 | 2013-10-23 | 谢孟 | 一种自养护、抗浮填充模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73051U (zh) | 一种预应力桁架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的墙体 | |
CN207110166U (zh) |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密肋楼盖复合板 | |
CN112761294A (zh) | 一种基于装配式叠合网箱的空腔楼板及施工方法 | |
CN108978968A (zh) | 装配叠合式预应力密肋楼盖复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695539Y (zh) | 密肋夹芯预制板 | |
CN113356416A (zh) | 一种预制叠合墙体免支撑保温模壳板或块及其生产与施工方法 | |
CN113719008A (zh) | 一种钢网桁架空巢芯板及施工工艺 | |
CN200975043Y (zh) | 石膏空腔组合模 | |
CN207863238U (zh) | 叠合墙体结构 | |
CN216239245U (zh) | 一种钢网桁架空巢芯板 | |
CN214696361U (zh) | 一种基于装配式叠合网箱的空腔楼板 | |
CN201047126Y (zh) | 预制建筑模块构件 | |
CN220058546U (zh) | 装配式约束边框夹心墙板 | |
CN100515707C (zh) | 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221160824U (zh) | 一种uhpc预制i型梁模具装置 | |
CN202273347U (zh) | 一种用于空腹楼盖的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 | |
CN100429368C (zh) |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 |
CN208668717U (zh) |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轻质楼板 | |
CN101408057B (zh) |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 |
CN1915628B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393963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365226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427692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406660C (zh) | 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 |
CN119177777A (zh) | 一种钢筋砼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构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