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0860B -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70860B CN1970860B CN2005101226345A CN200510122634A CN1970860B CN 1970860 B CN1970860 B CN 1970860B CN 2005101226345 A CN2005101226345 A CN 2005101226345A CN 200510122634 A CN200510122634 A CN 200510122634A CN 1970860 B CN1970860 B CN 19708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ester
- compound
- twisting
- fusing
- melting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及加工方法和用途,是采用双组分聚酯纤维原料,经牵伸假捻加工制得;长度方向上同时具有两种不同捻向的有捻区域及无捻区域,有捻区域由过解捻区域和熔融粘接的未解捻区域构成,无捻区域由解捻区域构成,熔融粘接的未解捻区域形成细节,解捻区域及过解捻区域形成粗节。加工方法包括选用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通过复合纺丝组件,形成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将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进行牵伸假捻加工,得产品等步骤。本发明的纱线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种不同捻向的有捻区域及无捻区域,在编织及染整之后呈现仿麻风格及视觉上的微凹凸感和自然条纹效果,加工方法合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式纱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通过牵伸假捻加工后会呈现一种蓬松而有弹性的形态,这种纱线制成的机织品或者针织品在手感上表现为蓬松和柔滑的触感,染色后的布面效应也比较均匀,即使纱线经过加捻之后,布面的效果也是比较单一。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仿麻效果的竹节纱,通过双根纱线的同时喂入形成竹节,但是这种制备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比较长,在后续工序中需要比较复杂的质量控制,并且形成的竹节比较粗,不适合作为轻薄的夏季面料用纱线。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0-303287公开了一种具有仿麻效果的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及加工方法,虽然此聚酯花式纱线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但是采用了高能耗高温定型的假捻加工方法,并且在生产安定性上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纱线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两种不同捻向的有捻区域及无捻区域,在织造及染整之后呈现仿麻风格及视觉上的微凹凸感和自然条纹效果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及加工方法。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其特征是:是采用双组分聚酯纤维原料,经牵伸假捻加工制得;长度方向上同时具有两种不同捻向的有捻区域及无捻区域,有捻区域由过解捻区域和熔融粘接的未解捻区域构成,无捻区域由解捻区域构成,熔融粘接的未解捻区域形成细节,解捻区域及过解捻区域形成粗节。
细节为随机出现。在纱线的长度方向上熔融粘接的未解捻区域平均长度为2~20mm,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占有的比率为30~70%。
一种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用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通过复合纺丝组件,形成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
②将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在下列加工条件下进行牵伸假捻加工,得产品:
加工速度:250m/min~700m/min
牵伸倍率为:1.2~1.8
第一热箱采用温度为140~250℃的接触式热箱,或采用热箱温度为280~600℃的非接触式热箱
第二热箱采用温度为100~230℃的接触式热箱。
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分别是是熔点高于240℃的高熔点聚酯和熔点在100℃~230℃范围内的低熔点聚酯。高、低熔点聚酯的熔点温度差ΔT≥20℃。双组分聚酯纤维中,熔点高于240℃的高熔点聚酯用量占60%~95%重量份,软化点在100℃~230℃的低熔点聚酯用量占5%~40%重量份。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为皮芯复合型、海岛复合型、并列复合型或混纤复合型。在皮芯复合型态中,低熔点聚酯作为皮层部分,高熔点聚酯为芯部分;在海岛复合型态中,低熔点作为海部分,高熔点聚酯为岛部分。
假捻加工中,由于退捻的捻回数与加捻的捻回数相同,纱线经过高温的第一热箱后,纤维表面出现熔融,经过冷却板后,熔融的部分冷却并且将加捻状态以粘接的形式保存下来;在退捻的时候,粘接脆弱的部分进行了退捻形成无捻区域和相反捻向的过解捻区域,而粘接牢固的部分捻度得以保存形成熔融粘接的未解捻区域。这种有捻区域及无捻区域,再通过第二热箱对纱线的状态进行定型后,就形成了长度方向上呈现粗细节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在制造清凉感仿麻织物中的应用。
织物是机织物或编织物。编织物是经编织物或纬编织物。
构成机织物的经纱和纬纱都含有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进行织造。
构成机织物的经纱或纬纱含有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与其它纱线进行交织。所述其它纱线是天然纤维纱线、再生纤维纱线、化学纤维纱线或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纱线。织物的织造组织选择以三原组织及其它变化组织为主要组织结构。织物的经纬纱线中至少一种含有84~167dtex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经过一般染整加工后,经密度为60~170根/inch,纬密度为50~150根/inch,并且织物表现出清凉感的仿麻风格。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双组分聚酯纤维为原料,在牵伸假捻加工之后直接获得具有随机出现粗细节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其制备方法简单,形成的织物具有接触干爽感,清凉感,织物透气性强,染色后布面效果多样,在织造及染整之后呈现仿麻风格,视觉上有均一、自然的微凹凸及条纹感。同时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可以赋予面料多样的附加功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选用下列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
低熔点组分:高收缩共聚酯,软化点210~230℃;高熔点组分:全消光聚酯,熔点240~260℃。
将30%重量份的高收缩共聚酯与70%重量份的全消光聚酯通过复合纺丝组件获得皮芯结构的双组分聚酯纤维。
将上述皮芯结构的双组分聚酯纤维(低熔点聚酯作为皮层部分,高熔点聚酯为芯部分)进行牵伸假捻加工,加工的条件如下:
加工速度:350~450m/min;牵伸倍率:1.38~1.48;第一热箱为1.2米的接触式热箱,温度设定为:180~200℃;第二热箱(接触式热箱)温度设定为:140~165℃。
获得的花式纱线物理性质如下:强度:1.8~2.3cN/dtex;伸度:25~35%;沸收率:5~6%;未解捻区域平均长度:5~15mm;未解捻比率:40~60%。
织造组织选用纬重平组织,经纱采用上述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84~167dtex),纬纱采用45S/2涤棉混纺(T65C)纱线,在喷气织机上织造,经过普通染整加工后,经密度为60~170根/inch,纬密度为60~170根/inch,织物出现经向上的自然条纹感,具清凉感,手感干爽,仿麻风格,同时全消光聚酯的使用赋予织物优异的防紫外线效果(UPF值大于30)。
实施例2:
低熔点组分:高收缩共聚酯,熔点210~230℃;高熔点组分:半消光聚酯,熔点240~260℃。
其它如实施例1。
获得的花式纱线物理性质如下:强度:1.8~2.3cN/dtex;伸度:25~35%;沸收率:5~6%;未解捻区域平均长度:5~15mm;未解捻比率:40~60%。
织造组织选用平纹组织,经纬纱线都采用上述双组分聚酯熔融粘接花式纱线,在喷气织机上织造,经过普通染整加工后织物出现清凉的视觉效果和干爽的手感,仿麻风格,同时织物轻薄透气,适合于用作夏季面料。
实施例3:
选用下列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
低熔点组分:高收缩共聚酯,熔点100~210℃(例100℃、160℃、210℃);高熔点组分:全消光聚酯,熔点240~260℃(例240℃、250℃、260℃)。
将5~40%(例5%、20%、40%)重量份的高收缩共聚酯与余量的全消光聚酯通过复合纺丝组件获得皮芯复合型(或并列复合型、混纤复合型)结构的双组分聚酯纤维。在皮芯复合型态中,低熔点作为皮层部分,高熔点聚酯为芯部分。
将上述皮芯结构的双组分聚酯纤维进行牵伸假捻加工,加工的条件如下:加工速度:250~700米/分钟(例250米/分钟、400米/分钟、600米/分钟、700米/分钟);牵伸倍率:1.2~1.8(例1.2、1.5、1.8);第一热箱为非接触式热箱,温度设定为:280~600℃(例280℃、450℃、600℃);第二热箱(接触式热箱)温度设定为:100~230℃(例100℃、160℃、230℃)。得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纱线可经机织或编织(经编或纬编),形成织物。
实施例4:
牵伸假捻加工时,第一热箱为接触式热箱,温度设定为:140~250℃(例140℃、200℃、250℃),其余同实施例3。
Claims (4)
1.一种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用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通过复合纺丝组件,形成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
②将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在下列加工条件下进行牵伸假捻加工,得产品:
加工速度:250m/min~700m/min,
牵伸倍率为:1.2~1.8,
第一热箱采用温度为140~250℃的接触式热箱,或采用热箱温度为280~600℃的非接触式热箱,
第二热箱采用温度为100~230℃的接触式热箱;
所述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原料分别是熔点高于240℃的高熔点聚酯和熔点在100℃~230℃范围内的低熔点聚酯;高、低熔点聚酯的熔点温度差ΔT≥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双组分聚酯纤维中,熔点高于240℃的高熔点聚酯用量占60%~95%重量份,熔点在100℃~230℃的低熔点聚酯用量占5%~4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复合型双组分聚酯纤维为皮芯复合型、海岛复合型、并列复合型或混纤复合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在皮芯复合型态中,低熔点聚酯作为皮层部分,高熔点聚酯为芯部分;在海岛复合型态中,低熔点聚酯作为海部分,高熔点聚酯为岛部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226345A CN1970860B (zh) | 2005-11-22 | 2005-11-22 |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226345A CN1970860B (zh) | 2005-11-22 | 2005-11-22 |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70860A CN1970860A (zh) | 2007-05-30 |
CN1970860B true CN1970860B (zh) | 2010-08-18 |
Family
ID=3811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2263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0860B (zh) | 2005-11-22 | 2005-11-22 |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708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0715B (zh) * | 2008-04-17 | 2013-04-03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
CN102493051B (zh) * | 2011-12-06 | 2014-07-16 | 绍兴文理学院 | 一种具有岛屿型截面的热熔新型聚酯单丝 |
CN104452066B (zh) * | 2013-09-13 | 2018-07-03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仿麻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CN105256436A (zh) * | 2014-07-15 | 2016-01-20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涤纶格子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08342801B (zh) * | 2017-01-25 | 2021-06-25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混纤加工长丝及其生产方法和织物 |
CN110029419B (zh) * | 2018-01-11 | 2022-09-13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涤纶混纤假捻加工丝、制备方法及其织物 |
CN114059220B (zh) * | 2020-08-03 | 2023-04-18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 |
CN114134625B (zh) * | 2021-10-30 | 2023-05-26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状图腾效果的针织编织工艺、面料及鞋面 |
TWI838702B (zh) * | 2022-03-03 | 2024-04-11 | 日商愛機力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花式紗線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85A (zh) * | 1988-10-24 | 1990-05-23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双组分粘合纤维 |
-
2005
- 2005-11-22 CN CN2005101226345A patent/CN197086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85A (zh) * | 1988-10-24 | 1990-05-23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双组分粘合纤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70860A (zh) | 2007-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35480B (zh) | 一种双色变色三层网布的制作方法 | |
CN101323996A (zh) | 一种经熔融加工的假捻纱线及加工方法和用途 | |
US20180105962A1 (en) | Warp-knitted Fabric of Filament and short staple composite yar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3382617B (zh) | 一种柔软轻盈保暖针织起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31616A (zh) | 精纺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506814A (zh) | 一种涤黏ab纱仿毛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1970860B (zh) | 双组分聚酯熔融粘结花式纱线的加工方法 | |
CN102926073A (zh) | 糸绵及其编织物 | |
CN103276495A (zh) | 竹涤酷呢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1591829B (zh) | 新型并列复合纱线 | |
CN208016974U (zh) | 一种外衣用经编复合面料 | |
CN101445986A (zh) | 金银丝牛仔面料 | |
CN103541100B (zh) | 多组分精纺花呢 | |
CN203866495U (zh) | 一种复合针织花边面料 | |
CN206204540U (zh) | 一种低熔点纤维毛巾 | |
CN109853118B (zh) |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363912A (zh) | 网眼银丝绒布 | |
CN107653550A (zh) | 一种抗菌提花面料的生产工艺 | |
CN209636425U (zh) |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 | |
CN102534932A (zh) | 一种立体提花面料织造工艺 | |
CN104695104A (zh) | 一种亚麻和大肚纱混纺针织面料 | |
CN201924132U (zh) | 一种混纺布料以及该混纺布料制成的服装 | |
CN202626432U (zh) | 一种衬衣面料 | |
CN109423761A (zh) | 一种罗马布 | |
CN113249850A (zh) | 水溶纱在经编机上的新应用工艺及其针织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