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7504A - 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57504A CN1957504A CNA2005800170533A CN200580017053A CN1957504A CN 1957504 A CN1957504 A CN 1957504A CN A2005800170533 A CNA2005800170533 A CN A2005800170533A CN 200580017053 A CN200580017053 A CN 200580017053A CN 1957504 A CN1957504 A CN 1957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circuit board
- rotating shaft
- ground pattern
- antenna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在通过将两个壳体连接成自由打开和关闭而构建的可折叠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用简单的结构在宽波段上保证高的天线特性。该可折叠便携式无线装置具有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天线元件;第二壳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铰链部;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具有地图案的电路板;以及连接电路板上的无线电电路的电源部分。铰链部由不导电的树脂制成并设置有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用于可转动支撑的转轴。该转轴在预定的间隔与天线元件空间耦合,并布置为与电路板上的地图案有预定的间隔,并与该电源部分电连接。天线元件、转轴和电路板上的地图案作为天线工作。
Description
本申请基于2004年10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04-314082),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宽波段上显示出高天线性能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便携式电话作为一种移动无线装置被广泛应用。作为便携式电话,已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便携式电话。在它们中间,通过在不使用时折叠上下壳体而提高了便携性的紧凑的折叠便携式电话被广泛使用。在这种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在减小尺寸和多功能上正进行改进。此外,作为近来在多功能上的进步之一,提出了使用内置天线以提高设计品质。
作为一个例子,如JP-A-2002-335180所公开那样,有一种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柔性电缆连接到上壳体中的屏蔽盒,然后具有上屏蔽盒的偶极天线和本身是处在下壳体的地电势的在电路板上的导电图案的地图案,作为辐射元件通过直接激励上屏蔽盒而工作。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以实现较宽的天线有效面积,可以获得宽波段和高增益的天线性能。
然而在这种天线结构中,需要馈电线例如柔性电缆等作为对担当辐射元件的屏蔽盒的馈电部。在这种情况中,基于近来移动无线装置在尺寸、重量和成本上的减小的背景,希望设计这样的移动无线装置,其用更简单的结构而具有高的天线性能。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其用简单的结构能在更宽的波段上显示出高的天线性能。
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天线元件;第二壳体;用于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铰链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其具有地图案和馈电部;其中铰链部包含由导电金属制成的转轴以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转轴以预定间隔空间耦合到天线元件,转轴布置在铰链部的状态为转轴与电路板上的地图案分开并电连接到馈电部,当馈给功率时,天线元件、转轴和电路板上的地图案作为天线工作。
此外,转轴可以不通过空间耦合而是通过阻抗元件连接到天线元件上。
天线元件的构建可以是构成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导电板或者具有地图案的电路板。
包含转轴从馈电部的总长为预定频率的约1/4波长的电学长度,天线元件具有该预定频率的约1/2波长的电学长度。
优选的,导电板和转轴的金属部分可构建为使得各表面以预定间隔彼此相对。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用简单结构在较宽波段上显示出高的天线性能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的外观的正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侧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的实验结果;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侧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第一壳体 2第二壳体 3铰链部
4上盖 5上壳体 6显示部
7接收器 8下盖 9下壳体
10操作部 11话筒 12第一电路板
13第二电路板 14连接线 15转轴
16馈电点 17导电板 18阻抗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包括由例如不导电的ABS树脂制成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由例如不导电的ABS树脂制成的铰链部3连接,从而两个壳体可以打开/关闭。
第一壳体1由上盖4和上壳体5组成。由液晶显示器等形成的显示部6、接收器7等等设置在第一壳体1上。第二壳体2由下盖8和下壳体9组成。其上具有多个操作键按钮的操作部10、话筒11等等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无线电电路、控制电路、信息处理电路等等也设置在第二壳体2的内部。
图2为后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主要组成元件,并示出了在电路板、转轴等之间的布置关系。第一电路板12和第二电路板13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第一电路板12和第二电路板13通过柔性接线14电连接。此外,铰链部3被连接以打开/关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构成铰链部3的外侧表面的铰链部的外主体由不导电的ABS树脂制成,与第一壳体1及/或第二壳体2为一体。另外,由导电金属制成的转轴5布置在铰链部的外主体上,并具有尺寸为直径7.5mm,长度24.0mm的圆柱体结构。
这里,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尺寸上分别具有例如约100mm长度和约50mm的宽度。第一电路板12和第二电路板13由例如厚度为1mm的电路板形成。第一电路板12在尺寸上具有例如约65mm的长度和约40mm的宽度,第二电路板13在尺寸上具有例如约55mm的长度和约40mm的宽度。
转轴15的一端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的馈电点(馈电部)16。另外,例如由铜箔形成的,宽度为45mm而长度为70mm的导电板布置在上壳体5的内部,并布置为与转轴15有预定间隔。在这种情况中,希望在导电板17和转轴15相互重叠的区域,导电板17的形状被设定为一种弯曲形状使得导电板17作为区域可以紧密地与具有圆形剖面形状(圆柱形状)的转轴15相对。用这样的布置,导电板17被放置在转轴15的非常近的地方并相互面对,当馈给功率时,在导电板17和转轴15之间产生了电容耦合。另外,如图2所示,转轴15内置于铰链部3中,其状态为转轴与第二电路板13上的地图案分开(保持距离h)。
在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例如在GSM(移动通讯全球系统)的便携式电话的可用频率设定为900MHz、1800MHz和1900MHz。当然,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通过改变设计条件可以应用到其他通讯系统中的其他频率上。
在以此方式构建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当馈给功率时,转轴15和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作为其谐振频率设定在例如2000MHz左右的λ/4系列单极天线工作。在这种情况中,包含转轴15从馈电点16的总长度为在2000MHz的约1/4波长的电学长度。
此外,由于当馈给功率时,在导电板17和由转轴15及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组成的1/4波长单极天线之间产生了空间电容耦合,导电板17、转轴15和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作为例如谐振频率设定在900MHz左右的λ/2系列偶极天线工作。在这种情况中,应注意到,导电板17在纵向上的长度等于在900MHz的约1/2波长的电学长度。因此,导电板17构成天线元件。在转轴15和导电板17之间的空间电容耦合意味着当馈给功率时转轴15和导电板17这两个导体用作预定频率上的一个电容。另外,如果在馈给功率时,满足了在转轴15和导电板17之间的这种布置关系,可以表示为当没有馈给功率时,转轴15和导电板17在空间上以预定间隔相互耦合。
图6示出在这时的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表示频率而纵坐标表示VSWR(电压驻波比)。在图6中,当仅布置转轴15和第二电路板13而不布置第一电路板12时所获得的特性由α表示。另外,当布置了转轴15、第二电路板13和导电板17时所获得的特性由β表示。这里转轴15和导电板17被放置在预定的间隔以得到电容耦合。从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本发明的天线结构可以在宽波段上满足VSWR<3。在这一结果中,可以知道,转轴15和导电板17没有以预定间隔相互电容耦合,但是如图6的特性γ所示,带宽要窄于当它们在直流连接时相互电容耦合时的。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即,转轴15既具有打开/关闭上和下壳体的功能也具有作为天线元件的功能,而且转轴15以预定的间隔与导电板17相对以得到电容耦合。因此,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在宽波段上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这里,甚至使用任何导电材料作为导电板17,都能得到类似的优点。
还有,导电板17可以象本实施例一样形成在整个表面上。或者,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例如在中心部分开一个孔以放置副LCD的零件。
还有,导电板17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2的地的触点。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板17构建在上壳体5的内部。但并非要特别限制导电板17所安置的位置。
现在,可以基于物理结构条件,例如在转轴15和导电板17之间的相对的面积、间隔等最优化静电电容的值。从而,能在宽波段上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这里,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如果转轴15是用导电材料形成的,用不同于本实施例中的圆柱结构的结构也能达到类似的优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与现有技术中的整个壳体作为偶极天线被操作的结构不同,天线可以被构建为不需要例如用于向上壳体中的天线元件等馈给功率的柔性电缆这样的馈电部。就是说,因为上和下壳体所转动围绕的导电转轴15用作λ/4系列单极天线且导电板17与转轴15相互电容耦合,导电板17和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作为λ/2系列偶极天线工作。就是说,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宽波段上保证良好的天线性能。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简化天线的结构,得到在制造费用和包装面积上的减小,以及实现在尺寸和重量上的减小。
第二实施例
图4和图5分别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和侧视图。在图4和图5中,用与图2和图3中的那些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的各元件为相同的组成元件,这里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由铰链部3连接并通过转轴15而打开/关闭,象第一实施例的图2和图3一样。转轴15在一端的一个侧面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上的16,转轴15在这一端的另一侧面通过例如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2上的电容这样的阻抗元件18电容连接到导电板17。依照这种结构,当馈给功率时,导电板17和转轴15相互电容耦合。
从而,象第一实施例一样,因为上和下壳体所转动围绕的导电转轴用作λ/4系列单极天线且导电板17与转轴15通过阻抗元件18相互电容耦合,导电板17、转轴15和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作为λ/2系列偶极天线工作。就是说,通过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宽波段上保证良好的天线性能。
第三实施例
图7和图8分别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和侧视图。在图7和图8中,用与图2和图3中的那些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的各元件为相同的组成元件,这里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图7和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由铰链部3连接,并通过转轴15打开/关闭,象第一实施例的图2和图3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元件由第一电路板12的地图案构成。转轴15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上的馈电点16。另外,第一电路板12的地图案布置在离转轴15的预定间隔处。
此处,作为天线元件的地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一电路板12的前和后表面的任何表面上。另外,在使用多层电路板的情形中,作为天线元件的地图案可以形成在电路板的内部层中。
在这种情况下,地图案的结构可以形成在电路板的整个表面上。另外,可以在中心部分上开孔以放置例如副LCD的零件。
从而,象第一实施例一样,因为上和下壳体所转动围绕的导电转轴用作λ/4系列单极天线且第一电路板12的地图案与转轴15布置在预定的间隔而相互电容耦合,第一电路板12、转轴15和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作为λ/2系列偶极天线工作。
第四实施例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相关结构的后视图和侧视图。在图9和图10中,用与图2和图3中的那些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的各元件为相同的组成元件,这里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由铰链部3连接,并通过转轴15打开/关闭,象第一实施例的图2和图3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元件由第一电路板12的地图案构成。转轴15在一端的一个侧面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上的馈电点16,转轴15在这一端的另一侧面通过例如电容这样的阻抗元件18而电容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2上。
例如,电容的静电电容的值约为0.5pF。该静电电容的值取决于在转轴15和第一电路板12之间的结构条件例如相对的间隔等而改变。从而,通过最优化该静电电容可以在宽波段上保证良好的天线性能。
从而,象第一实施例一样,因为上和下壳体所转动围绕的导电转轴用作λ/4系列单极天线且第一电路板12的地图案与转轴15通过阻抗元件18而相互电容耦合,第一电路板12、转轴15和第二电路板13的地图案作为λ/2系列偶极天线工作。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可以接受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说明书和公知技术所能作出的各种改变和修改,这些内容也包含在保护的范围内。
本发明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在宽波段上保证高的天线性能,并且对通过连接两个壳体以打开和关闭而构建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天线元件;
第二壳体;
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铰链部;及
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电路板,其具有地图案和馈电部,
其中铰链部具有由导电金属形成以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转轴;
其中转轴以预定的间隔空间耦合到天线元件上;
其中转轴布置在铰链部的状态为转轴与电路板上的地图案分开并电连接到馈电部上;及
其中当馈给功率时,天线元件、转轴和电路板上的地图案作为天线工作。
2.一种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天线元件;
第二壳体;
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铰链部;及
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电路板,其具有地图案和馈电部,
其中铰链部具有由导电金属形成以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转轴;
其中转轴通过一阻抗元件连接到天线元件上;
其中转轴布置在铰链部的状态为转轴与电路板上的地图案分开并电连接到馈电部上;及
其中当馈给功率时,天线元件、转轴和电路板上的地图案作为天线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其中天线元件是构成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导电板或者是具有地图案的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其中包含转轴从馈电部的总长具有预定频率上的约1/4波长的电学长度;及
其中天线元件具有在该预定频率上的约1/2波长的电学长度。
5.如权利要求1、3和4中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其中通过相互改变在导电板和转轴的相对表面之间的间隔和面积来调整天线的特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14082/2004 | 2004-10-28 | ||
JP2004314082 | 2004-10-28 | ||
PCT/JP2005/019926 WO2006046712A1 (ja) | 2004-10-28 | 2005-10-28 |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7504A true CN1957504A (zh) | 2007-05-02 |
CN1957504B CN1957504B (zh) | 2012-02-22 |
Family
ID=3622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70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7504B (zh) | 2004-10-28 | 2005-10-28 | 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56794B2 (zh) |
EP (1) | EP1739785A4 (zh) |
JP (1) | JP4948177B2 (zh) |
CN (1) | CN1957504B (zh) |
WO (1) | WO2006046712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2896A (zh) * | 2010-09-28 | 2011-03-02 | 圆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 |
CN102683800A (zh) * | 2011-03-15 | 2012-09-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5655703A (zh) * | 2014-11-25 | 2016-06-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
CN108008767A (zh) * | 2017-11-30 | 2018-05-08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设备 |
CN108063305A (zh) * | 2017-11-30 | 2018-05-22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设备 |
CN113097693A (zh) * | 2017-04-01 | 2021-07-09 | 苹果公司 | 包含到设备铰链中的天线及方法 |
CN113475049A (zh) * | 2019-02-18 | 2021-10-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布线构件固定结构的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88207C (zh) * | 2003-11-20 | 2010-02-03 | 莫列斯公司 | 折叠式无线电子装置 |
JP4417172B2 (ja) * | 2004-05-18 | 2010-02-1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
JP2006050324A (ja) * | 2004-08-05 | 2006-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携帯無線機 |
US7482982B2 (en) * | 2004-10-13 | 2009-01-27 | Kyocera Wireless Corp. | Multipart cas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multiple groundplane connectors |
US7876271B2 (en) * | 2005-02-23 | 2011-01-2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ntenna unit and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
JP4835343B2 (ja) * | 2006-09-19 | 2011-12-14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JP4696049B2 (ja) * | 2006-10-26 | 2011-06-0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 |
US7453406B2 (en) * | 2006-12-29 | 2008-11-18 | Motorola, Inc. | Low interference internal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devices |
US8525735B2 (en) * | 2007-05-07 | 2013-09-03 | Nokia Corporation | Foldable/slideable apparatu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with backspace for an antenna |
TW200905972A (en) * | 2007-07-31 | 2009-02-01 | Wistron Neweb Corp |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ratus thereof |
KR101420797B1 (ko) * | 2007-08-31 | 2014-08-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적 신호 연결 유니트,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JP4962281B2 (ja) * | 2007-11-19 | 2012-06-2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
US8145144B2 (en) | 2007-12-28 | 2012-03-27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mploying controlled inter-part impedances for hearing aid compatibility |
US8264412B2 (en) * | 2008-01-04 | 2012-09-11 | Apple Inc. | Antennas and antenna carrier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JP5113536B2 (ja) * | 2008-01-15 | 2013-01-0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装置 |
JP5081048B2 (ja) * | 2008-04-16 | 2012-11-2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装置 |
WO2009130748A1 (ja) * | 2008-04-25 | 2009-10-2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 |
JP2009273085A (ja) * | 2008-05-12 | 2009-11-19 | Panasonic Corp | 携帯無線機 |
JP5121649B2 (ja) * | 2008-09-26 | 2013-01-16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装置 |
JP2010109756A (ja) * | 2008-10-30 | 2010-05-13 | Panasonic Corp | 携帯無線機 |
KR101231404B1 (ko) * | 2008-11-26 | 2013-02-07 |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 휴대 단말 |
JP4603617B2 (ja) | 2008-11-27 | 2010-12-2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 |
JP2010141723A (ja) * | 2008-12-12 | 2010-06-24 | Panasonic Corp | 携帯無線機 |
US8294621B2 (en) | 2009-03-27 | 2012-10-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deband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JP2011019214A (ja) * | 2009-06-08 | 2011-01-27 | Panasonic Corp | 携帯無線機 |
KR20100133536A (ko) * | 2009-06-12 | 2010-12-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폴더 타입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
JP5345916B2 (ja) | 2009-09-17 | 2013-11-2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構成方法 |
WO2011095330A1 (en) | 2010-02-02 | 2011-08-11 | Fractus, S.A. | Antennaless wireless device comprising one or more bodies |
US20130009849A1 (en) * | 2010-06-02 | 2013-01-10 | Shuhhei Ohguchi |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
JP5398021B2 (ja) * | 2010-10-21 | 2014-01-29 |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CN102637063B (zh) | 2011-09-28 | 2014-12-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 |
US9680202B2 (en) | 2013-06-05 | 2017-06-13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ntenna windows on opposing housing surfaces |
JP6166133B2 (ja) * | 2013-08-30 | 2017-07-1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 |
CN103633426B (zh) * | 2013-12-06 | 2016-06-2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设备 |
US9450289B2 (en) | 2014-03-10 | 2016-09-20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clutch barrel cavity antennas |
US9653777B2 (en) | 2015-03-06 | 2017-05-16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solated cavity antennas |
US10268236B2 (en) | 2016-01-27 | 2019-04-23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ventilation systems with antennas |
KR102483631B1 (ko) * | 2018-06-11 | 2023-01-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1632449B2 (en) * | 2020-12-09 | 2023-04-1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a foldable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2356B1 (en) * | 1999-05-10 | 2001-08-07 | Ericsson Inc. | Mechanical spring antenna and radiotelephones incorporating same |
JP3830773B2 (ja) * | 2001-05-08 | 2006-10-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 |
KR100593984B1 (ko) * | 2002-01-18 | 2006-06-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힌지 스프링을 이용한 안테나 장치 |
JP2003264414A (ja) * | 2002-03-11 | 2003-09-19 | Sony Corp | 折畳式携帯無線端末 |
AU2003281595A1 (en) | 2002-07-19 | 2004-02-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ortable wireless machine |
JP3613526B2 (ja) * | 2003-01-24 | 2005-01-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 |
JP3613525B2 (ja) * | 2002-07-19 | 2005-01-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 |
JP3613527B2 (ja) * | 2003-06-12 | 2005-01-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 |
JP2004104528A (ja) * | 2002-09-10 | 2004-04-02 | Toshiba Corp | 無線機 |
JP4150621B2 (ja) * | 2002-09-20 | 2008-09-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折り畳み式携帯型無線機および当該無線機のシャーシ |
EP1445821A1 (en) * | 2003-02-06 | 2004-08-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boom portion |
JP2004343265A (ja) * | 2003-05-14 | 2004-12-02 | Nec Saitama Ltd | 携帯通信端末 |
-
2005
- 2005-10-28 EP EP05805359A patent/EP173978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10-28 WO PCT/JP2005/019926 patent/WO20060467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0-28 CN CN2005800170533A patent/CN19575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0-28 JP JP2006542355A patent/JP494817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0-28 US US11/568,614 patent/US74567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2896A (zh) * | 2010-09-28 | 2011-03-02 | 圆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 |
CN102683800A (zh) * | 2011-03-15 | 2012-09-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5655703A (zh) * | 2014-11-25 | 2016-06-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
CN105655703B (zh) * | 2014-11-25 | 2018-12-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
CN113097693A (zh) * | 2017-04-01 | 2021-07-09 | 苹果公司 | 包含到设备铰链中的天线及方法 |
CN108008767A (zh) * | 2017-11-30 | 2018-05-08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设备 |
CN108063305A (zh) * | 2017-11-30 | 2018-05-22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设备 |
CN108063305B (zh) * | 2017-11-30 | 2020-03-20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设备 |
CN108008767B (zh) * | 2017-11-30 | 2021-03-16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设备 |
CN113475049A (zh) * | 2019-02-18 | 2021-10-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布线构件固定结构的电子设备 |
CN113475049B (zh) * | 2019-02-18 | 2024-0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布线构件固定结构的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164913A1 (en) | 2007-07-19 |
WO2006046712A1 (ja) | 2006-05-04 |
JP4948177B2 (ja) | 2012-06-06 |
EP1739785A1 (en) | 2007-01-03 |
EP1739785A4 (en) | 2007-10-10 |
CN1957504B (zh) | 2012-02-22 |
US7456794B2 (en) | 2008-11-25 |
JPWO2006046712A1 (ja) | 2008-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57504A (zh) | 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 |
CN1108641C (zh) | 曲折状天线设备 | |
JP4850839B2 (ja) | 携帯無線機 | |
TWI506851B (zh) | 具有可切換電感器低頻帶調諧之天線 | |
CN1120545C (zh) | 共用天线及使用其的便携式无线电装置 | |
CN2896564Y (zh) |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 |
CN1490897A (zh) | 天线结构及包括该天线结构的通信设备 | |
US20160013543A1 (en) |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CN1661855A (zh) | 装载天线的无线装置 | |
CN1375117A (zh) | 用于无线通讯的扁平的双频带天线 | |
WO2009087739A1 (ja) | 携帯無線機 | |
CN1574661A (zh) | 具有用于改变辐射图形的调协器的便携终端 | |
JP4842138B2 (ja) | 導電性の筐体を備える機器のアンテナ構造 | |
JP5121649B2 (ja) | 無線装置 | |
JP2006191437A (ja) | 携帯無線機 | |
JPWO2006057350A1 (ja) | 折畳式携帯無線装置 | |
CN1714469A (zh) | 用于装有铰链的便携通信装置的天线 | |
JP4189433B1 (ja) | 携帯無線機 | |
JP4312072B2 (ja) | 携帯無線機 | |
CN1708915A (zh) | 通信终端 | |
JP2006067133A (ja) | 折り畳み式携帯無線機 | |
CN1930730B (zh) | 具有被制造为单片的天线和接地面的可折叠移动电话终端 | |
JP2011019211A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携帯無線端末 | |
CN1452271A (zh) | 内藏式多频天线 | |
CN1706076A (zh) | 天线及使用其的便携无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8 |